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可貴的藝術知識傳承!藝術推手勞力士集結視覺藝術、戲劇、音樂大師展開與門生的創作對話

有什麼比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更令年輕藝術家嚮往?來自建築、文學、電影、音樂、視覺藝術、戲劇和舞蹈的新銳藝術家們,須經歷嚴格的評選制度,才能獲得此資助計畫,不但能與大師貼身學習,也能將自己的藝術創作推向國際舞台!

 

「我想要導出奧斯卡最佳導演得主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on)那般的影片⋯」、「如果可以跟菲利普·葛拉斯(Philip Glass)一起在台上演奏的話⋯」、「若能與大師大衛 基帕菲特(David Chipperfieldd)來一場城市建築探索⋯」

 

這樣的開場映照著每一位年輕藝術家、表演者或是設計師的內心世界,習藝於師並將其知識傳承,儘管世界快速變動,科技日新月異,藝術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未曾改變。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Rolex Mentor and Protégé Arts Initiative)深知世代傳承藝術知識的重要性,因此早在15年前即推動此項計劃,透過導師與門徒的切磋互動,不斷延續藝術價值與展現個人成就。

 

勞力士公益慈善部主管麗蓓嘉.艾爾文(Rebecca Irvin)表示:「我們希望此計畫可以為藝術服務,更希望它是廣泛的,而不是單一的藝術,我們也想鼓勵不同藝術學科之間的互動。」在此資助計畫中,將藝術分為建築、文學、電影、音樂、視覺藝術、戲劇和舞蹈,並邀請各領域的大師擔任導師,經由推薦人推舉的名單中找尋適合的門生,再請導師決定最後的門生人選。此計畫為期兩年,而門徒與導師實際貼身學習的時間為一年,並將這一年時間所累積的成果於勞力士藝術週末(Rolex Art Weekend)發表。自2002年首屆創立以來,目前已有50位導師參加此計畫,期間來自250位不同的專家提名了1,100多名年輕藝術家,同時也有120位藝術家和創意領袖作為該計劃的藝術顧問。其中雲門舞集的創辦人、藝術總監林懷民就曾擔任2012∼2013年的導師,指導來自巴西的青年舞蹈家Eduardo Fukushima,當年年輕門徒特地從聖保羅搬來台北習藝,不僅探索身體肢體的限度,同時浸潤在林懷民老師的舞蹈哲學之中。

 

本年度的勞力士藝術週末選擇在柏林舉辦,這座城市有著年輕不羈的藝術氣息,同時也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為期兩天的勞力士藝術週末,不間斷的藝術表演、展覽與論壇接連展開,不僅展現過去一年的創造成果,更透過藝術的價值與知識延續著導師與門生深厚情誼。

 

Visual Art 視覺藝術

Mentor ∣ 瓊 喬納斯(Joan Jonas)
Protégé ∣ 潘濤阮(Thao-Nguyen Phan)

當文字在文化中消失

藝術家的創作靈感,常常來自於所處的環境與文化之中,於平凡的日常中探索藝術的價值。來自越南的藝術家Thao反思自身國家藝術資源的匱乏,因此在取得芝加哥藝術學院繪畫及素描碩士學位後,便與其他藝術家創辦「藝術勞工」(Art Labor),致力推動讓藝術進入當地社區的計劃。

 

在師徒門生年度作品的發表會上,展示了一系列名為《Voyage de Rhodes》的水彩畫作,有別一般畫作的陳列方式,僅將畫框的單邊垂直固定於牆面上,觀賞方式格外有趣。揮別一般的白色畫板,Thao拿著傳教士羅德斯(Alexandre de Rhodes)寫的書頁作為她的畫布。此書名為《越南羅德島》(Rhodes of Viet Nam),是羅德斯於17世紀時探訪亞洲,並對當時於越南的所見所聞寫下的紀錄。

 

越南長久由中國統治,隨後經歷法國殖民時期,官方的文字及語言原為中文,但20世紀後便開始以羅馬拼音為主,年輕世代若是想要透過文字理解自己國家的文化歷史非常困難,因此,對於像Thao這樣的年輕人來說,那彷彿是一段不曾存在的歷史,「我對這種從一種書寫系統到另一種的轉換很有興趣。」因此她將法文書寫的《越南羅德島》一頁一頁拆下當成畫布,畫布上彩繪著工作中的越南婦女、打鼓的孩童或日常風景,甜蜜中總帶著一點苦澀,看似美好的畫面中也帶著一股險惡與暴力,上百張圖畫呈現了一位年輕藝術家對於越南當代文化的描繪,即是熟悉繽紛也帶著灰色冷漠。這些畫作高高低低垂直排放於牆壁,不僅改變觀者觀看畫作的角度,彷彿也將書本與畫作之間的意義做出對照與轉換。


高齡81歲的導師Joan Jonas曾經歷過越戰時代,因此對於越南文化有一種特別的情感,選擇Thao除了創作天分之外,Joan也想藉由此機會提拔越南的藝術家,在師徒的計畫中給予Thao另一個啟發便是藝術跨界的整合,原本單純於繪畫創作,但她認為藝術家可擁有很多可能性,藝術家可多交建築師、雕塑家的朋友,因此在Joan的鼓勵之下,Thao首次創作短影片,並引用了紅樓夢的內容,透過影像創作表達出關於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探索。

 

 

Music音樂

Mentor ∣ 菲力普 葛拉斯(Philip Glass)
Protégé ∣ 寶芝 佐佐木(Pauchi Sasaki)

身體的發聲器

這是一場滿足感官的音樂表演。來自秘魯的日本裔音樂家Pauchi Sasaki從幽暗的座位後方以極緩的速度移動步伐至舞台,身上所穿的衣服是由一顆顆音箱製成的服裝,沒有樂器演奏,而是隨著肢體動作而發出不同的聲響,猶如身體就是一個發聲體,帶點詭譎神秘的氣氛。緩慢的步伐與奇幻的音階逐漸移動至舞台,聽眾們在暗黑之中,屏氣凝神聽著每一個由身體所創造出來的聲音,沒有音調沒有節奏,帶領我們探索對於聲音的認識。回到舞台上,另一段表演隨即展開,弦樂團投入於Sasaki譜曲的演奏之中,結合巨大的數位影像,數位與音符猶如細胞般地在我們身體中串聯,進入一趟美好的感官旅程。

 

Sasaki與導師Philip Glass雖然成長於不同年代,但對於音樂皆充滿前衛與創新的點子,Philip Glass以理性、簡單的音符有秩序地重複、堆疊與延伸,曾做過多部電影配樂以及譜寫交響樂曲,音樂風格極具個人色彩。此次的導師與門生的合作,他們譜出的樂章不受限於樂器與設備,Sasaki穿著她創作的音箱服裝,隨著肢體語言與場域,奏出身體的聲音。

 

 

Theater劇場

Mentor ∣ 羅伯 勒帕吉(Robert Lepage)
Protégé ∣ 蒂亞斯 翁彼雷斯(Matías Umpierrez)

觀者與被觀賞者

隨著眾人的步伐魚貫而入,沒有一絲光線的劇院裡,沒有椅子、也沒有舞台,觀眾僅能憑藉一點直覺找一處角落站立著,隨即四面牆上的布幕開始上演這齣由門生Matías Umpierrez所編導的戲劇,並由擁有40多年戲劇表演經驗的導師Robert Lepage擔任其中的演員角色。故事內容先不多說,有趣的部份是在於將觀眾集中在中央,而四面牆上則是四個不同視角的畫面,解構戲裡每一個演員的對話與表情。

 

以往的戲劇表演受限於空間形式,觀眾坐在台下面對舞台,觀眾與演員之間是單面視頻的對應,而這場戲中,觀者彷彿站在演員中間,看著他們每一個動作與對話,每一個牆面都是不同的畫面,一部戲拆解成四個畫面,四個運行的畫面再組成這部戲的劇情,觀者須隨時將視線游移在不同的牆上,雖感受到的劇情有點緊湊與片段,但也創造了極為有趣的觀戲方式。

 

 

Text /  林佳育

圖片提供 / Rolex 勞力士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2018《La Vie》雜誌 4 月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個展登台!用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象徵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受藝術收藏推廣品牌「上芊藝」之邀,首度來台舉辦個展《Just go with the flow》,即日起至12月29日於時尚選品 X 藝術空間「LIGHTWELL」中山旗艦店登場。

LIGHTWELL中山旗艦店是棟帶天井的老房子,白天時總有陽光灑落,讓本就純白、通透的展演空間顯得更為寧謐,在這欣賞韓國藝術家金官泳的作品,再適合不過。金官泳對色彩的掌握敏銳,總能透過色彩及筆觸的堆疊為畫作賦予生動表情,即使視覺抽象,情感卻易懂且深刻。他不只藉畫傳遞情緒,更將創作時的思考路徑畫進作品,藉一條條細線帶領觀者重回自己作畫時身處的時空。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圖片提供:LIGHTWELL)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圖片提供:LIGHTWELL)

色塊與細線串起記憶和心境轉折

金官泳畢業於韓國弘益大學雕塑系,曾赴米蘭布雷拉美術學院進修繪畫。他認為色彩是傳達情感的直接媒介,創作抽象繪畫時總精心選擇色調及色彩,先以單色打底,展現出顏色的密度和深度,再利用不同的筆和刷堆砌顏料,以創造出豐富層次。仔細觀察畫作,會看見色塊和色塊之間的細線,這是以針管沾上油畫顏料所做的標記,藝術家藉此讓觀者更深刻感受到繪畫的「過程」。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金官泳作品〈The Memory of the Unconscious 878〉及〈The Memory of the Unconscious 888〉。(圖片提供:金官泳)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金官泳作品〈The Memory of the Unconscious 867〉及〈The Memory of the Unconscious 869〉。(圖片提供:金官泳)

作畫如「紀念儀式」,帶觀者隨畫沉入心流

金官泳的作畫過程像是一場紀念儀式——層層堆疊的顏料像是被梳理後封存的回憶,色彩是回憶中夾雜的情緒,細線則如個人隨時間之流沈澱的過程。本次展覽名稱「Just go with the flow」正呼應了上述創作歷程,藝術家期待觀者能自由感受眼前所見的畫面,及其所觸發的記憶和情感,展開一場意識和潛意識聯繫的沈思體驗。

讓藝術收藏更平易近人

本次金官泳在台個展的幕後推手——「上芊藝」,為一新型態藝術收藏推廣品牌,由4位身處不同產業的藝術愛好者及藏家所組成。他們在收藏的過程中,察覺人們接觸藝術存在許多門檻和資訊落差,因此希望為初入門藝術收藏的同好,創造一個能更簡單入手藝術品、為生活賦予美感的媒介。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圖片提供:LIGHTWELL)

Just go with the flow》不僅是金官泳在台首個展,也是上芊藝舉辦的第一場展覽,對此共同創辦人Charlotte Chen分享:「金官泳是我們幾位創辦人都喜歡的藝術家,最早在2019年藝博會上認識,後續也保持聯繫、收藏他的作品,並互相討論展覽活動的形式,希望可以作為藝術家創作的里程碑。金官泳的作品顏色療癒,點線面組成的畫面充滿想像,容易讓觀者有自己的解讀,因此希望從他作為上芊藝展覽活動的開始,希望讓我們所喜歡的,讓更多人喜歡,並開啟收藏的旅程。」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圖片提供:金官泳)
韓國藝術家金官泳以抽象畫封存記憶,色彩富情緒、細線串起創作心境轉折
(圖片提供:LIGHTWELL)

金官泳台灣首個展《Just go with the flow》

展期|2024.11.30-12.29

時間|12:00-20:00 (週一公休)

票價|免費

地點|LIGHTWELL 中山旗艦店(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20巷6-1號)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202661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將由藝術家李亦凡代表參展,其長期探索在當代科技的推進之下,數位影像創作的視覺表達途徑及技術性問題,近年作品以劇場性影片搭佐帶黑色幽默的創作語彙,敏銳呈現數位時代下人們的身心波動。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李亦凡《難忘的形狀》影像截圖。(圖片提供:李亦凡)

窺見藝術家的「創作準備階段」

李亦凡的作品常處於如「準備工作」的曖昧階段,觀者所看見的不只是敘事內容,更多的是藝術家創作時與媒材和故事互相嬉戲、搏鬥、甚至虐待的過程——他運用科技媒材的光雕投影技術,提供觀者一種後設的敘事概念;同時結合雕塑、繪畫等媒材,讓各種創作元素在空間中組成奇特的敘事體,成品看似破碎、不完整,卻能從中窺探出藝術家創作時身處的迷亂時空。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李亦凡《難忘的形狀》影像截圖。(圖片提供:李亦凡)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李亦凡《難忘的形狀》影像截圖。(圖片提供:李亦凡)

探索人類與科技的複雜關係

2019年起,李亦凡更嘗試以自行開發的遊戲引擎,搭配實時影像手法進行影像創作,以「一人劇組」的形式即興演繹影像生產背後的敘事,探索著數位時代中人類與科技的關係——從《important_message _360.mp4》談論資訊爆炸下人的生命狀態,到《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數位人之姿揭露數位人身分背後的商品本質。

延伸閱讀|新媒體藝術家李亦凡 × 張碩尹聊創作:從電玩遊戲談到科技與AI的藝術思考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李亦凡《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影像截圖。(圖片提供:李亦凡)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李亦凡《難忘的形狀》影像截圖。(圖片提供:李亦凡)

在宣布李亦凡將代表2026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之際,主辦單位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提名委員會點評其作:「李亦凡遊走在影像、鏡頭、物件、場景與裝置間,其兼具議題性且視覺風格獨特的創作,結合傳統錄像技術與數位媒體;同時,他也具備物件的造型能力,透過數位影像與實體物件的併置,可望為台灣館帶來更多層次的感素,也為資訊與影像爆炸的數位時代,提供深具啟發性的另類思考。」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第61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代表藝術家李亦凡。(圖片提供:李亦凡)

威雙之前,2025新作也值得期待

其實在威雙之前,近年國內重要展覽如2021亞洲雙年展《未至之城》、2023台北雙年展《小世界》等,都能看見李亦凡的身影,他也接連獲得高雄獎、台新藝術獎肯定,今(2024)年更摘下洪建全基金會銅鐘藝術賞,獲得百萬創作基金,並通過荷蘭國際駐村機構Rijksakademie徵選赴歐洲駐村,同步展開銅鐘藝術賞委託新作,該作預計於2025年展出,屆時李亦凡將秉持一貫的黑色幽默,引領觀眾在陣陣歡笑與苦笑之中,一窺當前正在發生,或即將重建的新型態生命政治。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李亦凡《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影像截圖。(圖片提供:李亦凡)
2026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李亦凡:劇場性影片搭佐黑色幽默,呈現數位時代的人心波動
2023台北雙年展《小世界》李亦凡作品《難忘的形狀》展出現場。(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洪建全基金會、李亦凡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