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

返回文章

遇見書報攤的美好 王艾莉打造台灣捷運文化驛站「小章節」

遇見書報攤的美好 王艾莉打造台灣捷運文化驛站「小章節」

遇見書報攤的美好 王艾莉打造台灣捷運文化驛站「小章節」

遇見書報攤的美好 王艾莉打造台灣捷運文化驛站「小章節」

遇見書報攤的美好 王艾莉打造台灣捷運文化驛站「小章節」

遇見書報攤的美好 王艾莉打造台灣捷運文化驛站「小章節」

遇見書報攤的美好 王艾莉打造台灣捷運文化驛站「小章節」

遇見書報攤的美好 王艾莉打造台灣捷運文化驛站「小章節」

返回文章

返回文章

遇見書報攤的美好 王艾莉打造台灣捷運文化驛站「小章節」

+8
+8
+8
+8
+8
+8
+8
+8

曾幾何時,「書報攤」在台灣已經成為歷史名詞,回想數十年前在台灣火車月台上販售報章雜誌的書報攤,不時還兼賣著飲料、香菸、便當等,雖然便當留了下來,書報攤卻已經被便利商店和手機訊息取代。對於曾在倫敦求學的王艾莉而言,現今仍存在地鐵站附近的「書報攤」則是她快速擷取時下熱門話題和關注新刊的管道之一,隨手買本書冊、一杯飲料就奔向地下道趕捷運去。

 

今年10月王艾莉與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合作「微型圖書館」中最新的社會設計「小章節」(Little Chapter),便試圖將她過往在書報攤「遇見」讀物的經驗傳遞給當代的捷運通勤族,在捷運台北101/世貿站設置了一座英倫版本書報攤,攤位上擺放著300本好書的小章節書冊,讓大家可以帶上捷運,運用短暫的通勤時間,重新溫習閱讀的美好經驗。

 

王艾莉說,在台灣通常一定要到書店才能看到隨手即翻的雜誌書冊,閱讀反而變成一種專程,而非融入於生活之中。因此,她希望將過往在倫敦、日本、香港的書報攤使用經驗和大家一起分享,經過時隨手選一本書上車廂看,真正讓閱讀成為每個人生活中的一部份。為了原汁原味忠實呈現倫敦書報攤風情,王艾莉還特別設計了眼睛會轉動的書報攤老闆和看店狗,模仿國外書報攤老闆會盯著客戶選書刊、督促人趕快買的神情,營造出獨特的選書氛圍。

 

不同於其他攤位上書籍一本一本地出現,「小章節」攤位上輪番登場的6000本小書,是由原本近600本完整紙本書拆解而成,更是王艾莉個人閱讀習慣所延伸出來的小巧思。經常於通勤時間閱讀的她,習慣將完整的書冊依照章節拆成數小本,以方便閱讀,每天帶著一小章出門,在不知不覺中竟讀完了不少書。有鑑於大多數人閱讀時間較少,或是懶得帶一整本厚重書出門而放棄閱讀,她索性將這樣的經驗運用在微型圖書館中,藉由短閱讀進階到長閱讀的引導,在捷運上就可以讀完一本,感覺沒有負擔地開始閱讀,讓更多原本不會拿起書本閱讀的手機族開始感受讀書的樂趣。

 

為了要讓大家能夠真正開始閱讀,王艾莉不只將書分拆成冊,更重新為每本書設計以文字為主的封面,重新裝訂,希望停下腳步在書報攤上選書的捷運行人,單純依照自己對於書籍主題的喜好挑選,不受封面、圖像喜好所干擾。且由於重新製作裝訂之故,每本書的章節內容、尺寸、裝訂都不同,手上的那一本就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小章節」出品讀物,降低書本的商品特性,回歸到閱讀的本質。

 

記得下次當你坐捷運時,別忘記四處找找附近有沒有微型圖書館,再次感受紙張的溫度、文字的空氣,來場與書本的親密接觸。

 

 

微型圖書館 / 閱者上鉤 全民閱讀活動

時間:2016年10月7日至26日

地點:捷運松山站「書香好日子」--設計師姚仁祿、忠孝復興站(東區地下街)「與龍共讀」--設計師李乾朗、大安森林公園站「看見看不見的閱讀」--設計師陳俊良、臺北101/世貿站「小章節」--設計師王艾莉、忠孝敦化站(東區地下街)「知識快餐」--設計師吳孝儒

 

Text / YaChen Chen

Photo / Cooper Chang、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Facebook粉絲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