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導演邱柏昶談Van Life:一趟奔向未知的流浪,創造自己的理想生活!

MV導演邱柏昶談Van Life:一趟奔向未知的流浪,創造自己的理想生活!

駕駛屬於自己的移動居所,逃離都市並探索沿途未知的風景,這種心無旁騖、自由前行的「現代遊牧生活」,正是van life愛好者所追尋的奧義。MV導演邱柏昶(Birdy Nio)不只在旅程中重拾自我,更沉浸於隨機性,開啟全方位的感官體驗,乘著van 以live錄製完成個人首張手碟專輯《Shall We》,他說,自然環境的原生態聲響及共鳴,比起錄音室裡每一軌精修過的音樂,更令他著迷。

從接觸潛水到熱愛衝浪,曾是舞者、後來成為導演、影像藝術創作者、鳥兒映像製作負責人,還在恆春經營3間民宿的Birdy,專訪當天帶我們來到他的流浪後備基地——「防曬不要擦太多」民宿,牆上貼著朋友及旅客們在海邊的照片,遺棄的穀倉門變成餐桌,老舊窗框作為書架,還有廢棄的木棧板改造的床架⋯⋯。

然而,最引人矚目的還是上面擺滿喝完的酒瓶,靜靜佇立的一架Baldwin老鋼琴,旁邊還有木箱鼓、吉他,琴譜架上的紙張,則以瀟灑的手寫體寫著大大的4個字:「保持浪漫」——這是Birdy專輯中的最後一首曲目,恰好說明了為什麼他的生活、工作,和旅行總密不可分。

(攝影:邱家驊)
「用心流浪,好好生活」的Birdy,發行live錄製的手碟演奏專輯《Shall We》,彷彿是張聽得見畫面的專輯,也是場看得見旋律的紀實電影。(攝影:邱家驊)

深入自然 創造自己的理想生活

「會投入van life,是因為它是非常適合衝浪的生活方式,對我來說,van life只是路徑而非最後終點站,我每個月都會盡可能安排整周的假期,直接開車南下、住在恆春海邊,從台北複雜繁瑣的工作中,暫時喘口氣。」

浪齡約56年,Birdy自述導演的工作平時除了出創意、寫腳本,還包括和客戶、演員等反覆來回地溝通、交涉、協商,「這些都是和人、和錢有關的事情,相當消耗能量,還要同時顧好創作品質,能夠騰出空檔到墾丁衝浪、和熟悉的老朋友待在一起,拍我想拍的風景,整個人沉澱下來,成為我這幾年來最放鬆自在的MeTime時光。」

(攝影:邱家驊)
不僅透過音樂而徜徉於山海,Birdy定期離開大城市,回到恆春墾丁,他說這裡的寧靜能讓心好好休息。(攝影:邱家驊)

談到van life,我們不由得想起電影《阿拉斯加之死》中,搭車一路前往荒野的男主角Chris曾說:「很多人活得不快樂,卻不主動改變,因為他們受到安全、服從、保守主義的生活制約,這樣的生活雖然表面上能夠給人心靈上的寧靜,但其實安全的未來,最傷害人心中冒險的靈魂。」以能承載睡眠、日常起居的van替代帳篷,將生活和移動合而為一,以車為據點展開所有行程,如同美國文化中四處漂泊的吉普賽人和現代嬉皮,改裝屬於自己的van甚至成為青少年群體的潮流。

Birdy卻笑說,「用心流浪、好好生活」聽起來並不深奧,但看似浪漫的背後,要付出的代價可不小!不僅沒有固定睡覺的地點,旅途中隨時可能會發生輪胎爆胎、車子拋錨,想衝浪時沒有好浪,正想在定點chill一下,結果椅子剛拿出來就遇上滂沱大雨……「除了作息和生活方式轉變,van life帶給我更多的似乎是心態上的調適,在突發狀況中逐漸變得坦然,練習接受當下,練習放下出發前所有預設的期待。」

(攝影:邱家驊)
(攝影:邱家驊)

渴望上路 探索未知

我們好奇,有沒有可能van life強調的是life而不是van?從「家」的角度來看,所有的van其實都是家的延伸,這是一個專屬自己的庇護所,車主可以任意決定陳設裡面的風格。經常需要出國工作的Birdy,每次住進客戶幫他訂好的五星級飯店,看到那麼大的房間只有自己一個人,反而感到有些孤單,「原來我睡在van上面才有安全感,無論是卡住打不開的木櫃、燒焦的木頭、喜歡的蕨類植物,還有可能我某次不小心撞擊到的凹痕,雖然車內空間很小,看到這些只有自己才知道怎麼產生的生活痕跡,我就會有一種『啊!這就是我的家!』的感覺。」

(攝影:邱家驊)
Birdy的van上沒有另外安裝冷氣,他喜歡找南太平洋旁有徐徐涼風吹過的樹蔭下歇息,他笑說:「要吹冷氣回台北就好啦!」。(攝影:邱家驊)

他也曾經在露營過程中,接到客戶打來的電話,需要立即輸出檔案給對方,但電腦和車上的發電機都沒電,只好找附近的公共廁所,看看靠近馬桶的地面附近有沒有插座可以使用,「很臭、很髒,到現在我都還記得那股作嘔反胃的氣味,當時真的快瘋了!」

「衝浪和van life很有趣,只要去到台灣各個海邊,就高機率會在台東遇到恆春的朋友,又在宜蘭遇到台東的朋友,大家看到彼此馬上會心一笑,颱風天的時候一起追浪也很快樂。」跳脫不斷重複的都市生活,及慣於接觸熟悉的人和事,有時候一次不經意的談話,就能吸收到一些新知識、學習一項新的技能,而喚醒人們已麻木僵化的思維,為生活注入新鮮養分,Birdy說和浪人們不期而遇地相見,也是van life的魅力之所在。

(攝影:邱家驊)
對Birdy而言,每支影像、每首歌都帶領他去到一個新的地方,也在合作中看見不同的可能。(攝影:邱家驊)

那麼,有沒有什麼建議能給對van life有興趣的人,Birdy直言:「可以先問問自己,願不願意冒險、有沒有想要選擇與眾不同的勇氣?」真正的美景,都不在能隨意抵達的地方,這是一種重新認識自己、認識自然的全新體驗,在這段時間裡,大膽打破常規,專注於每一件你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追求那些讓你感到有生命力的美好事物。

「拍了這麼多MV,往往沒有太意識到自己的工作習慣,有一次為了整理我的影像作品集,剪輯師把好幾百支MV中雷同的鏡頭放在一起,我才驚覺原來自己的作品裡有超多和海、公路、開車、山脈、沙漠有關的畫面,視覺上很直觀地顯露,我對於自由是如此地嚮往和渴望,它們傳遞的正是Birdy這個人最真實的樣貌。」 

From Waves to Winds 在戶外創作動人旋律

為了享受當下,為了無拘無束,Birdy之所以會選擇手碟(Handpan)作為樂器,似乎也很自然而然。「多年前在荷蘭街頭,無意看見有人正在演奏,敲打它時能產生十分明顯的聲振頻,有時靜謐空靈,有時蒼涼凜冽,讓人即刻在腦海中建構出獨一無二的空間。」不同於其他樂器,它由亥姆霍茲共振原理設計而成,當初是瑞士的Felix RohnerSabina Schärer2000年所創,演奏手碟不需鑽研樂理,沒有固定曲譜、演奏模式,可隨著各種演奏場景,如大自然、音樂廳、小木屋、客 廳變化,指尖與手碟碰撞出來的音樂又與這些實景共振,營造豐富層次或不同故事氛圍。

(攝影:邱家驊)
於2018年開始接觸手碟,Birdy自學之後持續進行創作,並以手碟描繪他旅途中所見的迷人風景和難忘故事。(攝影:邱家驊)

而專輯《Shall We》的發生,始於一場說走就走、隨心而至的邀約,手碟浪人Birdy和好友雷擎,沒事就常約即興演奏,藉由音樂「玩在一起」,「他跟我說,這些讓我們感動的音樂應該被更多人聽見,只是這麼純粹的想法,一句『走啊!』,他就成為這張專輯的製作人。」

第一首歌〈Shall We〉也是跟雷擎jam時,大家因為相機過熱沒電停下來休息,錄音師竟意外沒有把錄音鍵關掉而幸運被留下;與晨曦光廊主唱昶暘一同演奏的〈直到瀑布〉,以三拍輕巧的節奏,漫步在波光粼粼的溪流間;〈星床〉則是在夜間,聽見風與草地對話,一邊看著星空位移。有趣的是,van車體本身也可以作為共鳴音箱,以把車窗、車門打開或是關上,在車頂還是車內,實驗不同於錄音室的聲音質地。

(攝影:邱家驊)
Birdy透過手碟療癒悅耳的共鳴,結合大自然聲響帶來的專輯《Shall We》,推薦大家早晨或夜間睡前聆聽。(攝影:邱家驊)

「商業般精雕細琢的音樂,在錄音室裡都可以做出來,但是這樣的聲音,只有在自然環境下才能獲得。」然而,手碟曬太陽太久其實會過燙,沒有戶外錄音經驗,卻要在移動中錄音,過程中有大雨、有水流,把休旅車開進河中,還有眼睜睜看著鼓漂走、器材差點落水的難忘回憶,Birdy毫不諱言:「創作容易,要精準執行卻很難,光是想到點子之後得做出來,還要跟原先設定的一模一樣,是最挑戰也最好玩的地方。」

從影像跨足音樂創作,他捕捉也記錄,伴隨沿途的風聲、引擎聲、潮汐之聲,在太平洋的星空月夜、曙光與落日下,邀請聽者走進他所創造的魔幻場景,再變成一部自己的電影,讓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世界裡旅行。

(攝影:邱家驊)
認為「真正的自由就只是存在,而不是追求」,Birdy創作《Shall We》專輯的過程,和旅行合而為一。(攝影:邱家驊)

恆春濱海 追浪之旅——Birdy推薦路線

埔頂大草原

位於船帆石與鵝鑾鼻之間的埔頂草原,因屬於海階台地,被一大片草原所覆蓋,三面環海的地理景觀居高臨下,宜人的海風吹擺,加上傍晚遼闊的夕陽都相當漂亮,我很喜歡來這裡欣賞落日風景、帶相機來拍拍照,我的手碟演奏專輯《Shall We》第4首歌〈星床〉MV也選在這裡錄製。

(攝影:邱家驊)
(攝影:邱家驊)

龍磐公園

龍磐風景區是一塊上升的石灰岩台地,區內溶蝕地形非常發達,可以看到石灰岩洞、滲穴、崩崖等地形,有奇特的礁岩地貌,也有湛藍的太平洋風光,而且草原植物遍布,放眼望去海天一色很遼闊。我會在這裡泡一個下午,或是清晨來看日出,一邊等浪,看到潮汐對了,開到佳樂水衝浪大概10分鐘車程。

(攝影:邱家驊)
(攝影:邱家驊)

風吹砂

為東海岸鵝鑾鼻與佳樂水兩景點的中間點,河流與風力共同作用形成這種砂河、砂瀑的特殊地形,我常常來這裡看風景、沉澱心情,《Shall We》的〈保持浪漫〉MV也是在這裡錄製的,那天半夜1點我打給製作人雷擎:「要不要我們現在開車下墾丁寫一首歌?」,提醒自己這世界要是少了浪漫,那就什麼都沒有了。 

(攝影:邱家驊)
(攝影:邱家驊)

滿州公路

從風吹砂開往佳樂水會經過的沿海路線,也是我認為全恆春最漂亮的濱海公路,我開車經過的話會停下來拍照,之前工作時也有過來取景,像展榮展瑞(K.R Bros)的〈夏夜晚風〉、梁靜茹〈明天,雙人舞〉這兩支MV都有在這裡拍攝。

(攝影:邱家驊)
(攝影:邱家驊)

龍磐秘境

通常早上衝完浪,因為下午太陽很大,推薦大家自備飲料、零食、或來泡咖啡,很適合消磨整個午後時光,加上這邊的車流比較少,可以滿專心做自己的事。我有時候也會過來寫寫文字、處理工作、歇息一下,傍晚再開車去南灣衝浪。

(攝影:邱家驊)
(攝影:邱家驊)

Birdy的在路上歌單

A Stutter
冰島作曲家和音樂製作人Ólafur Arnalds擅長融合鍵盤樂器、管弦樂、鋼琴回聲、電子鼓聲響等,這首收錄在《For Now I am Winter》專輯中。他的音樂既冰冷又溫暖,開車或一個人在海邊時聽可以感覺獨身的孤單和空間感,vocal處理都很輕,彷彿小精靈在你耳邊講話。

Le Vent Nous Portera
會知道她是因為我有一個法國朋友,很喜歡聽各種語言的民謠,這是瑞士創作歌手、電影作曲家Sophie Hunger《1983》專輯中的一首歌,吉他很有前進感和grooving,她的唱法讓我聯想到一位穿著黑衣服的吉普賽人,步行在荒野裡,不斷地前進。

〈我們快樂地向前走〉
這首非常可愛的歌,收錄在何欣穗2013年的專輯《She & Me》,她一手包辦詞曲創作與專輯製作,一聽就帶來讓人非常想要往前走的快樂氣氛。

〈未見的光景〉
收錄在我自己《Shall We》演奏專輯中,和晨曦光廊的昶煬一起寫的,電吉他的感覺是我自己還滿喜歡的post-rock,原本應該要在懸崖邊錄製,後來意外發現小木屋的閣樓很適合手碟和吉他,一樓可以將鼓同步錄製。

Sunset
收錄在The xx 2012年《Coexist》專輯中,我聽歌通常都會先看歌名,這首歌名讓我想到濱海落日,跟大自然還有環境息息相關,包括它中快板move onbeat,而且主唱的聲音有點神祕加沙啞,讓我很想進入他們的世界看一下到底那是什麼樣的夕陽。

(攝影:邱家驊)
(攝影:邱家驊)

邱柏昶(Birdy Nio

1990年出生於屏東市,2010年創辦鳥兒映像製作公司,主要以導演身分活躍於音樂及影視產業中,曾於201820202023年入圍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獎。2018年開始接觸手碟,20245月發行個人創作手碟演奏專輯《Shall We》。

文|張瑋涵
攝影|邱家驊
場地協力|防曬不要擦太多民宿 No Sun No Happy Inn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8月號《現代遊牧在路上》

到宜蘭來場手作工藝之旅!原民編織 × 陶藝植物染的雙重體驗指南

(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十二期)

想讓宜蘭行程更有深度與溫度嗎?「SINRAMAT・醒來吧」帶你認識珍貴的泰雅羊角勾編織,而「野孩子創藝空間」則能讓大人小孩一起玩陶、拓印、植物染,帶走自己的小小藝術品。不論是親子旅行、好友出遊或想獨自放鬆,這裡都能找到最適合你的手作體驗,讓旅程不只看風景,更能親手留下美好回憶。

SINRAMAT・醒來吧手作工坊

搭火車來宜蘭的朋友,「SINRAMAT・醒來吧」就位在宜蘭火車站旁的蘭陽原創館,鄰近丟丟噹森林以及幾米公園。曾是宜蘭縣政府員工宿舍的老屋,經過改造翻新,成為宜蘭首座原民生活美學園區,可以感受原民編織文化、吃原民美食。創辦人Yagu Yurow(陳芃伶)透露當時選擇進駐這個園區,即是希望能夠在市中心有個據點,讓想了解原住民文化、喜歡原民工藝的人不用跑太遠,在都會區就有完整的教學課程可以體驗。

Yagu 是南澳泰雅族人,過去一直都在部落進行社區發展和社區產業文史調查工作,這家店剛開始的時候她還沒完全投入經營,其實是由父母親先著手創辦。她的父親 YurowHayung( 陳銘裕)從國小校長退休後,接下泰雅族南湖大山部落學校校長職務,持續透過校園平台推廣原住民族文化,並在2021年推「SINRAMAT・醒來吧」進駐蘭陽原創館。

在溫暖的工坊裡,牆面整齊排列的線軸與工具與吊燈柔光,參加者能夠專心編織,沈浸在手作的舒緩氛圍。」(圖片提供:SINRAMAT 醒來吧手作工坊)
在溫暖的工坊裡,牆面整齊排列的線軸與工具與吊燈柔光,參加者能夠專心編織,沈浸在手作的舒緩氛圍。」(圖片提供:SINRAMAT 醒來吧手作工坊)

母親 Iwan nokan(林月英)則是工作坊裡的首席工藝師,店內所有商品都是她親手編織製作。Iwan 過去也曾是老師,退休後擔任部落學校的義工,教授孩童製作傳統編織的同時也拜訪許多部落耆老,藉此重新認識了本瀕臨失傳的羊角勾編織。「現在還有一些長輩會用羊角勾編織做網袋,但不太會做側背包。」Yagu分享泰雅族較擅長織布、藤編,很少有網袋編織。有次在部落遇到一位90幾歲的長者,才學到以羊角勾編織側背包的技術。現在長者過世了,母親 Iwan 宛如中繼點,銜接過去與未來,更加大力推動這項傳統技藝,透過DIY 體驗課程讓更多人認識、學習並傳承下去。

在「SINRAMAT・醒來吧」的DIY 課程中,羊角勾編織屬於難度五顆星的課程,初學者可以透過2至2.5小時的時間學習做羊角勾編織吊飾,初步認識這項技法的細膩之美。如果想要簡單一點,也可以從難度只有一顆星的繩結手環課程入門,課程約30至40分鐘,費用為180元,屬於最受大眾歡迎的體驗課之一。除此之外,也可以體驗到藤編、弓織、弓箭、織布等等多元手藝。

在教室裡,老師耐心引導小朋友繩結手環,孩子們專注動手,享受動手做的樂趣。(圖片提供:SINRAMAT 醒來吧手作工坊)
在教室裡,老師耐心引導小朋友繩結手環,孩子們專注動手,享受動手做的樂趣。(圖片提供:SINRAMAT 醒來吧手作工坊)

Yagu分享從2021年開幕以來, 來參與手作課程的客群大多是非原住民的親子族群居多,真正實踐了推廣原民文化的初衷。「SINRAMAT・醒來吧」也開設時間較長的傳承課程,教授弓織肩背帶、羊角勾編織杯墊、斜肩袋等等,每堂課約需3小時以上且分次完成,參與這種課程的族群便是原住民族群較多,平日也有媽媽先送小孩去上學之後來參與課程,時間到了再去接小孩的情形,不僅是外地客來到宜蘭可以了解在地文化的一種方式,也成功融入生活,讓原民工藝成為日常學習的一部份。

從織帶、手環到網袋,「SINRAMAT・醒來吧」以豐富色彩與細膩結構,呈現各式手工編織飾品的獨特魅力。(圖片提供:SINRAMAT 醒來吧手作工坊)
從織帶、手環到網袋,「SINRAMAT・醒來吧」以豐富色彩與細膩結構,呈現各式手工編織飾品的獨特魅力。(圖片提供:SINRAMAT 醒來吧手作工坊)

野孩子創藝空間

如果有帶小小孩或是毛小孩到宜蘭玩,那就到野孩子創藝空間玩拓印陶藝和植物染布,帶走專屬回憶吧!

「目前最受歡迎的體驗品項有兩個,第一個陶盤拓印系列,第二個是拉坏。」野孩子創藝空間的創辦人秀珠是嫁到宜蘭的花蓮人,談起踏入陶藝的淵源,她說過去在花蓮東海岸風景區管理處從事觀光導覽工作,下班不知道去哪裡,就去玩陶。「那時候20 歲出頭,很年輕,什麼都想要快快快,想知道什麼是最極致。」第一次開拉坏機便將速度提至最快,孰知瞬間泥巴水四濺,噴得周遭都是泥巴,讓老師和學長笑個不停,「陶土就是這麼吸引人。」秀珠如今回想起來語氣中仍藏不住笑意。

因為自己從來沒有從事藝術工作,斑馬陶藝教室的翁淑美老師上課方式很開放,放手讓她自己摸索進而啟蒙了她的陶藝,那時候的學習經驗也影響到後來她成立工作室的初心。「『野孩子』是我先生取的名字。」以前在山上教書,看見山林裡的孩子把玩樹枝、跳進溪流玩耍,那份快樂無憂的樣子,對比現代多數孩子的玩具都是塑膠製品或3C,秀珠希望透過課程帶領學生親近大自然,重拾創作的純粹與療癒。

草地上彩繪陶偶的手作溫度,讓人心情愉悅,這也是野孩子希望在課堂上傳遞的氛圍。(圖片提供:野孩子創藝空間)
草地上彩繪陶偶的手作溫度,讓人心情愉悅,這也是野孩子希望在課堂上傳遞的氛圍。(圖片提供:野孩子創藝空間)

「我們目前的課程主要分為植物染布和陶藝兩大類。」植物染布有型繪染、植物染方巾或衣服、植物葉拓;陶藝方面則有植物葉拓杯盤、手腳拓印盤/時鐘、拉坏和手捏陶等。秀珠喜歡陶,是因爲柔軟的泥土隨著拉坏機的扭力轉啊轉,就如魔法瞬間變成獨一無二的器皿,相當有成就感。而接觸植物染,是藉由宜蘭文化局推廣植物染布開始的。

到自然山野環境裡撿葉子回來熬煮總會有許多驚喜。「這幾年喜歡用月桃葉做植物染。」熬煮過的染液帶有植物花卉淡淡的香氣,剛煮好的染液呈螢光綠,初次浸染的成品也會是螢光綠,但是經過降溫,後續會變成粉紅色。秀珠喜歡植物染過的布料穿在身上散發著花草香,彷彿隨時隨地都能聞到大自然的芬多精。在體驗課程中,只要簡單的綁紮、半小時的煮染,短時間內就能擁有五感的療癒體驗。

在野孩子創藝空間提供的不只是簡易DIY材料包,透過親手捏塑陶土、紮綁衣服等,從不會到逐漸習得知識並從中獲得一份成品,那份成就感所帶來的快樂將會是旅行中最美好的回憶。

「野孩子創藝空間」有感於城市的孩子都在玩塑膠製品或3C,品牌因此希望創立一個能帶領孩子親近大自然,快樂手作的空間。(圖片提供:野孩子創藝空間)
「野孩子創藝空間」有感於城市的孩子都在玩塑膠製品或3C,品牌因此希望創立一個能帶領孩子親近大自然,快樂手作的空間。(圖片提供:野孩子創藝空間)

文字 / 何芳慈 
圖片提供 / SINRAMAT 醒來吧手作工坊、野孩子創藝空間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台中「勤美草悟聖誕村」開村!7米高雪景聖誕樹、40萬顆銀白燈泡交織成光廊、「禮物交易所」升級回歸等亮點一次看

2025台中「勤美草悟聖誕村」開村!7米高雪景聖誕樹、40萬顆銀白燈泡交織成光廊、「禮物交易所」升級回歸等亮點一次看

2025「勤美草悟聖誕村 PARKLANE CHRISTMAS」於11月21日正式開村。今年以7米高雪景聖誕樹、由40萬顆銀白燈泡鋪陳的「光之道」打造冬日氣氛,備受期待的「禮物交易所」也重磅回歸,邀請民眾共度屬於勤美草悟生活圈的節慶時光。更多精彩亮點本文一次介紹!

2025「勤美草悟聖誕村」亮點整理!

#1  7米高雪景聖誕樹

坐落於勤美誠品戶外、高達7米的年度聖誕樹「The Sculpted Tree」,以冬日積雪與芬蘭 Tykky 樹冰為靈感,由藝術團隊「碳矽互動科技」打造,運用層疊與燈光造型,打造自然系奇幻的聖誕樹。活動期間每日 18:00–21:00 整點上演動態飄雪效果,營造出猶如置身聖誕國度的夢幻景致,也與「光之道」雪景相互呼應。

年度聖誕主樹「The Sculpted Tree」結合燈光雪景與整點飄雪。(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年度聖誕主樹「The Sculpted Tree」結合燈光雪景與整點飄雪。(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年度聖誕主樹「The Sculpted Tree」結合燈光雪景與整點飄雪。(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年度聖誕主樹「The Sculpted Tree」結合燈光雪景與整點飄雪。(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2  40萬顆銀白燈泡打造經典「光之道」

全長 250 公尺的「光之道」,由 40 萬顆銀白燈泡交織而成,將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的綠廊帶,化為一條雪白的森林小徑。從臺中勤美洲際酒店、教堂廣場,一直到勤美術館,構築出台中最迷人的節慶光景。

全長 250 公尺的「光之道」,由 40 萬顆銀白燈泡交織而成。(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全長 250 公尺的「光之道」,由 40 萬顆銀白燈泡交織而成。(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全長 250 公尺的「光之道」,由 40 萬顆銀白燈泡交織而成。(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全長 250 公尺的「光之道」,由 40 萬顆銀白燈泡交織而成。(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3  「禮物交易所」重磅回歸

社群爆紅的陌生人禮物交換活動「禮物交易所」今年升級回歸,以金典綠園道為主場,首度擴大至勤美誠品同步舉行。民眾帶上 500 元禮物即可參加。在金典綠園道以遙控挖土機挖出命定號碼,就有機會與魏嘉瑩、插畫家 Kurt Wu、KOL 愛愛每一天等名人交換禮物,並參加偉士牌抽獎。勤美誠品則打造「接收陌生訊息」體驗,多家品牌 Aesop、MAC、Diptyque、Vivienne Westwood 等也加入驚喜交換行列。

金典綠園道人氣企劃「禮物交易所」以遙控挖土機挖出命定號碼。(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金典綠園道人氣企劃「禮物交易所」以遙控挖土機挖出命定號碼。(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金典綠園道人氣企劃「禮物交易所」以遙控挖土機挖出命定號碼。(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金典綠園道人氣企劃「禮物交易所」以遙控挖土機挖出命定號碼。(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勤美誠品則打造「接收陌生訊息」體驗(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勤美誠品則打造「接收陌生訊息」體驗(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4  「聖誕小屋聚落」、主題市集、週末音樂活動

PARK2充滿節慶氛圍的「聖誕小屋聚落」,融合聖誕場景、下雪體驗及限定美食,讓人們猶如置身於歐洲聖誕街景。「小蝸牛」與「出外人市集」也攜手PARK2,於連續4個週末打造聖誕選物與節慶餐飲的 XMAS MARKET,從白天逛到夜晚都精彩不斷。每週六夜間、聖誕夜與跨年夜,音樂策劃品牌「PEACH FLAVOR」更帶來6場音樂企劃DJ及JAZZ樂團表演,獻上熱鬧又溫暖的聚會選擇

PARK2充滿節慶氛圍的「聖誕小屋聚落」,融合聖誕場景、下雪體驗及限定美食。(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PARK2充滿節慶氛圍的「聖誕小屋聚落」,融合聖誕場景、下雪體驗及限定美食。(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PARK2聖誕主題市集示意圖(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PARK2聖誕主題市集示意圖(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5  OSAMU GOODS禮物店期間限定登場

隨著聖誕與新年的腳步接近,今年冬天「OSAMU GOODS GIFT SHOP」快閃禮物店再度回歸!將於 11 月 28 日至 2026 年 1 月 19 日期間限定在勤美誠品登場。除了推出全新系列商品外,去年聖誕節廣受好評的盲盒、緞帶等限定人氣商品也將再次亮相,為勤美草悟聖誕村注入滿滿節慶氛圍與「大人味可愛」能量。

今年冬天「OSAMU GOODS GIFT SHOP」快閃禮物店再度回歸,期間限定在勤美誠品登場。(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今年冬天「OSAMU GOODS GIFT SHOP」快閃禮物店再度回歸,期間限定在勤美誠品登場。(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OSAMU GOODS GIFT SHOP」聖誕忙盲盒(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OSAMU GOODS GIFT SHOP」聖誕忙盲盒(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6  HOUTH設計操刀年度主視覺

本次聖誕村主視覺邀請HOUTH團隊操刀,以「層層堆疊、感性豐收」的聖誕樹、花圈及禮物意象,透過漸層手法與幾何圖形層層疊加,像一座持續累積記憶生長的城市,綻放屬於此刻的溫度與新興能量。

2025年度勤美草悟聖誕村主視覺(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2025年度勤美草悟聖誕村主視覺(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2025年度勤美草悟聖誕村主視覺(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2025年度勤美草悟聖誕村主視覺(圖片提供:勤美草悟 )

#7  勤美術館推《Input > Unknown》新展

由跨域藝術團隊何理 WHYIXD策劃的《Input > Unknown》新展,以身體為輸入,打造光影量場,邀請觀眾走入展場、透過偏光鏡、聲音與互動,在城市數據與感官之間遊走;延續勤美術館以打開想像為核心精神,在科技與詩意交織的環境中,以身體作為感知的起點,重新思考「觀看」的意義。這次特別搭配勤美草悟聖誕村,調整勤美術館的開放時間,歡迎大家下午逛展、夜晚賞燈,在光影與音樂交織中,一同迎接充滿驚喜的冬夜節慶。

《Input > Unknown》新展主視覺(圖片提供:勤美術館、攝影:楊承)
《Input > Unknown》新展主視覺(圖片提供:勤美術館、攝影:楊承)
《像素力場Dynamic Field》由偏光鏡面、旋轉機構與燈光交織而成的巨大裝置,構築出可步入的七公尺高「像素矩陣」。(圖片提供:勤美術館、攝影:楊承)
《像素力場Dynamic Field》由偏光鏡面、旋轉機構與燈光交織而成的巨大裝置,構築出可步入的七公尺高「像素矩陣」。(圖片提供:勤美術館、攝影:楊承)

勤美草悟 聖誕村 PARKLANE CHRISTMAS 2025
活動時間|2025.11.21 -2026.01.05 

資料提供|勤美草悟、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