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白石畫廊將於2018年8月11日至9月23日隆重推出美國藝術家戴爾·奇胡利(Dale Chihuly)最新個展「奇胡利:台北」(CHIHULY Taipei),呈現藝術家50年創作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本次展覽延續香港白石畫廊2018年3月於H Queen’s新空間的開幕特展「奇胡利:香港」(CHIHULY Hong Kong),也是藝術家繼1992年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奇胡利:玻璃藝術」個展及1994年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奇胡利:建築中的玻璃」個展後,睽違25年在台的首次個展。
「奇胡利:台北」將展出諸多近期新作以及部分過去未曾曝光過的作品,探索奇胡利如何在媒材、光影、空間與型態中不間斷的嘗試並突破。其中,《花道:層疊琉璃》即是特別為此展所創作的最新作品,此系列運用了一種特別調製的釉,把處於流體狀態的基底玻璃熔燒到層層疊起的一片片玻璃上,以此形成相互交疊的組合結構,此技法曾在2017年於美國阿肯色州本頓維市的水晶橋美國藝術博物館(Crystal BridgesMuseum of American Art)的「奇胡利:在藝術空間與樹林」展覽中出現,獲得熱烈迴響。
戴爾·奇胡利以將玻璃工作室及玻璃媒材由工藝領域提昇至藝術的範疇而著名。雖然在奇胡利 50 年來 的創作生涯中最為人知的是他的玻璃藝術品,但玻璃只是他的藝術表現手法之一,其實他更同時利用繪畫、雕塑的方式,去嘗試不同的媒材創作。他的裝置藝術在各地建築、古蹟、美術館和莊園展示,並且名揚國際。奇胡利的作品更被超過 200間國際美術館典藏,包括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史密森美國藝術博物館、康寧玻璃博物館等。重要國際展覽包括Chihuly Over Venice(1995-96)、Chihuly in the Light of Jerusalem(1999)、舊金山笛洋美術館(2008)、波士頓美術館(2011)、維吉尼亞美術館(2012)、蒙特列美術館(2013)、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2016)以及水晶橋美國藝術博物館(2017)。以其創作為主軸的「奇胡利玻璃花園」亦於 2012 年在西雅圖中心盛大開幕。
冰島-丹麥藝術家,1967生於丹麥哥本哈根,工作室位於柏林。作品探索藝術與世界的廣泛連結。自1997年起,他的個展陸續於世界各大美術館展出,創作形式涵蓋裝置、繪畫、雕塑與攝影,以其挑戰感知並強調環境共創的展覽與公共裝置,在國際藝壇享有盛譽。2003年,他在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的渦輪大廳創作《The weather project》,以迷霧籠罩的巨大發光「太陽」創造沉浸式體驗。2008年,他在曼哈頓與布魯克林沿岸建造了四座大型人工瀑布,呈現於《The New York City Waterfalls》計畫中。埃利亞松亦透過藝術探索氣候變遷的議題,例如2014年,他將格陵蘭冰川的碎冰帶至哥本哈根市中心,隨後2015年在巴黎、2018年於倫敦再次展出此《Ice Watch》計畫,讓路過的民眾得以親手觸摸來自格陵蘭的冰川碎片,見證冰川融化消逝的脆弱過程。2012年,創立社會企業「小太陽」(Little Sun),並持續參與其發展至2024年。2014年,他與Sebastian Behmann共同成立Studio Other Spaces,這是一間專注於藝術與建築的創作機構。
香奈兒卓越大獎(CHANEL Next Prize)為一國際性獎項,以推動藝術與文化領域創新為使命。每兩年頒發一次,開放所有年齡、性別、國籍人士報名,再由全球各界藝術與文化領袖組成顧問委員會進行匿名提名,最終表揚10位在音樂、舞蹈、表演、電影、視覺藝術、數位設計領域敢於冒險且創意無限的傑出創作者,提供每人100,000歐元獎金,助他們實現富有挑戰性的全新計劃,並可加入香奈兒籌組的導師及人脈交流社群網絡,進一步開啟跨領域合作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