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大廚新餐廳RHODA廚藝願景,Joyce Wang Studio以設計展現

Joyce Wang Studio 用設計展現RHODA 廚藝願景

獲獎無數的餐飲企業家Yenn Wong 及資深大廚Nate Green最新合作開設的餐廳RHODA,透過Joyce Wang Studio 的設計視野,在西營盤帶來獨一無二的摩登鄰里式餐廳體。RHODA 的設計精彩呈現Nate 的廚藝風格,和炭火燒烤息息相關。整個室內空間,由炭木拼貼而成的牆身,到帶有玫瑰花雷射圖案的木桌,處處含蓄帶出個性

 

賓客將由一對巨大的工業風格大門進入RHODA。在日間,餐廳門戶大開,盡覽香港熙來攘往的街道,但不失悠閒感覺;在晚間,燈光透過百葉趟門映入餐廳,甚具氣氛,更感親暱。在餐廳用餐區,開放式廚房吧檯和雞尾酒吧檯置於餐廳兩端相互對望,如像把美食及飲品帶到中心舞台,上演引人入勝的飲食劇目。

 

RHODA 炭火燒烤概念融入室內設計,使用燒杉 – 日本傳統建築技藝中以火烤處理過的木板 – 鋪設牆面及柱身,並以銅平衡整個設計,帶工業風之餘亦不失溫馨,同時表現Nate對hot rod 車款及復古老爺車的熱愛。位於中央的大吊燈是由回收得來的洗衣機滾筒加工而成,以重身的鎖鏈緊扣多個滾筒,最後以銅纜懸吊在天花。Nate 的廚藝手法亦在此展露:滾筒先以火燒熏,再用醋浸泡,造出原始、工業風濃厚的吊燈。大吊燈下,客人可坐在中心的共餐大桌用餐。共餐大桌由英國專家以火燒工藝處理雪松木,再交由冰島製造商把黃銅融入木紋紋溝之中。其他餐桌則在木上烙刻都鐸玫瑰,向Nate的祖母Rhoda(意指玫瑰)致敬。玫瑰圖案將在餐桌拼拍一起後清楚看見。

 

具冒險精神的客人們,Joyce 更創造了「Barber Room」,一間完全反映Nate 的個人風格、可坐6 人的用餐房間。Joyce Wang Studio 創辦人及設計師Joyce Wang 說:「我們希望客人在舒適親暱的環境中,欣賞Nate 的風格和興趣延伸出的獨特設計。Nate 喜愛蓄鬍子,我們因此以毛髮修飾牆身,人手用六角鐵絲網在混凝土牆身上推出紋路。這個男士理髮店的主題不止於此,房間有一連串銅管,連接一堆鬚刷,在客人出入時輕輕掃過身體。懸在天花的燈箱載有Nate 最喜愛的復古紋身圖案。」

 

RHODA 的陶瓷杯碟由香港本土陶器公司好器色設計。好器色相信設計精美的器皿能帶回用餐的「靈魂」,和Nate 渴望重現家庭一同享受用餐時光的理念相互吻合。每件陶瓷均由好器具的陶瓷藝術家在香港設計及人手製造。RHODA 好客的團隊將穿上著名品牌Vans 及Lee 的服裝。兩個品牌的設計均忠於創立理念,和Nate 的廚藝哲學相似。Nate 亦和Light & Motion 緊密合作,創造RHODA 的各款平面設計,確保它們忠實反映他的廚藝風格及設計方向。

「為了獲取靈感去設計RHODA,我們和Nate 相處非常多的時間,了解他的個性、風格和煮食手法,我們希望為Nate 創造一個個人化的舞台,讓賓客體驗他的世界及他的美食。」Joyce 說。「我們巧妙地並列不同材料,在空間中營造獨特的拼接。每一種物料都會帶來不同的感覺,當你把一款物料放在另一款物料旁邊,便會帶來奇妙的效果,塑造一個故事。」Joyce 又補充:「我們設計RHODA 時,所有元素都是為了給顧客提供一個完整的體驗。由燈光到傢俱,每件都是為Nate 度身訂造,務求給客人最佳感受。我們希望客人會再次光顧,體驗更多,帶他們離開刻板的日常生活,在美食和美好設計中,得到不同啟發。

 

 INFO ︱RHODA 

地址:香港德輔道西345號維港峰地下

電話:+852 2177 5050

 

網址:www.rhoda.hk

營業時間:星期二至六 晚上6 時至午夜 (最後點餐時間晚上11 時)、星期日 晚上6 時

 

via / RHODA 

重溫改變世界的經典設計: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irouette》細數麥金塔、便利貼等20世紀之作

重溫改變世界的經典設計: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irouette》細數麥金塔、便利貼等20世紀之作

回望20世紀至今,哪些經典設計改變了世界?今年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舉辦的展覽《Pirouette: Turning Points in Design》,網羅20世紀至今的全球經典設計,以超過100件家具、電子產品、符號圖標等作品,向觀眾展現設計作為推動社會變遷的重要力量。

20世紀至今的全球作品集

《Pirouette》由MoMA館內策展人Paola Antonelli與Maya Ellerkmann策劃。針對這場展覽,Paola Antonelli表示:「每一件物品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有些物品甚至改寫了歷史。設計能幫助我們意識到並修正負面行為,設計還能發明新的行為模式,承載嶄新的意義,如永續性與公平正義。這些都將於展覽中呈現。」

重溫改變世界的經典設計: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irouette》細數麥金塔、便利貼等20世紀之作
《Pirouette: Turning Points in Design》展覽現場(圖片來源:MoMA)

正如策展人所說,許多設計作品改變了人們的行為模式,它們打破既有分類與刻板印象,在材料、形式與功能上展現創新精神。有些設計對傳統問題提出非常規的解決方案,有些設計則提出了值得深化研究的建設性問題。《Pirouette》像是一本大型的全人類作品集,透過這些物件告訴觀眾,設計是如何不斷地推動社會進步與文化演變。

重溫改變世界的經典設計: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irouette》細數麥金塔、便利貼等20世紀之作
《Pirouette: Turning Points in Design》展覽現場(圖片來源:MoMA)

這些經典設計,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在《Pirouette》登場的作品,有些是全球廣為人知的經典,也有些僅受到領域專家關注,卻仍帶來深遠影響。你一定看過的像是Milton Glaser設計的《I ♥ NY》標誌(1976年)、Art Fry與Spencer Silver發明的Post-it便利貼(1977年)、Sony隨身聽(1979年)、Apple麥金塔128K機型(1983年)等,其中許多設計從革命性的實驗精神出發,如今大大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重溫改變世界的經典設計: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irouette》細數麥金塔、便利貼等20世紀之作
I ♥ NY concept layout(圖片來源:MoMA)
重溫改變世界的經典設計: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irouette》細數麥金塔、便利貼等20世紀之作
Macintosh 128K Home Computer(圖片來源:MoMA)

除此之外,本展也包含一些從未進入商業化階段的概念性作品,如Tejo Remy的《You Can't Lay Down Your Memory》(1991年)、Don Pettit為太空人設計的咖啡杯(2008年)、以及Sabine Marcelis的《Candy Cube》(2014年)。它們展現了設計師如何運用想像力、嚴謹的研究參雜著遊戲精神,進而重新定義人類的行為與體驗。

重溫改變世界的經典設計: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irouette》細數麥金塔、便利貼等20世紀之作
You Can't Lay Down Your Memory(圖片來源:MoMA)

展場中還能看到一些十分近期的作品,是策展團隊認為未來有望對社會產生同等影響力的潛力之作,例如氣候學家Ed Hawkins創作的全球氣溫螺旋圖(2016年),將複雜資料可視化,並以動態展示數十年來全球月平均溫度異常的上升趨勢;以及Gabriel Fontana的《Multiform》運動服(2019年),透過設計推廣包容與嶄新的團隊精神等。

重溫改變世界的經典設計: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irouette》細數麥金塔、便利貼等20世紀之作
Global Temperature Spiral(圖片來源:MoMA)
重溫改變世界的經典設計: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irouette》細數麥金塔、便利貼等20世紀之作
Multiform(圖片來源:MoMA)

《Pirouette: Turning Points in Design》展期至2025年10月18日。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穿上它,走到哪就睡到哪!「ZZZN」結合傳統日式睡袍與數據監測應用,量身訂製睡眠環境

穿上它,走到哪就睡到哪!「ZZZN」結合傳統日式睡袍與數據監測應用,量身訂製睡眠環境

總是覺得睡不夠、睡不好嗎?日本最新發明「ZZZN SLEEP APPAREL SYSTEM」概念服裝,透過數據監測、個人化睡眠環境等科技技術,為使用者打造穿著就能睡的攜帶式高品質睡眠。

數位化時代,人們幾乎無時無刻都暴露在大量資訊之下,而睡眠是我們唯一能夠與世界短暫隔絕的時光。「ZZZN」由NTT DX Partner、SOXAI團隊設計,Konel提供技術支援,以最貼近身體的「服裝」為媒介,提出未來的睡眠方式想像。

穿上它,走到哪就睡到哪!「ZZZN」結合傳統日式睡袍與數據監測應用,量身訂製睡眠環境
「ZZZN」以最貼近身體的「服裝」為媒介,提出未來的睡眠方式想像(圖片來源:ZZZN)

回應現代通病:睡眠不足

根據OECD的統計,日本人平均睡眠時間在全球已開發國家中落在倒數第一,睡眠不足、睡眠品質不佳似乎已成為當代人的通病,對身心造成嚴重影響。另一方面,隨著健康意識提升,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PHR(個人健康紀錄)來管理體重、血壓、血糖值及飲食、運動、睡眠等生理數據,在日本成為推動健康管理與預防醫療的關鍵角色。

穿上它,走到哪就睡到哪!「ZZZN」結合傳統日式睡袍與數據監測應用,量身訂製睡眠環境
隨著健康意識提升,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PHR來管理體重、血壓、血糖值及飲食、運動、睡眠等生理數據(圖片來源:ZZZN)

「ZZZN」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誕生。「ZZZN」以「隨身攜帶的睡眠」為核心理念,搭載SOXAI RING 1智慧戒指使用,並運用PHR數據分析與各種環境設計,致力幫助使用者遠離嘈雜的資訊社會,享受純淨的休息時光。

穿上它,走到哪就睡到哪!「ZZZN」結合傳統日式睡袍與數據監測應用,量身訂製睡眠環境
SOXAI RING 1智慧戒指(圖片來源:SOXAI)

設計靈感源自日本傳統睡袍

「ZZZN」以20分種的短時間睡眠(分眠)為主要機制,透過生理數據監測功能,結合聲音與光線調節系統,在最適合的時機引導使用者入睡並自然甦醒,獲得短暫、高品質的休息。其設計靈感源自於日本傳統的防寒睡袍「夜著」,重新演繹為更適合現代的睡眠環境、兼顧舒適性與便攜性的產品。穿上後,系統就會自動分析健康數據,為使用者規劃一日的睡眠。

穿上它,走到哪就睡到哪!「ZZZN」結合傳統日式睡袍與數據監測應用,量身訂製睡眠環境
「ZZZN」以20分種的短時間睡眠(分眠)為主要機制,在最適合的時機引導使用者入睡並自然甦醒(圖片來源:ZZZN)

在服裝設計上,「ZZZN」內層採用輕盈的遠紅外線光電子纖維,可促進血液循環、幫助保暖與放鬆。頭盔、袖口、衣擺皆可調節鬆緊,適應每個人的體型與使用習慣;帽子也內建充氣支撐結構,能夠支撐頸部、提升睡眠的穩定性。

穿上它,走到哪就睡到哪!「ZZZN」結合傳統日式睡袍與數據監測應用,量身訂製睡眠環境
帽子內建充氣支撐結構,能夠支撐頸部、提升睡眠的穩定性(圖片來源:ZZZN)

個人化的睡眠環境

此外,「ZZZN」也為使用者客製化燈光與音樂,打造最舒適的睡眠環境。頭盔上裝有耳罩式耳機,有效隔絕外界噪音,並根據使用者的壓力變化,自動播放助於入眠的兩種特殊音頻,引導身體進入深層放鬆狀態;喚醒音樂則隨個人生理節律而改變,幫助減少晨間疲勞,讓起床變得更輕鬆。除了聲音變化,使用者還能感受到燈光的不同。模擬夕陽色調的紅光,有助於放鬆、營造理想睡眠環境;如清晨天空般的藍光,則能溫和地促進身體自然甦醒。

穿上它,走到哪就睡到哪!「ZZZN」結合傳統日式睡袍與數據監測應用,量身訂製睡眠環境
「ZZZN」為使用者客製化燈光與音樂,打造最舒適的睡眠環境(圖片來源:ZZZN)

「ZZZN」將於2025大阪世博會展示並開放體驗,而設計團隊也正在積極尋找服裝品牌、織品製造商等合作夥伴,希望將「ZZZN」商業化,為更多人帶來升級的睡眠體驗。更多資訊請見ZZZN官網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