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阿里山、日月潭、墾丁、九份、太魯閣等台灣知名景點,無論在臨山或靠海之境,總會遇到「台灣好行」公車載著旅人出遊和賦歸的蹤影。最近「台灣好行」啟動品牌識別3.0系統,從Logo、公車車體、候車亭到乘車資訊等,都迎來新貌,以暖橘色貫穿,融入模組化設計思維,為旅客提供更明確的指引,創造更安心的旅遊體驗。


伴旅人行至台灣山林、湖畔和海濱
「台灣好行」是2009年啟動的景點接駁旅遊服務,串連全台灣各大景點及其鄰近的臺鐵、高鐵站,營運十多年來已拓展超過80條路線,串起城市與鄉鎮,將風景與人情織入每趟旅程。近來在觀光署的推動下,台灣好行迎來全新識別系統,由「樸實創意」統籌設計,以「安心感」為核心概念,攜手「共感地景」及「中間研究室」分別進行建築及視覺策劃。

「台灣好行3.0」全新車體、候車亭等設計亮點
▍暖橘車體自成風景
新一代的台灣好行公車,披上更明亮、活潑的色彩,暖橘與白色交織成浪躍上車體,無論行駛在城市或鄉野,都自成一道流動風景。此外,車體新加入「TOURIST SHUTTLE」英文標準字,讓外國旅客更容易辨別。

▍侯車亭採模組化設計,屋頂藏巧思
候車亭採用透明結構,消弭站體內與周遭環境的界線,化身讓旅人小歇片刻、細賞風景的「觀景窗」。此外,設計團隊也以「模組化」思維出發,讓每座候車亭都能根據所在地點的氣候、地景、文化特色等,改變屋頂的造型和材質,展現對地方的理解與致敬。在阿里山,屋頂融入鄒族竹編、山巒線條意象;在日月潭,則藉優雅弧線呼應靜謐湖景。



▍改善燈光和資訊介面,乘車體驗更安心
導覽站牌也全面升級,從站名、路線圖到即時動態QR code,皆以4種語言呈現,讓國際旅人查找資訊更便利。另考量到旅運路線深入山林,入夜後燈光稀少,新候車亭特別設置夜間照明,藉橘色導光條指引並陪伴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