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藝術‧很幸福」2015 A.R.T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5月隆重登場

LaVie 「有藝術‧很幸福」2015 A.R.T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5月隆重登場

首創「以藝術家為核心」 締造全球藝博會新紀錄
藝術不僅是文化,更是教育推廣,絕對不能只侷限在商業利益。「以藝術家為核心」是台北新藝術博覽會首創的新概念,打破全球藝博會以畫廊為主的慣例,讓藝術家成為主角,展現配置、設計都以藝術家及其作品為中心,因此每一展位就是一位藝術家的個展,打造出亞洲首屈一指的國際藝術展會:2011年的首屆展會一鳴驚人,藝術家成交率89.66%,直逼全球頂級巴塞爾博覽會;第二屆藝術家成交率高達91.18%,再創新高,法國頂尖藝術家Psaqua等人作品更是銷售一空;2013年吸引更多藏家現身,許多藝術家作品在VIP之夜即被全數收藏;2014年更以93.21%藝術家成交率,打破全球藝博會紀錄!


藝博會本身即是「龐大的藝術品」
藝術總監李善單教授將整個藝博會視為一件藝術品,參展藝術家與其作品,甚至前來觀展的每一位藏家及愛藝者,都參與了這件龐大的藝術創作。為了建立展會高品質,展場中的每一件作品都是藝術總監親自審核挑選,絕不談「人情,只為呈現出一場「最好」的藝術博覽會!以此堅持,台北新藝術博覽會而能成為藝術界與收藏家熱烈關注的焦點,躋身全亞洲最具指標性的藝博會之一,並在買家的心目中建立起「絕對品牌」。


「有藝術‧很幸福」 62國278位藝術家共創幸福感
除了評選標準嚴格,藝博會堅持每屆汰換新血,以高達六成的名額,讓更多具有潛力、作品水準一流的新面孔參展,以保證每一屆展會的藝術品,都能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大會每年更以不同主題,讓台北藝術博覽會展現新風貌,今年大會主題為「有藝術‧很幸福」,嚴選來自全球62國、278位藝術家,展覽作品高達2,000件,藝術形式豐富、媒材多元,且各具地方特色及文化內涵,一次呈現當代藝術的不同面向,為愛藝者營造出驚艷又驚喜的幸福感。


2015台北新藝術博覽會在藝術總監李善單策畫之下,規畫出各具特色的十大展區: 

 

大會策展區A.R.T. Curatorial

大會主題精神  空中花園

呼應今年大會主題「有藝術‧很幸福」,本區現場將以「空中花園」裝置藝術詮釋令人驚喜的幸福感,以極具造型之美的拱頂與雕花柱,讓觀者身處其中,欣賞來自全球的藝術佳作。

 

國際大師會藝

展出由藝術總監李善單選自全球、特殊創意之頂尖藝術家作品,例如:以「精鋼銲接技術」備受矚目的Jordi Diez Fernandez,既是巴塞爾藝博會常客,也應邀為西班牙國寶精品Loewe製作精鋼雕塑;擁有量子物理學背景的德國雕塑家Julian Voss-Andreae,運用金屬為素材,以直覺結合傳統雕塑與尖端科學,傳達歌詠自然的藝術內涵;跨足插畫、肖像畫和雕塑的國際知名波蘭藝術家Piotr Lesniak,人像作品維妙維肖且用色大膽,猶如紙鈔的特殊線條和紋路,更是獨樹一幟;備受國際媒體推崇的法國數位影象藝術家Gregoire A. Meyer,以飛濺的水滴、碎玻璃或金屬光澤構築出前衛人像作品,並曾榮獲「黃金星藝術獎‧數位藝術獎」及自2011年起連續三年勇奪「國際攝影獎」;年初剛獲得「2015倫敦雙年展一等獎」的俄羅斯藝術家Denis Mikhaylov,擅長以古典題材及當代思維,展現另類幽默,藏家遍布歐美,全球知名藝評家Michael P. Mezzatesta也有收藏他的作品。

 

西班牙專區

來自畢卡索故鄉的西班牙ROSA藝術集團率領旗下傑出藝術家參展,包括:專注於紋理、光線及色彩表現的Luis Fernández Hebrero;以精素描打底,再塗布底漆和厚重油彩,創造豐富質感和緊湊紋理的Alicia Grau;側重大自然,作品強調和諧、均衡與和平的Tore Hogsdvet;發自藝術家靈魂深處,創造完美的Enric Aromí;集畫家、建築師、攝影家與設計師於一身,以超寫實風格聞名的Martín Ballesteros以及Miguel Peidro、Felix Mas等人,展現西班牙當代藝術風格。

 

經典綜合

藝術總監李善單以「超越人類極限」概念,為大會特別創作跨越時空的作品──「掌握乾坤」系列,藝術家創意將億萬年化石與當代雕塑結合,蛻變成為全球唯一、博物館級的典藏品。八大畫廊、威廉藝術、懂得藝術、串藝術、尚畫廊及名傳畫廊,則推出旗下藝術家精選最新作品;寶勝畫廊首推近年受到重量級藏家力挺的女子創作三人組瑪馨玲。

另外更特別規劃作品備受青睞的中國藝術家:劉玖通、隋江勝、宋永華、裴連志、常鐵中、蕭鵬、邊建等人作品。

 

國際當代藝術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國際參展藝術家包涵21位,其中Alfonso Cuñado擅於運用抹刀和色彩,以動態透視的角度與型態,讓畫作如變幻無窮的萬花筒,歷屆參展作品都全被收藏;Carlo Mirabasso的創作呈現精緻的和諧感,令人聯想到義大利超現實大師 Giorgio de Chirico;Ricardo Celma 風格深受古典派影響,意念上則展現當代思維,充分表達現代與古典文藝衝突下的弦外之音;Alex Alemany作品融合寫實與奇幻,充滿故事性;Alexis Alemany的畫作中,光影、色彩及夢境缺一不可;山本雄基,擅長捕捉色彩和光影變化,以不同大小的圓堆疊出別具深意與內涵的作品;中村圭吾的作品在具象中,將古典繪畫之美與現代藝術共存。

 

紐約當代藝術基金  New York Contemporary Art Fund 

長期關注、有計畫培養具潛力當代藝術家的紐約當代藝術基金,致力促使藝術家發展繪畫、攝影、裝置及複合媒材等各種當代藝術表現新型態,展現多元面貌。三度參展的Peter H. HarskampRichard Young,作品均極受台灣藏家喜愛,前者有「荷蘭畢卡索」之稱,善於運用幾何技巧,賦予人物或動物展現不凡生命力;後者來自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熱愛光影變化,並細膩描繪出舞者的優雅,展現力與美。以動物為題材的法國藝術家Thibault Jandot,如街頭塗鴉的粗獷中,卻帶有學院風的精細筆觸。Alex Bertaina善於拆解和加重影像濃淡,反射出主體的律動與明亮感,讓筆下風景如夢似幻。Hasan Kirdi擅以寫實手法描繪生活即景,在靜謐中給人深刻印象。

 

中國當代藝術  China Contemporary Art

嚴選功底深厚、發想新奇、創新有力且深具收藏潛力的大陸藝術家,包括散子、陳二夫、陳利、李憲召、邱勝賢、張玉瀛、木西、趙津毅、熊天祥等人,其中散子畫中超凡脫俗的境界,呈現出天地之自然與萬物之陳新,觀者產生強烈共鳴;邱勝賢是中國古典與當代時尚代表藝術家,善於將東方古典與現代時尚相融合;木西被譽為當今中國最具潛力的新銳女畫家之一,畫作融合中國傳統畫筆意與西方構圖觀念,唯美中帶有詩意;兼具浪漫與寫實的熊天祥,對火車情有獨鍾,作品在懷舊的氛圍中,帶領觀者穿越時空,展現詩歌般的意境;趙津毅的作品反映了自身成長的歷程,灰色的基調象徵著年少時的不如意與挫折,自己則隱身為畫中的小藍人,幽默又精采。

 

新水墨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新水墨」是當代藝術新亮點,也是目前最夯的藝術進行式!本屆參展藝術家有:廖美蘭、李良、林象元、沙清華、魏奕辰及黃中泰等人。其中廖美蘭作品極富哲學與文學思維,每一次展覽的作品,都是其生命能量爆發;李良的水墨融合中西,在保留傳統的用筆、用墨與皴擦手法之餘,在構圖與景物安排上,又猶如西方風景畫般空靈;沙清華的作品或超現實、或展現藝術家的心靈風景,被評為「實中藏虛、虛中隱實且意境深遠」;林象元運用噴皺、渲染等技法,保留中國傳統水墨與藝術精髓,且掌握當代精神,型塑出個人創作風格,並曾受邀至巴黎羅浮宮展出;魏奕辰畫風清新、簡潔淡雅,帶有中國文人的古樸風格,並融入當代元素,極具時代性。

 

展覽資訊 | 2015 A.R.T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2015. 5.8~5.9        12:00~20:00 
2015. 5.10             11:00~19:00
2015. 5.11             12:00~20:00
展覽地點:台北世貿三館 (台北市松壽路6號)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 台灣國際當代藝術家協會


圖文資料提供 / A.R.T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Gucci x 橫尾忠則3站式合作計畫:《向自己的旅程》個展在東京,豊島、大阪同步重現1970大阪世博「未完成」鷹架

Gucci x 橫尾忠則3站式合作計畫:《向自己的旅程》個展在東京,豊島、大阪同步重現1970大阪世博「未完成」鷹架

Gucci與日本當代藝術家橫尾忠則攜手呈現《橫尾忠則 未完成的自畫像 - 向自己的旅程》個展,即日起至2025年8月24日在Gucci銀座藝廊登場;另一頭則對應2025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展期登陸豐島,輔以全新藝術牆面,重現同樣出自橫尾忠則之手、1970大阪世博曾引發話題的鮮紅鷹架裝置。本篇帶你從東京前進瀨戶內,最後繞向大阪,3地聯動綜覽橫尾忠則的創作世界。

第一站:東京 / Gucci銀座藝廊

2025年,Gucci以「透過創造力與社群共創」為旨,在日本展開多面向的藝術計畫;其中一大重點項目便是與日本代表性藝術家橫尾忠則(Yokoo Tadanori)的合作展覽。品牌與橫尾忠則的連結最早可追溯至2020年澀谷宮下公園(Miyashita Park)Gucci專門店開幕所舉辦的櫥窗裝飾企劃。

Gucci與橫尾忠則的合作始於2020年的櫥窗裝飾企劃。(圖片提供:Gucci)
Gucci與橫尾忠則的合作始於2020年的櫥窗裝飾企劃。(圖片提供:Gucci)

承當時的創作動能,今年雙方將合作延伸發展為橫尾忠則的東京個展《橫尾忠則 未完成的自畫像 - 向自己的旅程(未完の自画像 - 私への旅)》,選址Gucci銀座藝廊(Gucci Ginza Gallery),即日起至8月24日開放大眾免費參觀。「未完(成)」作為該展題名,正反映出這位當代藝術家一貫秉持的美學:比起完成的那一瞬間,藝術創造力更寄存於未完成狀態裡。

2025年雙方於展覽項目中再次攜手。(圖片提供:Gucci)
2025年雙方於展覽項目中再次攜手。(圖片提供:Gucci)
《橫尾忠則 未完成的自畫像 - 向自己的旅程》主視覺。(圖片提供:Gucci)
《橫尾忠則 未完成的自畫像 - 向自己的旅程》主視覺。(圖片提供:Gucci)

生涯自1960年代至今走過60年歷程,橫尾忠則在變化無窮的風格與包羅萬象的選題下產出眾多作品,卻從未止步於任何一種完成形式,而是不斷往復於改換和挑戰之中。這樣的創作狀態與Gucci一再進化的品牌理念亦有所扣合。

而恰如其名,此次展覽以「未完(成)的旅程」為核心主題,持續在其不安於既定狀態、在在探尋新一種表現可能的藝術旅程裡馳騁。由美術評論家南雄介策展,聚焦呈現橫尾忠則畫作中令人憶及「旅程」的約莫30件作品,包括首次公開的自畫像與家族肖像等6件最新作品。更於Gucci銀座藝廊室內挑高區域及特別為本展開放的屋頂空間,重現橫尾忠則曾於1970大阪世博引發巨大話題、具體化「未完成」意象的鮮紅鷹架裝置。

與此同時,世田谷美術館日前亦剛結束橫尾忠則另一個展《橫尾忠則 連作畫之河(連画の河)》,供觀者在東京都內感受橫尾創作的各樣面貌。

作為展覽一部分,Gucci銀座藝廊天井重現1970大阪世博「未完成」鷹架裝置。(圖片提供:Gucci)
作為展覽一部分,Gucci銀座藝廊天井重現1970大阪世博「未完成」鷹架裝置。(圖片提供:Gucci)
(圖片提供:Gucci)
(圖片提供:Gucci)
(圖片提供:Gucci)
(圖片提供:Gucci)
另一座未完成鷹架裝置則設於屋頂空間。*橫尾忠則〈原始宇宙〉2000年(複製品),本展品包含現正展示於豐島橫尾館的畫作〈原始宇宙〉元素。Tadanori Yokoo The Primitive Universe 2000 (Replica) This artwork contains an image of
另一座未完成鷹架裝置則設於屋頂空間。*橫尾忠則〈原始宇宙〉2000年(複製品),本展品包含現正展示於豐島橫尾館的畫作〈原始宇宙〉元素。Tadanori Yokoo The Primitive Universe 2000 (Replica) This artwork contains an image of "The Primitive Universe" exhibited at Teshima Yokoo House.(圖片提供:Gucci)

第二站:瀨戶內豊島

在東京展覽《橫尾忠則 未完成的自畫像 - 向自己的旅程》率先取得成功、尤其呈現於屋頂空間的未完成鷹架裝置帶起強烈視覺反響後,Gucci作為首度擔任2025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官方合作夥伴的時尚品牌,對應藝術祭春季、夏季及秋季展期同步進駐瀨戶內地區,以及現正匯聚全球目光的大阪地區,透過3據點聯動方式進一步深化藝術與時尚的跨界合作。

攜「未完成」精神再啟新章,Gucci與橫尾忠則第二站登陸藝術祭主辦地之一的豐島,於上月22日公開了最新的藝術牆面合作項目。

在此順帶一提,品牌與藝術家雙方過去可說與豐島各有淵源。3年舉行一次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以瀨戶內海群島為舞台、共生於自然的地域文化和歷史為背景,廣邀國內外藝術家帶來豐富作品,Gucci憑其品牌力在本屆首成官方合作夥伴。藝術家則於2013年「豐島橫尾館」(和建築師永山祐子共同創建,由福武財團營運)開館時便與豐島結下不解之緣;該館自當地家浦港區舊民宅翻修改建而來,由橫尾忠則親自操刀整體概念,並結合藝術作品與建築空間打造體驗型展覽場域,現已被以「永久性藝術設施」定位為豐島象徵性地標之一。

未完成鷹架裝置第二站落腳豐島。(圖片提供:Gucci)
未完成鷹架裝置第二站落腳豐島。(圖片提供:Gucci)

全新藝術牆面與東京個展遙相連結,既以更具壓倒性存在感的壯觀規模實現其「未完成」意象,又與時刻變化的豐島風景互為呼應。且仍通過那求新求變的挑戰精神,充分彰顯了橫尾忠則與Gucci的共通靈魂。

全新藝術牆面以更為壯觀的規模實現了鷹架裝置的「未完成」意象。(圖片提供:Gucci)
全新藝術牆面以更為壯觀的規模實現了鷹架裝置的「未完成」意象。(圖片提供:Gucci)
(圖片提供:Gucci)
(圖片提供:Gucci)

第三站:大阪 / Gucci心齋橋大丸百貨店鋪

這架未完成裝置尚會在Gucci大阪心齋橋大丸百貨本店及分店進行第三站展出,品牌亦藉此致力提供時尚與藝術之間開展對話的平台。

展覽《橫尾忠則 未完成的自畫像 - 向自己的旅程》

  • 時間:即日起至2025年8月24日11:00-20:00(最後入場時間19:30)*需注意屋頂空間受天候和時間影響將可能有無法提供觀賞的狀況。
  • 地點:Gucci銀座藝廊|東京都中央區銀座4‑4‑10 Gucci銀座7樓
  • 票價:免費(預約優先制)
  • 預約方式:LINE
  • 了解更多:Gucci銀座藝廊官方網站

裝置《未完成的鷹架》

  • 時間:同步2025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展期,春季展期|已結束;夏季展期|2025年8月1日至31日;秋季展期|2025年10月3日至11月9日
  • 地點:香川縣小豆郡土庄町豐島家浦889(自家浦港步行約3分鐘)

橫尾忠則

日本當代藝術家,1936年生於兵庫縣。1972年於紐約現代美術館舉辦個展,而後更受邀出展巴黎、威尼斯與聖保羅三大雙年展。其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於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漢堡工藝美術館、巴黎卡地亞當代美術基金會、東京都現代美術館及東京國立博物館皆曾舉辦個展。2012年在神戶設立橫尾忠則現代美術館,2013年在香川豐島設立豐島橫尾館。2000年獲選為紐約藝術指導俱樂部(Art Directors Club of New York, ADC)名人堂成員,2023年入列日本藝術院會員。作品則收藏於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大英博物館、龐畢度中心、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等全球重要藝術場館。2026年春季預計由英國泰晤士和哈德森(Thames & Hudson)出版社發行500頁作品集。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日本藝術家TORU ISHII的「現代浮世繪」!融500年友禪染技法、漫畫風格描繪當代日常

日本藝術家TORU ISHII的現代浮世繪!用古老「友禪染」技法描繪日本當代日常

來自日本靜岡的藝術家TORU ISHII(石井亨),在社群介紹自己為「染色家」。他以絲綢為畫布,運用日本傳承近500年的「友禪染」技法,揉和漫畫風格、街頭文化語彙等,描繪日本當代社會,創作題材大至自然災害、小至上班族的悲慘生活。想用有別以往的視角看日本?TORU ISHII個展6/27將登陸台北藝廊奇想會Whimsy Works。

日本藝術家TORU ISHII的現代浮世繪!用古老「友禪染」技法描繪當代日常
(圖片提供:TORU ISHII)

「友禪染」新生:傳統技藝化為當代創作手法

母親擅長裁縫、父親從事珠寶工作,TORU ISHII自小耳濡目染,對工藝和裝飾性圖像萌生興趣,進入東京藝術大學鑽研染織技藝。創作生涯早期,他就嘗試將「友禪染」技法從傳統服飾中抽離,轉而應用在純視覺構圖上,讓它不只是傳統文化,更蛻變為一種當代創作方式。

日本藝術家TORU ISHII的現代浮世繪!用古老「友禪染」技法描繪當代日常
(圖片提供:TORU ISHII)

「友禪染」歷史可追溯至江戶時代,因扇子畫師宮崎友禪齋而出名,其將澱粉混入染料以防沾染,運用繽紛色彩在扇面、日本傳統服裝「小袖」上,繪出花草、雲霞、器物等精美圖樣,透過逐層上色、蒸布、清洗,賦予線條與色彩更鮮明的層次。依地域不同,又分為華麗的「京友禪」、寫實的「加賀友禪」、簡約的「東京友禪」等。

日本藝術家TORU ISHII的現代浮世繪!用古老「友禪染」技法描繪當代日常
(圖片提供:TORU ISHII)
日本藝術家TORU ISHII的現代浮世繪!用古老「友禪染」技法描繪當代日常
(圖片提供:TORU ISHII)

染出「現代浮世繪」?

TORU ISHII並非複製友禪染既有派系的風格,而是取其工藝本質,化為創作工具。他以絲綢為畫布,將友禪染結合浮世繪的線條、野獸派的色塊,及漫畫與街頭文化的拼貼感,再添點時下生活的流行符號,描繪當今日本社會所面臨的大小問題,以傳統技藝為當代記實。

日本藝術家TORU ISHII的現代浮世繪!用古老「友禪染」技法描繪當代日常
(圖片提供:TORU ISHII)

他也嘗試將傳統圖像拆解、重組,像是作品《Peony and Security Guard Pattern》即以浮世繪師歌川國芳之作《宮本武藏》為基礎,疊加現代漫畫語彙,探索著「現代浮世繪」的視覺邏輯。此外,TORU ISHII也汲取玩具、嘻哈、遊戲、時尚等多元符號,為絲綢染上多重圖層,形成傳統與新潮交織、刺激觀者感官的色彩組合。

日本藝術家TORU ISHII的現代浮世繪!用古老「友禪染」技法描繪當代日常
(圖片提供:TORU ISHII)
日本藝術家TORU ISHII的現代浮世繪!用古老「友禪染」技法描繪當代日常
(圖片提供:TORU ISHII)

TORU ISHII Solo Exhibition @ 台北

展場|奇想會 Whimsy Works(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21巷7號)展期|2025.06.27-07.20

開放時間|13:00-19:00,週二、三公休

入場資訊|低消一杯飲品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