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入選名單公布!徐譽庭、許智彥《誰先愛上他的》、黃榮昇《小美》強勢角逐!

台北電影節備受矚目的「國際新導演競賽」入選名單8日公布,今年共有來自88個國家553部影片報名,近5年來達倍數成長,今年創歷屆之最,入選影片橫跨歐亞美洲,呈現世界電影新銳人才輩出的實力,包括來自台灣、中國、韓國、菲律賓、希臘、瑞士、波蘭、荷蘭、德國、葡萄牙、丹麥、瑞典、義大利、美國出品的十二部影片。其中台灣導演徐譽庭、許智彥的首部劇情長片《誰先愛上他的》與黃榮昇導演的《小美》也強勢入圍,前者將在台北電影節亞洲首映,後者則是台灣首映,與其他10部影片競逐新台幣六十萬元首獎。

 

作為台灣的長片國際競賽,台北電影節從亞洲影展的角度對國際的電影美學形式和議題提出專屬於台灣的觀點,不但逐漸受到本地的觀眾信任,培養了一群死忠影迷,也讓來訪的導演對台灣影展和觀眾的專業上都留下深刻的印象。2016年評審團主席陳英雄導演曾讚許入選影片素質整齊傑出,2017年首獎《割愛》(The Wound)導演約翰.特倫戈夫(John Trengove)也說「這個影展太棒了」。而從近5年投件量倍數成長,由2014年的285件提升至今年的553件,也可以看出國際新導演競賽已逐漸成為全世界新銳影人的兵家必爭之地。

 

在國際新導演競賽入選公布記者會上,《誰先愛上他的》導演徐譽庭笑說以前常抱怨導演沒把她的劇本拍好,直到自己初執電影導筒才明白導演的辛苦,而許智彥在接獲徐譽庭的合作邀約時便一口答應,不同世代的兩人初次合作,徐譽庭雖然常常念許智彥,但也給予他很大的發揮空間;而飾演男主角的邱澤說,這是他演過最美的愛情故事,其中有一場哭戲更是拍了16次才拍完。

 

黃榮昇導演則表示《小美》從柏林影展首映到香港電影節,最後回到台灣,很感謝台北電影節,也期待與台灣觀眾見面;繼《大佛普拉斯》後,鍾孟宏攜手新導演再度擔任監製,他透露從監製的角度看到很多身為導演時看不到的,也發現台灣有許多優秀的新演員。飾演小美房東的陳以文,則為了角色上網搜尋影片,揣摩香港口音。

 

《誰先愛上他的》由知名編劇徐譽庭,活躍於廣告界、MV界的導演許智彥共同執導,劇情描述女主角劉三蓮充滿戲劇性的人生:三年前丈夫離家出走、九十五天前丈夫去世,劉三蓮這才發現丈夫保險的受益人,竟然從自己的兒子變成了一個叫阿傑的男人。憤怒的劉三蓮只好帶著兒子以及她那奧斯卡等級的演技,直衝阿傑的家,展開一場勢不兩立的命中對決。飾演劉三蓮的劇場女神謝盈萱與飾演阿傑的邱澤在本片演技大爆發,兩人精彩的銀幕過招,絕對驚艷觀眾!

 

黃榮昇導演的《小美》由鍾孟宏監製並操刀攝影,講述來自台東的少女小美,來到台北工作後離奇失蹤的故事,影片透過九段訪談來拼湊小美的生命面貌,到底她遭遇了什麼事情?誰又是她最後見到的人?一切的謎團與這九個人的關係為何?電影入選2018柏林影展電影大觀,榮膺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開幕片,卡司包括吳慷仁、尹馨、饒星星、柯淑勤、陳以文、納豆、巫建和、張少懷、劉冠廷等實力派演員。

 

勇奪2018鹿特丹影展金虎獎的《北方一片蒼茫》,是中國導演蔡成杰的初試啼聲之作,劇情講述三度成為寡婦的王二好,誤打誤撞成為替人治病的活神仙,因現實所迫,不得不弄假成真繼續替人趨邪醫病,也想趁機扭轉農村種種保守偏見。不料,村民們的貪婪與冷漠,反倒吞噬她的善意,更步步將她逼至絕境。深受庫斯杜力卡《流浪者之歌》影響,蔡成杰於自身家鄉取景,揭示當下中國農村所面對的荒涼生存現狀。

 

瑞典女導演伊莎貝拉・艾克洛夫(Isabella Eklöf)四十歲交出第一部長片《毒梟沒有假期》(Holiday)就震驚日舞影展,劇情描述毒梟帶著女友前往土耳其度假,在揮金如土、夜夜笙歌的極樂天堂背後,卻也蒙上了毒梟暴力控制的陰影,一場超越爭風吃醋的硬派鬥爭一觸即發。導演大膽玩味性別暴力與人格黑暗,鏡頭既冶豔又充滿壓迫感。

 

入選2017威尼斯影展的《美麗事,殘破世》(Beautiful Thing),透過物品從原油挖掘、運送、製作、焚毀的生死之路,道出人的故事。兩位新導演喬吉歐・費雷洛(Giorgio Ferrero)、費德利科・必亞辛(Federico Biasin)展現驚人的觀察與想像力,將工業的粗糙與魯莽化為絕世美景,在有限的預算中以音樂結構了整部影片,化為一節奏強勁的生命進行曲。

 

《莎拉怎麼了》(Sarah Plays a Werewolf)是導演凱薩琳娜・維斯(Katharina WYSS)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入選2017年威尼斯影展影評人週,描述面臨青春期的17歲女孩莎拉透過學校的戲劇排練,安撫內心的憂傷與悲痛,也試圖揭露深埋心中的一個醜陋秘密。導演用影像呈現現實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暴力,藉由日常生活與經典戲劇的相互映照,細膩地描述女孩成長過程中的自我懷疑與剖析,甚至是自我傷害,探尋女性的歇斯底里。

 

葡萄牙導演佩德羅・皮諾(Pedro Pinho)拿下2017坎城影展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的《自己的工廠自己救》(The Nothing Factory),敘述工廠無預警倒閉的管理階層人間蒸發,餘下的工人們決定試著自主管理的故事。導演以紀錄片般的風格呈現了工人與雇主、工人與工人間的矛盾與衝突,片尾突如其來的工人歌舞秀,更為工人電影開啟了新的形式美學。

 

《#滑板少女》(Skate Kitchen)是一部洋溢青春熱情的作品,取材真實的IG社團「theskatekitchen」,描述住在長島的滑板女孩卡蜜兒,來到曼哈頓下東城滑板基地朝聖,結識一群無拘無束的女子滑板友人,享受疾風衝擊肌膚的快感,也多了許多談心吐苦水的夥伴。與板弟群互別苗頭、爭搶地盤的同時,卡蜜兒也對紅髮男孩漸漸滋長了謎樣的情愫。導演繼拿下日舞評審團大獎《狼子不回頭》(The Wolfpack)後,再次驚豔影壇。


丹麥電影《騙婚風暴》(The Charmer)描述一名伊朗男子想盡辦法尋找對象,以確保自己能得到在丹麥的合法居留權,卻意外愛上一個同為伊朗籍的女子;同時,曾經與他有過情感糾葛的有夫之婦竟在分手後選擇自殺,混亂的情事一發不可收拾。伊朗出生、瑞典長大的導演米拉德・阿拉米(Milad Alami),將自己生命經驗投射到故事中,串連國族議題、新移民困境與階級攀升的掙扎,也讓他拿下2017聖塞巴斯蒂安影展與華沙國際電影節最佳新導演。

《我的人生二月到期》(February)描述女子在深夜裡踽踽獨行,不斷遁逃,逃家、逃學、逃避情人與母親的角色、逃避所有的理所當然,最後流離到貨櫃屋裡生存,最後當這個貨櫃被吊車舉起,女子感受的究竟是危險,還是從高處看到特別美麗的風景?韓國新銳導演金重炫細膩捕捉了這位拒絕被社會規範同化的女子,勇奪2017釜山影展視野單元導演獎與奈派克獎。


《討拍成癮的男人》(Pity)是2018年日舞影展正式競賽片,由「希臘電影怪浪潮」導演巴比斯・瑪克里迪斯(Babis Makridis)執導,聯手《單身動物園》坎城影展最佳編劇,大力嘲諷矯情的人類,劇情描述一位生活美滿而優渥的律師,當妻子車禍陷入昏迷,他陷入悲傷成癮,每天只想哭得假惺惺以博得同情,但當妻子從昏迷中甦醒,他的眼淚攻勢不再奏效,失望的他決心採取行動來維持「可憐」的形象。

 

入選2018鹿特丹影展、紐約新導演/新電影影展的菲律賓電影《成長的發聲練習》(Nervous Translation),聚焦一個父親長期缺席、母親工作早出晚歸的小女孩,她獨自在家時常聆聽一卷錄著父親聲音的錄音帶,玩著扮家家酒,在腦中勾勒「幸福美滿生活」的樣貌。本片細膩中帶有點童趣的奇幻色彩,搭配 80年代的流行音樂與廣告,不但是菲裔日籍導演希林・施諾(Shireen Seno)的自我投射,也是她對菲律賓歷史的回望。

 

「國際新導演競賽」為台灣唯一新銳導演長片國際競賽,凡執導第一、二部長片的各國導演,皆可報名。入選影片將於6月28日至7月14日於台北市中山堂、新光影城及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行放映,這十二部作品的劇組代表也將在台北電影節期間來到現場,和影迷們面對面交流、暢談拍攝故事。競賽結果將於7月3日頒獎典禮上正式揭曉,詳情請密切關注台北電影節官網及Facebook粉絲專頁。

 

via / 台北電影節

恐怖遊戲改編電影《8號出口》3大看點!二宮和也演技逼哭玩家、詭譎世界觀神還原,日本地鐵推「解謎逃脫遊戲」響應

恐怖遊戲改編電影《8號出口》3大看點!二宮和也演技逼哭玩家、詭譎世界觀神還原,日本地鐵推「解謎逃脫遊戲」響應

西門町竟出現「8號出口」?川村元氣執導、二宮和也主演新作《8號出口》即將於2025年9月19日全台上映,西門町真善美劇院前廣場現正搭出黃色通道!8月底日本當地上映時東京、大阪地下鐵相繼推出在真實地鐵站內「解謎逃脫」的趣味遊戲,不免讓人引頸期待台灣相關響應活動——畢竟,無論本身是否為遊戲迷,這部電影恐怕都將燃起你我的遊戲魂。

全球知名恐怖遊戲改編的真人電影《8號出口》,自今年5月在坎城影展首映後,8月底即用最快速度躍上日本院線大銀幕,且不負眾望頭3天就開出近10億日圓票房。台灣緊隨其後於9月19日和觀眾見面,持續堆疊口碑與熱潮。

恐怖遊戲改編電影《8號出口》定檔2025年9月19日在台上映。(圖片來源:《8號出口》官方X @exit8_movie)
恐怖遊戲改編電影《8號出口》定檔2025年9月19日在台上映。(圖片來源:《8號出口》官方X @exit8_movie)

原版遊戲以地下道為場景,在「發現『異狀』立即回頭,沒發現則持續前進直至找到8號出口離場」的單純架構下,成功塑造極高的心理驚悚氛圍,如今經導演川村元氣的電影感詮釋、演員二宮和也的真人化演繹,電影版將玩出什麼新花樣,還待各位親自進戲院揭曉。本文率先分製作陣容、劇情架構、玩家回饋3部分帶大家「找碴」,文末另加映日本東京、大阪地下鐵為響應電影上映特別規劃的解謎逃脫遊戲——看完電影的大家,不妨挑戰真實版?

日本王牌製作人川村元氣此次以導演身分,攜手演員二宮和也。(圖片提供:壹壹喜喜電影)
日本王牌製作人川村元氣此次以導演身分,攜手演員二宮和也。(圖片提供:壹壹喜喜電影)

《8號出口》製作陣容

熱賣電玩遊戲影視化,集人氣導演、演員賦新意

日本獨立遊戲開發商Kotake Create所打造、全球狂銷逾180萬套的同名恐怖遊戲《8號出口》,2024年底宣布將二次創作為電影時便受矚目;確認由偶像天團「嵐Arashi」成員二宮和也攜手小松菜奈,並集結河內大和、花瀨琴音及童星淺沼成共演的新鮮陣容,愈發拉高橫跨遊戲迷到電影迷的期待值;後又因入選第78屆坎城影展午夜展映單元、獲現場觀眾起立鼓掌長達8分鐘(還正巧呼應片名)掀起話題。

主演小松菜奈、淺沼成。(圖片來源:《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主演小松菜奈、淺沼成。(圖片來源:《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主演河內大和、花瀨琴音。(圖片來源:壹壹喜喜電影、《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主演河內大和、花瀨琴音。(圖片來源:壹壹喜喜電影、《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8號出口》電影版編劇兼導演川村元氣,一人擁有導演、編劇、製作人、作家等多重身分,近年曾擔任是枝裕和《怪物》製片、過去則以新海誠《你的名字》及當代經典日片《告白》、《惡人》揚名;不僅是日本近年相當活躍的創作者,先前亦應邀來台參與過金馬電影大師課,對台灣觀眾而言並不陌生。2022年,憑導演首作《百花》成首位榮獲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Festival de San Sebastián)最佳導演獎的日本影人,2025年新作《8號出口》同步入選坎城影展午夜展映單元、多倫多影展焦點之作、釜山影展午夜激情單元等多個具關注度的國際影展單元。

叫好之餘也叫座,電影8月29日正式在日本上映,首3日票房直衝9.5億日圓(約2億台幣),毫無懸念拿下當週新片第一、佳績僅次於《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窩座再襲》,同時登頂2025年日本真人電影開片票房冠軍。

▼ 《8號出口》官方X公開的前導預告累計突破3,000萬次瀏覽

《8號出口》劇情架構

深陷無限循環的地下道,靠簡單「找錯」破難關

一名迷路男子(二宮和也飾)被困在無盡且冰冷無機的地下道中,為了逃脫而踏上尋找「8號出口」的旅程。這場挑戰的規則很簡單:不要忽略任何異變之處。若發現異變請立刻回頭;若一切正常,就繼續前進。最後一定要從「8號出口」離開,但只要錯過一次,就會被送回起點。迷路男子是否能成功達成目標,逃出這條永無止境的地下迴圈?

▼ 中文版預告搶先看

《8號出口》玩家回饋

主創對「改編」的掌握度高,不改動原作風味下形塑極佳電影感

改編作品尤其面臨一大考驗:如何在原作的具象或抽象「底色」上,繪出改編者乃至更多觀眾腦中可能的色彩。《8號出口》遊戲2023年上市時即深獲平台玩家歡迎,有超過90%給出好評,並指出它的設計邏輯簡潔、卻能爆發心理恐怖感,緊張度與真實度都拿捏得恰到好處,遊戲中的地下通道畫面甚至讓人聯想到東京都江東區實景;電玩評論則稱其將「鬼打牆」和「大家來找碴」機制結合運用得十分出色。唯相對單一的場面和劇情設定,引眾好奇怎麼擴充至大銀幕需達到的量體和複雜性。

《8號出口》於相對單一的場景中循環,如何加以足夠的「電影感」考驗改編團隊功力。(圖片來源:《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8號出口》於相對單一的場景中循環,如何加以足夠的「電影感」考驗改編團隊功力。(圖片來源:《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事實證明,《8號出口》電影整體調度理想,從劇本結構、導演手法到製作實踐各面向到位,被盛讚既保留遊戲的原始風格,為更突顯人性凹凸而添加的元素亦賦予故事全新張力,且幾乎沒有日式電影難免給人的老調重彈之感;作為一款遊戲改編作來說,可謂「完全沉浸」,尚不乏意外感動落淚的觀眾回饋。另方面,為熱愛原作詭譎莫測的世界觀走進戲院的原作迷群體至關重要,畢竟世界觀即為作品核心所在——捨去或丟失原作世界觀的改編作品仍可能獨立成為佳作,但從原作迷時而被氣得跳腳的案例即可見得,它必定不能被定義為「好的改編作」。關於這點,《8號出口》完成度高、故事性強,同時還有主演二宮和也水準之上的好演技為角色挖鑿深度、勾勒豐富線條,無疑將電影版再帶上層樓。

⋯⋯前所未有的心理恐怖遊戲即將於2025年9月19日在全台各大戲院啟動。

二宮和也的表現大受好評,日本觀眾多評價其演技使人物更具說服力。(圖片來源:《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二宮和也的表現大受好評,日本觀眾多評價其演技使人物更具說服力。(圖片來源:《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和童星淺沼成有精彩共演戲份。(圖片來源:《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和童星淺沼成有精彩共演戲份。(圖片來源:《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同場加映:東京、大阪地下鐵「解謎逃脫」響應活動

有趣的是,《8號出口》在日本上映的相關宣傳活動包含自上映日起和東京、大阪地下鐵合作舉辦的真實版解謎逃脫遊戲。概念與劇中類似,挑戰者購買專用解謎套件後,破解第一道謎題即可獲知第一個目的地,以此類推,逐步依循套件指示搭乘地下鐵前往不同地點,並尋找沿線散布的各種「異變」,最終破解所有謎題即算通關成功——逃出「8號出口」。除讓未玩過原版遊戲的觀眾親身體驗逃脫樂趣,也邀請遊客一面享受兩座城市地鐵魅力。

真實版解謎逃脫遊戲模擬劇中概念進行,予觀眾「角色的一日體驗」機會。(圖片提供:壹壹喜喜電影)
真實版解謎逃脫遊戲模擬劇中概念進行,予觀眾「角色的一日體驗」機會。(圖片提供:壹壹喜喜電影)
*注意事項:
1. 遊戲時間約3至5小時(期間基本上不會出站),建議10歲以上參與,由玩家自備智慧型手機。
2. 每位成人玩家必須獨立購買1份專用解謎套件,另有親子模式允許兒童共用家長購買的套件遊玩(同時配備只供家長瀏覽提示和答案的功能)。
3. 為管理遊玩進度,需與遊戲特設售票網站ESCAPE.ID連動;可直接使用Google、Line、Apple帳號或電子郵件地址註冊。

【東京場次】

  • 時間:即日起至2025年11月3日(最終日僅開放遊玩至20:00)
  • 地點:東京地下鐵各站站內及地下連通設施
  • 票種:一般版 ¥3,300/24小時版 ¥4,000(主辦單位建議選擇24小時方案,僅限於遊戲特設售票網站購買)
  • 購票方式:實體店鋪、東京地下鐵部分車站「大叔自動販賣機」(各店鋪地址和各站售票機位置詳見遊戲入口網)、遊戲特設售票網站ESCAPE.ID及其他合作網站

【大阪場次】

  • 時間:即日起至2025年10月31日
  • 地點:大阪地下鐵各站站內及地下連通設施
  • 票種:單解謎套件 ¥1,000/解謎套件+一日乘車券套裝 ¥1,500
  • 購票方式:大阪地下鐵定期票販售點(梅田站、難波站、天王寺站)
《8號出口》解謎逃脫遊戲於東京、大阪地下鐵同步展開。(圖片來源:《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8號出口》解謎逃脫遊戲於東京、大阪地下鐵同步展開。(圖片來源:《8號出口》日本官方宣傳平台)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西島秀俊X桂綸鎂《Dear Stranger》獲選2025金馬閉幕片!懸疑劇情直搗深層人性,電影美術3大彩蛋揭亞裔夫妻祕密

西島秀俊X桂綸鎂《Dear Stranger》獲選2025金馬閉幕片!懸疑劇情直搗深層人性,電影美術3大彩蛋揭亞裔夫妻祕密

導演真利子哲也最新作品、日台美合製電影《Dear Stranger》即將於2025年9月12日在日本上映,早前主演桂綸鎂出席影展透露拍攝心得,搭配完整預告及頻頻釋出的劇照更引劇情猜測。同時,在編導演備受關注之餘,本片電影美術亦藏各種有趣暗示,本文完整帶來從主創、劇情、寓意,到拍攝選址和空間陳設的綜合看點整理。

最新消息:2025金馬影展將由西島秀俊將攜《Dear Stranger》來台閉幕

金馬影展甫公布《Dear Stranger》為2025閉幕片,導演及兩位演員確定出席影展參與映後座談。真利子哲也表示非常高興自己的新作能同許多敬愛導演的作品一樣獲選金馬閉幕片,希望能為影展劃下精彩句點;西島秀俊提到和桂綸鎂合作是一次難以忘懷的美好經驗,很榮幸成為本屆焦點影人。

2025金馬影展焦點影人西島秀俊。(圖片提供:金馬影展)
2025金馬影展焦點影人西島秀俊。(圖片提供:金馬影展)

影帝影后首次共演,台日觀眾萬千期待

熟悉桂綸鎂的觀眾,肯定都相當期待這部新作品面世。多年來,作為一個從不趕鴨子上架、所謂並不高產的演員,其作品始終揭露著一種嶄新且清澈、冥冥之中卻可感知必然經過大力自我釀造後去蕪存菁的深切表達,讓觀眾不由地也總會拿出更多幾分認真來細細品味。

那麼近期焦點除此無他——由日本知名導演真利子哲也執導、西島秀俊與桂綸鎂搭檔演出,日台美三方共製且全片於紐約取景的懸疑電影《Dear Stranger》(中文媒體多暫譯作《親愛的陌生人》,下以此稱)定檔2025年9月12日在日本上映,片方近期正陸續於社群平台發布劇照和幕後記事進行預熱。因此,本篇將以現有資訊最大值,分主創團隊、劇情大綱、電影美術3部分介紹,文末加映桂綸鎂上週出席影展時無意中透給大家釣釣胃口的拍攝感想。台灣目前雖還未有關於上映時間的明確消息,不過絕對是指日可待,讓我們一邊先行了解,一邊靜候佳音吧。

▼ 《Dear Stranger》日本版完整預告搶先看

《親愛的陌生人》主創團隊

導演真利子哲也(Tetsuya Mariko)以代表作《失序男孩》、《男人真命苦》及近年短片《遺失》為大眾所熟知,創作主體聚焦社會邊緣、困於青春迷惘的個人,尤擅以交織黑色幽默、具視覺衝擊感的鏡頭帶動觀眾感官反應,被認為是社會暴力的描繪者。且他和金馬格外有緣,《失序男孩》、《男人真命苦》皆在過去影展上大獲好評,兩度隨片來訪的他也對台灣印象深刻。

另位日方主創為男主角西島秀俊(Hidetoshi Nishijima),其於1990年代因偶像劇《愛情白皮書》成名,後轉而耕耘舞台劇和非主流獨立電影領域,曾演出包括北野武導演的《淨琉璃》、描繪江戶時代的《大奧》琢磨演技,2021年憑改編自村上春樹小說的電影《在車上》廣受國際認可,更成為首位獲得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的日本演員。今年金馬影展特別規劃的西島秀俊專題,也將選映他早期與黑澤清導演合作的《人間合格》、與伊朗導演阿米爾納德瑞合作《電影魂CUT》及口碑之作《在車上》等。

*該專題完整片單後續將再公布,有興趣可持續關注金馬影展官方網站官方社群
西島秀俊於《親愛的陌生人》中飾演丈夫、父親「賢治」一角。(圖片來源:東映映畫《Dear Stranger》官方社群 Instagram @d_stranger_mv)
西島秀俊於《親愛的陌生人》中飾演丈夫、父親「賢治」一角。(圖片來源:東映映畫《Dear Stranger》官方社群 Instagram @d_stranger_mv)

女主角桂綸鎂不必多言,自然是台灣觀眾自動帶入的文藝片女神,不僅出道作《藍色大門》堪稱教材般的經典,亦曾挾《女朋友。男朋友》、《聖誕玫瑰》、《白日焰火》連3屆提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並以《女朋友。男朋友》摘下第49屆后冠。

>> 在此一併推薦沒有看過《白日焰火》這部電影的觀眾可收入片單,該片為第64屆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獎得主,桂綸鎂在劇中的演出也非常精彩。
桂綸鎂於《親愛的陌生人》中飾演妻子、母親「Jane」一角。(圖片來源:東映映畫《Dear Stranger》官方社群 Instagram @d_stranger_mv)
桂綸鎂於《親愛的陌生人》中飾演妻子、母親「Jane」一角。(圖片來源:東映映畫《Dear Stranger》官方社群 Instagram @d_stranger_mv)

《親愛的陌生人》劇情大綱

「是婚姻的寓言、異文化交流的真實寫照,亦是異鄉人凝視下的2020年代美國。」作為電影首發預告文案,此話全然道出電影核心:一段在異鄉、異文化碰撞中破碎的婚姻故事,以及包裹於婚姻故事中的人性啟示。

《親愛的陌生人》大體談美國移民家庭在文化熔爐下煉不開的種族隔閡與內心孤寂。(圖片提供:金馬影展)
《親愛的陌生人》大體談美國移民家庭在文化熔爐下煉不開的種族隔閡與內心孤寂。(圖片提供:金馬影展)

劇情主要呈現在紐約生活的日本人賢治(西島秀俊飾)和台裔美國人Jane(桂綸鎂飾)原先是一對朝著創建幸福家庭邁進的移民夫妻,卻因年幼兒子突然遭遇的一起綁架案(後更發展為殺人案)而使彼此深埋的祕密浮出水面,最終在情感和道德上雙雙走向崩毀。並如演員所言,這回真利子導演亦貫徹其標誌性手法,透過非常動物性的方式探討人性,挖掘深層的愛與絕望;同時仍精準拿捏懸疑電影節奏,90秒最新預告即完美構出心理驚悚雛形。「(這個劇本)通過各種象徵和哲學性元素,靜靜地揭示著『何能謂為人』。那些表面上無法被言說的一些什麼,事實上正是人性中最有魅力、也最貼近本真的部分。」桂綸鎂於演員留言中如此寫道。

劇本以一起兒童綁架為引,深度揭露人性真實面。(圖片來源:東映映畫《Dear Stranger》官方社群 Instagram @d_stranger_mv)
劇本以一起兒童綁架為引,深度揭露人性真實面。(圖片來源:東映映畫《Dear Stranger》官方社群 Instagram @d_stranger_mv)
導演並透過一貫的動物性手法直搗那些無法被言說的「什麼」。(圖片來源:東映映畫《Dear Stranger》官方社群 Instagram @d_stranger_mv)
導演並透過一貫的動物性手法直搗那些無法被言說的「什麼」。(圖片來源:東映映畫《Dear Stranger》官方社群 Instagram @d_stranger_mv)

《親愛的陌生人》電影美術3大彩蛋

在編導演之外,電影美術往往是成就一個時空、使觀眾信服並沉浸其中的關鍵環節。據劇組至今公開的7則幕後記事,可歸納3個用以強化兩位主人公異鄉異文化背景設定的巧思。

1. 拍攝地選址布魯克林「Red Hook」區一棟「紅磚」公寓

不確定為無心或有意,但此選址對劇中角色移民身分的隱性指涉看著相當有意思。「Red Hook」因其紅土地質和有如一塊尖角的區域輪廓而最早得名於17世紀荷蘭殖民者以「Roode Hoek(紅角)」稱之,19世紀中葉後隨海運發展一度成為紐約最繁忙的貨運港區,並吸引移民勞工集中碼頭工作。然而20世紀2、30年代再隨海運移轉至紐澤西等地,此區便陷入經濟衰退、組織犯罪等長時間的動盪和沉寂,1990年代甚至被認定為全美最糟地區之一。直至近20年,經由地產開發、藝術家進駐等社區再造,逐漸復興為一處保留在地生活感的新文化地帶。

綜上所述,電影描繪2020年代的美國,無論從歷史脈絡或當今環境來看,主角一家的生活背景設定於曾經的邊陲地區,引人猜測將著墨社會議題。

2. 主角住處以畫家Edward Hopper筆下美國當代都市的不安氛圍為靈感

出身紐約的已故繪畫大師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以描繪寂寥的美國當代生活風景聞名,大塊面、銳利線條和詭異燈光為其鮮明的創作特徵。直觀而言,《親愛的陌生人》在色調和構圖上皆流露這番韻味,帶來晦暗、壓迫之感。

3. 室內擺飾帶入亞洲風格

從牆上所掛的旅美日本畫家Toya Horiuchi作品、桌上翡翠色調的花瓶,到來自印尼爪哇島、峇里島傳統影戲「Wayang Kulit」所用的皮偶,主角家中陳設在在形塑亞洲風格,卻絲毫不淪為符號,反倒畫龍點睛地達到對於(未能有篇幅在劇中呈現的)角色過往的示意之效。

桂綸鎂談《親愛的陌生人》:再一次體會表演的美好

作為2025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她的一幀」單元評審(註),桂綸鎂7月份於青海出席媒體活動時回應主持人提問談起新片創作過程,「I had a great time there! 在紐約的拍攝讓我打開了一個嶄新的感官體驗。」同時分享在國際交流間收穫非常多不同的觀點,也嘗試了嶄新的表演方法,「我不確定大家看到結果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但至少我在過程裡是用一個跟以往截然不同的方式在執行,而我又再一次地體會到表演的美好。」針對電影接下來將回到台灣為2025金馬影展閉幕,她則更進一步表示,「能夠參與《Dear Stranger》這部電影,我的內心充滿感激,它讓我重回表演的最初,開啟我對於藝術創作的另一扇門。謝謝金馬影展的邀請,很榮幸與你們分享這份感謝與感動。期待這部電影餘音繞樑,陪伴觀眾前進下一趟旅程。」

桂綸鎂被問新片消息表示自己在詮釋這部作品的過程中再一次體會表演的美好。(圖片來源:東映映畫《Dear Stranger》官方社群 Instagram @d_stranger_mv)
桂綸鎂被問新片消息表示自己在詮釋這部作品的過程中再一次體會表演的美好。(圖片來源:東映映畫《Dear Stranger》官方社群 Instagram @d_stranger_mv)

註:「她的一幀」為香奈兒品牌與影展方於2021年共同發起的單元獎項,顧名思義致力於關注華語新生代電影作品中多元的「她」形象,鼓勵女性主題的影像書寫,獎金由香奈兒提供。今年迎來合作設獎5週年,評審團邀請演員桂綸鎂、導演殷若昕及柏林影展電影大觀(Panorama)單元負責人Michael Stütz出任。

集結優秀團隊共同創作,《親愛的陌生人》自上映消息公開至今備受各方關注,桂綸鎂也繼盧貝松監製電影《台北追緝令》後再攜外語作品回歸影壇,流利英文台詞、毋庸置疑的細膩演技盡展於預告之中, 2025年9月12日日本朋友們將搶先一睹此片神祕風采,台灣當然也迫不及待了。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