有多自愛就有多字戀!設計師葉忠宜、作家陳曉唯攜手共創,帶領我們看見字的美好

《美麗佳人 Marie Claire》31週年的紀念特刊,這不僅是一期獻給所有真愛自我的讀者專刊,也是一期以戀字為題的專號,只因文字總是與我們的心靈更為貼近。為此特別邀請對字特有堅持的頂尖設計師葉忠宜,攜手心靈的風景作家陳曉唯,共創2024年3月號封面,帶著我們看見字的美好。

我們正處於字戀時代

新世代的人們越發懂得愛自己,由此也伴隨著更強烈的自我表述需求。自社群媒體崛起,並隨著手機的照相功能越發精進,鋪天蓋墊地的影像一度緊抓眼球,文字似成配角,但我們終究沒有遺忘書寫的魅力,而人們有太多需要表達的心情得有個出口,當人們重覺文字之於生活的趣味與重要性之後,以文字書寫為主而更能表達深層思緒的「脆」(Threads)開始逆襲,於近日成為不可忽視的社群媒體新勢力。

(圖文提供:美麗佳人Marie Claire)
每個活字都有專屬銅版模,再以銅版模造出鉛字活版。鉛字每經一次使用,就磨損一次。(圖文提供:美麗佳人Marie Claire)

而無論風潮怎麼吹,作為致力維繫報導品質的媒體,文字書寫一直是構成《美麗佳人》雜誌的重要DNA之一。在這樣的文字復興時代,編輯部特於週年時分,慎重邀請卵形oval-graphic平面設計工作室負責人葉忠宜,攜手擅以細膩文字描繪世間情狀的作家陳曉唯,以「字戀」為概念,分別就文字的不同面向,為20243月號封面進行創作。

(圖文提供:美麗佳人Marie Claire)
由平面設計師葉忠宜攜手作家陳曉唯,以「字戀」為概念,為《美麗佳人》雜誌封面進行創作。(圖文提供:美麗佳人Marie Claire)

頂尖設計師的字戀主義

甫於2023年取得由世界頂尖平面設計師與圖像藝術家組成而為全球平面設計最高榮譽「AGI平面設計聯盟」的會員資格,並以《清潤凝香:若深甌》一書設計拿下台灣出版領域之裝幀設計指標獎項「2024金蝶獎—台灣出版設計大獎」金獎的葉忠宜,從2018年讓所有人都留下深刻印象的國慶日主視覺設計開始,一再地以刷新眾人視覺經驗的精彩作品,奠定他在設計界的響亮名聲。近期無論是他為蘇格蘭歐肯威士忌Auchentoshan操刀的卯年聯名設計禮盒,亦或是為嘉明湖國家步道所製之登山證書,都曾引發收藏熱潮。

(圖文提供:美麗佳人Marie Claire)
設計師葉忠宜在日星鑄字行為我們解說鉛字的設計與演變。(圖文提供:美麗佳人Marie Claire)

深知若欲求得平面設計的視覺美感,圖像與字體兩者皆不可偏廢,自日本學成歸國後,他深感相較台灣日益精進的平面設計成果而言,本地於字體設計一項所下的功夫相對薄弱。為此,他除了主動取得日本知名字體設計師小林章授權翻譯並出版其著作《字型之不思議》,並統籌專論字型的專刊《字誌》,亦開設了專以平面與字型設計選書為主的「重本書店」,期盼持續為本地帶入不同的視野。

在每一次的文字溝通裡重生

形體之美可供品賞,但文字有其價值,貴在可以傳情達意,戀字者多半情深,於是更加拈掇計較字句之間的重量。葉忠宜認為兼備形意之趣的設計呈現更能動人,而這世間最勾心的書寫當數情書,因而在為本期的封面挑選適用的字體之前,他也力邀陳曉唯於「愛上字」的思維脈絡中,先行為封面創寫相關詩作。

(圖文提供:美麗佳人Marie Claire)
細觀世界的作家陳曉唯。(圖文提供:美麗佳人Marie Claire)

避於公眾前露面、總是將自己的真實身份藏於文字之後,卻能以細觀世界的精工書寫席捲文壇的陳曉唯,平日習於提筆記寫心情,家中因此累積近五、六百冊的筆記本,對於文字和自我的關係有著一番見解。他認為這個客觀世界,透過每一次的語言紀錄都可能被重譯,這樣的變異乃源於個體生命經驗的差異,使得每一人對於特定字詞的理解都可能有所不同。

而這世界上最努力地試圖溝通的對話者,也許該數新戀的情侶。多麼希望與對方毫無芥蒂地融為一體的兩人,試圖用同一種語言對話,但這樣的對等狀態也許是一種烏托邦,誤解難免存於溝通之中,無法被理解的沮喪感讓人感到自己彷彿失語。語言雖有其局限性,卻似是通往彼此心靈的唯一橋樑,因而試圖交談的雙方只能更努力地確認彼此的語意,直到這樣的理解誤差消弭殆盡,曉唯說:「每次遇見一個人,都是重新學會溝通的過程。每一次的愛,都是生命的再來,但那不是一個全新的過程,而是混合過去的記憶和未知的未來。」

作家陳曉唯為本期《美麗佳人》封面撰寫情詩。(圖文提供:美麗佳人Marie Claire)
作家陳曉唯為本期《美麗佳人》封面撰寫情詩。(圖文提供:美麗佳人Marie Claire)

這首在《美麗佳人》三月號封面出現的《愛,重生》為題的詩作,藉著愛戀關係摹寫了戀字者的心情——慎重其事地斟酌字句,每一回皆如獻給愛侶,明知知音難得,卻仍不願放棄。

 

重生

 無意間
觸發
你的美

 瑰麗瞳眸
倒映了
我的牙牙學語

 摸索
斟酌
適切的字詞

 過程漸入佳境
感覺自己是
全新的人

 

適合呈現療癒詩作的現代字體

葉忠宜的工作室裡,收著來自不同時期的珍貴資料。環視這一室藏書,為了呈現對字之衷情與字體之趣,他試圖於不同的選項中,找尋出一種能兼融古典之美與現代感,同時亦能搭載詩作氣質的中文字體。經過一番思忖,他認為20幾年前由字體設計師片岡朗所設計的丸明朝體,恰能表現出他所欲呈現的效果。

(圖文提供:美麗佳人Marie Claire)
此次使用在封面設計上的美麗佳人四個字,選用的是源於日本的黑體一號,但來源不一,缺漏的字會找不同店家的東西來補,使得同一種字體有略微不統一的現象,為這一版鉛字增添樸拙古趣。(圖文提供:美麗佳人Marie Claire)

「丸明朝體在最初試做階段時,曾被用於三得利啤酒的新聞報紙廣告上。在當時這樣的字體風格前所未見,它有明朝體的結構,卻又不是明朝體,所有的三角收筆觸都巧妙的以圓球收尾,視覺上優雅之餘又極其可愛。」

他進一步指出,當年報紙廣告一登出,隨即造成轟動,所有的廣告公司都到處探聽這前所未有的字體風格到底出自誰手、該從哪裡取得,身為字體設計師的片岡朗因此一戰成名,葉忠宜說:「丸明朝體之後正式推出後至今,也成為歷久不衰的字體名作。對我來說,丸明朝體這樣可愛又優雅的造型非常療癒,跟曉唯文筆所帶給人的感覺非常相稱。」

(圖文提供:美麗佳人Marie Claire)
(圖文提供:美麗佳人Marie Claire)

【字戀時代 創作講座】葉忠宜x陳曉唯——從字體到詩作的愛與重生

日期:2024/04/20(六)

時間:14:00~16:00

地點: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三段4912

※本講座不開放現場提問,若有想針對兩位講者提問,請於報名時一併填寫問題,因現場Q&A時間有限,將擇題回答,還請見諒!※

※講者陳曉唯將以配戴面具、不露臉的方式參與本場講座※

採訪撰文|林佳蕙

攝影|April Chang

圖文提供|美麗佳人Marie Claire

一本「需要泡水才能閱讀」的書:克服挑戰的創新設計,向世界呼籲水資源短缺造成的教育危機

一本「需要泡水才能閱讀」的書:克服挑戰的創新設計,向世界呼籲水資源短缺造成的教育危機

一般紙本書最怕水,一旦浸濕,紙張就會捲曲變形,墨水也容易模糊成一片。但這本《缺水的書》反其道而行,不只鼓勵你潑水,甚至只有在紙張濕潤時,文字才會浮現。

由非營利組織Water for People發起的「Dehydrating Book」(缺水的書)計畫,攜手創意溝通機構愛德曼,以及印刷工作室The Gas Company,設計並製作了130本《缺水的書》,期望喚起人們對水資源短缺議題的關注。

一本「需要泡水才能閱讀」的書:克服挑戰的創新設計,向世界呼籲水資源短缺造成的教育危機
Dehydrating Book(圖片來源:Water for People)

水資源即教育資源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2021年的研究,全球有超過4.5億兒童因水資源匱乏而影響健康與學習能力,導致專注力下降。Water for People長期致力於改善秘魯及其他地區的水資源與衛生條件,而《缺水的書》更是水資源議題的具象化——當水從書本頁面退去,教育與機會也隨之消失。

一本「需要泡水才能閱讀」的書:克服挑戰的創新設計,向世界呼籲水資源短缺造成的教育危機
(圖片來源:Water for People)
一本「需要泡水才能閱讀」的書:克服挑戰的創新設計,向世界呼籲水資源短缺造成的教育危機
只有在紙張濕潤時,書本的內容才會浮現(圖片來源:Water for People)

突破挑戰的創新印刷方式

《缺水的書》故事靈感來自秘魯Cascas山谷一個村莊的學生,敘述一隻名為Lupita的蜂鳥與動物朋友們共同尋找水源的旅程,並在故事中強調水資源如何影響學習與個人發展。

一本「需要泡水才能閱讀」的書:克服挑戰的創新設計,向世界呼籲水資源短缺造成的教育危機
(圖片來源:The Gas Company)

為了製作這本能夠完全防水的書,令The Gas Company團隊傷透了腦筋。他們嘗試了泰維克、聚酯等材質,但這些材料不是皺縮變形,就是無法讓油墨附著。

最終,團隊選擇Super Yupo合成紙作為書頁並縫製成冊,3毫米厚的壓克力板作為書封,以雷射切割出書本密合的角度,並使用3M防水膠固定封面。至於內頁內容,第一層文字以UV印刷方式固定,再以絲網印刷覆蓋上變色油墨,使其在乾燥時隱藏,遇水時顯現。

一本「需要泡水才能閱讀」的書:克服挑戰的創新設計,向世界呼籲水資源短缺造成的教育危機
以Super Yupo合成紙作為書頁並縫製成冊,搭配3毫米厚的壓克力板作為書封(圖片來源:The Gas Company)

目前,共130本《缺水的書》已完成製作,並透過Water for People的活動贈送給捐款者,呼籲更多人關注刻不容緩的全球水資源危機。

一本「需要泡水才能閱讀」的書:克服挑戰的創新設計,向世界呼籲水資源短缺造成的教育危機
(圖片來源:The Gas Company)

資料來源|Water for PeopleFast Company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藏著阿爾卑斯山水的瑞士護照:結合視覺敘事與防偽巧思,向世界遞出一本旅行邀請

藏著阿爾卑斯山水的新版瑞士護照:結合視覺敘事性與防偽巧思,向世界遞出一本旅行邀請

設計一本護照需要哪些巧思?由日內瓦創意工作室RETINAA所設計的新版瑞士護照,將防偽UV印刷結合視覺敘事性,在細節中融入瑞士的人文與地景元素,讓這本護照不僅是國家身份的象徵,更成為瑞士人自我認同的一部分。

敘事性的現代感設計

RETINAA認為,即使製作技術先進,各國護照設計往往顯得過時;因此,本次設計的重點在於凸顯瑞士護照的現代感。此外,團隊也運用許多敘事性元素,將安全防偽功能融入其中,讓這本護照成為讓持有者感到信賴、認同與自豪的身份文件。

藏著阿爾卑斯山水的新版瑞士護照:結合視覺敘事性與防偽巧思,向世界遞出一本旅行邀請
(圖片來源:RETINAA)

細節中充滿「瑞士元素」

新版的瑞士護照,細節處處皆結合瑞士人文與自然特色,彰顯這片土地的美好,如同對世界遞出一張旅行邀請函。

▸ 沿著水流展開的世界之旅

設計團隊深入研究瑞士的自然景觀,聚焦塑造該國國土面貌的重要元素——「水」。瑞士被譽為「歐洲的水塔」,擁有豐富的水資源,而水不僅象徵著生命與流動,也能被解讀為互動與交流。於是在這本護照中,設計團隊規劃了一場順著水流展開的想像之旅,從阿爾卑斯山巔沿著河川進入山谷,穿越瑞士的26個州,最終流向世界。

藏著阿爾卑斯山水的新版瑞士護照:結合視覺敘事性與防偽巧思,向世界遞出一本旅行邀請
(圖片來源:RETINAA)
藏著阿爾卑斯山水的新版瑞士護照:結合視覺敘事性與防偽巧思,向世界遞出一本旅行邀請
(圖片來源:RETINAA)

▸ 藝術作品、古地圖都融入其中

在前期的資料搜集過程中,RETINAA進行了深入圖像研究,建立了一個數位圖庫,收錄文藝復興時期的阿爾卑斯山版畫、18世紀的風景畫、礦物學圖譜,以及許多當代設計作品。此外,團隊也特別著迷於瑞士的地圖製作工藝(尤其是製圖師Eduard Imhof的作品),並與瑞士聯邦地形測量局(swisstopo) 合作,取得了極為精細的地理數據,運用於護照內頁設計中。

藏著阿爾卑斯山水的新版瑞士護照:結合視覺敘事性與防偽巧思,向世界遞出一本旅行邀請
(圖片來源:RETINAA)

▸ 隱藏內頁的瑞士地貌

還有許多設計細節隱藏在新版護照中,只有在紫外線(UV)光下才會顯現,像是描繪個州地形的等高線、建築地標、文化遺產與歷史符號。護照封面也採用UV印刷,顯示部分的等高線,如果把數本護照並置排列,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瑞士國土。

藏著阿爾卑斯山水的新版瑞士護照:結合視覺敘事性與防偽巧思,向世界遞出一本旅行邀請
(圖片來源:RETINAA)
藏著阿爾卑斯山水的新版瑞士護照:結合視覺敘事性與防偽巧思,向世界遞出一本旅行邀請
(圖片來源:RETINAA)

▸ 延續舊版護照的視覺元素

另一個隱藏的設計細節是,將護照對著光線時,就能注意到瑞士十字的白色區域重疊著一個石英圖案。這個巧思以1985年Fritz Gottschalk和Jenny Leibundgut所設計的舊版瑞士護照為靈感(當年,這顆石英被放置於簽證頁中央),將石英隱藏於紙張內,如同它在大自然中的模樣,讓這份國家身份的象徵延續下去。

藏著阿爾卑斯山水的新版瑞士護照:結合視覺敘事性與防偽巧思,向世界遞出一本旅行邀請
(圖片來源:RETINAA)

在嚴密的防偽需求中開創視覺效果

RETINAA團隊透露,個人資料頁是整本護照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由於這一頁包含護照持有者的照片與個人資訊,它必須擁有最高等級的安全防護,並符合國際民航組織的規範。在嚴格的製作規範之下,設計團隊仍然找出了一條創新的呈現方式,讓資料頁與第一頁內頁無縫銜接,創造出垂直介面般的視覺效果。

為了防範偽造,每本護照都含有一個嵌入式晶片,儲存持有者的數位照片、指紋和簽名,並經過加密保護;此外每本護照也都有獨一無二的數位簽名,可供邊境檢查人員以電子方式驗證其真實性。

藏著阿爾卑斯山水的新版瑞士護照:結合視覺敘事性與防偽巧思,向世界遞出一本旅行邀請
(圖片來源:RETINAA)
藏著阿爾卑斯山水的新版瑞士護照:結合視覺敘事性與防偽巧思,向世界遞出一本旅行邀請
(圖片來源:RETINAA)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