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工業設計與音樂!吳氏設計-吳孝儒展現「型隨在地 」,解密音樂與設計的不衝突共享關係

橫跨工業設計與音樂!吳氏設計-吳孝儒展現「形隨在地」,解密音樂與設計的不衝突共享關係

La Vie 美感俱樂部講座【特別場】-KEF x 吳孝儒,暢談設計人的音樂生活,熱烈報名中!▶ http://bit.ly/2Dv4wD5 

 

若要說起斜槓人才,研究所時以極富東方色彩的「圈凳」一舉登上米蘭設計周的Pili吳孝儒,可說是當之無愧。以工業設計師為本業,也以此身份廣為大家所認識的他,其實在夜晚有著另一個身份—DJ,曾表演於The Wall、Korner、revolver、PIPE 、W Hotel等台北風格live house與樂團酒吧,儘管自稱只是業餘DJ,且始終把音樂當興趣,卻坦言自己在音樂領域的啓蒙比設計早太多了。

 

音樂的感性彌補工業設計的理性

從小家中客廳便設有卡拉ok音響設備的Pili,自幼就在父母親逛影音展的影響下接觸音樂,客廳響著父親與友人的歡唱聲、母親的韻律舞音樂都是常態,也讓他一直以來便認知「音樂是種日常」,對於老音樂也比起同輩朋友更有共鳴。而在當年流行CD、錄音帶、收音機三功能合一的player時,Pili耐心拼湊出自己人生首卷「混音帶(mix tape)」,現在回看,Pili的DJ路彷彿有跡可循。大學才開始接受正規美術設計教育的他,在工業設計領域中,發現並解決產品實務的問題可說是最重要的核心,思考面向相對於平面設計、服裝設計來說較為理性,「所以我覺得音樂算是彌補我感性的部分」Pili真誠地表示。

 

音樂與設計共享的關係

音樂與設計兩條看似互異的領域,Pili卻不認為有任何衝突。他個人對於音樂與設計的關係,最早從研究所便展開,他以嘻哈與黑人音樂常見的創作手法「sampling / 取樣」來解釋:饒舌歌手李英宏的成名曲《台北直直撞》在節奏和旋律上其實就是sample了1970年代美國樂團Zapp & Roger的作品,意即從過去的作品取出精髓,經過創作者的思維轉化之後,譜出邏輯與靈魂相通、但符合當代潮流的新作品。

 

「未來設計,源於地方傳統工藝。」同樣的想法,也能從日本產品設計大師喜多俊之發表的言論中得到印證。Pili解釋,雖然音樂和設計領域不同,但本質無異,「音樂sample的行為和設計很像,創作歷程追根究底,很多手法可以融會貫通,甚至是共用。」就如《圈凳》而言,可說是Pili大玩sampling的絕佳代表作。

 

在歐美世界裡,象徵權貴與財富的「圈椅」,藉由扶手與靠背連成圓弧線條的特殊造型,形塑出華人居家佈置的刻板印象,而方形四腳塑膠凳則是台灣生活中極為常見的座椅,Pili以上述兩者為原型進行了幽默的sampling實驗,在古老傳統的基礎下置裝了現代的物件,傳達一種灰色狀態,「老實說就是上下ㄧ體卻各自表述囉!上面是過去,下面是現在、上面是權貴,下面是庶民、上面是木頭,下面是塑膠、上面是古時富貴人家的傢俱,下面則被扔在路邊也無人撿拾......,或許也因為《圈凳》探討了非常多當代生活及過去傳統的矛盾議題,所以才會引起國際的討論聲浪。」Pili向我們仔細解析創作概念。

 

Form Follows Story 型隨在地

從初始的「型隨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轉化出個人「型隨在地(Form Follows Story )」主義的Pili,從學生時期至今關注到工業設計趨勢轉變,歸納出「家電家具化」的現象,強調功能性的未來感外觀設計逐漸被取代,講究融入個人生活風格的樣貌成為顯學。

 

擁有銳利的設計師品味的他更以KEF LSX音響來實證說明,「我很喜歡LSX的外觀,與其他KEF過去純粹追求聲音及藝術造型比較之下,它是KEF品牌中非常特別且溫潤的款式,內斂地使用北歐織品的神話品牌kvadrat進行異材質包覆,讓原始存粹的機能主義進化至融入室內的最佳催化劑,這樣的結合根本不用多解釋,一看就知道是設計師的要求!5款色彩呈現與材質的搭配軟化了KEF先前科技感音響的樣貌,反映出現將家電和3C產品視為風格配件的趨勢,也讓我從中看見生活感。」LSX傳承了KEF運用音響技術表達每個人都值得認真聆聽至臻的好聲音之外,也以較親民的價格呼應了KEF從專業走入生活的策略,更藉由設計讓音響成為家中的裝飾品。

 

Pili說道,作為一個工業設計師,若見到一個好產品,首先他會先研究產品外觀、剖析如何分模製造,其次,了解所屬品牌的內涵,並追溯到該產品設計師的想法與背景,並在此層次中學習與專研,進行sampling的前置功課,或許未來有機會能翻玩這件作品的元素。「畢卡索說『傑出的藝術家模仿,偉大的藝術家盜竊。( 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 )』。我認為偉大和傑出之間,差別在於設計師是否找到屬於個人的f(x)函數,只要套用自己的x,函數就有了內化的過程而產生不同的結果,而這個x則來自於每個人各異的觀點,以及從前的生活經驗。」

 

然而單有「形」對於產品設計來說永遠站不住腳,身為DJ玩家的靈敏雙耳,在工作室與家中皆擁有音響設備的他,在品鑑了KEF LSX後更表示,不論看電影、打電動、或隨手玩玩DJ台播放音樂時,KEF LSX呈現出的聲音都非常吸引人,使聽覺得到相當飽滿的感受,甚至下了「家裡有它蠻好的」之暖心評論。「我後來才發現,在機能被滿足之後,好的工業設計可以將美好的故事傳遞出去,故事成為時下消費者買單的決定性要素,同時更是設計師值得醞釀、可以紮紮實實地表現因地制宜設計的範疇,所以我才將Form Follows Story翻譯成『型隨在地』。」

 

有人說Pili的設計很「熱鬧」,Pili解釋道,「或許我的作品某方面反映了台灣的狀態和聲音,使得它們看起來並不安靜。Pili進而說明,DJ領域裡有『對拍』的概念,因為前後兩首歌的節奏不一樣,為了讓聽者不覺得音樂中斷與落差,DJ透過調整歌曲的快慢,讓兩首歌銜接,而『對拍』則與『共感』相通,是讓第三者產生共鳴的關鍵。「我的設計作品希望能找到大家生活看見的規律,與大家的生活記憶中有所共感。」相信Pili已透過無數個承載台灣日常文化的共感設計,與每個人心靈「對拍」!

 

KEF LSX官方網站:https://m.tw.kef.com/products/lsx
KEF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KEF.Taiwan/

 

Text / Diane Tang
Photo / Cooper
via / KEF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重溫改變世界的經典設計: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irouette》細數麥金塔、便利貼等20世紀之作

重溫改變世界的經典設計: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irouette》細數麥金塔、便利貼等20世紀之作

回望20世紀至今,哪些經典設計改變了世界?今年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舉辦的展覽《Pirouette: Turning Points in Design》,網羅20世紀至今的全球經典設計,以超過100件家具、電子產品、符號圖標等作品,向觀眾展現設計作為推動社會變遷的重要力量。

20世紀至今的全球作品集

《Pirouette》由MoMA館內策展人Paola Antonelli與Maya Ellerkmann策劃。針對這場展覽,Paola Antonelli表示:「每一件物品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有些物品甚至改寫了歷史。設計能幫助我們意識到並修正負面行為,設計還能發明新的行為模式,承載嶄新的意義,如永續性與公平正義。這些都將於展覽中呈現。」

重溫改變世界的經典設計: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irouette》細數麥金塔、便利貼等20世紀之作
《Pirouette: Turning Points in Design》展覽現場(圖片來源:MoMA)

正如策展人所說,許多設計作品改變了人們的行為模式,它們打破既有分類與刻板印象,在材料、形式與功能上展現創新精神。有些設計對傳統問題提出非常規的解決方案,有些設計則提出了值得深化研究的建設性問題。《Pirouette》像是一本大型的全人類作品集,透過這些物件告訴觀眾,設計是如何不斷地推動社會進步與文化演變。

重溫改變世界的經典設計: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irouette》細數麥金塔、便利貼等20世紀之作
《Pirouette: Turning Points in Design》展覽現場(圖片來源:MoMA)

這些經典設計,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在《Pirouette》登場的作品,有些是全球廣為人知的經典,也有些僅受到領域專家關注,卻仍帶來深遠影響。你一定看過的像是Milton Glaser設計的《I ♥ NY》標誌(1976年)、Art Fry與Spencer Silver發明的Post-it便利貼(1977年)、Sony隨身聽(1979年)、Apple麥金塔128K機型(1983年)等,其中許多設計從革命性的實驗精神出發,如今大大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重溫改變世界的經典設計: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irouette》細數麥金塔、便利貼等20世紀之作
I ♥ NY concept layout(圖片來源:MoMA)
重溫改變世界的經典設計: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irouette》細數麥金塔、便利貼等20世紀之作
Macintosh 128K Home Computer(圖片來源:MoMA)

除此之外,本展也包含一些從未進入商業化階段的概念性作品,如Tejo Remy的《You Can't Lay Down Your Memory》(1991年)、Don Pettit為太空人設計的咖啡杯(2008年)、以及Sabine Marcelis的《Candy Cube》(2014年)。它們展現了設計師如何運用想像力、嚴謹的研究參雜著遊戲精神,進而重新定義人類的行為與體驗。

重溫改變世界的經典設計: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irouette》細數麥金塔、便利貼等20世紀之作
You Can't Lay Down Your Memory(圖片來源:MoMA)

展場中還能看到一些十分近期的作品,是策展團隊認為未來有望對社會產生同等影響力的潛力之作,例如氣候學家Ed Hawkins創作的全球氣溫螺旋圖(2016年),將複雜資料可視化,並以動態展示數十年來全球月平均溫度異常的上升趨勢;以及Gabriel Fontana的《Multiform》運動服(2019年),透過設計推廣包容與嶄新的團隊精神等。

重溫改變世界的經典設計: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irouette》細數麥金塔、便利貼等20世紀之作
Global Temperature Spiral(圖片來源:MoMA)
重溫改變世界的經典設計: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irouette》細數麥金塔、便利貼等20世紀之作
Multiform(圖片來源:MoMA)

《Pirouette: Turning Points in Design》展期至2025年10月18日。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穿上它,走到哪就睡到哪!「ZZZN」結合傳統日式睡袍與數據監測應用,量身訂製睡眠環境

穿上它,走到哪就睡到哪!「ZZZN」結合傳統日式睡袍與數據監測應用,量身訂製睡眠環境

總是覺得睡不夠、睡不好嗎?日本最新發明「ZZZN SLEEP APPAREL SYSTEM」概念服裝,透過數據監測、個人化睡眠環境等科技技術,為使用者打造穿著就能睡的攜帶式高品質睡眠。

數位化時代,人們幾乎無時無刻都暴露在大量資訊之下,而睡眠是我們唯一能夠與世界短暫隔絕的時光。「ZZZN」由NTT DX Partner、SOXAI團隊設計,Konel提供技術支援,以最貼近身體的「服裝」為媒介,提出未來的睡眠方式想像。

穿上它,走到哪就睡到哪!「ZZZN」結合傳統日式睡袍與數據監測應用,量身訂製睡眠環境
「ZZZN」以最貼近身體的「服裝」為媒介,提出未來的睡眠方式想像(圖片來源:ZZZN)

回應現代通病:睡眠不足

根據OECD的統計,日本人平均睡眠時間在全球已開發國家中落在倒數第一,睡眠不足、睡眠品質不佳似乎已成為當代人的通病,對身心造成嚴重影響。另一方面,隨著健康意識提升,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PHR(個人健康紀錄)來管理體重、血壓、血糖值及飲食、運動、睡眠等生理數據,在日本成為推動健康管理與預防醫療的關鍵角色。

穿上它,走到哪就睡到哪!「ZZZN」結合傳統日式睡袍與數據監測應用,量身訂製睡眠環境
隨著健康意識提升,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PHR來管理體重、血壓、血糖值及飲食、運動、睡眠等生理數據(圖片來源:ZZZN)

「ZZZN」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誕生。「ZZZN」以「隨身攜帶的睡眠」為核心理念,搭載SOXAI RING 1智慧戒指使用,並運用PHR數據分析與各種環境設計,致力幫助使用者遠離嘈雜的資訊社會,享受純淨的休息時光。

穿上它,走到哪就睡到哪!「ZZZN」結合傳統日式睡袍與數據監測應用,量身訂製睡眠環境
SOXAI RING 1智慧戒指(圖片來源:SOXAI)

設計靈感源自日本傳統睡袍

「ZZZN」以20分種的短時間睡眠(分眠)為主要機制,透過生理數據監測功能,結合聲音與光線調節系統,在最適合的時機引導使用者入睡並自然甦醒,獲得短暫、高品質的休息。其設計靈感源自於日本傳統的防寒睡袍「夜著」,重新演繹為更適合現代的睡眠環境、兼顧舒適性與便攜性的產品。穿上後,系統就會自動分析健康數據,為使用者規劃一日的睡眠。

穿上它,走到哪就睡到哪!「ZZZN」結合傳統日式睡袍與數據監測應用,量身訂製睡眠環境
「ZZZN」以20分種的短時間睡眠(分眠)為主要機制,在最適合的時機引導使用者入睡並自然甦醒(圖片來源:ZZZN)

在服裝設計上,「ZZZN」內層採用輕盈的遠紅外線光電子纖維,可促進血液循環、幫助保暖與放鬆。頭盔、袖口、衣擺皆可調節鬆緊,適應每個人的體型與使用習慣;帽子也內建充氣支撐結構,能夠支撐頸部、提升睡眠的穩定性。

穿上它,走到哪就睡到哪!「ZZZN」結合傳統日式睡袍與數據監測應用,量身訂製睡眠環境
帽子內建充氣支撐結構,能夠支撐頸部、提升睡眠的穩定性(圖片來源:ZZZN)

個人化的睡眠環境

此外,「ZZZN」也為使用者客製化燈光與音樂,打造最舒適的睡眠環境。頭盔上裝有耳罩式耳機,有效隔絕外界噪音,並根據使用者的壓力變化,自動播放助於入眠的兩種特殊音頻,引導身體進入深層放鬆狀態;喚醒音樂則隨個人生理節律而改變,幫助減少晨間疲勞,讓起床變得更輕鬆。除了聲音變化,使用者還能感受到燈光的不同。模擬夕陽色調的紅光,有助於放鬆、營造理想睡眠環境;如清晨天空般的藍光,則能溫和地促進身體自然甦醒。

穿上它,走到哪就睡到哪!「ZZZN」結合傳統日式睡袍與數據監測應用,量身訂製睡眠環境
「ZZZN」為使用者客製化燈光與音樂,打造最舒適的睡眠環境(圖片來源:ZZZN)

「ZZZN」將於2025大阪世博會展示並開放體驗,而設計團隊也正在積極尋找服裝品牌、織品製造商等合作夥伴,希望將「ZZZN」商業化,為更多人帶來升級的睡眠體驗。更多資訊請見ZZZN官網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