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攝影大師鏡頭下的約翰藍儂、三島由紀夫!《篠山紀信展 寫真力》展覽六大主題亮點

以人像攝影聞名的日本攝影教父篠山紀信,睽違八年,他再度帶著精彩攝影作品回到台灣,選在台北松菸文創園展出《篠山紀信展 寫真力》,要讓充滿震撼與視覺衝擊的百件巨幅作品,挑逗觀眾的內心與感官!

 

2012年在日本30個地區做巡迴展出的《篠山紀信展 寫真力》,此次首度移師海外辦展,即選擇台灣作為第一站。對於相隔8年再度來到台灣,篠山紀信表示這回的展覽場地和過往傳統美術館不同,特別是這次展出的多幅作品,皆各自劉著不同時代的記憶,像是作為展覽主視覺的約翰藍儂(John Lennon)與小野洋子夫婦《Double Fantasy》專輯封面,這張拍出兩人鶼鰈情深愛意的親吻照,也成為約翰藍儂短暫生命中最為重要且經典的寫真。

 

身爲一名攝影師,篠山紀信希望透過此次展覽,表達「不論是看的人或被看的人,都會感受到其中的震撼,照片特有的魄力」。無論昔時亦或今朝,他巧妙藉由你我熟悉的身影來傳達時間的轉換以及世代的變遷,透過寫真所散發的震撼力——「寫真力」就是他想表達的理念。透過相機去發掘人與人之間所具有的魅力,篠山紀信希望透過各個不同年代的名人,可以引發觀眾與作品間那種強烈的獨特吸引力。

 

展覽一共分為六大區,分別為INTRO、GOD、STAR、SPECTACLE、BODY和ACCIDENTS,全區皆以「THE PEOPLE」人物攝像為主軸,讓觀賞者得以從不同的人物作品中,揣摩每個人物在不同時空背景下所想傳達的精神與理念。

 

INTRO

進入展場後,從事攝影工作達50年之久的篠山紀信,他拿著鏡頭紀錄了一張張如歲月證明的攝影作品,從作家三島由紀夫、約翰藍儂夫婦、日本巨星山口百惠到偶像團體AKB48,精心挑選出上百幅攝影作品,讓觀賞者得以透過簡單的年曆呈現,跟著篠山紀信的攝影足跡,一同見證今昔時代的美好記憶與畫面。

 

GOD

已逝世的人們

原先潔白的展區空間在穿越布簾後,頓時變為僅有微亮燈光的漆黑場域,然而並不會感到可怕,而是有一種超越生死的神聖感氛圍,無論是大幅的三島由紀夫、美空雲雀、金婆婆銀婆婆等大型肖像照,這些曾經璀璨一世的臉孔,如今已離我們遠去,然而他們的精神依舊留存於世不停息。或許年輕一輩的朋友不清楚他們過去的風采,然而他們卻是老一輩觀眾年少青春時的回憶;當然,若僅是細細地凝視著相中人物,那無法掩飾的閃耀鋒芒,同樣讓人震懾。

 

STAR

眾所皆知的名人

對熱衷於偶像明星文化的人來說,這一區所展示的照片絕對不可錯過。從早期的山口百惠、三宅一生、吉永小百合,到近代的安室奈美惠、AKB48、羽生結弦等,每位名人身影都足以做為過往或是當今社會的最佳代表人物。而考量到台灣觀賞者或許對某些人物不甚熟悉,篠山紀信也特地安排了過去與徐若瑄合作的攝影作品於展區中,希冀引發台灣朋友的共鳴。

 

SPECTACLE
帶領我們到另一次元的夢想世界

有別於前一個充滿明星夢的展區,SPECTACLE則像是闖入了篠山紀信構築的異次元夢境中,不僅近距離捕捉歌舞伎役者於台上演出時千變萬幻的姿態,更讓人見識到他們的役者魄力;另外,擺放於兩側,以著名「篠山廣角」攝影技術拍攝而成的少女夢,通過紅即一時的女星後藤久美子演繹,加上繽紛豐富的視覺元素,是整場展覽中最超現實的作品。

 

BODY
裸露的肉體——美學和色慾和突破

細數篠山紀信攝影生涯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屬那些在他鏡頭下既純真又最赤裸的裸身寫真。不用衣物遮蔽,無論男女皆展現他們最自然的一面。過去,裸體總被認為是隱晦又羞恥的表現,然而篠山紀信顛覆這樣的思維,藉由裸體攝影作品去闡述充滿美與力量的生命對話。

 

ACCIDENTS
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中罹難者的肖像

對各式事物都充滿好奇心的篠山紀信,對他而言,2011年3月11日所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讓他重新開始思考做為一名攝影師的職責,面對這樣慘絕人寰的天災,他意識到自己應該做些什麼,於是他揹起相機,親自走訪災區,用鏡頭記錄下眼前狼藉的一切人事物,憔悴、絕望、不安卻又盼著希望,這樣複雜多元的情緒,皆能在此區展品中見著,彷彿向觀賞者提出「人活在世上是怎麼一回事?」的疑問。篠山紀信希望這樣毫無修飾的作品,能夠讓人不要忘記這一天,並有著最為深刻的沉痛與省思。

 

贈票活動進行中!

Info│篠山紀信展 寫真力
展覽日期:107/6/23(六)至 107/9/2(日)

展覽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五號倉庫(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展覽時間:每日10:00-18:00(17:30停止售票及入場)

 

展覽現場照:Ian Liu

圖片:寬宏藝術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馬格蘭攝影通訊社主席Cristina De Middel個展登台!結合紀實與概念攝影,形塑魔幻現實反思社會

馬格蘭攝影通訊社主席Cristina De Middel個展登台!結合紀實、概念攝影形塑魔幻現實

馬格蘭攝影通訊社現任主席Cristina De Middel(克里斯蒂娜··米德爾)台灣首個展《地核、地殼與月球》,將於新竹藝廊「絕版影像館」揭幕,展覽將呈現她結合紀實與概念攝影的獨特創作手法,邀觀眾遊走於魔幻現實,思索當今重要的社會議題。

馬格蘭攝影通訊社主席Cristina De Middel個展登台!結合紀實、概念攝影形塑魔幻現實
(圖片提供:絕版影像館)

紀實攝影不可或缺的要角

馬格蘭攝影通訊社(Magnum Photos)成立於1947年,最初為了忠實呈現二戰後的社會影像紀實而組成,創辦成員都是當時知名的新聞攝影師,包含布列松、喬治.羅傑、曾於北美館舉辦《視覺爆炸》回顧展的勒內.布里等。他們都將鏡頭對準社會及大地上的人文風景,以紀實攝影聞名於世,無論是中國天安門廣場示威、柏林圍牆倒塌、法國五月風暴、美國911事件等國際歷史重要一頁,都有馬格蘭成員穿梭現場拍攝的身影。

馬格蘭攝影通訊社主席Cristina De Middel個展登台!結合紀實、概念攝影形塑魔幻現實
勒內.布里《馬格蘭攝影通訊社成員攝於年會期間的攝影拼貼,皮弗通道,巴黎,法國》1990 © René Burri / Magnum Photos. Foundation René Burri, courtesy Photo Elysée, Lausanne

保有關懷社會的初衷,開拓紀實攝影表現手法

二戰後至今,馬格蘭持續透過攝影反映社會景象,引發大眾思政治、歷史、環境等深刻議題,影響新聞與紀實攝影深遠,雖每代攝影師的風格有別、每位成員表現手法各異,但核心精神數十年來不變,如現任主席Cristina De Middel便是保持信念、卻對紀實攝影手法提出反動的代表。

馬格蘭攝影通訊社主席Cristina De Middel個展登台!結合紀實、概念攝影形塑魔幻現實
西班牙攝影師Cristina De Middel。(圖片提供:絕版影像館 © nanigutierrez_02)

在擔任新聞攝影師10年後,Cristina De Middel開始質疑攝影的紀實價值,歷經長達十年的探索,摸索出結合紀實、概念攝影的創新風格,其作藉由重構現實與探索原型,模糊了事實與虛構的界線,並融合令人著迷的魔幻現實主義,成功在當代攝影界脫穎而出並享譽國際。

馬格蘭攝影通訊社主席Cristina De Middel個展登台!結合紀實、概念攝影形塑魔幻現實
Cristina De Middel〈Un Mundo Raro〉。(圖片提供:絕版影像館)

Cristina De Middel此番來台舉辦個展,全程親自策劃,而主辦藝廊絕版影像館也相信,走進《地核、地殼與月球》展間的觀眾將能欣賞馬格蘭攝影師典型的紀實風格,同時感受到攝影師本人獨特的當代表現手法。

馬格蘭攝影通訊社主席Cristina De Middel個展登台!結合紀實、概念攝影形塑魔幻現實
Cristina De Middel〈UBUTONGO〉。(圖片提供:絕版影像館)

預習Cristina De Middel亮點作品

01《非洲航天員》(The Afronauts2012

本作以非洲國家尚比亞(Zambia)未完成的太空計劃為基礎,發展出虛構敘事,該計劃由科學家Edward Makuka Nkoloso1964年創立,目標是讓尚比亞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和火星的國家。Cristina De Middel將色彩鮮明的影像與真實、虛構夾雜的文獻結合,透過巧妙編導,藉畫面中逼真的太空船、神秘的非洲風景、精心製作的鮮豔太空服,微妙捕捉藏於這個大膽夢想中的諷刺。

馬格蘭攝影通訊社主席Cristina De Middel個展登台!結合紀實、概念攝影形塑魔幻現實
Cristina De Middel〈BUTUNGAKUNA〉。(圖片提供:絕版影像館)

02《晚安,人民》(Boa Noite Povo2019

《晚安,人民》系列影像誕生於巴西東北部的巴伊亞,聚焦於野生與家養動物,呈現牠們在大西洋森林和家園中的生活場景。這些生物以拼貼、檔案照片、鏡面元素和日常物品等各種介入手法呈現,激發觀眾重新思考攝影的表現方式。本作由Cristina De Middel與藝術家伴侶Bruno Morais共同創作,既傳達對自然與野生動物的深厚情感,也以自然作為視覺語言,探討人類生存的極端、神話信仰和政治情感。

馬格蘭攝影通訊社主席Cristina De Middel個展登台!結合紀實、概念攝影形塑魔幻現實
Cristina De Middel〈VENDIDO〉。(圖片提供:絕版影像館)

03《前往中心之旅》(Journey to the Center2021

本作名稱取自法國小說家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著作《地心遊記》,Cristina De Middel將中美洲移民穿越墨西哥的路線,比喻為一趟勇敢的旅程,而非絕望的逃亡。她在這部分展覽中,融入了在中美洲的實地拍攝紀錄、些許虛構元素,透過多層次的影像作品探討複雜的移民議題,呼籲社會超越當前將移民、個人夢想當作政治工具的對立敘事,進而促進更深刻的理解。

馬格蘭攝影通訊社主席Cristina De Middel個展登台!結合紀實、概念攝影形塑魔幻現實
Cristina De Middel〈Alla donde vivia〉。(圖片提供:絕版影像館)

《地核、地殼與月球:克里斯蒂娜·德·米德爾個展》

展期|2024.12.07-2025.02.15

開幕|2024.12.07(六)14:30 *藝術家將親臨現場

地點|絕版影像館1F(新竹市東區東南街53巷47-1號)

聚焦2024徠卡LOBA攝影獎!鏡頭對準離散家園、綠色能源幕後,探索人與環境的關係

2024徠卡LOBA攝影獎Davide Monteleone、Maria Gutu!鏡頭對準荒涼家園、綠色能源幕後

由徠卡(Leica)舉辦、具國際指標及權威性的「LOBA 奧斯卡·巴納克攝影獎」,尤為青睞藉攝影探索人與環境之間關係的影像作品,日前揭曉的2024年得主也不例外——摘下LOBA大獎的達維德·蒙泰利奧尼(Davide Monteleone),藉影像揭示了可再生能源對社會和生態造成的影響;新人獎得主瑪麗亞·古圖(Maria Gutu)則以人口外移嚴重的家鄉摩爾多瓦(Moldova)為背景,探索根源與家鄉的意義。

2024徠卡LOBA攝影獎Davide Monteleone、Maria Gutu!鏡頭對準荒涼家園、綠色能源幕後
(圖片提供:徠卡 © Maria Gutu/Davide Monteleone)

《關鍵礦產——能源地貌》:揭開鮮為人知的綠色能源幕後

2024年第44LOBA共有來自50個國家、約80名攝影師共250件作品參賽,最終由義大利攝影師達維德·蒙泰利奧尼(Davide Monteleone)作品《關鍵礦產——能源地貌》奪得首獎。本作奠基於蒙泰利奧尼對能源產業將重心轉向可再生能源所提出的質疑,他以智利、剛果和印尼的銅、鋰和鈷開採為例,揭開可再生能源對地緣政治、社會及生態造成的複雜影響。

2024徠卡LOBA攝影獎Davide Monteleone、Maria Gutu!鏡頭對準荒涼家園、綠色能源幕後
(圖片提供:徠卡 © Davide Monteleone)

作品不只呈現當地自然風光和工業地景,攝影師也特別將鏡頭對準當地的產業工作者,將他們置於作品的核心,展現出豐富的敘事層次,並期待藉由此作讓更多人關注綠色能源轉型和資源公平分配等議題。

2024徠卡LOBA攝影獎Davide Monteleone、Maria Gutu!鏡頭對準荒涼家園、綠色能源幕後
(圖片提供:徠卡 © Davide Monteleone)

《家園》:為現實而分散,家是否仍是家?

出生於東歐小國莫爾達瓦(Moldova)的攝影師瑪麗亞·古圖(Maria Guțu),以《家園》為題,用一組乘載自身成長故事的動人肖像作品拿下LOBA新人獎。古圖從小由祖父母帶大,她的父母為了養家、謀求生計而離開本國工作,這樣的家庭故事在莫爾達瓦並不罕見——在過去20年,大約四分之一的人口離開這個位於東歐內陸的小國。

2024徠卡LOBA攝影獎Davide Monteleone、Maria Gutu!鏡頭對準荒涼家園、綠色能源幕後
(圖片提供:徠卡 © Maria Guțu)

作為「留下」的人,古圖常走訪莫爾達瓦的村莊,那裡靜謐的氛圍、淳樸自然的生活、人與土地和動物之間的深厚連結,都帶給她深刻的啟發,《家園》即是一系列當地人的日常生活紀錄。古圖說:「我拍攝的這些孩子與青少年的生活讓我感同身受,因為我們的父母都在國外。我想透過作品表達一種對家庭、過去和簡單生活的懷念。」藉由富有詩意的視覺敘事,古圖探尋著根源和家園的意義,即使它們的意義在時間的推移之下早有了翻天覆地的轉變。

2024徠卡LOBA攝影獎Davide Monteleone、Maria Gutu!鏡頭對準荒涼家園、綠色能源幕後
(圖片提供:徠卡 © Maria Guțu)

世界動盪,攝影是觸發反思的媒介

評審團表示,雖兩組得獎作品的表現手法不盡相同,但都契合LOBA的核心精神——透過攝影,圍繞著人與環境的關係展開討論,尤其在戰爭、危機和社會不安全感頻發的時期,攝影不僅是觸動人弦的媒介,也是記錄世界重大事件的工具,更激勵人們對自身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展開反思。

2024徠卡LOBA攝影獎Davide Monteleone、Maria Gutu!鏡頭對準荒涼家園、綠色能源幕後
(圖片提供:徠卡 © Davide Monteleone)

本屆LOBA得獎作品正於德國威茲勒(Wetzlar)恩斯特·徠茲博物館(Ernst Leitz Museum)展出,未來將巡迴全球徠卡畫廊和各大攝影節,來台展出亦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