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TSUTAYA BOOKSTORE老佛爺店5大亮點!開幕必看竹編大師之作、三徑就荒工藝展

台中「TSUTAYA BOOKSTORE 老佛爺店」5大亮點!開幕必看竹編大師之作、三徑就荒工藝展

TSUTAYA BOOKSTORE與忠泰集團攜手打造「TSUTAYA BOOKSTORE 台中老佛爺店」,以「閱讀 X 藝術 X 社交」為策劃主軸,拓展人們對書店體驗的想像,不僅首度將多功能空間「SHARE LOUNGE」引進台中,替未來辦展、派對、會議增添好去處;開幕更有日本竹編大師四代田邊竹雲齋著作展出,「三徑就荒」亦策劃金工及陶作工藝展、茶席體驗,共同讓書店化身承載生活美好想像的所在。

台中「TSUTAYA BOOKSTORE 老佛爺店」5大亮點!開幕必看竹編大師之作、三徑就荒工藝展
(圖片提供:TSUTAYA BOOKSTORE)

進駐時尚大師「老佛爺」卡爾拉格斐建築作品

位於台中的老佛爺廣場,為時尚大師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全球唯一的住宅建築作品,白色菱格紋立面在綠蔭之間隱隱透出珍珠般的光澤,優雅而引人注目;進駐二樓展店的TSUTAYA BOOKSTORE,則以內斂串接日式溫潤風格及老佛爺的法式優雅。

台中「TSUTAYA BOOKSTORE 老佛爺店」5大亮點!開幕必看竹編大師之作、三徑就荒工藝展
(圖片提供:TSUTAYA BOOKSTORE)

TSUTAYA BOOKSTORE一樓入口門廳延伸建築本體的風格,以連續性設計與反射效果模擬書架輪廓;二樓入口採黑白色系對比,並隨時間和季節融入視覺變化,在沈穩氛圍中添入藝術性的空間體驗,讓顧客每回來訪皆有驚喜。

台中「TSUTAYA BOOKSTORE 老佛爺店」5大亮點!開幕必看竹編大師之作、三徑就荒工藝展
(圖片提供:TSUTAYA BOOKSTORE)

近賞巧奪天工的竹藝!四代田邊竹雲齋BIGBOOK展出

開幕期間,店中特別展出日本竹藝大師四代田邊竹雲齋限量大書《CHIKUUNSAI 》。四代田邊竹雲齋來自傳統竹製品工藝世家,他繼承祖傳技術、卻不拘泥於傳統,將製作花籃、茶道具的傳統技藝與現代竹藝結合,創造出貼合當代的竹製雕塑和裝置藝術,讓竹編打破工藝與藝術的壁壘,於國際藝壇大放異彩。

CHIKUUNSAI 》收錄四代田邊竹雲齋於20142019年間於全球各地創作的竹藝裝置作品,並特別以505×660㎜大書尺寸印刷裝訂,唯有此規模的BIGBOOK才能展現竹材的細緻及作品帶來的震撼。

台中「TSUTAYA BOOKSTORE 老佛爺店」5大亮點!開幕必看竹編大師之作、三徑就荒工藝展
(圖片來源:YUMEKOUBOU GALLERY、TSUTAYA BOOKSTORE)

隨三徑就荒 X 3位工藝家探索茶道、金工與陶瓷之美

長期推廣茶道文化的茶品牌「三徑就荒」,也應邀與TSUTAYA BOOKSTORE合作帶來兩檔展覽:《가자 ga ja》為DDD Ceramic陶藝家Andie與金工藝術家蘇健霖聯展,兩人將回憶揉進土內、熔入金屬,並選用工藝香氛品牌Perfumer H香氣引領,共同煉出生活中有香氣陪伴的時刻。若對陶與金屬如何交融成一件和諧的藝術品感到好奇,不妨參與這趟獨特的香氣之旅!

台中「TSUTAYA BOOKSTORE 老佛爺店」5大亮點!開幕必看竹編大師之作、三徑就荒工藝展
(圖片提供:TSUTAYA BOOKSTORE)

《噪點》則為陶藝家周易伯個展,其作多以黑、灰為主色調,並點綴躍動灰階中的圓點,藉陶瓷器型、色彩與作品上的幾何輪廓,反映內心創作思緒。

台中「TSUTAYA BOOKSTORE 老佛爺店」5大亮點!開幕必看竹編大師之作、三徑就荒工藝展
(圖片提供:TSUTAYA BOOKSTORE)

中台灣獨家!可以辦公、社交、派對的「SHARE LOUNGE」

老佛爺店為TSUTAYA BOOKSTORE在台中的第三個據點,為了做出差異性,品牌首度將「SHARE LOUNGE」引入店內,提供一個集工作、社交、會議、派對等功能為一身的多功能場所。

SHARE LOUNGE」共可分為4區:「A區 開放式共享空間」因應時下工作潮流而策劃,提供完整設備,更有免費飲品、堅果、圖書雜誌可供取用及借閱;「B區 個人式工作空間」適合講求安靜、隱私的工作者,內部以沉穩色調點綴藝術品,並採特殊吸音設計營造寧靜氛圍;「C區 私人派對廳」色系明亮、設計富時髦感,適合包場派對;「D區 私人會議廳」選用黑色系打造,以藝術品襯托低彩度空間的不凡,適合會議等正式場合。

台中「TSUTAYA BOOKSTORE 老佛爺店」5大亮點!開幕必看竹編大師之作、三徑就荒工藝展
(圖片提供:TSUTAYA BOOKSTORE)

如果TSUTAYA BOOKSORE是一抹香氣⋯⋯

台灣原創香氛品牌NAZO也應邀為TSUTAYA BOOKSORE台中老佛爺店訂製香氣,將店中氛圍化作名為「書香裊裊」香氛蠟燭——香調交織蓮花、白茶、聖木、琥珀、艾草氣息,剛點燃是清雅的花與茶香,一抹淡淡的墨水氣息隨之而來;融化的燭液可當作身體按摩油、香膏使用,上身是沈穩的木質調香氣。

台中「TSUTAYA BOOKSTORE 老佛爺店」5大亮點!開幕必看竹編大師之作、三徑就荒工藝展
(圖片提供:TSUTAYA BOOKSTORE)

TSUTAYA BOOKSTORE 台中老佛爺店

地址|台中市北區館前路392

電話|(0423106789

營業時間|週日至週四 11:0021:30/週五、六與例假日前一日 11:0022:00

2025台灣設計展首度前進彰化!10月開展,3大城鎮展區、19場主題展覽搶先看

2025台灣設計展首度前進彰化!3大城鎮展區、19場主題展覽搶先看

「2025台灣設計展」由經濟部及彰化縣政府共同辦理,將於10月10日至10月26日開展。本次主題為「彰化行」,邀請超過700位設計師、逾千家企業共同呈現彰化作為臺灣南北樞紐的獨特位置,蘊含產業、文化及生活中兼容並蓄的包容力與多樣性。

台灣設計展首度移師彰化,而這場為期17天的盛會,涵蓋彰化市、鹿港鎮、彰南(田尾鄉與田中鎮)3大展區,橫跨南北共4個鄉鎮市,為歷年來展區規模最大、展館數最多的設計展。另外,展會期間,將同步在周邊安排多場市集、演唱會及光雕秀等熱點活動,並結合公共場域改造、街道實驗及走讀藝術節等多元設計響應,以豐富多元的城市展演活動呈現彰化魅力。

→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永真急制操刀主視覺,以海天交界色彩意象與36組幾何圖像呈現地方魅力

2025台灣設計展主視覺由「永真急制」操刀,以「行」字具有的「涵括」概念為核心展開,將在地百工百業與多元包容文化,延伸為當代視覺符號。(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2025台灣設計展主視覺由「永真急制」操刀,以「行」字具有的「涵括」概念為核心展開,將在地百工百業與多元包容文化,延伸為當代視覺符號。(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以下帶你看展區規劃亮點:

❬❬❬ 彰化 ❭❭❭

以縣立圖書館、藝術館、縣立美術館及武德殿為核心,串聯中興莊眷村文化園區及高賓閣,展現彰化強大製造實力與設計能量。展覽包含:

▸ 總行:以彰化這塊土地的集體記憶,提供未來資源運轉串流的關鍵場域,共創與預測「彰化行」城市策略與未來文化樣貌的多樣性。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製造行:藉由「八角產業學」為主題,彰顯地方產業薪火相傳、世代協作的群體精神,以及彰化獨特溫情與製造強度。​​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升級行:聚焦設計驅動轉型,藉由「設計創新擴大器」呈現從產品進化至品牌重塑的全方位升級。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跨界行:以「厚製生活BOLD」啟發,探討彰化與日本兵庫跨地域合作,展現製造業超越代工,結合創意與未來生活的實踐。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願景行:從彰化的城市場景出發,透過數位互動平台,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城市的設計者,也是彰化的「未來《行》」。​​​​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永續行:以武德殿建築為靈感,打造「未來習武所」,結合循環設計與科技應用,探索環境共生可能。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人人百貨:以「靈感選物店」、「探索青樂園」兩項展覽主題,邀請新世代設計師進駐,並對食、衣、住、行、育、樂等面向提出設計想像。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商圈行:「spot! spot! 走遊圈」為策展主題,連結商圈永續、地方文化與經濟共榮,並展開「走遊實驗」踏訪小西商圈,體驗設計在日常中的具體改變。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鹿港 ❭❭❭

以鹿港深厚文化為核心,3大主題分別坐落於鹿江國際中小學、亞太鹿港渡假村集會堂及鹿港公會堂,串連地方文化、信仰與生活記憶,形塑專屬鹿港的精神場域。展覽內容包含:

▸ 圓夢行:「圓未來之行」運用互動及沉浸式體驗,聚焦交通、建築、綠能與生活設施多元議題,兼顧歷史回溯與未來願景展望。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文化行:以「殿氣現場」為策展主軸,運用聲音、影像、物件及光影,詮釋鹿港百年歷史文化的持續傳承。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平安行:透過香案供品、節慶儀式及祈福物件,表現信仰場景與四季節序,傳遞平安守護與祝福情感。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彰南 ❭❭❭

連結田尾公路花園及彰化國際展覽中心,作為無邊界開放式展覽場域,展露彰南多元城市樣貌與設計實力。展覽內容包含:

▸ 冠軍行:「彰化力」在於鄰近高鐵站的彰化國際展覽中心登場,呈現在地產業鏈緊密協作之韌性,直擊製造現場,展示「Made in ChangHua」持續創新實力。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田尾行:包括「溫室城堡」、「植物學校」、「田尾DNA」、「植物行」及「島嶼群像」5大展覽,秉持永續理念,將田尾「花卉王國」打造為設計與生活交融的最佳舞台。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2025台灣設計展
時間|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26日

展出地點|
彰化展區:縣立圖書館、彰化藝術館、彰化美術館、彰化市武德殿、中興莊文化園區、高賓閣
鹿港展區:鹿江國際中小學、亞太鹿港渡假村集會堂、鹿港公會堂
彰南展區:田尾公路花園、彰化國際展覽中心

資料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從森林到漁港、炮仔到龍眼乾,《嘉義18巡:氣味》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阿里山林鐵、雞肉飯、成群的木房子,都是提及嘉義時會閃過腦袋的印象,它們乘載了城市日常和發展軌跡。現在暫讓視覺退居次位,打開「嗅覺」尋訪這座小而美的台灣南部城鎮——嘉義地方誌《嘉義18巡:氣味  Ka-gī Tsa̍p-peh-sûn: Khì-bī》以「氣味」為索引,走訪嘉義縣18個鄉鎮,紀錄土地上的日常氣息,邀讀者用鼻子與舌頭引路,探索嘉義的氣味。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地方的氣味越深,人的根就扎得越穩

《嘉義18巡:氣味》由嘉義縣文化基金會攜手創意團隊「平凡製作」推出。書中的氣味,有些來自廟埕的炮仔聲、柴火裡慢烘的龍眼乾,也有的來自森林、鹽田、漁港、碾米廠,或是一鍋滾沸的鴨肉羹......它們不一定濃烈,卻往往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候,突然被喚起。那是一種生活的印記,也是一個地方仍然有人深愛看顧著、用心生活著的紋理。

「地方的氣味越深,人的根就扎得越穩。《嘉義18巡:氣味》從氣味出發,想紀錄嘉義這塊土地,如何透過18個不同鄉鎮的日常,活出各自的風格。這本書寫下的,不只是嗅覺的記憶,更是一個地方在變動中,如何守住自己風格的證明。」——嘉義縣長翁章梁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氣味引路,探索18鄉鎮的生活紋理

這場紙上的嘉義之旅,循著4條氣味路徑依次展開:「印象:好氣味」(Ìn-siōng: Hó-khì-bī)、「種塗:大豐收」(Tsìng-thôo: Tuā-hong-siu)、「煮食:芳貢貢」(Tsú-tsia̍h: Phang-kòng-kòng)與「走跳:好鼻獅」(Tsáu-thiàu: Hó-phīnn-sai)。在書中,你會遇見屬於18鄉鎮的獨特氣味,例如涵融海味的「鹹臊氣」、物產經烈火烤灼產生的「火燒氣」,或是時間所催化的「發酵味」。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你也能跟著在地人的引領,透過氣味探索嘉義各個角落——隨民雄七星藥局第二代藥師吳嘉文、吳至鎧父子,在散發薄荷雞香氣的餐桌旁感受清涼氣息;隨著台文作家鄭順聰回望民雄的氣味鄉愁;或在旅行作家下港女子的帶路下,走進海潮瀰漫的東石,嗅聞那片土地獨有的鮮味。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輕輕摩擦,就能聞到嘉義香

一本以「氣味」為主角的書,視覺和裝幀該如何傳達才適切?本書由設計師黃耀霆操刀,封面以大面積留白開展想像,邀請讀者在翻開書頁之前,便先停下腳步、靜心感受,讓無形的氣味觸動感官。此外,本書不只能閱讀,更能實際「嗅聞」嘉義,書籍設計特別融入了氣味,從封面到特別製作的香氛書籤,讀者只要輕輕摩擦紙面,就能嗅見屬於嘉義山林的野薑花香,那是許多人童年的氣味記憶。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值得一提的是,《嘉義18巡:氣味》主創「平凡製作」是實際在嘉義生活、成長的編輯團隊,本書從發想到創作歷程,也讓創意總監黃銘彰深有感觸,他分享:「18巡,一方面是實地走訪18個鄉鎮的記錄;另一方面,在台語裡,『巡 Sûn』也有紋路、線條的意思。我們想留下的,是生活在這些地方的人,如何在時間裡留下自己的紋理。作為在嘉義生活的編輯團隊,我們盡量不去概括、不去命名,而是讓地方自己說話、讓每個人用自己的語氣與節奏說出:他們如何記憶,如何過日子。那些嗅覺與感官的線索,編織起來,也就成了一張獨屬於嘉義的生活肌理。」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即日起,本書將陳列於嘉義縣內及全台各地的咖啡廳、藝文空間與圖書館,詳細地點資訊請見此,歡迎前去閱讀、嗅聞並感受嘉義的日常氣息。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