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你今年第一場五感旅行!宜蘭LOOPLAND推出「春日夢遊花徑」沉浸式奢旅企劃

設計你今年第一場五感旅行!宜蘭LOOPLAND推出「春日夢遊花徑」沉浸式奢旅企劃

想逃離城市的喧囂,在山林中享受愜意的緩慢步調假期嗎?在近年旅遊風格持續轉向「感受」大於「打卡」的趨勢之際,2023年開幕的獨立旅宿品牌 「LOOPLAND」,推出期間限定企劃「春日夢遊花徑」,以「花」為主題,以「記憶」為媒材,以「空間」為容器,從一泊四食的自在節奏中,慢慢鋪陳出一段詩意與實感並存的森林生活。

LOOPLAND旅宿哲學的起點,從品牌命名的「LOOP」即可窺見其核心理念:人與自然、旅行與日常之間的循環與連結。園區以「圈」為基礎,每座風格露營車皆獨立配置空間,形成環形的私密聚落。

LOOPLAND擺脫傳統商業模式,以北歐風生活感為主軸,打造沉浸式住宿體驗。(攝影:Weihan Chang)
LOOPLAND擺脫傳統商業模式,以北歐風生活感為主軸,打造沉浸式住宿體驗。(攝影:Weihan Chang)
LOOPLAND 規劃出每座風格露營車的獨立空間,在宜蘭冬山構築實現「森林裡的起居室」概念。(攝影:Weihan Chang)
LOOPLAND 規劃出每座風格露營車的獨立空間,在森林間構築實現「森林裡的起居室」概念。(攝影:Weihan Chang)

全區僅八間Villa房型,宛如小型精品公寓,內部設有Queen Size機能床墊、55吋智慧電視、Dyson吹風機、ACQUA DI PARMA沐浴備品,搭配TOTO免治馬桶與冷暖空調系統,滿足高端旅人的住宿質感要求。空間設計上也考慮到「流動性」與「情境轉換」,各個區域皆模糊室內外邊界,呼應森林流動的光影,讓空間成為旅人與自然之間的感官緩衝帶。

LOOPLAND 風格露營車內空間。(攝影:Weihan Chang)
LOOPLAND 風格露營車內空間。(攝影:Weihan Chang)
LOOPLAND 風格露營車。(攝影:Weihan Chang)
LOOPLAND 風格露營車內空間。(攝影:Weihan Chang)

LOOPLAND 將自然作為設計的首要素材,透過「沉浸住宿」、「森林假期」與「質感生活」三者共構,創造出旅人與自然之間更柔性的對話方式。園區內的路徑安排、植栽配置到露營車,都貼心地考慮到光線及風向,彷彿讓人真正住進一幅會呼吸的風景裡。

LOOPLAND 提供獨具品味的森林系旅行。(攝影:Weihan Chang)
LOOPLAND 提供獨具品味的森林系旅行。(攝影:Weihan Chang)

本季限定的「春日夢遊花徑」企劃,是品牌今年春天的全新篇章,從一泊四食的節奏安排,到每項活動與場域皆講究視覺、觸覺與情緒的共鳴。甫進入園區,便像誤入一場光與葉的交響樂。步道兩側,落羽松與銀針柏交錯生長,陽光穿透樹梢,在地面灑下點點光斑,空氣裡瀰漫著木質調氣息,悄悄地為五感調頻。

「春日夢遊花徑」企劃用絢爛色彩點綴園區。(攝影:Weihan Chang)
「春日夢遊花徑」企劃用絢爛色彩點綴園區。(攝影:Weihan Chang)

手作X影像:個人化的美感敘事

LOOPLAND 不鼓勵「匆匆打卡」,而是邀請你「靜下來創作」。春日企劃中,「花影照相館」不僅是一項手作活動,更是關於記憶與時間的設計實驗。到訪的旅人可以和親友拍下專屬於當下的照片,再搭配自己挑選的乾燥花材,親手製作壓花相框。不同於制式化的紀念品,這幅作品除了裝飾空間,更成為這段旅行的「時間標本」。

這樣的設計思維,呼應了當代設計在材質與敘事上的趨勢,使用自然元素,並將使用者主體性納入創作過程,讓旅人參與獨一無二且與自己產生連結的體驗設計。

「花影照相館」親手製作乾燥壓花相框。(圖片提供:LOOPLAND)
「花影照相館」親手製作乾燥壓花相框。(圖片提供:LOOPLAND)
「花影照相館」親手製作乾燥壓花相框。(攝影:Weihan Chang)
「花影照相館」親手製作乾燥壓花相框。(攝影:Weihan Chang)

食的設計學:獨享私廚烹飪體驗

而在空間與視覺之外,LOOPLAND更精準地運用「餐桌設計」展開感官編排。春季限定的「迷霧花園晚宴」,以「食用花」與「視覺層次」為主軸,打造出一場屬於春天的味覺景觀。從以竹炭餅模擬土壤質感的「優格沙拉」、以蛋黃如太陽點綴的「牛肝菌燉飯」、到猶如春日花毯的「迷霧花園牛排」,無不強調顏色、層次與質感的協調。

晚宴中的兩道料理更開放讓旅人「共創」,由主廚設計簡易流程,像是「奶油波菜燉鮭魚」、「英式伯爵牛肉湯」,每一道皆強調風味設計與情境配對,讓餐桌成為味覺舞台,讓旅客在指定食材上自由妝點,自己親手實作的料理,成為與季節對話的成果。

迷霧花園晚宴:迷霧花園牛排。(圖片提供:LOOPLAND)
迷霧花園晚宴:迷霧花園牛排。(圖片提供:LOOPLAND)
牛肝菌野菇燉飯&土壤優格沙拉。(圖片提供:LOOPLAND)
牛肝菌野菇燉飯&土壤優格沙拉。(圖片提供:LOOPLAND)

春夜微醺:花語系調酒

設計也可以存在於酒杯之中,甚至成為情緒的載體。夜幕降臨,隱於林間的「春日精靈酒吧」悄然點燈,一場色彩、氣味與情緒的微醺實驗開始展開。

三款特調酒品命名皆取自花語意象與心理狀態:「焰百合」代表勇氣,以紅白漸層映照人生的起伏;「桂宮燈」則結合肉桂蘋果與柑橘茶香,呼應回憶的溫暖與安心;而「清醒夢」則以椰子水與花香交織,試圖表現夜晚內在的沈靜與夢幻。每一杯酒都能對應旅人的情緒狀態,如同夜晚的療癒語言,與白日的視覺盛宴相映成趣。搭配的鹹甜小食亦講究層次與材質平衡,例如:香腸搭配蘋果肉桂、香草冰淇淋撒上自製焦糖脆脆,「視覺X口感X記憶」的設計結構,將夜的結尾包覆得格外溫柔。

「桂宮燈」及「清醒夢」。(圖片提供:LOOPLAND)
「桂宮燈」及「清醒夢」。(圖片提供:LOOPLAND)

詩與晨光:舒適甦醒

隔日清晨,LOOPLAND將早餐時間轉化為「晨詩儀式」,旅人將收到一張印有當日詩句的卡片,一句句短語搭配眼前的水光,喚醒內在的細膩與柔軟。餐桌主角是「 野菇法式薄餅」,柔軟的餅皮,淡雅的蛋香陣陣入鼻,交織風乾生火腿的鹹香與水牛起司的濃郁,再啜飲一口帶點楓糖甜味的蕃茄濃湯,微甜中帶酸,溫暖身心。LOOPLAND的早午餐設計,如同北歐餐桌美學般不求華麗,而講求食物與空間的呼應、與情緒的呼應,喚醒旅人對於日常生活的感性知覺。

池畔夢境早餐。(圖片提供:LOOPLAND)
池畔夢境早餐。(圖片提供:LOOPLAND)

來到 LOOPLAND,你也許會發現,設計旅宿的核心也關乎如何編排節奏、放慢情緒,進而創造出「生活感」這件事本身。從園區景觀到活動設計與體驗內容,LOOPLAND 處處展現出這不是一間飯店,也不只是奢華露營,而是品牌團隊如何在共享場域的設計中,找到一種溫和而堅定的款待方式,讓旅行除了片刻短暫的逃逸抽離,更能感受到「質感生活的緩慢」,同時以他們對自然的細膩理解,為旅行者創造出一種全新的風格假期。

LOOPLAND 期間限定企劃「春日夢遊花徑」。(圖片提供:LOOPLAND)
LOOPLAND 期間限定企劃「春日夢遊花徑」。(圖片提供:LOOPLAND)
LOOPLAND 園區空間。 (攝影:Weihan Chang)
LOOPLAND 園區空間。 (攝影:Weihan Chang)
LOOPLAND 園區空間。(攝影:Weihan Chang)
LOOPLAND 園區空間。 (攝影:Weihan Chang)

LOOPLAND CAMP RESORT
地址:宜蘭縣冬山鄉寶修路86號
預約網址
官方Line:@loopland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為大人打造的夏令營!The One南園「大小孩童樂會」限定登場

為大人打造的夏令營!The One南園「大小孩童樂會」限定登場

盛夏時節,古人順應節氣遷徙山林,將自然視作最好的避暑棲所。今年夏天,The One南園沿襲這份東方智慧,將8萬坪山林園景化作當代「夏宮」,策劃出一場專屬「大小孩」的夏令營——從風土餐桌到紙扇曬製、營火夜談到草本湯浴,邀請旅人們走進清涼的山林日常,也走進心裡那片仍懷童趣的地方,展開一場久違的暑假。

如果說「度假」是一種放鬆身體的逃逸,那麼在The One南園,則像是一場緩緩展開的夏季習作,從味覺、氣味、觸感一路寫到心裡。這裡沒有特別的目的地,只有一段段緩慢發生的風景。

(圖片提供:The One南園)
(圖片提供:The One南園)

從迎賓午宴開始,旅人們便彷彿隨著山林的呼吸與蟬鳴,緩緩步入了這座夏宮的節奏。本季料理以「風土」為引,從台灣的山林與田野汲取靈感,交錯呈現兩款主題餐桌。不論是承載東方智慧的仙草、老梅釀愛玉,抑或清香的柿葉茶與以風乾食材慢煮的高湯,每一道料理都蘊含著地理的脈絡、文化的記憶與美學的延伸。The One將這樣的飲食哲學稱為「飲食地景」——每一口不只關乎滋味,更關乎與這片土地的連結。

(圖片提供:The One南園)
「仙草老母雞湯麵」以蒸煮方式提煉雞湯,融合仙草汁與仙草乾的回甘氣息,並佐以雞牡蠣肉與滷心蛋,交織出客家風味的夏日湯麵。(圖片提供:The One南園)

用完午膳,午後的陽光稍顯慵懶,園內的樹影在石徑與屋瓦間晃動,正是「曬扇」的最佳時機——不是為了晾乾扇子,而是讓紙上的圖騰透過光影與時間悄悄顯影,一點一滴落在扇面上。The One翻轉重現古人曬書的生活巧思,邀旅人親手曬製專屬紙扇,在動手之間拾回生活的詩意與童趣,迎接充滿人文氣息的涼夏。

(圖片提供:The One南園)
The One邀請旅人親手曬製專屬紙扇,讓圖騰隨光影悄然落印,迎接人文氣息的感質涼夏。(圖片提供:The One南園)

黃昏時分,園林籠上一層柔光,旅人們隨著「管家」穿梭於樹影與石階之間,靜靜聆聽他們娓娓道來的故事。在南園,管家不只是帶路的人,更像是與這片山林一同呼吸的長住者,熟悉每一道屋簷、每一處轉角。沿途介紹著園中隱藏的細節與歷史——從轉折迴遊的庭院動線,到屋瓦下藏著的雕刻巧思,每一扇窗、每一座亭,都藏著時光流動的痕跡,彷彿邀請旅人走進一場溫柔的時代漫遊。

(圖片提供:The One南園)
(圖片提供:The One南園)

入夜後的時光,在房內靜靜享受一場「草本茶湯浴」,是屬於自己的沉澱儀式。南園貼心準備了一壺以藥草包調製的茶湯,將其倒入溫熱的浴缸中,讓香氣透過蒸氣瀰漫全室。以藥草包調製的茶湯,緩緩倒入溫熱的浴缸中,草本香氣隨著蒸氣瀰漫整個空間。旅人可以一邊泡澡,一邊用藥草包輕輕按壓、搓揉肩膀與背部,感受從肌膚深處釋放出的鬆弛感,那是一種來自草本的手感,也是一種重新與身體對話的練習。

洗完澡後,冰箱裡早已準備好數款天然草本飲品,從洛神烏梅茶、夏桑菊,到紫蘇氣泡飲,各有不同的氣息與尾韻,將體內的暑氣一點一滴地帶走。

(圖片提供:The One南園)
(圖片提供:The One南園)

隔天醒來,是鳥鳴與朝食的清爽時光。而同樣令人難忘的,是名為「風土款待」的午間餞別。作為退房前的最後一道菜,它既像是輕聲說的再見,也像是一種挽留——The One希望旅人能在這片山林中多停留片刻,帶著剛剛好的飽足與餘韻,在午後繼續慢慢走一走、坐一坐,讓風景滲進生活的縫隙裡。

(圖片提供:The One南園)
早餐料理「春梅味噌鮭魚」以炙燒鮭魚佐春梅味噌,沖入職人手製碧螺春茶湯,喚醒越光米與脆梅的清芳,開啟一場茶園與海濱交織的島嶼風味旅程。(圖片提供:The One南園)

如果不急著離開,不妨留下來,參與一場靜靜進行的茶道自習課。旅人可依循茶席上的小冊子,一泡一泡地沖煮東方美人茶,感受茶香緩緩繚繞於指尖與心間;視線穿過窗櫺望向庭園池景,偶有鴨群與黑天鵝優雅游過,為這座夏宮的風景添上一筆動人的餘韻,也讓這段旅程緩緩沉入記憶深處,成為最溫柔的收尾。

(圖片提供:The One南園)
(圖片提供:The One南園)

在兩天一夜的「大小孩童樂會」旅程裡,藏著的不只是被悄悄濃縮的夏天,也藏著The One對日常美學的細膩詮釋——讓飲食不只是飽足,讓泡澡不只是放鬆,讓一把紙扇也成為一段旅程的記憶容器。這座山中的夏宮沒有喧囂與繁華,只有靜靜流動的時間與被悉心呵護的五感,只要願意慢下來,就能重新感受到,生活其實從來不乏驚喜。

也許,童心並不只屬於過去的自己,而是一種願意感受、願意好奇的能力。今年夏天,不妨把時間交給山林、交給風土,也交給那個還沒長大的你。

 

五個玩心提案,獻給還沒長大的你

為了讓這份童趣在生活中落地成形,The One 南園攜手四大風格品牌——Snow Peak、恆隆行、林三益與《漢聲》——共同打造五個充滿想像力的主題場景,從戶外探索到閱讀書寫,從深度旅行到日常風景,構築出一座專屬大人的風格遊樂場。

體驗園林日常細節,讓質趣生活大於想像

在南園,質感不再只是選物的標準,而是一種生活的練習題。The One攜手恆隆行,讓大人也能擁有自己的柑仔店時光——氣泡水機現打特調,泡出童年記憶的風土滋味;房間浴室配備微氣泡蓮蓬頭與健康護脊座椅,從洗淨疲憊到放鬆脊骨,感受身心降溫的療癒時光。

眺望日月星夜,再燃青春之火

Snow Peak合作的戶外庭院房,推開門,就是一方綠意庭園,坐上庭椅望山賞雲,讓旅程的節奏自然慢下來。而當夜幕降臨,園區另一端則緩緩升起營火。旅人們圍坐在國際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的藝術地景下,烤棉花糖、舉杯地酒,任音樂與火光交織,成為今夏最剛剛好的一場青春重溫。(凡於活動期間入住庭院房,即可獲得Snow Peak合作限定「燈籠花果」迷你戶外夜燈,將旅途的記憶悄悄帶回家。)

(圖片提供:The One南園)
(圖片提供:The One南園)

書寫一段舒心時光,為旅途刷上嶄新色彩

在慢節奏的生活裡落筆,寫出舒心的自己。The One與百年筆墨品牌林三益以「大人的自修課」為概念,邀請旅人走進竹林環繞的古典廂房「竹苑」,在筆尖與刷毛之間看見世代工藝的溫度,寫下屬於現代的風雅日常。夜裡,別忘了寫一張信,投入「星光郵局」,寄給未來的自己一封不趕時間的問候。

(圖片提供:The One南園)
(圖片提供:The One南園)

從悅讀啟程,遇見小時候的自己

《漢聲》創立55週年之際,與The One聯手策劃「大小孩的書齋」,將古典廂房化為悅讀時光之所,精選《小百科》、《中國童話》等經典作品,打造一方跨越年齡的悅讀風景,讓每一次翻頁,都能重新遇見那個充滿想像力的自己。

(圖片提供:The One南園)
(圖片提供:The One南園)

探索無牆美術館,大小孩的青春拾光

8萬坪的山中樂園,將由異數人管家引領旅人,以手機鏡頭漫遊光影廊道與綠蔭秘境。步履隨風,在這片清涼詩意的園林中,和無牆美術館合影,為美好的青春定格。The One特別準備了活動限定的相框,將這一刻標註為「The One Moment」,也作為這場夏令營的「畢業證書」,輕輕封存下與南園共度的青春拾光。

(圖片提供:The One南園)
(圖片提供:The One南園)

The One南園「大小孩童樂會」

活動日期|即日起~ 8/31

活動詳情|The One南園官網

資料提供|The One南園
文字整理|葉欣昀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丹麥家居品牌&Tradition開飯店了!哥本哈根設計旅宿「Petra Hotel」如家具收藏家的溫馨質感私宅

丹麥家具品牌&Tradition開設計旅店!哥本哈根「Petra Hotel」如家具收藏家私宅般溫馨

丹麥家具品牌&Tradition首度進軍飯店業,在哥本哈根開了間設計旅店!「Petra Hotel」改建自市中心一棟80年歷史的老建築,&Tradition留下原有的水磨石和木材質,延續老屋質樸氣息,也將自家設計師選品如「經年累月的私人收藏」般逐一安放在各個角落,靜待訪客細賞和體驗。這是一間設計旅宿,也像&Tradition作東的溫馨民宿,平易近人、熱情好客,細節處無不流露「房東」的獨到品味。

丹麥家具品牌&Tradition開設計旅店!哥本哈根「Petra Hotel」如家具收藏家私宅般溫馨
(圖片來源:Petra Hotel)

&Tradition中的「&」象徵傳統與當代的聯繫

作為家具品牌,&Tradition始終專注於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對話,不僅致力復刻及延續20世紀經典家具,像是出自Verner Panton的多彩小花燈具「Flowerpot」、Viggo Boesen設計如雙手環抱主人身軀的羊毛椅「Little Petra」等;同時持續與當代創作者攜手,創造出講究手感與質地、簡約又富玩趣的新作,如攜手西班牙藝術家Jaime Hayon將地中海沿岸的明媚風光、自然氣息揉入家居,或與丹麥設計工作室OEO Studio共創「Ita」系列,援引日本建造神社、佛閣的古老木工技法,推出一系列靠單一工具就能輕鬆組裝的木家具,將傳統融入當代日常,也串起斯堪地那維亞與日本長久以來對木質的迷戀。

丹麥家具品牌&Tradition開設計旅店!哥本哈根「Petra Hotel」如家具收藏家私宅般溫馨
Verner Panton燈具作品「Flowerpot」」及Viggo Boesen設計名椅「Little Petra」。(圖片來源:&Tradition)
丹麥家具品牌&Tradition開設計旅店!哥本哈根「Petra Hotel」如家具收藏家私宅般溫馨
&Tradition與西班牙藝術家Jaime Hayon及丹麥設計工作室OEO Studio合作的家具系列。(圖片來源:&Tradition)

Petra Hotel為四〇年代建築注入新生

Petra Hotel也延續了&Tradition的核心精神,品牌與哥本哈根設計旅店(Copenhagen Design Hotels)合作,藉設計串起舊與新時代的對話。飯店所在建築由丹麥建築師Kay Fisker設計,建於1940年代,樓內的水磨石地板、黃銅裝飾、弧形木作家具及手工打造的樓梯扶手等,為空間注入質樸而雋永的氣質,&Tradition在改建過程中將它們留存並修復,延續建築師設計初衷。

丹麥家具品牌&Tradition開設計旅店!哥本哈根「Petra Hotel」如家具收藏家私宅般溫馨
(圖片來源:Petra Hotel)
丹麥家具品牌&Tradition開設計旅店!哥本哈根「Petra Hotel」如家具收藏家私宅般溫馨
(圖片來源:Petra Hotel)

藉「材質對比」創造舊與新時代的對話

傳承建築師風格之餘,&Tradition當然也在Petra Hotel中揉入自家個性。考量到建築每樓層幾乎都以木結構為主,&Tradition利用與木質質地對比鮮明的材料,增加空間視覺上的深度與層次感,比如櫃檯以哥本哈根在地設計團隊File Under Pop訂製的熔岩石檯面、Dzek與Formafantasma合作開發的「ExCinere」光澤瓷磚拼接而成,其中瓷磚規律的排列方式更特別呼應Kay Fisker建築中常見的樣式。

丹麥家具品牌&Tradition開設計旅店!哥本哈根「Petra Hotel」如家具收藏家私宅般溫馨
(圖片來源:Petra Hotel)

內斂色彩靈感來自建築師設計手冊

飯店內以大地色系妝點藍、綠色的色彩配置,靈感同樣來自Kay Fisker。設計團隊在田調過程中,發現一本記錄Kay Fisker某棟建築作品施工時的室內設計手冊,於是從中提取建築師慣用、或當時可能也用於Petra Hotel建築內的色彩,並與&Tradition品牌調色盤相互搭配,發想出揉合雙方特色的調色盤。除此之外,手冊中也記載Kay Fisker當時使用的木作工法,修復團隊亦盡可能將其還原應用於Petra Hotel當中。

丹麥家具品牌&Tradition開設計旅店!哥本哈根「Petra Hotel」如家具收藏家私宅般溫馨
(圖片來源:Petra Hotel)

&Tradition家具妝點,營造家居收藏家私宅氛圍

作為家具品牌開的飯店,家居選品當然也是Petra Hotel一大看點!&Tradition空間設計總監Hannah Jordan在接受《Dezeen》訪問時提到,團隊策選家具時悉心考量作品之間高度、尺寸、形狀、色彩、材質等方面的交互作用,比如西班牙藝術家Jaime Hayon2024年設計的「Archivo」層架極具現代感,圓潤線條卻能與丹麥建築師Viggo Boesen1920年代傳承至今的經典名椅「Little Petra」呼應,同時藉色彩與材質襯托其雋永優雅。

丹麥家具品牌&Tradition開設計旅店!哥本哈根「Petra Hotel」如家具收藏家私宅般溫馨
(圖片來源:Petra Hotel)

Petra Hotel標誌著&Tradition踏入飯店業的第一步,對此品牌表示,自家產品線已非常齊全且多樣化,小至室內噴霧、燈具、花瓶,大至餐桌、沙發等都包辦。但經營品牌要關注的從不只是單一產品,而要創造完整的體驗,Petra Hotel正是實現這份理念的所在,這裡不僅能讓人們親身體驗&Tradition各樣產品,更傳達著品牌對理想生活的想像。

丹麥家具品牌&Tradition開設計旅店!哥本哈根「Petra Hotel」如家具收藏家私宅般溫馨
(圖片來源:Petra Hotel)

Petra Hotel

地址|Dronningens Tværgade 45 1302 Copenha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