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圖書館,扮演著什麼角色?Snøhetta把梯田帶進室內,長出一座自然光穿透的銀杏樹林

Snøhetta操刀北京副中心圖書館!把梯田帶進室內,長出一座自然光穿透的銀杏樹林

你有多久沒有泡在圖書館了?挪威建築事務所Snøhetta於中國北京設計的這座圖書館,將室內與室外的風景連成一線,綿延的梯田延伸為層層書架、銀杏樹化為陽光穿透的挑高屋頂,令圖書館不僅僅是當代的社區文化中心,更成為大自然的一部分。

圖書館在數位時代的多元角色

北京副中心圖書館位於尚在開發中的通州區,是該區新建的三大文化建築之一,期望帶動當地藝文活動發展,吸引更多遊客前往。不過數位時代下,圖書館原有的角色與功能也不斷面臨挑戰。團隊將北京副中心圖書館重新定位為社區的學習與文化中心,設有展覽空間、表演場地、會議室和古籍修復室,為圖書館創造更多元的可能。

Snøhetta操刀北京副中心圖書館!把梯田帶進室內,長出一座自然光穿透的銀杏樹林
北京副中心圖書館位於尚在開發中的通州區,是該區新建的三大文化建築之一。(圖片來源:Snøhetta)
Snøhetta操刀北京副中心圖書館!把梯田帶進室內,長出一座自然光穿透的銀杏樹林
北京副中心圖書館日前正式啟用。(圖片來源:Snøhetta)

延續遠方山巒起伏的風景

走入北京副中心圖書館,是挑高16公尺的寬敞大廳。階梯式的書架與座位,沿著蜿蜒、平滑的小丘爬升如層層梯田,而館內的主要走道則像山谷間的小河般,引領訪客前往不同空間。起伏連綿的設計呼應了圖書館週遭的自然環境,串連館內與館外的遠方景觀,將大自然融入圖書館體驗。

Snøhetta操刀北京副中心圖書館!把梯田帶進室內,長出一座自然光穿透的銀杏樹林
起伏連綿的設計呼應了圖書館週遭的自然環境,串連館內與館外的遠方景觀。(圖片來源:Snøhetta)
Snøhetta操刀北京副中心圖書館!把梯田帶進室內,長出一座自然光穿透的銀杏樹林
階梯式的書架與座位,沿著蜿蜒、平滑的小丘攀爬而升如層層梯田。(圖片來源:Snøhetta)

小丘階梯間以坡道連接成無障礙空間,遊客可以自在地穿越其中,除了作為書架與座位使用,也設置半私人的閱讀區與會議室,提供低聲交談討論或獨自安靜閱讀的區域。

Snøhetta操刀北京副中心圖書館!把梯田帶進室內,長出一座自然光穿透的銀杏樹林
一層又一層的階梯除了作為書架與座位使用,也設置半私人的閱讀區與會議室。(圖片來源:Snøhetta)

自然景觀成為圖書館體驗之一

與自然建立連結,不只有館內小丘與山谷的設計。曲折的落地玻璃外牆,為閱讀空間注入充足的光線,在階梯上投射光影的變化;從地面直至屋頂的細長柱子,長出銀杏葉造型的天花板構造,陽光從葉片的間隙灑下,宛如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閱讀;圖書館周圍種植的銀杏樹,再次讓館內與館外風景相互映照。

Snøhetta操刀北京副中心圖書館!把梯田帶進室內,長出一座自然光穿透的銀杏樹林
曲折的落地玻璃外牆,為閱讀空間注入充足的光線。(圖片來源:Snøhetta)
Snøhetta操刀北京副中心圖書館!把梯田帶進室內,長出一座自然光穿透的銀杏樹林
細長柱子長出銀杏葉造型的天花板構造,陽光從葉片的間隙灑下,宛如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閱讀。(圖片來源:Snøhetta)

善用永續設計工法

北京副中心圖書館的造型設計,除了視覺上的巧思外,還致力於為環境減低負擔,將碳排放量降至最低。像是天花板的銀杏樹葉,以不同角度排列單一模板,營造豐富的外觀與高效的組裝過程;底下的柱子採用整合技術來控制室內溫度、照明與聲音,還能收集雨水,供建築重複利用;屋頂則是一體型太陽能模板建材(BIPV),保留建築外觀的同時,也能支援圖書館的能源使用。

Snøhetta操刀北京副中心圖書館!把梯田帶進室內,長出一座自然光穿透的銀杏樹林
天花板的銀杏樹葉,以不同角度排列單一模板,營造豐富的外觀與高效的組裝過程。(圖片來源:Snøhetta)

資料來源|Snøhetta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隈研吾團隊打造日本岡山防災公園!運用當地特產,以竹材串起豪雨重創後的社區與自然

隈研吾團隊打造日本岡山防災公園!運用當地特產,以竹材串起豪雨重創後的社區與自然

隈研吾建築團隊的最新力作,位於日本岡山縣的公園內,是一座承載著災後重建意涵的竹造建築。在重創當地的「西日本豪雨」後,團隊特別選用當地特產——竹子,透過竹材的自然曲線與透明玻璃窗構成的空間,將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巧妙融合,重新定義社區與自然的連結。

隈研吾團隊打造日本岡山防災公園!運用當地特產,以竹材串起豪雨重創後的社區與自然
這座竹造建築位於岡山縣倉敷市的防災重建公園內(圖片來源:KKAA)

這座竹造建築位於岡山縣倉敷市的防災重建公園內,該地區在2018年7月「西日本豪雨」水災中受到嚴重破壞,而這座公園的基地,正是豪雨造成堤防潰決的地點。日本政府攜手隈研吾建築團隊與當地居民共同設計,重建起這座結合防災、社區活動功能的公園。

隈研吾團隊打造日本岡山防災公園!運用當地特產,以竹材串起豪雨重創後的社區與自然
這座公園的基地,正是2018年「西日本豪雨」造成堤防潰決的地點(圖片來源:KKAA)
隈研吾團隊打造日本岡山防災公園!運用當地特產,以竹材串起豪雨重創後的社區與自然
日本政府攜手隈研吾建築團隊與當地居民共同設計,重建起這座結合防災、社區活動功能的公園(圖片來源:KKAA)

隈研吾團隊在公園裡設計了兩座設施,分別作為社區活動中心和緊急儲存倉庫使用,兩者以巨大的竹結構連接,就像一座大門般。其中,社區活動中心僅由玻璃窗組成,帶來通透、開放的感受,歡迎居民們入內。

隈研吾團隊打造日本岡山防災公園!運用當地特產,以竹材串起豪雨重創後的社區與自然
團隊在公園裡設計了兩座設施,分別作為社區活動中心和緊急儲存倉庫使用(圖片來源:KKAA)
隈研吾團隊打造日本岡山防災公園!運用當地特產,以竹材串起豪雨重創後的社區與自然
社區活動中心僅由玻璃窗組成,帶來通透、開放的感受(圖片來源:KKAA)

橫向向外延伸的竹構造,原料來自於當地特產的竹子,增強居民對於建築的共感。而具有自然曲線的屋簷,通風之餘也為訪客遮擋烈陽和雨水,不僅呼應了日本傳統建築技術,同時也擁抱當代創新概念,展現公園熱情好客的姿態。

隈研吾團隊打造日本岡山防災公園!運用當地特產,以竹材串起豪雨重創後的社區與自然
具有自然曲線的屋簷,通風之餘也為訪客遮擋烈陽和雨水(圖片來源:KKAA)
隈研吾團隊打造日本岡山防災公園!運用當地特產,以竹材串起豪雨重創後的社區與自然
竹構造原料來自於當地特產的竹子,呼應日本傳統工法(圖片來源:KKAA)

從建築之間的留白看出去,一面能看見城市熱鬧的氛圍,另一面則能看見周圍山脈的自然美景,兩者彷彿透過這座建築相互串連,成為完整的一體。

隈研吾團隊打造日本岡山防災公園!運用當地特產,以竹材串起豪雨重創後的社區與自然
從建築之間的留白看出去,一面能看見城市熱鬧的氛圍(圖片來源:KKAA)
隈研吾團隊打造日本岡山防災公園!運用當地特產,以竹材串起豪雨重創後的社區與自然
另一面則是周圍山脈的自然美景(圖片來源:KKAA)

資料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僅距3公里的西西里與義大利內陸,即將蓋起一座橋:尋找與生態共處的解方,預計2030年代完工

僅距3公里的西西里與義大利內陸,即將蓋起一座橋:尋找與生態共處的解方,預計2030年代完工

義大利西西里島和卡拉布里亞之間,相隔著3公里的美西納海峽,長年以來居民、貨物靠著渡輪往返兩地。據說早在數千年前,羅馬人就提出在美西納海峽上建造大橋的想法,建議用船隻和木桶將兩邊連在一起,而過去幾十年間,造橋計畫更頻繁地被提起,如今終於確定將化為真實。

僅僅三公里的距離,為什麼遲遲沒有蓋起一座橋?

美西納海峽的最窄處僅有3.1公里,為什麼遲遲沒有建起跨海大橋?大眾對於這項計畫一向持有兩派意見,支持者認為跨海大橋能縮短漫長的海上航程,讓西西里成為南北向貨物運輸的轉運站,並有助於振興西西里的經濟,縮小義大利國內的貧富差距;而反對者則認為,建立陸路無形中助長黑手黨擴張勢力,而這座巨大的橋樑不僅將浪費大量公共資源、對當地生態景觀造成負面影響,甚至還座落在地震帶上,是一項風險極高的工程。

僅距3公里的西西里與義大利內陸,即將蓋起一座橋:尋找與生態共處的解方,預計2030年代完工
美西納海峽最窄處將蓋起一座大橋。(圖片來源:Stretto di Messina)

找到與生態環境共處的解方

前面提及反對者對於跨海大橋的諸多疑慮,也在建設計畫中一一被回應與處理。團隊針對水文地質、鹽度、潮汐影響等各方面進行仔細調查,也將海洋生態系、候鳥和築巢鳥類的棲息環境納入考量,綜合評估並制定出建築工地和未來橋樑完成後的環境友善方案。

僅距3公里的西西里與義大利內陸,即將蓋起一座橋:尋找與生態共處的解方,預計2030年代完工
建設計畫針對水文地質、鹽度、潮汐影響等各方面進行仔細調查,制定出環境友善方案。(圖片來源:Stretto di Messina)

例如,鳥類學家收集大量數據,將鳥類飛行軌跡和橋樑結構高度相互比對,確保工程不會影響到既有生態節奏;至於地震帶相關的疑慮,則透過監測避開活動斷層,並加強橋樑的抗震度,預計最高可承受7.5級的強震。

僅距3公里的西西里與義大利內陸,即將蓋起一座橋:尋找與生態共處的解方,預計2030年代完工
(圖片來源:Stretto di Messina)

終於拍板決定動工

2024年1月,在各方考量與評估下,義大利政府終於批准了跨海大橋的建設計劃,並交由美西納海峽公司(Stretto di Messina)負責設計、建設與管理,預計整體成本高達46億歐元。一旦完成,這座3.6公里長的橋樑將成為全球最長的吊橋。

僅距3公里的西西里與義大利內陸,即將蓋起一座橋:尋找與生態共處的解方,預計2030年代完工
跨海大橋由美西納海峽公司(Stretto di Messina)負責設計、建設與管理。(圖片來源:Stretto di Messina)
僅距3公里的西西里與義大利內陸,即將蓋起一座橋:尋找與生態共處的解方,預計2030年代完工
這座3.6公里長的橋樑將成為全球最長的吊橋。(圖片來源:Stretto di Messina)

不過,先別急著開始規劃義大利之旅,這座橋還要好一陣子才會建成。義大利政府初步預估的完工時間落在2033年,在此之前,往返兩地仍須依靠飛機與渡輪。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