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回收就是環保?香港「Redress設計大賽」教你重構時尚

你知道我們將自己打扮得光鮮亮麗的背後所隱藏著的真相嗎? 時尚產業是全球其中一大污染行業,譬如來自生產紡織品時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每年就高達12億噸;光是生產1公斤棉花,就耗盡多達2萬公升的水;一年更有 4300 萬噸化學物投入紡織生產。加上快時尚催化,本身就是耗費資源的時尚產業製造了更多的資源浪費和污染。

 

今天的消費者每年平均購入的衣物數量較 15 年前多了 60%,用比以前快一半的時間淘汰它們。而「回收」似乎是最好解決方案, 但實情是這樣嗎? 為了減少時尚浪費和教育設計師與消費者正確的觀念,香港非牟利團體Redress因而成立。以減少紡織廢料為使命的Redress,自2007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減少紡織浪費和推廣環境可持續性,並締造新商機。

 

為了讓「可持續時尚」推廣至各個地方,在Redress創辦人丁潔絲的倡議下,自2011年開始每年定期舉辦「Redress設計大賽」(前稱「衣酷適再生時尚設計」)。作為全球最大型的可持續時裝設計比賽,除了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新晉設計師響應外,更為重要的是旨在教育及啟發這些潛力無窮的新晉設計師。透過教育可持續設計理論與技巧,為循環時尚盡一分心力。

 

「Redress設計大賽」不光是一個比賽,更為追夢的新晉設計師上了一堂寶貴的一課。上屆台灣總決賽者宋怡萱即與我們分享參賽經驗,其繽紛趣味的設計成功吸引了眾人目光。同時她秉持著比賽著重的零廢棄、重新構造和升級再造三大元素,使用了已損壞紡織品和家中二手衣服,通過巧手替廢料尋找新生命,也讓自己重新反思何謂衣服的價值。

 

宋怡萱表示很高興能與全球設計好手交流可持續時尚的心得,並見到大家能為著同一理念而努力。她更認為此次參賽令自己對「回收再造」的概念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有別於一般大眾所認為「回收」就等同與「環保」的想法。那些回收後的衣物可能被銷毀,也可能被重新提煉成原料,而這些都是「不環保」的做法。

 

她認為大多數人對環保回收仍然停留在廢物利用階段,但其實設計師與消費者的責任也非常重要。「對設計師來說,應當從設計開始,思量將浪費減至最低,甚至要考慮若衣服損壞後是否會因不同混合原料,對環境造成更大傷害;而消費者則需重新認識自身衣物外,更要懂得不同物料的護理方法,延長衣物的壽命。況且時尚是會循環的,讓消費者徹底理解可持續設計的理念無疑是最重要課題。」。

 

 

即將邁入第8屆的「Redress設計大賽」,在2018年換上全新形象和名字,盼望進一步實踐減少紡織廢料的使命和推動可持續時尚。今屆比賽首度開放於全球各地、擁抱時尚夢想的設計師。你的設計須為這些回收衣物賦予一種時尚與環保的新關係,並通過個人獨特風格以及緊扣大賽秉持的環保理念,將參賽時尚系列提升至新層次。

 

 

你是否也看不慣時尚產業無止盡的浪費行為,若你有滿腔熱血與靈感,不妨按此報名,盡情抒發你想定義的「可持續新時尚」!

 

 

Info | 2018 Redress設計大賽

報名網址:https://www.redressdesignaward.com/2018/apply

報名截止時間:2018年3月13日晚上12時前遞交申請

更多詳情請洽官網:https://www.redressdesignaward.com/home

 

(2018/04/19更新) 2018準決賽入圍名單出爐

經過首輪激烈評審,2018年度「Redress設計大賽」準決賽者名單正式揭曉。這個貴為全球最大型的可持續時裝比賽,是由香港非牟利環保團體Redress主辦。今屆是自2011年舉辦以來最具挑戰性的一次。專業評審團審核破紀錄來自全球56個地區的申請。他們基於創意、原創性、可持續性和市場認受性,從數百名擁有抱負的年輕可持續設計師中挑選出30位。(完整名單點此)

 

via Redress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從白T的日常、香奈兒2.55口蓋包的優雅、龐克風格的挑釁,看時尚經典如何成為時代的衣著宣言

左圖:雷蒙斯樂團(The Ramones),聖塔莫尼卡(Santa Monica),1976年。右圖:Inès de La Fressange,Chanel 1984年春夏系列。(圖片來源:《時尚單品全圖鑑:78件經典穿搭設計與百年時尚傳奇》)

衣著如同我們的第二層皮膚。這一層外衣保護著我們、裝扮我們、給予我們安全感。每個人身上的衣著都透露著內心的風景,同時也反映出社會、政治、文化和經濟背景。因此它才成為所謂的時尚,成為一種現象、一個產業、一種價值觀、一種權威。

衣物間的必備單品:白色T恤

「我向來把T恤當做時尚的開端與結尾。」——喬治.亞曼尼(Giorgio Armani)

舒適、實穿、百搭的白色T恤起初只是一件不起眼的內衣,卻在20世紀後半葉一躍成為時尚界的必備單品。它平凡無奇卻又獨一無二,承載著多元的意義,體現時尚產業的種種矛盾。

現代最早的T恤雛形在1898年出現。當時美國軍隊將它作為汗衫納入士兵制服標配,在熱帶地區執行任務時,甚至可以外穿。二次大戰期間,T恤的用途更廣了,不再只是內衣,更塑造出勝利者的形象。穿上貼身T恤的士兵展現出陽剛之美,同時隱約流露出一絲性感的曖昧。

好萊塢看準了白T製造出的這種曖昧感。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在大銀幕上穿了一件白T,肌肉與身形展露無遺。而後,叛逆少年、無畏的女子、睿智的學生和參與1968年「五月風暴」的革命者們都群起效仿。女權主義者會只套白T、不穿胸罩,同性戀團體也將它視為性感的象徵。

左圖:馬龍.白蘭度,《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1951年。右圖:圓領T恤,Velva Sheen。(圖片來源:《時尚單品全圖鑑:78件經典穿搭設計與百年時尚傳奇》)
左圖:馬龍.白蘭度,《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1951年。右圖:圓領T恤,Velva Sheen。(圖片來源:《時尚單品全圖鑑:78件經典穿搭設計與百年時尚傳奇》)

經典設計:2.55口蓋包

「如果時尚無法走上街頭,那就不是真正的時尚。」——嘉柏麗.香奈兒(Gabrielle Chanel)

Chanel的永恆魅力植根於創始人Gabrielle Chanel構想的那些前衛元素。例如經典的2.55口蓋包美學背後蘊含著如傳說般的故事。長方形的輪廓和肩帶設計據說靈感源於她對軍用掛繩包的觀察。她秉持著一貫的理念,借鑑男性設計,為女性打造更便利的配件。

Gabrielle Chanel曾與許多騎士和賽馬騎師來往,這款包上的菱格紋設計靈感就是來自他們的外套。獨特的表面縫線最早應用於皮革、針織與絲緞上,不只時尚,更能讓成品更為耐用。

細節與自在的靈感

這款包的背帶靈感來自她套裝外套的雙層門襟鏈條。這種設計可以把包背在肩上,解放雙手。而結合皮革與金屬鍊的肩帶也較為柔軟,不會壓痛皮膚。包的內裡選用鮮紅色粗紋布料,方便快速找到包內的物品。還有專門放置口紅的小口袋與另一個用來珍藏情書的小暗袋。

2.55口蓋包述說著一段在拘謹的年代創造閒適風格的故事。1950年代的時尚將女性困在拘謹的刻板印象中,但Gabrielle Chanel決心改變,把她的閒適自在注入設計之中,將2.55口蓋包化作一場小革命。

左圖:碧姬.芭杜在電影Une ravissante idiote拍攝現場,1963年。右圖:2.55口蓋包,Chanel。(圖片來源:《時尚單品全圖鑑:78件經典穿搭設計與百年時尚傳奇》)
左圖:碧姬.芭杜在電影Une ravissante idiote拍攝現場,1963年。右圖:2.55口蓋包,Chanel。(圖片來源:《時尚單品全圖鑑:78件經典穿搭設計與百年時尚傳奇》)

風格的誕生:龐克「英國的無政府主義」

「龐克不只是音樂風格,更是一種態度。」大衛.拜恩(David Byrne)

1971年時,龐克一詞首次被用來形容一種音樂風格,這是一種挑釁而原始的搖滾,狂暴、不羈,與當時流行的華麗搖滾浮誇的美學形成鮮明對比。紐約的雷蒙合唱團(Ramones)、英國的性手槍樂團(Sex Pistols)高舉反對一切的旗幟,反資本、反保守、反體制。

龐克風格毫不掩飾地展現暴力、性與各種政治不正確的事物,在服裝上則是破爛撕裂的布料、滿是洞眼的衣服,以及穿透衣服甚至皮膚的別針。這種文化取材自既有符碼,卻又刻意加以扭曲與顛覆,例如將代表貴族氣息的蘇格蘭格紋與充滿地下文化暗示的皮革交織在一起。這種風格的交融,特別表現在女性穿著上,她們從BDSM美學中尋找靈感,透過網襪、乳膠等材質,構築出一種刻意挑釁的性感意象。設計師Vivienne Westwood為龐克風格創造了商業價值(龐克文化的一大矛盾!),而她的伴侶Malcolm McLaren則組了性手槍樂團。龐克不僅僅是一場聽覺衝擊,更成為一場視覺與文化的全面顛覆。

英國龐克團體,倫敦,1970年代。(圖片來源:《時尚單品全圖鑑:78件經典穿搭設計與百年時尚傳奇》)
英國龐克團體,倫敦,1970年代。(圖片來源:《時尚單品全圖鑑:78件經典穿搭設計與百年時尚傳奇》)

本文內容節錄自La Vie出版書籍《時尚單品全圖鑑:78件經典穿搭設計與百年時尚傳奇》

出版日期|2025/06/21

作者|海莉.愛德華-杜雅丹 Hayley Edwards-Dujardin

這是一張時尚界的寶藏地圖,帶你認識那些永遠不會退流行的經典單品。本書精選了 78 件經典服飾和60件改寫時尚史的創意設計,一次帶你看懂潮流是怎麼被創造出來的。收錄超過280張精美圖片與資訊圖表,帶你用最直覺的方式了解每個單品的歷史背景、設計亮點,甚至是它們如何影響了當時的社會文化。

✹ 更多新書資訊 ⭢ La Vie 圖書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從城市地標出發,走向山野靈感:The North Face 台北101門市全新亮相!

重新詮釋自然語彙,打造沉浸式戶外空間

全球戶外品牌 The North Face 於台北101購物中心全新升級開幕門市,結合空間設計與自然美學,打造宛如城市與山野交會的探索基地。全新門市以台灣在地自然意象為靈感,融入「竹、林、山、石」四大元素,傳遞品牌核心精神「Never Stop Exploring 探索永不停止」。

The North Face

寬敞空間中,「FUTURE OF BAMBOO 竹之未來」取材自台北101建築語彙與竹材文化,採用天然木質與現代結構演繹人與自然的平衡;「PEAK OF JADE MOUNTAIN 玉山之巔」則透過山形裝置、攀岩繩索與海拔符號重現玉山輪廓,向專業裝備系列 Summit Series 致敬;而「WILD OF COMMUNITY 山野之營」則模擬露營場景,成為都市人重新連結自然、分享戶外靈感的社群空間。

The North Face

風格與機能並進,2025春夏系列同步登場

配合門市開幕,The North Face 同步推出 2025 春夏系列服飾,主打 Urban Exploration 系列。設計靈感來自自然風貌與城市機能,融合輕量、透氣、防曬等實穿技術細節,打造適應多場域的夏日風格。女款以輕盈材質與層次剪裁營造靈動氣息,男款則運用山脈與隕石坑等圖騰,展現自然與設計的對話。

The North Face

韓國人氣歌手 JEON SOMI 魅力現身,詮釋甜酷戶外風尚

開幕現場驚喜邀請韓國人氣女歌手 JEON SOMI 現身,以甜酷造型演繹 Urban Exploration 新作。她身穿台北101門市搶先販售的拼接長洋裝,搭配 Hedgehog GORE-TEX 防水徒步鞋,展現城市與自然無縫切換的風格態度,重新定義戶外穿搭的美學邊界。

The North Face

設計靈感由地而生,邀你共築探索生活

The North Face 以全新的展示空間,邀請每位探險者從台北出發,感受城市之中的山林氣息。無論是對戶外生活的嚮往,還是對風格細節的追求,都能在此找到屬於自己的探索節奏。

The North Face

北面台北101門市資訊

電話:(02)8101-8105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5段7號B1

營業時間:週日至週四 11:00-21:30  週五至週六 11:00-22:00

圖片提供 │ The North Face 文字整理 │ S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