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朝陽社區早秋一日散策!體驗數位遊牧工作者的山海療癒生活,推動地方再造計畫

宜蘭朝陽社區早秋一日散策!體驗數位遊牧工作者的山海療癒生活,推動地方再造計畫

因種植苦茶而與茶籽堂結緣宜蘭朝陽社區,自2016年起陸續致力於社區品牌形象、空間美學改造、共享辦公空間設置等,茶籽堂更於今(2024)年宣布認養緊鄰社區的「朝陽步道」,推動朝陽社區成為「台灣數位游牧第一站」,藉由打開門即可走入的山海療癒體驗,提供自然和諧與遠端工作同時擁有的美好想像,也期盼號召更多人潮回流社區,串聯人群的力量推動地方創生。

擁有山海療癒力量的朝陽步道

南澳處於絕佳地勢,左邊看到中央山脈美景、右邊遠眺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而轄區內的朝陽步道,過去曾是居民經濟活動的交通要道,如今則是登山、觀光和自然教育的理想場所,每年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感受山海的療癒力量。

宜蘭朝陽社區早秋一日散策!體驗數位遊牧工作者的山海療癒生活,推動地方再造計畫
朝陽步道與朝陽社區緊鄰相連,最遠的入口處為社區出發5分鐘即抵達,輕鬆享受山海療癒。(圖片提供:茶籽堂)

朝陽步道全長共2.2公里、步行全程約1.5小時,屬於難度1的入門級步道,不僅有五色鳥、大冠鷲等蟲鳴鳥叫隨季節變換,迎太平洋而來的海浪聲、加上附近南澳車站火車駛過的聲音,讓步道充滿活力。在此成立品牌第一間土地概念店「朝陽社區店」後,茶籽堂更宣布認養朝陽步道,以淨山與環境教育活動為開端,未來導入公民科學家的理念,規劃更多元的體驗行程,讓更多人知道朝陽步道,並感受特色獨具的山海療癒。

延伸閱讀:茶籽堂首間土地概念店開幕!進駐宜蘭朝陽社區,同步推出「浪速計劃」共享空間

宜蘭朝陽社區早秋一日散策!體驗數位遊牧工作者的山海療癒生活,推動地方再造計畫
茶籽堂第一間土地概念店「朝陽社區店」。(圖片提供:茶籽堂)

打造數位遊牧的理想社區

自設立首間土地概念店以來,茶籽堂也攜手社區發展協會陸續推動社區品牌、空間美學改造、漁港公園三期工程的整治;更更呼應後疫情「Workation工作度假」的趨勢,落成「浪速計劃Naniwa House 1」共享辦公空間,推動「里海生活計畫」等。

宜蘭朝陽社區早秋一日散策!體驗數位遊牧工作者的山海療癒生活,推動地方再造計畫
「浪速計劃Naniwa House 1」共享辦公空間。(圖片提供:茶籽堂)
宜蘭朝陽社區早秋一日散策!體驗數位遊牧工作者的山海療癒生活,推動地方再造計畫
「浪速計劃Naniwa House 1」共享辦公空間成為異地辦公新選項。(圖片提供:茶籽堂)

疫情後,異地辦公的模式日漸普及、數位游牧工作者快速成長,在工作的同時也不斷在遊歷各地的風土民情與生活體驗,而朝陽社區也致力推動「數位游牧社區」,期盼吸引數位遊牧者藉由異地辦公在此停留更久時間,成為推動社區復興的一股潛在力量。與社區緊鄰的朝陽步道,讓數位遊牧工作者更容易回到土地、打造最短離線路徑,走進步道聆聽山海人聲,從自然獲得充足愉悅與平衡後,再度專心投入工作。

宜蘭朝陽社區早秋一日散策!體驗數位遊牧工作者的山海療癒生活,推動地方再造計畫
由社區老宅改造而成的「浪速計劃Naniwa House 1」共享辦公空間。(圖片提供:茶籽堂)
宜蘭朝陽社區早秋一日散策!體驗數位遊牧工作者的山海療癒生活,推動地方再造計畫
茶籽堂推動「數位游牧社區」,期盼吸引數位遊牧者藉由異地辦公在朝陽社區停留更久時間,成為社區復興力量。(圖片提供:茶籽堂)

朝陽早秋一日散策

茶籽堂在大南澳地區自2016年契作至今,已有超過17公頃的苦茶園。隨著10月迎來苦茶園結籽季節,遊客與數位游牧者將有機會一同感受採果的豐收樂趣,而茶籽堂也特別為這美好的時節推出給數位游牧者的「朝陽早秋一日散策」。

宜蘭朝陽社區早秋一日散策!體驗數位遊牧工作者的山海療癒生活,推動地方再造計畫
茶籽堂在大南澳地區自2016年契作至今,已有超過17公頃的苦茶園。(圖片提供:茶籽堂)

▸ 朝陽步道看日出

隨著時序入秋,清晨天還未亮,進入朝陽步道一路爬升到龜山最高點,欣賞自太平洋冉冉升起的日出,以心神領會這片土地的名字。

宜蘭朝陽社區早秋一日散策!體驗數位遊牧工作者的山海療癒生活,推動地方再造計畫
為數位游牧工作者整理的「朝陽早秋一日散策」,感受朝陽社區24小時的美好。(圖片提供:茶籽堂)

▸ 朝陽小舖採買生鮮

接著,到販售當地農土產的朝陽小舖,一邊挑選當季當令蔬菜,一邊享用新鮮現磨的早餐豆漿,10月還有滿天星百香果汁、桑葚果、山泉水灌溉的玉米筍等季節限定。

時間:週一到週五,8:00-17:00

▸ 漁港公園的閒逸單車午後

工作疲乏的下午,可以到茶籽堂里海門市租借單車,前往海邊的漁港公園,在徐徐海浪聲中放鬆身心。

時間:9:00-18:00,週四休息

宜蘭朝陽社區早秋一日散策!體驗數位遊牧工作者的山海療癒生活,推動地方再造計畫
借台單車,悠閒前往海邊的漁港公園聽太平洋的海浪聲。(圖片提供:茶籽堂)

▸ 神秘海灘探險

朝陽地區的這座神秘海灘為「觀音海岸自然保護區」,悠藍平靜的太平洋波浪,輕輕地拍打石礫沙灘,感受山海靜謐之美。

時間:每日白天、退潮時刻按氣象署公布為準

▸ 朝陽漁港搶魚

傍晚時分,則不能錯過朝陽漁港特色的搶魚活動。經過夏季休捕後,各種漁產在秋日盛大回歸,除煙仔虎、正鰹,還有肥美鯖魚和鬼頭刀,選購新鮮的食材後,晚餐煮一桌山珍海味。

時間:每日7:00、16:00

▸ 採收苦茶園茶籽

10月是果實豐收時節,不妨把握難得機會,一同感受豐收樂趣!

時間:9:00-18:00,週四休息

宜蘭朝陽社區早秋一日散策!體驗數位遊牧工作者的山海療癒生活,推動地方再造計畫
數位游牧工作者在朝陽社區產銷班長阿凱帶領下採收苦茶籽。(圖片提供:茶籽堂)

▸ 烘豆沖泡咖啡DIY

除了悠哉樂活的日常外,也可以到朝陽咖啡園體驗烘豆與咖啡沖泡。這些高品質阿拉比卡咖啡果實種植於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山腳下,吸收山海精華孕育而成,口感甘醇濃郁。

報名方式:洽朝陽社區發展協會

▸ 攀樹體驗

朝陽咖啡園內還舉辦攀樹體驗活動,穿戴裝備後,在專業攀樹師引導之下,登上超過兩層樓高的大樹,親身體會高空微風與農耕景致。

報名方式:洽朝陽社區發展協會

資料提供|茶籽堂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南老宅旅宿5選:住進復古與摩登交融、巷弄獨棟老屋等住宿空間,感受府城的慢時光

台南老宅旅宿5選:住進復古與摩登交融、巷弄獨棟老屋等住宿空間,感受府城的慢時光

「台灣感性」近期成為熱門關鍵字,富有懷舊年代感,更展現在地人的自在與從容,在不經意散發的「台灣味」觸動了旅人。而在台灣具代表性的文化古都「台南」,這份感性更能透過老宅旅宿完整體現。Booking.com精選台南5間老宅旅宿,帶領旅人體驗「台灣感性」的獨特魅力。

天下南隅|復古與摩登的優雅交會

「天下南隅」坐落在台南市「北區」,站在赤崁樓向上眺望就可見到這幢有著紅磚色外牆與圓形拱門的建築。「天下南隅」前身為民國 74 年落成的「天下大飯店」。作為經濟起飛黃金時期的商務旅館,「天下大飯店」接待過許多中外貴賓與兩屆台灣總統,也陪伴旅客將近 35 年頭,見證著府城時代更迭,是台南近代歷史的重要地標。經過改造後,化身為「天下南隅」,公共空間以「台南府城」標誌的紅色調,搭配古銅擺件與深棕木地板,營造出懷舊歐風。房內則運用青藍色的馬賽克拼貼床頭,展現秩序美感與紳士氣息。

坐落於赤崁樓旁的「天下南隅」,紅磚外牆與圓拱建築矗立北區天際,見證台南近代歲月風華。(圖片提供:Booking.com)
坐落於赤崁樓旁的「天下南隅」,紅磚外牆與圓拱建築矗立北區天際,見證台南近代歲月風華。(圖片提供:Booking.com)
(圖片提供:Booking.com)
(圖片提供:Booking.com)

此外,雙人房與套房客房內還配備黑膠唱片機,當音針落下、樂音響起,旅人彷彿隨著樂聲回到過往時光。無論是獨旅、情侶出遊,抑或是家庭旅行,若想體驗老台南的浪漫美學,那麼「天下南隅」將是重溫老派風華的絕佳選擇。

「天下南隅」房內運用青藍色的馬賽克拼貼床頭,展現秩序美感與紳士氣息。(圖片提供:Booking.com)
「天下南隅」房內運用青藍色的馬賽克拼貼床頭,展現秩序美感與紳士氣息。(圖片提供:Booking.com)
(圖片提供:Booking.com)
(圖片提供:Booking.com)

來了|新舊交織的台南藝術旅宿

「來了」坐落在赤崁樓附近的「新美街」,這條街道曾是臺灣傳統民俗版畫的搖籃,而「來了」的前身便是在地知名的「隆發」版畫商行。盡管歲月流轉,「隆發」二字在老宅牌樓上依舊清晰可見,靜靜地訴說著這座建築的歷史。旅宿完整地保留了「三進式」的建築格局。穿越前廳與後廳之間,可見陽光從天井灑落的中庭,搭配周圍植栽相伴,宛若一座城市裡的秘密花園。清晨在此享用早餐,微風輕拂、光影流動,彷彿能聽見時間緩緩流淌的聲音。

「來了」由百年版畫商行「隆發」改建而成,結合三進式格局,感受新舊交織的城市縮影。(圖片提供:Booking.com)
「來了」由百年版畫商行「隆發」改建而成,結合三進式格局,感受新舊交織的城市縮影。(圖片提供:Booking.com)

旅宿主人更邀請8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以各自的靈感打造8種風格迥異的房型。每間房間都像是一則藝術家故事,等待旅人細細品味。「來了」是台南新舊藝術交織、文化與生活共存的縮影,讓旅人能深度體驗這座城市的藝術與溫度。

「來了」結合八位藝術家創作的八種房型,每間皆如藝術故事篇章。(圖片提供:Booking.com)
「來了」結合八位藝術家創作的八種房型,每間皆如藝術故事篇章。(圖片提供:Booking.com)
(圖片提供:Booking.com)
(圖片提供:Booking.com)

貳洋樓|探訪台灣首位女建築師傑作

在台南地方法院附近,隱身於老屋群中的「貳洋樓」,以其獨特的淺綠色磁磚外牆吸引著旅人的目光。這座洋樓由台南首位女建築師王秀蓮於民國初年設計,完整保留了當時盛行的「老上海風格」。從建築外觀的對稱立面、雕花陽台,到女兒牆上的精緻磁磚,都彷彿在低聲呢喃著那段摩登而優雅的時光。

「貳洋樓」由台南首位女建築師設計,以淺綠色磁磚外牆與對稱立面,重現民國初年盛行的老上海優雅風情。(圖片提供:Booking.com)
「貳洋樓」由台南首位女建築師設計,以淺綠色磁磚外牆與對稱立面,重現民國初年盛行的老上海優雅風情。(圖片提供:Booking.com)

旅宿內,清水模的現代工業設計與老宅的復古外觀巧妙融合,營造出獨特的衝突之美。客房寬敞雅致,浴間更保留老房獨有的磁磚浴缸。「貳洋樓」不只是一處住宿,更是一場與建築藝術的對話,讓旅人得以穿越回 1960 年代,品味老上海風格優雅風情。

「貳洋樓」融合清水模工業設計與復古洋樓外觀,每間客房宛如一場與建築藝術的對話。(圖片提供:Booking.com)
「貳洋樓」融合清水模工業設計與復古洋樓外觀,每間客房宛如一場與建築藝術的對話。(圖片提供:Booking.com)
(圖片提供:Booking.com)
(圖片提供:Booking.com)

謝宅|CNN 評選的「台南最美民宿」

走入台南「中西區」歷史最悠久的西市場,一座獨特的 85 度斜角樓梯映入眼簾,它正是 CNN 評選為「台南最美民宿」的「謝宅」入口。這棟超過 110 年歷史的老屋,不僅是台南首間老宅民宿,更是民宿主人謝小五的兒時故居,見證了西市場商貿繁盛的過往。為了保留這份珍貴的家族記憶,民宿主人親手修復老屋,並保留了原始風貌,從木門、紅磚、格窗,甚至是那段別具特色的 85 度窄梯,都成為歷史最真切的印記。

「謝宅」是台南首間老宅民宿,超過 110 年歷史老屋修復而成,並被 CNN 評選為「台南最美民宿」。(圖片提供:Booking.com)
「謝宅」是台南首間老宅民宿,超過 110 年歷史老屋修復而成,並被 CNN 評選為「台南最美民宿」。(圖片提供:Booking.com)
「謝宅」保留紅磚、木門與 85 度斜角樓梯,八間旅宿皆承載百年家族故事與歲月印記。(圖片提供:Booking.com)
「謝宅」保留紅磚、木門與 85 度斜角樓梯,八間旅宿皆承載百年家族故事與歲月印記。(圖片提供:Booking.com)

如今, 8 間由謝氏家族故居改造而成的「謝宅」旅宿,各自散發著獨特魅力。當旅人推開房門,住進的不再只是一間民宿,而是一場回到過去、細品台南百年歲月的故事。

(圖片提供:Booking.com)
(圖片提供:Booking.com)

巷弄x台南|在府城感受「閑」適慢時光

台南「中西區」飯店林立的一級戰區對面正是隱身在巷弄裡的獨棟老宅「巷弄X台南」,推開日式宅院的木門,一棵鳳凰木在庭院中迎面而立,這「門中有木」的意象,彷彿在喧囂的城市中打造一處「閑」靜的避風港。再往內走,一座帶有白牆的閩式老宅映入眼簾。這棟三層樓高的旅宿,細膩地保存了抿石子地板、紅磚牆與壓花玻璃等古老工藝,彷彿時間在這裡被凍結。

「巷弄X台南」隱身中西區巷弄內,推開木門可見日式庭院中種植著一棵鳳凰木,於府城喧囂中打造「閑」靜的避風港。(圖片提供:Booking.com)
「巷弄X台南」隱身中西區巷弄內,推開木門可見日式庭院中種植著一棵鳳凰木,於府城喧囂中打造「閑」靜的避風港。(圖片提供:Booking.com)

旅宿主人更賦予老物件新生命,像是將舊門再製成長桌,日曆與火柴盒等老物也成了懷舊的裝飾。這份新舊交融的巧思,讓空間處處充滿驚喜。白天走入鬧區感受城市的活力,清晨與傍晚在老宅感受時光的流淌,則是另一種寧靜的歸屬。讓旅人得以在府城裡,享受一段只屬於自己的悠然時光。

「巷弄X台南」三層閩式老宅保留抿石子地板、紅磚牆與壓花玻璃,許多老物件在這裡獲得新生,讓空間處處充滿驚喜。(圖片提供:Booking.com)
「巷弄X台南」三層閩式老宅保留抿石子地板、紅磚牆與壓花玻璃,許多老物件在這裡獲得新生,讓空間處處充滿驚喜。(圖片提供:Booking.com)
(圖片提供:Booking.com)
(圖片提供:Booking.com)

資料提供|Booking.com、文字整理|Adela Cheng

絕美!嘉義市八掌溪畔賞花遊客爆棚 「潮風鈴」2日活動湧入10萬人潮

嘉義市八掌溪畔黃花風鈴木盛開,嘉義市政府上週末(38日及39)搭配金黃花海,舉辦精彩「潮風鈴•野餐音樂市集」活動,短短2天參與人數超過10萬人次,盛況空前;嘉義市黃敏惠市長也親自到場,與遊客們一起賞花、聽音樂。

嘉義市政府
嘉義市政府

嘉義市黃敏惠市長表示,這是一場卡司「超越跨年等級」的活動,就是希望全國的民眾趁著花季來嘉賞花,同時慢遊、細細品味嘉義市建城321年豐厚的歷史、人文底蘊和獨特的城市風貌!這個城市沒有大山大水,但有剛剛好的城市尺度,市區內6千多座木建築所組成的「人文森林」,新舊融合的美感,巷弄之間的文青咖啡館、美食小店、文化路夜市、檜意森活村、美術館與蘭潭等都是全國熱門景點,還有百家不同風格旅宿等,值得大家多停留一晚,感受嘉義市充滿熱情有溫度的款待。

嘉義市政府
嘉義市政府

嘉義市政府觀光新聞處張婉芬處長指出,今年「潮風鈴•野餐音樂市集」活動,絕美的花海與卡司陣容堅強,吸引超過10萬人次參觀,值得一提的是2天內,廢電池兌換獲得民眾熱量響應支持,回收多達530公斤,大家在享受美景的同時,也一起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未來辦理活動時也將發揮巧思,讓民眾感受到嘉義市的創新與活力。此外,4月油桐花、5月藍花楹、6月阿勃勒等花開時節將接續來到,邀請全國民眾來嘉義市賞花,欣賞季節限定美景。

嘉義市政府

圖文提供|嘉義市政府

嘉義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