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如何改變聲音世界?2024 Digiwave《DdDd》以經典音樂載體、沈浸式數位體驗深入解析

2024 Digiwave《DdDd》高雄開展!隨經典音樂載體、數位體驗看聲音世界的演變

每年十月於高雄登場的數位科技藝術展「DigiWave」,不斷以展覽、數位體驗等有趣形式,對人類與科技之間的關係提問與辯證,繼電玩、科幻電影等主題,2024 DigiWaveDdDd》將於1010日至13日回歸,以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聲音」為題,再度由擅長數位體驗的「叁式」團隊策劃,從日常到技術,從載體到創作者,集結聲音識別遊戲、影像裝置、沈浸式體驗、經典音樂載體展示等內容,讓觀者深入感受數位如何改變聲音世界。

2024 Digiwave《DdDd》高雄開展!隨經典音樂載體、數位體驗看聲音世界的演變
(圖片提供:叁式)

數位如何撼動聲音世界?《DdDd》7大單元拆解

不妨用10秒鐘試著回想,你今天聽到了哪些聲音?列車進站的警示音、便利商店的迎賓旋律、電視廣告那句順口的jingle、某間店裡播著的歌曲……,聲音不曾離開我們的生活,它震動了空氣、耳膜,也震動我們和這世界的關係。

2024 DigiWaveDdDd》緊扣聲音,光是唸出展名就如發出電子聲響,《DdDd》既是大調,是德布西的二分音符,是Re的音名,也是digital(數位)。隨著時代前進,數位的演化既改變了聲音的形狀,也改變了你我和聲音的關係——一台機器能製造百人的管弦樂聲響,一台掌中的播放器讓我們能在街邊聽到全地球的歌。數位讓聲音變得親密、更大眾、更前所未聞、更無處不在。

2024 Digiwave《DdDd》高雄開展!隨經典音樂載體、數位體驗看聲音世界的演變
(圖片提供:叁式)

DdDd》以聲音與科技為象限,從日常到技術,從載體到創作者,透過各種面向的歷史爬梳和經典案例,並界定出7大單元:「日常場景 BGM」、「聽得到的 LOGO」、「把音樂帶出門」、「當科技工具成為聲音的魔法」、「怪奇樂器大賞」、「迷之聲音 ^^:我到底聽了什麼????」與「聲音的未來:AI」,帶觀者用耳朵感受數位對聲音世界造成的改變。

2024 Digiwave《DdDd》高雄開展!隨經典音樂載體、數位體驗看聲音世界的演變
(圖片提供:叁式)

用手機解鎖N種聲音體驗、現地創作

展中除了經典音樂載體和音樂創作者以外,在空間中若發現四散的五線譜圖示,也記得拿出手機參與互動,你將能在展場中的意外之處,發現埋藏的遊戲線索,透過手機收集,就能解鎖大大小小的聲音體驗。遊戲最終將依據每個人收集的歷程,生成個人專屬樂器,讓手機化身隨身創作工具,還能與其他玩家合作共創。

2024 Digiwave《DdDd》高雄開展!隨經典音樂載體、數位體驗看聲音世界的演變
(圖片提供:叁式)

展覽最後,觀者將登上台階,操控聲音互動裝置,改變展覽音樂的狀態,現場投影影像也將依據每人設定的音樂,動態呈現。在《DdDd》,每個人都能成為創作者,感受音樂和影像如何製造記憶、牽引情緒。

2024 Digiwave《DdDd》高雄開展!隨經典音樂載體、數位體驗看聲音世界的演變
(圖片提供:叁式)

三分鐘穿越百年,看與聽見聲音的演化

DdDd》現場當然也有叁式最擅長的大型沈浸式體驗,其與金曲音樂製作人余佳倫(A-Len Yue)及音樂製作公司MUSDM合作的劇場,透過縝密的音樂設計,將不同時代的音樂符號、特質等與視覺結合,讓觀者自然而然進入聲音的旅程。在此觀者將成為時空的穿越者,在3分鐘的體驗裡,和聲音一起經歷百年的演化——穿過真空管收音機、在MIDI鍵盤上跳躍、流經數位音訊,最後抵達彼此的耳膜。

2024 Digiwave《DdDd》高雄開展!隨經典音樂載體、數位體驗看聲音世界的演變
(圖片提供:叁式)

《2024 DigiWave——DdDd》

展覽期間|2024.10.10(四)-10.13(日)

展覽地點|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蓬萊B6倉庫

開放時間|11:00-20:00(最後進場時間 19:30)

2024花蓮跳浪藝術節開展!以「星球爆裂觀測站」為主題,齊聚11組藝術家全新創作

2024花蓮跳浪藝術節開展!以「星球爆裂觀測站」為主題,齊聚11組藝術家全新創作,

第三屆「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於2024年11月2日至2025年1月5日回歸。本屆藝術節由馬國鳳、龔卓軍、Nakaw Putun、王玉萍共同策展,以「星球爆裂觀測站」為主題,在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及花蓮美術館展出11組藝術家的全新創作,並串連8個在地特色空間作為本屆藝術節的衛星站,帶來一系列精彩展覽及體驗活動。

以「星球爆裂觀測站」為題

「Palafang」在阿美語意為「來做客、去拜訪」;跳浪既是地名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早期東海岸人們往來需計算浪潮,在礁岩間跳躍式前進。兩者皆有「回家」之意。自2021年首屆「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舉辦以來,藝術節以「創造你與花蓮的新關係」為核心,通過專業藝術策展呈現創作者眼中的花蓮,並結合在地藝文平台分享生活體驗,藉此串連起旅人與當地人對花蓮的情感。

本屆藝術節「星球爆裂觀測站」,主視覺底圖來自設立於花蓮七星潭的米崙地震工作站於0403大地震發生時所偵測的光纖訊號,淺綠到深藍是壓縮,橙黃到暗紅是擴張,光纖訊號編織出一張過於豔麗的地紋,顯示了地震當下地殼爆裂的躁動。而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策展團隊決定直視有數條活動斷層經過並鄰近琉球海溝地震隱沒帶的花蓮獨特的地理性,以及生活於此的人們的震央日常。

本屆主視覺底圖來自設立於花蓮七星潭的米崙地震工作站於0403大地震發生時所偵測的光纖訊號。(圖片提供:花蓮跳浪藝術節)
本屆主視覺底圖來自設立於花蓮七星潭的米崙地震工作站於0403大地震發生時所偵測的光纖訊號。(圖片提供:花蓮跳浪藝術節)

與地震科學跨域合作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以地震頻繁的花蓮作為「星球爆裂觀測站」,藝術家們從過去/現在/未來的大時空視角,提出各自的藝術詮釋與表現,運用部落神話、群體寫生、數位模型、事件繪畫、場所攝影、環境影像、部落重建、療癒劇場和詩學書寫,來銜接受創的環境與人心。

此次更首度與地震科學進行跨域合作──邀請臺灣地震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馬國鳳特聘研究員為策展人,和她所主持的米崙斷層鑽井觀測站,一起為展覽提供了科學觀測的角度。結合理性與感性,本屆藝術節試圖創造一個精神地理上的療癒場所,透過感性的觸動,去探討並促動人與環境在星球巨大震盪後的關係重組。

〈地震知識展區〉,大森式二倍強震儀由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借展,地震和建築結構健康監測系統  (QSIS, Quake Structure Integrity System)由中研院台灣地震科學中心借展(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地震知識展區〉,大森式二倍強震儀由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借展,地震和建築結構健康監測系統 (QSIS, Quake Structure Integrity System)由中研院台灣地震科學中心借展(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科學家與歷史地震展區〉,米崙斷層岩心由中研院台灣地震科學中心借展(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科學家與歷史地震展區〉,米崙斷層岩心由中研院台灣地震科學中心借展(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回應人與土地的共生關係

今年藝術節延續往屆形式,主展場設於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及花蓮美術館,本屆將呈現2ENTER貳進、Ali Istanda胡家瑜、Iyo Kacaw伊祐・噶照、Raito Low劉靜怡、公視我們的島、王煜松、涂維政、張溥騰、陳政道、盧俊翰、鍾順龍 × 莊慕華共11組藝術家作品,共同回應人與土地的共生關係。

除主展場之外,今年亦邀請了橫跨花蓮市區、新城、壽豐、鳳林、玉里、豐濱8個在地藝文平台,以衛星站的形式參與本次藝術節,透過田調採集在地民眾的地震經驗,並經由藝術家轉化為一系列展覽與體驗活動。合作夥伴包含:洄遊吧、樸石咖啡×光之島共享基地、艸青悠耘工作室、美好藝術、黑熊教育館、Makotaay生態藝術村、MiDAS美崙地震工作站、地震寫生團。

地震寫生團(圖片提供:花蓮跳浪藝術節)
地震寫生團(圖片提供:花蓮跳浪藝術節)
MiDAS美崙地震工作站(圖片提供:花蓮跳浪藝術節)
MiDAS美崙地震工作站(圖片提供:花蓮跳浪藝術節)

齊聚11組藝術創作

2ENTER貳進|〈擬山行〉

藝術家團體2ENTER貳進的〈擬山行〉(2024)透過具有即時光追系統的遊戲引擎,將花蓮峽谷作為「數位寫生」的對象,形構出一種集結地景、符碼、數位資訊之虛擬風景,重塑跨越時空的感官經驗。

2ENTER貳進〈擬山行〉2024版本,電腦程式運算影像,11分38秒(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2ENTER貳進〈擬山行〉2024版本,電腦程式運算影像,11分38秒(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Ali Istanda 胡家瑜|〈山,與山〉

布農族藝術家 Ali Istanda 胡家瑜創作風格簡練,其版畫作品〈山,與山〉(2024)展現了藝術家對於原住民族群在現代處境的反思。

Ali Istanda胡家瑜〈山,與山〉,2024,樹脂版畫/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Ali Istanda胡家瑜〈山,與山〉,2024,樹脂版畫/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Iyo Kacaw 伊祐・噶照|〈生命的穿透力〉

倡議海洋永續觀念的阿美族藝術家 Iyo Kacaw 伊祐・噶照,其大型裝置作品〈生命的穿透力〉(2024)拼接重組鋼筋、鐵、藤蔓、回收水泥塊,展現出生命的韌性與力量。

Iyo Kacaw 伊祐・噶照〈生命的穿透力〉,2024,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Iyo Kacaw 伊祐・噶照〈生命的穿透力〉,2024,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Raito Low 劉靜怡|〈像石頭一樣柔軟〉

現居台灣的馬來西亞藝術家Raito Low 劉靜怡,將Makotaay豐富的地景生態作為主角,以停格動畫為手法創作〈像石頭一樣柔軟〉(2024),透過呈現石頭多變的形態,帶領觀者重新認識石頭及阿美族人。

Raito Low 劉靜怡〈像石頭一樣柔軟〉,2024,單頻道錄像動畫,6分23秒;前景為涂維政《地震博物館》〈巨獸鯊鹿兒2號〉(右),2020,裝置,342x156xH200cm(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Raito Low 劉靜怡〈像石頭一樣柔軟〉,2024,單頻道錄像動畫,6分23秒;前景為涂維政《地震博物館》〈巨獸鯊鹿兒2號〉(右),2020,裝置,342x156xH200cm(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公視《我們的島》|《我們的島》精選影像

公視《我們的島》從1998年開播以來,長期記錄台灣土地,本次透過展出《我們的島》精選影像,讓觀眾更加瞭解這塊不曾靜止的大地,共同找出防災、減災之道。

公視我們的島〈震撼花蓮|斷層帶上的生活 〉,2024,多頻道錄像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公視我們的島〈震撼花蓮|斷層帶上的生活 〉,2024,多頻道錄像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王煜松|〈花園-花蓮#九〉

王煜松的複合媒材創作〈花園-花蓮#九〉源自藝術家在花蓮的嶺頂考古遺址遊走過程中,撿拾重組陶片、土壤、考古後的殘留物,藉此想像它們在時空維度的存在。

王煜松〈花園-花蓮 #九〉,2024,裝置,直徑2米(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王煜松〈花園-花蓮 #九〉,2024,裝置,直徑2米(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涂維政|《地震博物館》系列

涂維政的《地震博物館》系列(2020-2024)透過神話、採集、工作坊三種方法和線索,對「地震」進行重新認識,並思考地震對人類的影響及面對它的觀看態度。

涂維政《地震博物館》,2024,觀念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左上方投影為Raito Low 劉靜怡〈像石頭一樣柔軟〉,2024,單頻道錄像動畫,6分23秒(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涂維政《地震博物館》,2024,觀念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左上方投影為Raito Low 劉靜怡〈像石頭一樣柔軟〉,2024,單頻道錄像動畫,6分23秒(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張溥騰|〈深時間裡的心跳〉

張溥騰的〈深時間裡的心跳〉(2024),以聲音裝置回應台灣和日本兩地的火山次聲波,並播放人類心跳聲與火山次聲波的共振,表達出藝術家對於環境的詩意關懷。

張溥騰〈深時間裡的心跳〉,2024,雙頻道錄像/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攝影:李維尼,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張溥騰〈深時間裡的心跳〉,2024,雙頻道錄像/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攝影:李維尼,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陳政道|〈Dgiyag Skadang 砂卡礑的山〉

陳政道的〈Dgiyag Skadang 砂卡礑的山〉(2023-現在)邀請砂卡礑教會成員利用地震後新北市玩具銀行捐贈的積木進行創作,透過砂卡礑的山,反思砂卡礑的地震故事,回應展覽主題。

陳政道〈Dgiyag Skadang 砂卡礑的山〉,2024,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陳政道〈Dgiyag Skadang 砂卡礑的山〉,2024,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盧俊翰|《地鳴後滄桑》系列

盧俊翰的《地鳴後滄桑》系列(2018-2024)畫作,以近似圖騰、拼圖的視覺風格,記錄了震後的滄桑,訴說自然景色與社會現象的變化與無常。

盧俊翰《地鳴後滄桑》,2018-2024,共11幅畫作,尺寸依場地而定(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盧俊翰《地鳴後滄桑》,2018-2024,共11幅畫作,尺寸依場地而定(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鍾順龍 × 莊慕華|〈還在〉

鍾順龍 × 莊慕華的〈還在〉(2024)系列攝影作品,自我們熟悉靜止的日常風景中,擷取變動的痕跡,帶領觀者了解星球還在,地震還在,生活也還在。

鍾順龍X莊慕華〈還在〉,2024,攝影,尺寸依場地而定(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鍾順龍X莊慕華〈還在〉,2024,攝影,尺寸依場地而定(圖片提供:哇大創意)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
時間|2024.11.02 – 2025.01.05
主展場|花蓮縣石雕博物館、花蓮美術館
主展場藝術家|2ENTER貳進、Ali Istanda胡家瑜、Iyo Kacaw伊祐・噶照、Raito Low劉靜怡、公視我們的島、王煜松、涂維政、張溥騰、陳政道、盧俊翰、鍾順龍 × 莊慕華

衛星站合作藝術家|
MiDAS米崙地震工作站(新城鄉)
陳玟樺(洄遊吧|新城鄉)
鄭致廷(璞石咖啡 × 光之島共享基地|花蓮市)
地震寫生團:王思婷、王煜松、朱庭嬅、吳優、扶九淵、林佑愷、徐立軒、張峻閡、莊梩桉、陳廷妮、黃政強、黃庭筠、楊潔恩、黎睿騰(花蓮綠地繪畫工作室 × 0403共享空間 × 東東強海街基地|花蓮市)
許雅菁 × 王煒婷(艸青悠耘工作室|壽豐鄉)
鍾順龍(美好藝術|鳳林鎮)
白欽源(台灣黑熊教育館|玉里鎮)
黃海蒂(Makotaay生態藝術村|豐濱鄉)

資料提供|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Tom Daley展覽登陸澀谷PARCO!精選近20件針織作品,同步展出奧運獎牌

英國跳水王子Tom Daley展覽登陸澀谷PARCO!精選近20件針織作品,同步展出奧運獎牌

有英國「跳水王子」之稱的Tom Daley,將於澀谷PARCO舉辦「Made with Love by Tom Daley」展覽,除將展出其近20件針織作品,他也於展覽首日(11/8)出席編織工作坊活動。

在2024巴黎奧運拿下銀牌、2020東京奧運奪得金牌的英國跳水運動員Tom Daley,曾因在東京奧運期間邊觀賽邊打毛線而成為熱門話題,在日本更被稱為「編織王子」。事實上,編織是Tom Daley的愛好,他更成立了「Made with Love by Tom Daley」針織品牌。他也提過,他透過編織與人們交流,並在疫情期間從中獲得了心靈的慰藉;編織替他帶來了許多正能量與內心平靜。

➔ 東京奧運英國跳水金牌Tom Daley!場邊打毛線成亮點、為獎牌親手打造針織收納袋

Tom Daley針織展覽登陸澀谷

而這次在澀谷PARCO的PARCO MUSEUM TOKYO登場的「Made with Love by Tom Daley」,與PARCO每年舉行的文化節「あいとあいまい」有關,其旨在推動多元共融,並與打破常規的藝術家合作。對於邀請到世界知名的運動員及針織家Tom Daley舉辦展覽,主辦單位說,針織是一種自由度極高的表現形式,透過一根毛線的編織或拆解,便能創造出多樣的型態;希望大家能從中感受到Tom Daley對創作的自由精神與無畏挑戰的熱情。

「Made with Love by Tom Daley」展覽將展出近20件Tom Daley的作品。(圖片來源:PARCO)
「Made with Love by Tom Daley」展覽將展出近20件Tom Daley的作品。(圖片來源:PARCO)
「Made with Love by Tom Daley」展件(圖片來源:PARCO)
「Made with Love by Tom Daley」展品(圖片來源:PARCO)

同步展出奧運獎牌

而這是Tom Daley作為針織藝術家的全球首場展覽,他也從眾多的作品中,挑選了近20件喜愛的作品進行展示。「我非常期待能呈現我的針織之旅。針織已是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幫助我獲得內心的平靜,讓我得以發揮出最好的狀態。我希望透過此次展覽,與更多人分享創作的喜悅與心靈的平靜。展覽除了展示許多我心愛的作品,也將展出我的奧運獎牌。」

「Made with Love by Tom Daley」展件(圖片來源:PARCO)
「Made with Love by Tom Daley」展品(圖片來源:PARCO)
「Made with Love by Tom Daley」展件(圖片來源:PARCO)
「Made with Love by Tom Daley」展品(圖片來源:PARCO)

部分作品將慈善拍賣

另外,「Made with Love by Tom Daley」展覽除將販售限定周邊商品、新手也能開始針織的手工藝用品,也能在網路上預訂Tom Daley作品的複製品,將其趣味設計穿戴在身上。值得一提的是,展場的部分針織作品將以拍賣形式出售,扣除相關費用後,收益將依照Tom Daley的意願,全數捐給支持日本同性婚姻的「Marriage for All Japan」組織。

Made with Love by Tom Daley
展期:2024年11月8日〜11月25日
營業時間11:00〜21:00(最後入場時間為閉館前30分鐘,11/25最後入場時間18:00)
地點:澀谷PARCO 4F・ PARCO MUSEUM TOKYO
入場門票:1000日圓(附贈紀念品)
更多資訊可至官網查詢

資料來源|PARCO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