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出心中最好的世界!台灣插畫家祖母綠手繪明信片 以探索世界目光復刻沿途美景

以探索世界的目光與胃袋,畫一幅美好生活的構圖:插畫家祖母綠的美食之旅

總以旅行和閱讀,描繪著自己心中「最好的生活」樣貌。當「出走則旅,不出走就拿本書讀讀」的人生主旨初定,生活的第一章節教懂我旅行;在旅途中總會發生一些事、遇到一些人,成為朋友之後,吃飯談天,然後再揹上背包各自離去。這樣旅行裡的美好經歷,在插畫家祖母綠的插畫明信片與作品裡找到了共鳴。人在遠方的行走步步都是故事,沒有預先設定的路線,腳印停頓處的遇見就是一場緣分。

 

祖母綠的創作給予的是最簡單誠摯的愉悅。以手繪明信片的方式呈現,源自於前年聖誕節的突發奇想——因為堅信自身信仰本質的純粹,相信屬於聖誕節的十二月份應該是帶給大眾開心與盼望;褪去對於這個節日的包裝和商業氛圍,她在那年的12月 1 日到 25 日期間,每天親繪一張與聖誕節相關的主題明信片,在社群媒體上隨機抽獎,將明信片分送給喜歡她創作的朋友。抽贈手繪明信片的活動,自此不定期成為關注祖母綠的朋友們的小小福利,興之所至,任意為之。


 

A1514363351_1


明信片的本質就是,「我在這裡你到不了,但是我能把我在這裡的心情告訴你,就好像你也在這裡一樣」。 

 

這樣一個分享喜悅的方法不僅簡單,更是刺激創作與培養自己觀察生活大小細節的途徑。鍾愛美食與旅遊的祖母綠,把她最喜歡並從中獲得快樂的這兩者結合在創作中,更從不吝於和他人同享。她認為,食物是最快認識當地文化和人們的途徑之一;除了在旅行途中嘗遍美食、填滿肚袋,也將這屬於味覺的美好記憶用畫筆記錄下來。


 

A1514363079_1


人在他鄉的所遇所感,有時賦予我們的力量是一種對生活慣性的破壞。屏除茫茫然「看世界」這加諸於旅行意義的冠冕堂皇,把旅行排在生活之下而非與之並列,也許我們可以看見或體驗所謂的「生活」更多。好比祖母綠旅行到土耳其番紅花城,在一家以炭火細煮咖啡的小店內速寫,因為創作過程被老闆看到,希望能將畫作贈予;經過你來我往的談笑風生,進而得以締結了用作品換食物的有趣緣分。

 

另一次在日本築地市場愉快享用美食,祖母綠即時把味蕾上的美好體驗畫下,同樣受老闆青睞而請求留下創作。身在異鄉,在地人與異鄉人的友情原來可以來得如此輕巧純粹,這何嘗不是旅行裡最無價的經歷?而後,祖母綠的一位友人,在一次機緣下也經過了這家店,認出好友的創作,發現當時隨意而畫的作品,被老闆仔細小心的裱了框,放在店面裡展示。


 

A1514363241_1


一份心意,兩次美好感受的獲得,就是打破生活慣性的意外獎勵。過去幾趟旅行,再到今年十月在墨爾本當街頭藝人的經驗——這些遠行作為單純的生活,而藝術家從生活汲取養分,享受的不僅是創作中最純粹的美好,還有最簡單不過的溫暖人情。

 

無論是設計亦或創作,祖母綠自有拿捏其中平衡的方法。少了因學設計出身初出社會面對現實工作的茫然與猶豫,她的談話間更透露著對方向的自信和確定,伴隨那抹時常掛在嘴邊的笑容,總讓人想起小時候喜歡畫畫的自己,拿起畫筆的純粹渴望。正因提筆時無雜質的單純快樂,她的作品裡傳遞著純淨的愉悅。曾受醉美藝術空間的邀請舉辦個展《讓我藏在你的鞋子裡》,亦應道聲出版社之邀,與蘇慕理博士共同創作繪本《家樂的兔子》,種種經歷讓祖母綠確立她的插畫創作之路。不被定型是她創作最謹慎的界限,學習和嘗試新的媒材與形式更是接下來的目標,保持自己揮灑畫筆的活潑與彈性,快樂藝術家的快樂作品,大概也會繼續傳遞著快樂吧! 

 

Text /  Meg L.

Photo / Emerald Art.

※本文由Polysh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英國藝術家Oli Epp個展登台!劇場構圖搭怪奇物種,幽默再現社群媒體不間斷的「扮裝表演」

師大美術館展覽《奧利・艾普的小鹹點》!英國藝術家Oli Epp亞洲首個展在台北

英國藝術家Oli Epp(奧利.艾普)首次亞洲個展在台灣!《奧利・艾普的小鹹點》(Hors d’œuvres)即日起至2025年5月15日於師大美術館展出,不僅匯集藝術家多件知名作品、2025年新作,更有本次在台期間將故宮展品結合泡麵所完成的創作。此外,師大師生團隊也延伸Oli Epp的繪畫作品,透過動畫與AI生成技術打造沈浸式短篇,為展覽創造不同的觀看與體驗路徑。

社群媒體仿佛一座無疆界的巨型劇場,人們重現現實、或擷取現實摻點虛擬想像,在這座劇場中「扮裝」或「表演」——你是否也參與其中?英國藝術家Oli Epp(奧利.艾普)有感於此,於是將源自現實生活、影視作品、社群媒體等的元素挪用並解構,透過摩登、怪誕、略帶詼諧的繪畫作品,反映社群媒體文化盛行所衍生出的形象塑造、社交關係互動等等現象。

師大美術館展覽《奧利・艾普的小鹹點》!英國藝術家Oli Epp亞洲首個展在台北
師大美術館《奧利・艾普的小鹹點》展覽現場。(圖片提供:師大美術館)
師大美術館展覽《奧利・艾普的小鹹點》!英國藝術家Oli Epp亞洲首個展在台北
師大美術館《奧利・艾普的小鹹點》展覽現場。(圖片來源:師大美術館)
師大美術館展覽《奧利・艾普的小鹹點》!英國藝術家Oli Epp亞洲首個展在台北
師大美術館《奧利・艾普的小鹹點》展覽現場。(圖片來源:師大美術館)

這場表演,我們都參與其中

當代社群媒體重即時性、視覺性,並設有公開、數據化的回饋機制,這讓使用者為了吸引視線、追求按讚及留言等互動,發展出不只是記錄生活、更是在「表演」生活的行為模式——人們在此塑造理想形象、編導自身的故事,在數位空間中進行刻意的展演。《奧利・艾普的小鹹點》透過Oli Epp平滑的電繪風格繪畫,聯想社交媒體的劇場表演,反思虛實生活中複雜的互動關係。

人、物合一的怪奇物種,在平面劇場輪番登台

Oli Epp常使用油彩、壓克力為材料,透過平滑、流暢的噴槍及繪畫方式,塑造色彩鮮明、輪廓清晰的畫面。他將對社群媒體、影視作品、當代生活的觀察融入繪畫,以怪誕奇異的構圖,讓筆下角色呈現戲劇化的非真實形象;然而,他們並非全然虛構——人物身穿的名牌服飾、臉上的時髦妝容、耳邊的AirPod、手上拿的信用卡……各種你我熟悉的消費象徵,都提醒著觀眾這是源於現實生活的觀察,展現現代人對於品牌與個人風格的過度執著,彷彿在提醒:「記得對生活中種種的『過量』行為保持距離。」

亮點作品《夢遊者》:以奇幻氛圍紀錄生活災難

Oli Epp的作品看似無厘頭,實則透過物件指涉特定意義與社會現象,或反映他個人的生活記憶。如作品《夢遊者》的角色穿著粉紅色長裙、身旁有隻小羔羊相伴,腳步輕盈地在斑馬線上跳躍;看似夢幻無害,遠方卻有顆紅色警示燈暗示著潛藏的危險即將到來。這件作品源自Oli Epp幾個月前一場生活災難,當時他在深夜半睡半醒之間,不慎沒將水龍頭關好,導致公寓淹水,於是將這場災難化為《夢遊者》,繪出一場暗藏危機的夢境。

師大美術館展覽《奧利・艾普的小鹹點》!英國藝術家Oli Epp亞洲首個展在台北
奧利・艾普,《夢遊者》(Sleepwalker),2025,油彩、壓克力於畫布,200 × 180公分。(圖片提供:Oli Epp)
師大美術館展覽《奧利・艾普的小鹹點》!英國藝術家Oli Epp亞洲首個展在台北
藝術家Oli Epp的工作室。(圖片提供:Oli Epp)

在台完成新作《唐》:拼接故宮文物與泡麵,慢與快的矛盾對照

值得一提的是,《奧利・艾普的小鹹點》為Oli Epp首次亞洲個展,也是師大美術館規劃的學生交流展,主要代理藝廊Semiose及藝術家慎重看待這次與台灣觀眾與學生見面的機會。Oli Epp這次為個展來台停留一個月左右,充實異地體驗也期待開啟新的創作靈感,展覽中的《唐》(Tang)正是他在台期間完成的作品,其靈感來自藝術家參觀故宮時所見到的唐代三彩馬,陶馬的傳統工藝表現令他印象深刻,於是他靈機一動將三彩馬與泡麵結合,讓慢工煉成、流傳數百年的工藝品與速食、規模化產品組合,創造一種矛盾又詼諧的視覺印象。

師大美術館展覽《奧利・艾普的小鹹點》!英國藝術家Oli Epp亞洲首個展在台北
右為於台灣期間繪製的作品《唐》。(圖片提供:師大美術館)

師大學生響應數位沉浸短篇

展覽開幕當天,臺師大圖文傳播學系碩士班師生團隊自Oli Epp作品《阿爾戈斯》(Angos)延伸發展,透過動畫與AI生成技術,打造一充滿懸疑氛圍的沉浸式短篇。《阿爾戈斯》繪出一隻頂著9顆眼睛的黑貓,牠巨大的眼睛總凝視著前方,作品靈感源自希臘神話中的百眼巨人,傳說中他永不必眼,因此沒有秘密能逃脫他的視線。未來,師大美術館也將持續扶持新銳藝術家,並將學生團隊創作列入未來展覽主題之一,持續開拓大學美術館的展演深度及交流廣度。

師大美術館展覽《奧利・艾普的小鹹點》!英國藝術家Oli Epp亞洲首個展在台北
(圖片提供:師大美術館)

《奧利・艾普的小鹹點》

展覽時間|2025.03.1605.15

展覽地點|師大美術館3樓(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五 09:3017:30,週六日 10:0017:3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他筆下的魔幻異世界,是記憶的殘影:日本藝術家Cream Ecoe個展《Always be in my heart》登台

日本藝術家Cream Ecoe個展在奇想會!以魔幻筆觸捕捉記憶殘影

記憶存在於虛實之間,靠近事發現場時生動鮮明,後又隨時間的流動模糊變形,在我們感嘆消逝時,日本藝術家Cream Ecoe透過繪畫凝結記憶。台北藝廊奇想會現正展出Cream Ecoe首次海外個展《Always be in my heart》,展覽圍繞記憶、時間與情感交錯等主題,透過藝術家夢幻、超現實的視覺語彙,探索那些隨時光流逝而樣貌模糊、餘韻卻仍繚繞內心的生命片段。

日本藝術家Cream Ecoe個展在奇想會!以魔幻筆觸捕捉記憶殘影
Cream Ecoe〈Always be in my heart〉。(圖片提供:奇想會)
日本藝術家Cream Ecoe個展在奇想會!以魔幻筆觸捕捉記憶殘影
Cream Ecoe〈Blank〉。(圖片提供:奇想會)

記憶,不完全脫離現實的非現實感

色彩在Cream Ecoes的創作中扮演關鍵角色,他經常選擇不易讓人直接聯想到現實世界的色彩,例如紫色、綠色,並搭配藍色來平衡整體調性,這讓他的作品充滿超現實感,引領觀者進入一個陌生又迷人的世界。然而,為了讓作品保持與觀者的連結,他在畫面中保留了現實中的元素,如窗戶、植物或山的輪廓,創造出一種「既陌生又親切」的氛圍,讓觀者能夠投射自己的想像,進入這個幻想空間。

日本藝術家Cream Ecoe個展在奇想會!以魔幻筆觸捕捉記憶殘影
Cream Ecoe〈Are you here〉。(圖片提供:奇想會)
日本藝術家Cream Ecoe個展在奇想會!以魔幻筆觸捕捉記憶殘影
Cream Ecoe〈Space grave〉。(圖片提供:奇想會)
日本藝術家Cream Ecoe個展在奇想會!以魔幻筆觸捕捉記憶殘影
Cream Ecoe〈ハテナ〉。(圖片提供:奇想會)

在本次個展《Always be in my heart》中,Cream Ecoes進一步深化這種創作方式,透過架空的建築結構、虛幻的景色以及非典型的色彩搭配,藉繪畫將記憶的殘影視覺化,並以獨特的筆觸描繪時間與情感的流動。

日本藝術家Cream Ecoe個展在奇想會!以魔幻筆觸捕捉記憶殘影
Cream Ecoe〈Not Entrance〉。(圖片提供:奇想會)

從音樂開啟藝術創作之路

Cream Ecoes最初從事音樂創作,因對專輯視覺設計與藝術表達感興趣,開始踏入繪畫領域。他善於從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提煉靈感,如電影、旅行、城市中的光影變化、建築造型與景觀結構,並將其轉化為畫面中的架構與氛圍,構築獨特的視覺敘事。雖目前以數位創作為主,但Cream Ecoes對未來的創作不設限,期待嘗試以顏料在畫布、紙板、甚至牆面上,進行更自由、開放的情感釋放。

日本藝術家Cream Ecoe個展在奇想會!以魔幻筆觸捕捉記憶殘影
Cream Ecoe〈Space egg storage〉。(圖片提供:奇想會)
日本藝術家Cream Ecoe個展在奇想會!以魔幻筆觸捕捉記憶殘影
Cream Ecoe〈Pung Land〉。(圖片提供:奇想會)

Cream Ecoes個展《Always be in my heart

展期|2025.02.2803.23

時間|13:0020:00,每週二、三公休

地點|奇想會 Whimsy Works(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217號)

入場費|低消一杯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