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紅毯也有專屬保全?!6個你不知道的紅毯冷知識!

奧斯卡紅毯也有專屬保全?!6個你不知道的紅毯冷知識!

全球電影屆最高榮譽的獎項奧斯卡金像獎甫落幕,再正式進入頒獎典禮之前,星光熠熠的紅地毯成為各家媒體與全球影迷矚目的絕對領域,每位巨星被投注的目光可說是既殷切又炙熱,幾乎是不亞於演唱會現場!為此,影星們無不是盛裝出席,眾多頂級時尚品牌也在這個鎂光燈閃耀的時刻投注心力,往往能夠引起話題討論。而當關注焦點總落在影星的服裝造型時,關於最大曝光受益者「紅地毯」背後的淵源與故事,你了解多少呢?就讓La Vie為這神秘的紅地毯揭開面紗!

 

1. 所有的紅地毯都是出自喬治亞州

自2008年以來,Signature Systems集團包辦奧斯卡紅毯的任務,從訂製、鋪設及維護等等大小事項。他們由喬治亞州道爾頓小鎮裡的某家紡織工廠取得尼龍布料製成,然而,究竟是哪一家紡織廠就不得而知了。

 

2. 紅地毯其實不是正紅色

這一張張看似鮮紅色的地毯有著其專屬的色彩名稱「Academy Red(暫譯:影藝學院紅)」,是為奧斯卡紅毯專門調配出的特別色,就如誠品書店的墨綠色也是企業特製的色彩。若是要形容Academy Red,色澤大約與勃根地酒紅近似。

 

3. 紅地毯共有5萬平方英呎

長長的一道紅毯共有5萬平方英里,重達630磅,運送過程中會被分為好幾綑以方便運輸,一共需要18名人力鋪設,耗時約900個小時。

 

4. 影星走紅毯的歷史可能不如你想像中的悠久

也許你以為走紅地毯是奧斯卡金像獎從一而終的傳統,但這項傳統被建立的時間可能不如你想像喔!首次紅地毯於1961年登場,因此至今已持續56年,雖然將近一甲子的時間也不短,但卻還是小小地出乎乎意料吧!

 

5. 這條紅地毯有專屬的保全

星光熠熠的紅毯上不只有眾多影星,除了活動現場的維護人員,巨星也可能有私人保全,穿戴的華服珠寶更是需要保安人員緊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條紅毯也有專屬的保全呢!

 

6. 奧斯卡紅地毯從來不被重複使用

每次頒獎典禮過後,紅地毯皆會以非正式的方式被銷毀,因此沒有辦法重複利用。

 

然而,為什麼頒獎典禮前獲獎人需走紅地毯?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至西元前458年,古希臘悲劇詩人埃斯庫羅斯的文學作品《阿伽門農》,在特洛伊戰爭後,阿伽門農的妻子克呂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迎接丈夫凱旋歸返時說道:「我的摯愛,從您的戰馬車步下,別讓你的雙腳,也就是我的上帝,觸碰到泥土地。來人阿!鋪上一條未曾始料的深紅色路徑,讓正義女神引領您進入宮殿。[註] 」。這尊貴榮耀的路徑,只有神才能步上。千年之後,神聖的大道被轉譯並運用至各大頒獎典禮,以顯示受獎人的高貴。

 

[註] 引述希臘神話原文:"Now my beloved, step down from your chariot, and let not your foot, my lord, touch the Earth. Servants, let there be spread before the house he never expected to see, where Justice leads him in, a crimson path ".

 

看完這些紅毯冷知識後,你是否對生活中視為裡當然的一切感到好奇呢?探索吧!小故事總是令人感到有趣呢!

 

Text / Diane Tang

Photo / 網路資源

via / LA CurbedLos Angela Times

 

全能創作型歌手,睽違一年終於發行個人新專輯《NIGHT SKY》-ChrisFlow 唐仲彣

曾與歌手高爾宣、婁峻碩一起共組饒舌團體CHING G SQUAD的全方位藝人ChrisFlow 唐仲彣,睽違了一年的時間,終於在2月29日,發行了他個人新專輯《NIGHT SKY》。能歌也能製作音樂,更是一名B-BOY舞者,多才多藝的ChrisFlow 唐仲彣,此次的發行也將會帶給樂迷們全新的感受!

ChrisFlow 唐仲彣

繼上一張專輯 後,在這一年的時間裡,ChrisFlow 唐仲彣仍然埋頭在他熱愛的音樂裡,更選在229日這特別一天發行< NightSky > 這首單曲,ChrisFlow 唐仲彣笑說:選在229日發行其實帶有一點私心,因為每四年才有唯一的這麼一天,在229日出生的我,非常珍惜每一次的生日,所以更想把這份禮物獻給我自己跟喜歡我的樂迷們,一起創造這難得且珍貴的回憶!

ChrisFlow 唐仲彣

全新創作 < NightSky > 單曲MV再次與新銳導演高爾賢共同攜手打造,然而本次MV也是 ChrisFlow 唐仲彣所有音樂MV作品以來,首次以戲劇的方式呈現,在導演的勸誘下,ChrisFlow 唐仲彣也獻出了第一次的戲劇處女秀,化身為令人害怕的「恐怖情人」反派角色,也讓ChrisFlow 唐仲彣在這次的MV中,大膽使壞,更是滿足了自己的戲癮,精湛的演技,讓導演及現場工作人員都讚賞不已。MV更遠赴國外拍攝,雪白美麗的雪景,搭配上 ChrisFlow 唐仲彣 極具特色聲線之外,同樣不失 ChrisFlow 唐仲彣出道以來 TROPICAL R&B 為基底的音樂風格!

ChrisFlow 唐仲彣

MV敘述一段關係從邂逅到曖昧,開始到結束的過程,或許是非常迅速的,就如曇花一現,但這中間的故事卻又非常耐人尋味。在一段感情關係中,對方是讓你總是沉浸在愛的氛圍無法自拔?還是得不到,就想就此毀掉,成為令人害怕的「恐怖情人」呢?ChrisFlow 唐仲彣也希望藉由MV讓大家反思,在感情世界中,遇到恐怖情人時,一定好好保護自己,安全地離開不對的人,不要葬送自己的幸福及美好的未來。

觀賞ChrisFlow 唐仲彣《NIGHT SKY M/V 

台灣紀錄片首度入圍奧斯卡!《金門》導演江松長、CNEX創辦人蔣顯斌親解台海議題拍攝與奧斯卡行銷策略

台灣紀錄片首度入圍奧斯卡!《金門》導演江松長、CNEX創辦人蔣顯斌親解台海議題拍攝與奧斯卡行銷策略

2024奧斯卡金像獎,台灣紀錄片《金門》獲最佳紀錄短片提名,繼2001年《臥虎藏龍》奪下最佳外語片後,再度有台灣電影入圍。不同於許多國際影展由多位影人組成評審團,奧斯卡採美國影藝學院會員投票制,看作品也拚行銷公關。這趟問鼎奧斯卡的旅程,潛藏哪些創作故事與行銷策略?

原本就決定回台灣過年的江松長,在返台前一週迎來《金門》入圍奧斯卡的消息,也順勢迎來在台的大量採訪,剛剛好的時間點彷彿命中注定。談起最初的報名過程,命運轉輪好似從當時就已啟動。

初次造訪金門時,江松長稱當地的自然美景是「驚喜」,完全不同於小時候聽長輩聊到金門的當兵恐怖故事。(圖片提供:CNEX)
初次造訪金門時,江松長稱當地的自然美景是「驚喜」,完全不同於小時候聽長輩聊到金門的當兵恐怖故事。(圖片提供:CNEX)

「這真的是很瘋狂的點子。」《金門》於20239月正式完成,在主要製作人錢孝貞提議下決定嘗試報名奧斯卡,但根據美國影藝學院的報名資格,影片必須在9月底前上美國院線,還得是紐約、洛杉磯等8個城市之一的商業戲院,並至少播映7天。江松長記得當下已是925日,透過人脈聯繫到一家洛杉磯的連鎖戲院,於929日開始放映。當時死線在即,他還曾想過要親自飛到洛杉磯交片,就怕檔案上傳時間太久。「那時候就有感覺,好像命中注定一定要合格,因為好多事情都可以很簡單就出錯,但都沒有發生。」

訴說金門的邊境故事

《金門》源於CNEX2020年籌備的「Taiwan Matters」計畫,以國際觀眾為目標,希望讓世界更認識台灣。訪談了國際的媒體、電視台和意見領袖等,集結成20個外國觀眾感興趣的題目,並挑選4個主題接續發展:美食、火車、金門、半導體。原本江松長是被找來做美食主題的前期調研,但剛好2020年下旬他和蔣顯斌不約而同都去了趟金門,對當地位處邊境(border)的故事感到好奇。

江松長紀錄片作品《時光機》(Our Time Machine)。(圖片提供:Walking Iris Media)
江松長紀錄片作品《時光機》(Our Time Machine)。(圖片提供:Walking Iris Media)

「我一直對border story非常有興趣,自己的片子大部分都跟住在邊緣、處在邊緣的人物有關,也一直想拍一部跟台海關係有關的片。」

而江松長的人生就是活脫脫的border story,台灣出生、15歲前往美國,20052015年又長期待在中國工作,夾於台灣、美國、中國之間,「台海關係」成為生活裡避諱不了的題目。但紀錄片需要強烈影像,台灣本島缺乏讓國際觀眾一目了然兩岸關係的視覺,而當他來到金門,戰地遺跡、閩南建築等讓他覺得「有點興奮,是一個好機會」,但真正拍下去後才自覺太過天真。

江松長紀錄片作品《驕傲大選戰》(Out Run)。(圖片提供:Walking Iris Media)
江松長紀錄片作品《驕傲大選戰》(Out Run)。(圖片提供:Walking Iris Media)

從導演旁白找到紀錄片觀點

拍攝始於2021年下半年,原本想作成電影長度,並以小三通為切角,不料疫情下小三通停航,想拍復航歷程但牽涉到中央政策,和金門當地關係甚小。於是轉而以短片形式,試圖用簡單的方式讓國際觀眾理解台海關係。蔣顯斌說,「短片在國際上的合作有兩大標的,《紐約時報》和《衛報》。」江松長觀察《紐約時報》的「Op-Docs」平台有很大的觀眾基礎,且合作過的短片規模都和《金門》類似,於是把初剪寄給對方,得到「我們對主題很有興趣,可是故事觀點不夠強烈」的回饋。

江松長通常不傾向直接式的訪談拍攝,而是希望拍到受拍者本來的生活情境,讓觀眾透過鏡頭好似恰巧目睹到這些私人場景。(圖片提供:CNEX)
江松長通常不傾向直接式的訪談拍攝,而是希望拍到受拍者本來的生活情境,讓觀眾透過鏡頭好似恰巧目睹到這些私人場景。(圖片提供:CNEX)

江松長最初想做「觀察式紀錄片」(Observational Documentary),初剪呈現住在金門的不同社群的人,好像在透過鏡頭拜訪他們。錢孝貞提議江松長可以加入旁白,讓自己進到片中。「她和我說,你要好好想清楚為什麼要拍這部片,如果能把動機理得清楚,那就有觀點了。」

這也是江松長首部作為旁白的紀錄片,錢孝貞邀請曾入圍奧斯卡紀錄片的《小可愛與拳擊手》(Cutie and the Boxer)剪輯師David Teague加入討論,他出給江松長許多「和金門無關」的功課,例如「你覺得父母親最強的地方是什麼?你希望自己能改變的是什麼?」等諸多和自我認同有關的題目,江松長寫了好幾十頁文字才慢慢抓到眉角。他說,紀錄片的紀錄,並非法院或警察局的紀錄,應是「某些事情發生了,你對那些事情的感覺是什麼?」旁白亦然,在於自己對於金門的觀點,哪一些對他來說是最重要的。

《金門》以江松長第一人稱視角,呈現他夾於台灣、中國、美國之間的處境。(圖片提供:CNEX)
《金門》以江松長第一人稱視角,呈現他夾於台灣、中國、美國之間的處境。(圖片提供:CNEX)

台海歷史背景如何讓國際觀眾理解?

蔣顯斌也提議加入歷史元素,提高國際觀眾對金門的共鳴。他舉例,1960年美國首次總統大選電視辯論,甘迺迪和尼克森曾針對「是否協防金門、馬祖」激烈爭執,可見金門不只是一個在地故事,而是過去到現在都相當國際的議題。「所有的紀錄片,講背景都是最難的。」江松長認為,講背景重要的是感覺而非細節,「做紀錄片就是一直在找shorthand,要找到某個鏡頭、某一句話,能夠講一句,大家了解十句。」最終19分鐘的片長裡,歷史背景的段落僅23分鐘,包括〈反共抗俄歌〉「消滅朱毛/殺漢奸」等赤裸歌詞、以地圖揭露金門和中國地理比鄰,也用〈甜蜜蜜〉在金門播音牆播送和在中國演唱會演唱的兩種對比,隱喻兩岸文化的同與異。

許多國際觀眾對於金門在地理上和中國如此相近,感到非常訝異。(圖片提供:CNEX)
許多國際觀眾對於金門在地理上和中國如此相近,感到非常訝異。(圖片提供:CNEX)

他透露,片中刻意沒有提及「中華民國」,因為「Republic of China」中有「China」一字,會讓國際觀眾失焦,而這個反應並非來自大眾盲測,是連資深紀錄片工作者都難以理解。他說得坦白,《金門》在歷史背景的敘述上的確過為簡單化,但目的是引起國際觀眾對台海關係的好奇或驚訝,真有興趣者,可以再從其他管道進階搜尋。

江松長在《金門》多以手持鏡頭處理人的互動,景物環境則以穩定器、空拍等拍出氛圍上的差異。(圖片提供:CNEX)
江松長在《金門》多以手持鏡頭處理人的互動,景物環境則以穩定器、空拍等拍出氛圍上的差異。(圖片提供:CNEX)

奧斯卡的「動員」行銷策略

20238月底,《金門》正式獲《紐約時報》同意上架,接續而來的就是奧斯卡報名。許多電影獎項包括歐洲三大影展、台灣的金馬獎等都採評審制,也就是評審們關在小房間內評選;但奧斯卡採美國影藝學院會員投票制,3輪投票分為短名單(15強)、入圍(5強)、得獎,前兩輪由紀錄片部門會員投紀錄片、劇情片部門投劇情片,最終得獎名單則開放所有會員投票,總會員數近1萬名。

「參加奧斯卡有動員的需求,會產生行銷成本。」蔣顯斌解釋,「奧斯卡還是劇情片的世界,紀錄片是非常垂直性的一支,並沒有像劇情片擁有眾多資金,可以做鋪天蓋地的廣告,而是靠人際網路間的口碑、網路社群宣傳。」他說,儘管《金門》和《紐約時報》合作,《紐約時報》亦是奧斯卡很重要的招牌,但團隊並不敢過於依賴其資源,因為以此次來說,旗下進入短名單的就有3部片,一定會發生資源分散、照顧不到的狀況。

入圍、短名單、得獎的三階段行銷

包括蔣顯斌和江松長,主要製作人錢孝貞、CNEX另外兩位創辦人陳玲珍、張釗維,皆是美國影藝學院紀錄片部門會員。從報名到短名單入圍,他們發動所有人脈,提醒對方把《金門》看完並列入考慮。蔣顯斌說,「我們希望他們真的認真看過片,之後來決定要不要投我們。我們有一個專有名詞叫 『For Your Consideration』(請納入考慮)。」江松長補充,《紐約時報》把《金門》安排在202312月中上架,正逢2024台灣總統大選,國際氛圍更關注台灣,也讓《金門》議題有加乘效應。

闖入短名單後,團隊安排大量網路訪談,邀請多位電影界意見領袖和江松長、錢孝貞對談,目標是突顯這部片背後不同層次的議題和故事。而本篇訪談當下正值得獎投票的最後階段,他們也已安排多處地面放映,設法突破紀錄片同溫層。蔣顯斌也希望此次參與奧斯卡的經驗,能對台灣紀錄片和劇情片圈帶來參考價值,「這個奮鬥目標不亞於或更甚於去拿一個獎。」

認同不是寶藏

其實此屆奧斯卡紀錄短片的入圍名單,還有另一部片和台灣有關,是美籍台裔導演王湘聖的《奶奶跟外婆》。再擴大到劇情片世界,從《寄生上流》、《在車上》的亞洲故事,到近年《媽的多重宇宙》、《夢想之地》、《之前的我們》等獲奧斯卡提名的電影,均是亞裔故事。「之前亞洲故事比亞裔故事更受關注,現在亞裔故事已經變成主流了。」江松長也發現住在美國的台裔,過往會自稱華裔(Chinese American),但年輕一代會更明確表明台裔(Taiwanese American)的身分認同。

「認同」在台灣一直是很敏感的議題,不禁好奇拍完《金門》後江松長會怎麼詮釋?他說,認同是不斷在變化的,「認同不是寶藏,不是挖挖挖,挖到盒子打開發現:喔,這是我的認同,我終於達到目的了。我們都會認同某些、也不認同某一些,如果能把那些模糊的東西都表達出來,可能世界會比較友善點。」

「北山播音牆」在片中就像一個「角色」,播送鄧麗君歌曲和各式心戰喊話、在藝術季妝點燈光藝術等等,都呈現其不同性格。(圖片提供:CNEX)
「北山播音牆」在片中就像一個「角色」,播送鄧麗君歌曲和各式心戰喊話、在藝術季妝點燈光藝術等等,都呈現其不同性格。(圖片提供:CNEX)

江松長

台灣出生、美國成長,紀錄片作品《時光機》獲艾美獎與哥譚獨立電影獎提名、並於75個影展放映。他執導了獲得皮博迪獎的PBS系列節目《Asian Americans》的兩集,先前作品包括曾獲艾美獎提名的《A Village Called Versailles》、《驕傲大選戰》、《高先生到華盛頓》和《To You Sweetheart, Aloha》。曾任Sundance-Time Warner FellowRockwood JustFilms Fellow,並擔任New Day Films的聯席主席。現居台北。

蔣顯斌

台大機械系畢業,史丹佛碩士。1995年創辦海外最大中文網站「華淵生活資訊網」(SINANET),後與新浪網合併。2004年創立CNEX,推動華人紀錄片。CNEX作品屢獲殊榮,包括威尼斯影展、金馬獎。2010年創辦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CCDF),相繼與許多重要的國際影展及大會如SundanceIDFATokyoDocs等締結結盟合作,成為華人紀錄片對接國際平台與道路的首選。2017年成為美國影藝學院終身會員,擔任奧斯卡金像獎紀錄片評審。

文|張以潔 圖片提供|CNEXWalking Iris Media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3月號《建築自然系》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