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廚神演繹歐陸料理精采─Bread Street Kitchen&Bar

地獄廚神演繹歐陸料理精采─Bread Street Kitchen&Bar

若收看過烹飪情境秀【地獄廚房】(Hell’s Kitchen)的人,一定對節目內那毒舌主廚戈登·拉姆齊(Gordon Ramsay)不陌生,這位聞名全球的英國名廚所開設餐廳的版圖同樣也不下於節目,於香港開設的首間餐廳Bread Street Kitchen&Bar,不似主廚在節目中的火爆個性,不僅是用餐環境或是料理,都十分親民怡人。

 

以家常風味進駐香港都會

做為頂著米其林光環的超級廚神,雖然總是在節目中看他爆粗口罵人,然而身為擁有廚師、餐廳老闆、電視名人及作家等多重身分,卻不難感受到他對完美料理和嚴謹態度的追求,在電視裡出現的鮮明性格使他被觀眾牢牢記住,也讓現實生活中爭議新聞不斷、性格極具張力的他做起餐廳老闆更加順利。

 

戈登在全球開設近30家餐廳,曾經表示喜愛香港這座不夜城的他,會選擇香港來開設餐廳,主要是因為香港的多元美食薈萃,香港人更是對餐飲充滿了活力與熱情,因此香港也成為許多美食愛好者尋找新式料理體驗的目標。為了將餐廳事業版圖拓展至香港,經過長時間的籌備與實際了解當地的飲食文化後,決定引進2011年於倫敦Bread Street所開的同名餐廳,選擇坐落在最具香港熱鬧夜生活代表的蘭桂坊設點,並將餐廳營業時間拉長到午夜時分。因為戈登認為Bread Street Kitchen&Bar是一個比較容易被市場接受的casualdining品牌,在首次投入的香港市場中,期望能夠帶給大家更容易打動人心的comfort food與英式家常菜。

 

 

由於Bread Street Kitchen&Bar風格隨興休閒且價格較其他旗下餐廳來的親民,平常不僅是許多香港潮人物及品味人士熱愛的聚餐首選,在假日也是時尚圈著名的派對地點,同時由於Bread Street Kitchen&Bar在香港的大獲好評,所以戈登在2015年於尖沙咀開設了另一家主打英國菜的London House,以供應傳統及經典英式美食搭配酒飲佳釀,較為正式高雅的用餐氛圍,讓來客亦有不同的美味體驗。

 

走進輕鬆自在的小酒館設計

戈登認為既然是來到知名的蘭桂坊,環境和氛圍自然而然就得要更輕鬆才是,因此來到香港的Bread Street Kitchen&Bar,不難發現與倫敦本店的風格極為相似,這是由於店家請來同樣操刀倫敦餐廳空間的著名設計公司RussellSage Studio設計打造。

 

主打歐式休閒都會風格設計的空間,將帶有特色的餐廳和熱鬧酒吧透過動線的巧妙鋪陳設計合為一體,無論裝潢、音樂或菜色都延續倫敦的休閒小酒館風格。推開大門後,映入眼簾的即是鮮明的黑白格紋地磚與閃著鮮黃燈色的燈管招牌,共譜出現代摩登的時尚表情。拐過紅色布幕所進入的餐廳主體,最搶眼的莫過於懸吊於天花鋼管上大小不一的吊燈,這些燈飾乃是由英國空運抵港,營造出空間形格紛呈的視覺趣味;再循著鋼管將視線延伸到後方,開放式的空間格局巧妙地將不同坐區形式作一完整且和諧的串連,不論是前方的高腳吧檯、長方桌式的半開放聚餐包廂、英式皮革沙發坐區等,均是透過復古與當代的新舊風格家具混搭,創造出有趣、放鬆的感覺。

 

另外在訴求親切、友善的工作人員服務下,進到Bread Street Kitchen&Bar用餐會讓人感覺沒有距離感,比較像是家的感覺,因為戈登希望來客到此可以少掉拘謹、放鬆自己,盡興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在就算是喝了幾杯想要起身跳舞那又何妨!

 

因應在地食材衍生風味

至於餐點部分,則請來戈登的得意門徒吉爾.波士凱(Gilles Bosquet)做為餐廳行政總廚,他曾在倫敦The Connaught Hotel的米其林一星餐廳The Menu工作,也在巴黎米其林二星餐廳La Pyramide擔任主廚,擁有豐富餐飲經驗的他,絕對是戈登拓展香港版圖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吉爾表示,一開始為將Bread Street Kitchen& Bar歐陸菜系介紹給香港,所以菜單延續倫敦風格,有九成料理品項與倫敦相同,不過隨著市場的打開與香港多元飲食文化的影響,在菜單設計方面也漸漸地轉換成亞洲人能夠接受的口,部分則為香港才有的限定料理。

 

現在菜單比例上有55%為保留常態性料理,其他則會開放來做菜色創意變化,當然這些新創菜色也同樣是經過戈登的認可,有些料理是僅在食材調味上做簡單變化,有些料理則是需要經過繁複工序來製作,而這樣的差異性,乃是因應在地食材的不同,而產生趣味性的料理化學變化,像是酸橘汁醃黃鰭鮪魚佐酪梨、甜洋蔥和芝麻醋汁這一道近似韃靼牛肉作法的料理為例,原本在倫敦是以新鮮牛肉剁碎而成的一道菜式,不過來到香港,因應在地口味的需求,改成使用魚肉來取代牛肉,反而更能讓當地人的味蕾所能接受。

 

交融經典與創意為料理添美味

戈登曾在電視節目上說過,牧羊人派和炸魚柳是他最愛的英國食品,因此做為餐廳主打的經典牧羊人派,則是根據他母親的食譜,將十分經典的英式傳統食物重新演繹,取羊絞肉為主要食材,將經過炒煮的羊絞肉鋪底,再鋪上馬鈴薯泥一層層疊起來的焗烤料理。上桌後的牧羊人派外皮頂層焗烤至微焦香脆,一匙挖下去混著酸鹹微辣的羊肉醬及馬鈴薯泥的口感,配上香濃惹味的醬汁,宛若農村裡的交響樂章,讓每一口美味都有精彩的體會。另外同樣也是本店人氣料理的香煎鴨胸,選取特別肥厚而且帶有油香的鴨胸肉,先灑上鹽、黑楜椒調味,乾煎慢慢逼出油脂,至外皮金黃且軟嫩適中的口感,再淋上主廚特製以焦糖、榛果所特調的醬汁,讓帶有酸甜的醬汁為油香漫溢的鴨胸來解膩,吃起來皮酥肉嫩,肉質細嫩彈牙,中間夾著恰到好處滑潤的鴨油,口感味道都層次豐富。

 

除了主食外Bread Street Kitchen& Bar的甜點也是精采滿載,同樣為本店經典招牌甜點的英式香蕉太妃糖布丁,由於太妃糖往往予人過甜的印象,然而餐廳經過口味的調整,於布丁上方還放有凝脂奶油,再淋上焦糖漿,微熱且濕潤的布丁口感,底部還摻入了焦香,一口咬下,交融了柔軟及帶有香蕉甜香的味蕾,讓整體口感瞬間豐厚起來,嘴裡完全充滿甜潤的幸福感。另外做為英式甜點代表的草莓伊頓混亂,這道源於19世紀歷史由來悠久的甜點,是一種用蛋白霜、鮮奶油和莓果類為元素的華麗組合,能夠好吃的竅門在於平衡奶油的幼滑和蛋白霜的甜脆,這點在Bread Street Kitchen& Bar內即可以感受到這份味覺突出之美好。

 

Bread Street Kitchen & Bar

Add: 香港中環雲咸街33號(蘭桂坊酒店M層)
TEL:+852-2230-1800

 

Text/VioLa

Photo/Cooper

【更多完整專訪內容請見《LaVie》2016年6月號

法國米其林三星傳奇名廚芮吉斯‧馬康首度登台!攜手台北亞都麗緻大飯店巴黎廳1930 x 高山英紀主廚打造限量饗宴

法國米其林三星傳奇名廚芮吉斯‧馬康首度登台!攜手台北亞都麗緻大飯店巴黎廳1930 x 高山英紀主廚打造限量饗宴

台北亞都麗緻大飯店巴黎廳1930 x高山英紀即將迎來一場國際級餐飲盛事!

擁有博古斯(Bocuse d'Or)大賽金牌、連續20年獲得米其林三星及綠星榮耀的法國傳奇名廚芮吉斯‧馬康(Régis Marcon), 將於2025年5月21日至23日首度登台,與台北亞都麗緻大飯店巴黎廳1930 x高山英紀主廚共同呈現師徒聯手、絕無僅有的限量饗宴與大師論壇。馬康主廚將親自演繹其最具代表性的料理藝術,運用鍾愛的山野蕈菇等食材,展現如何以自然為靈感,打造兼具風味深度與永續精神的米其林級餐桌。並在大師論壇中分享他對於法國料理的獨到見解,以及如何在 Fine Dining 產業中傳承與培育未來的頂尖廚師。

巴黎廳1930x高山英紀 立足台灣五星級飯店法式高端精緻料理的領導者,持續肩負推廣國內法式料理文化為使命。(圖片提供:亞都麗緻大飯店)
巴黎廳1930x高山英紀 立足台灣五星級飯店法式高端精緻料理的領導者,持續肩負推廣國內法式料理文化為使命。(圖片提供:亞都麗緻大飯店)

料理界傳奇巨擘 菇神的永續哲學

芮吉斯.馬康(Régis Marcon)主廚,是當代法國料理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2005年,他即勇奪世界頂級廚師最高殿堂——有「廚藝奧運」之稱的Bocuse d’Or金牌,自2005年起更連續20年蟬聯米其林三星,並獲頒象徵永續精神的米其林綠星。米其林指南盛讚他不僅是卓越的廚師及創業家,更是備受尊敬的美食權威。他不僅在餐飲領域達到卓越成就,更推動法國餐飲教育革新,其在文化及教育上的貢獻,獲法國政府表彰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等國家級榮譽。

法國米其林三星 綠星20年傳奇主廚Chef Régis Marcon 5月首度來台(圖片提供:亞都麗緻大飯店)
法國米其林三星 綠星20年傳奇主廚Chef Régis Marcon 5月首度來台(圖片提供:亞都麗緻大飯店)

馬康主廚來自法國奧弗涅山區,擅長從自然中汲取靈感,將山林野蕈及在地自然食材,化為層次豐富、優雅純粹的法式饗宴。他長年實踐「自然與餐桌共生」理念,致力減少廚餘、節能節水,推動永續餐飲文化,不僅榮獲米其林綠星肯定,更獲頒Relais & Châteaux 環境永續大獎。此次來台,他將與愛徒-巴黎廳1930x高山英紀主廚獻藝,以料理回應自然,獻上一場山野走向米其林的傳承之作。

Chef Marcon 餐廳位於天然資源豐沛的聖博內勒弗魯瓦(Saint-Bonnet-Le-Froid)為家鄉帶來絡繹不絕人潮。(圖片提供:亞都麗緻大飯店)
Chef Marcon 餐廳位於天然資源豐沛的聖博內勒弗魯瓦(Saint-Bonnet-Le-Froid)為家鄉帶來絡繹不絕人潮。(圖片提供:亞都麗緻大飯店)

小鎮的世界級餐桌:奧弗涅的美食傳奇

馬康主廚家族三代皆投身餐飲與旅宿產業,家族經營的餐廳與旅館座落於奧弗涅高地的山區小鎮聖博內勒弗魯瓦(Saint-Bonnet-le-Froid)。這座小鎮原本靜謐低調,卻因馬康主廚的料理魅力與款待精神,成為全球饕客爭相前往的朝聖地。他以當地蕈菇為靈魂食材,打造出深植土地又具世界格局的料理風格,餐廳也因此成為深山中的世界級餐桌。這場從地方出發的美食革命,不僅提升當地的國際能見度,也為小鎮注入文化與經濟的新活力,成為法國料理如何反哺土地、傳承風土的經典範例。

(圖片提供:亞都麗緻大飯店)
(圖片提供:亞都麗緻大飯店)

料理的未來:教育、傳承與下一代的星光

除了廚藝上的成就,馬康主廚更以推動餐飲教育改革為使命。2009 年受法國政府委託,擔任餐飲學徒制度與職訓政策改革的推動者;2017年再受法國教育部長任命,參與職業教育體系的升級。他不僅與多所烹飪學校合作,也親身培育出多位國際級料理人才,亦如其子保羅.馬康(Paul Marcon)摘下2025年Bocuse d’Or金牌,為父子兩代締造傳奇時刻。此次巴黎廳1930x高山英紀 與 米其林三星大師論壇中,馬康主廚將親自分享他如何以教育傳承料理的核心價值,並探討 Fine Dining 在永續與創新浪潮中的未來可能,為台灣餐飲界注入新的啟發與視野。

曾獲兩次博古斯亞太區冠軍的主廚高山英紀,將攜手最崇愛的老師Chef Marcon獻上師徒唯一傳承饗宴。(圖片提供:亞都麗緻大飯店)
曾獲兩次博古斯亞太區冠軍的主廚高山英紀,將攜手最崇愛的老師Chef Marcon獻上師徒唯一傳承饗宴。(圖片提供:亞都麗緻大飯店)

【主廚傳承晚宴】
日期:2025年5月21日(三)、5月22日(四)
地點:巴黎廳1930 x 高山英紀
費用:NT$36,000 + 10% 每位 (含Wine Pairing)
訂位洽詢專線:02-2597-1234台北亞都麗緻大飯店轉巴黎廳1930 x高山英紀

【巴黎廳1930 x高山英紀 與 米其林三星大師論壇】
從山野到米其林:Marcon主廚的料理藝術與人才培育哲學
日期:2025年5月23日(五)
地點:台北亞都麗緻大飯店
費用:NT$3,900 每位 (含主廚最新著作《水果料理百科》中文版)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qG5k3D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改寫台菜未來!專訪米其林三星主廚何順凱,如何重新詮釋經典牛肉麵?

在精緻繁複的Fine Dining料理之外,其實在星級主廚們凡常的家庭餐桌上,蘊藏了更溫暖動人的私房料理。主廚何順凱的「暖心牛肉麵」,透過一碗充滿台灣味的香醇湯麵,完美詮釋了他對街邊小吃的深刻情感。私房料理承載的不僅是主廚的精湛技藝,還有對記憶與情感的真摯寄託,更是與親友共享的溫馨時刻。簡單樸實的家常菜背後,是主廚對食材和品質的不可妥協,及渴望傳遞純粹美味如何觸動人心的體會。

去年台灣米其林三星榜單發生重大變動,Taïrroir態芮自2016年開業以來,兩年內一舉摘星,此後連續蟬聯二星寶座,更於2023年憑藉經典台菜與法餐技法的巧妙融合,成功晉升三星餐廳,向世人傳達台灣新一代飲食文化。主廚何順凱(Kai)這次與我們分享他的私房牛肉麵,展現對經典台灣味的深情演繹,同時精闢指出:「人們對於食物的認識就是從小吃開始,這是生活中第一堂的風味體驗課。而小吃最迷人的地方,是其承載了當地生命力、人文、歷史,也濃縮了日常,越簡單、越純粹!」

(攝影:干智安)
(攝影:干智安)

「當同學的志向是醫師、律師、會計師時,我在小學便決定 要當廚師。」這份決心,源於何順凱從小對食物的熱愛,以及祖父帶他走訪台中各大餐廳的影響。他笑言,「舉凡雞肉飯、黑白切、蚵仔煎,甚至巷弄中的小吃店,都是我後來創作料理的靈感庫。」出身於台中市南屯區的他,成長於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中,祖父交友廣泛,家裡三天一小酌、五天一大宴,自小便沉浸在豐富的飲食場景中,宴客餐桌上的菜餚五花八門,他時常鑽進廚房,觀察長輩們如何「煮出好料」。

(攝影:干智安)
(攝影:干智安)

自童年記憶開展的味蕾記憶

台灣常見的街頭小吃如鹽酥雞、滷肉飯、蚵仔煎,對何順凱而言代表了生活的純粹快樂。何順凱分享:「每次站在攤位前,看著老闆快手料理、隨口閒聊,等待中就能感受到熟悉的人情味。這些經歷塑造了我對食物的理解,也成為我想透過料理重現的感動。」在主廚眼中,小吃不僅是童年飲食的基石,更是「溫暖」的代名詞。

他回憶道:「像一碗牛肉麵被端上桌時,那熱燙燙、冒著煙的湯,以及濃郁香氣,會先勾起我的期待,接著一口麵、一口肉、一口湯的品嚐過程,和家人一起邊吃飯邊講話,對我來說是非常快樂的記憶。」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何順凱進一步說明:「牛肉麵不僅僅是一道料理,而是一種情感連結。」他感性說道,牛肉麵的魅力在於其簡單卻深刻的味道,從湯頭到麵條,每個細節都蘊含著豐富的技術與用心。談及印象深刻的牛肉麵,他想起小時候家附近的一家店:「那是一家只有表現好時才能被帶去的店,對我來說,那份記憶與味道是無可取代的。」作為一位追求精緻與創新的主廚,何順凱認為牛肉麵雖是平凡的台灣經典,但其背後蘊藏著無限可能性。「表面看起來簡單的湯頭、牛肉、麵條,實際上是對細節的極致追求。這種兼具包容性與創造力的料理,為我提供了無數詮釋的機會。」

(攝影:干智安)
(攝影:干智安)

湯、肉、麵的極致追求?何順凱的牛肉麵之魂

何順凱坦言,街頭小吃與星級料理看似截然不同,但本質上卻能相輔相成。他解釋:「小吃是生活的濃縮,承載了人情與文化。而星級料理則追求細節與深度。只要用心研究與創新,小吃完全能躍升至星級料理的高度,同時保留原始的靈魂與魅力。」談到製作一碗完美牛肉麵的關鍵時,何順凱強調:「最重要的是『心』。湯頭、牛肉、麵條的每一個細節都是用心的展現,這份用心才能讓人記住味道。」他詳盡地分享了態芮牛肉麵的製作過程,除了選用當地新鮮食材,精心熬製湯頭,層層堆疊出味道的深度與層次,牛肉也經過多重處理,既保有柔嫩口感,又融入了濃厚的醬香,而麵條的挑選與烹煮時間更是一絲不苟,確保每一口都能帶來絕佳的口感體驗。

(攝影:干智安)
(攝影:干智安)

「小吃是直觀、大塊、直率的展現;而高級料理,會透過外顯性的細節堆疊,創造五感更深入的體驗。」台灣多元的飲食文化深深影響了何順凱的烹飪風格,並還在持續進化、演變中。早期接受的台菜與中菜訓練,奠定了他對味道的敏銳度與技術的扎實基礎,後來接觸法國料理的嚴謹體系,進一步拓展了他的料理視野。「我的核心理念是用料理向世界述說台灣。」何順凱始終希望透過現代的烹調技法,結合台灣食材與味道,傳遞這片土地的故事與生命力。

米其林三星的完美公式

何順凱在國外歷經多年的磨練,先後於匹茲堡、上海、新加坡等地汲取經驗,並在米其林三星餐廳Guy Savoy擔任重要職位,2023年態芮更以創意台菜斬獲米其林三星,成為全球首家以台菜為主題的三星餐廳。「我從法國菜中學到了技術,但我更想用自己的菜,證明台灣不只有小吃。」何順凱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態芮的菜單如「迷魂香芋泥鴨」、「不哞而何」等,融合了台菜與法餐的精髓,既保留家鄉的味道,又呈現國際化的格局。

何順凱認為,台灣Fine Dining正處於蓬勃發展的階段,「我們開始注重自己的文化與特色,不再只是模仿外國模式,而是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然而,他也指出當前的挑戰,如市場教育、資源限制以及頂級食材的取得等。不過,他也認為:「只要我們持續努力,Fine Dining在台灣不僅能成為國際舞台上的一股力量,還能代表我們的文化與價值觀。」他說每一道菜都承載著文化、情感與價值觀,他欲透過態芮,讓顧客感受到台灣的土地與生活的溫度,並建立更深的文化連結。甚至,每一道菜裡用到的食材,他都希望能夠表現出自己的最好狀態,這極其需要耐心和專注,「『誠實』也是不可妥協的,只要是真心的故事與料理,就能打動人心,這才是Fine Dining最迷人的地方。」

街頭小吃昇華星級料理

認為料理的本質是溝通與傳遞,而自己的使命正是用台灣的味道在國際舞台上講述獨特的故事,何順凱指出:「我希望台灣的飲食文化能更廣泛地被世界了解,並且透過我們的創意,讓人們看到台灣味道的新面貌。」他也特別提到「永續性」與「在地化」將是餐飲行業的核心趨勢,作為一名廚師,不僅要呈現出美味佳餚,更需要承擔起對環境的責任。他計劃在態芮的料理中融入更多各地的季節食材,並支持相關的的農業供應鏈。「用來自季節的大地滋味,講述這片土地的故事,這才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此外,他也強調「人味」才是餐飲的靈魂所在,「無論科技如何進步,餐桌上的情感與記憶是無法被取代的。」希望用態芮作為平台,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的飲食文化,何順凱計劃參與更多國際美食活動,並持續挑戰自我,開發更具創意與深度的菜品。「態芮的目標是成為世界認識台灣的一扇窗。」儘管各地的饕客、廚師都各有口味、口感、食材的個 人偏好,但何順凱認為,餐飲體驗的多元化已成關鍵,好好吃一頓飯,必須讓顧客融入到一場故事、一個情境,甚至一種文化中,「如今消費者期待的不只是美味而已,而是與品牌理念產生更深的共鳴。」

(攝影:干智安)
(攝影:干智安)

Chef Kai 的暖心牛肉麵

 材 料 

.牛骨湯底:牛骨、牛尾、牛碎肉、甜味蔬菜(洋蔥、胡蘿蔔、薑、蔥、捲心菜)

.滷牛腱心:牛腱心(金錢腱),醬油、辣豆瓣醬、蒜頭、洋蔥、蔥、薑、冰糖、陳年豆瓣醬

.配料:紅白蘿蔔、滷蛋、酸菜

.麵條:手工麵或喜好的麵條

.湯底:滷汁與牛骨湯混合

 作 法 

  1. 熬牛骨湯:將牛骨、牛尾、牛碎肉與甜味蔬菜放入鍋中,加水慢煮2~3小時,熬製出濃郁的湯底,過濾備用。
  2. 處理牛腱心:將牛腱心修剪多餘的油脂與筋膜,均勻抹上醬油醃製。用熱鍋煎至表面金黃,取出備用。
  3. 滷牛腱心:熱鍋加入少量油,放入辣豆瓣醬、洋蔥、蒜頭、蔥、薑炒香。加入冰糖與少許陳年豆瓣醬(增添深層味道),繼續翻炒。將牛腱心放入,倒入適量水,滾煮後轉小火慢燉1~2小時,直到牛腱軟嫩入味。
  4. 滷配料:取滷牛腱的滷汁,分別滷紅白蘿蔔與滷蛋,讓配料吸收醬汁風味。
  5. 湯底:將滷牛腱的滷汁與熬好的牛骨湯混合調味,即為牛肉麵的湯底。
  6. 煮熟麵條,放入碗中,加入切塊的牛腱心、紅白蘿蔔與滷蛋,淋上熱騰騰的湯頭,可依喜好加入酸菜與辣油增添風味。

主廚不藏私 Tips

滷好的牛腱心可用保鮮膜覆蓋,靜置一晚,風味更加濃郁。

(圖片提供:Taïrroir 態芮)
(圖片提供:Taïrroir 態芮)

何順凱 Kai Ho

1984年生於台中,畢業於明道中學餐飲科及明道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系。曾於新加坡法式餐廳Guy Savoy和JAAN任職,累積了豐富法餐經驗。2016年在台北創立態芮Taïrroir,以季節食材、中式/台式料理元素、融合西式烹飪技巧,創造出獨有的料理風格,於2018年獲得米其林一星,2019年晉升二星,並於2023年成為全球首家以台灣料理為主題的米其林三星餐廳。致力於透過料理詮釋這塊土地上的人文風土,將生活中熟悉的味道轉化為精緻餐桌上的佳餚,展現台灣飲食文化的深度與魅力。

文|張瑋涵 攝影|干智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5/1月號《2025餐飲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