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柏林餐桌、夢幻香香國平行宇宙!解密台北Home Hotel「十三個房間 / 平行宇宙」客房藝術節

柏林餐桌

推開眼前門扉,就像是闖進另一個未知世界,當房間不再只是房間,而是擁有美好靈魂的想像場域,一個有如「平行宇宙」般的藝術空間,你想在那裡遇見怎樣的美好憧憬?

 

致力推廣在地創作的台北設計飯店「Home Hotel」,深信飯店可以不僅只是一間飯店,不斷透過跨界專案,突破既有飯店品牌的商業模式。今年再度攜手長期耕耘手作創意的策展品牌「孩在」,延續「時空」概念,推出「十三個房間/平行宇宙」展覽,將客房轉變為無距離的藝術場域,手工打造出13個空間、以及3間獨特體驗的隱藏密室,更將展場延續至飯店大廳的時空候機廳,企圖用創作顛覆現實世界想像。

 

對於第二屆選擇以「平行宇宙」為主軸,身為策展人的「孩在」創辦人林心恬笑說,去年「它的時空冒險」率先讓人意識到原來飯店不僅是休憩的場所而已,也能化身為藝術場域,觸發豐沛的日常創作想像,鑒於去年成功經驗,因此這回在發想上,依舊緊扣「時間」概念,然而眼光更為宏觀,「若將13個間都變身成一顆藝術星球,推開門扉後,各自上演精采有趣的故事,我們希望讓前來體驗的朋友,都可以在不同房間產生對話,一段與自己,也與創作品間產生奇幻火花的交流。」。

 

本屆「十三個房間/平行宇宙」集結金工、文字創作、羊毛編織、刺繡、攝影作品、紙雕故事和香氛等不同創作,從漫步在無聲玻璃空間、漂浮在插畫家日夜顛倒的電話亭,瞬間移動到鏡頭底下的柏林餐桌,遁入窗花玻璃的冰川島、獨角獸出沒的羊毛氈動物森林等應有盡有,La Vie此次化身引路人,帶你搶先看看兩個平行宇宙,探索那藏匿於門扇後的奇妙世界!

 

曖曖。內含光 x 神祕氣息的平行宇宙

「香香星球的祝福」進入一片漆黑僅透著微光的房間,花草天然香氣遇上會呼吸的香氛蠟燭,擾亂心緒像是吃了鎮定劑般漸漸緩和。曖曖。內含光在創作概念上引用《維摩詰經》第10品:「有佛國名眾香,佛號香積,其國依正,一切皆香。」,取眾香意象,將普通房型化身為娑婆世界的異度空間,來到這裡人們放下一切情緒,用氣味理解彼此,用嗅覺探索未知宇宙的一切,「宇宙跟宇宙交會之間有意識的,就構成平行宇宙的概念,黑洞拉扯形成蟲洞,因此當踏進充滿香氣的房間就像是時空旅行載體」曖曖。內含光主理人Taffi(張葳)說道。

 

輕羅白紗罩身,主理人張葳就像是密室裡的掌門人,給人一種安心療癒的感知,她認為現在世界紛擾鬥爭太多,瀰漫著暴戾之氣,因此她試圖將密室塑造成只充滿喜樂,沒有任何憤怒、悲傷、猜忌、恐懼、貪婪和癡迷等負面情緒的國度,「在這個如42個恆河沙以外的香香星球,一切其實都是很直覺的,當然靜謐有如洗滌般的場域,除了往內心思考探索外,也能與地球之母來場對話。」,與地球對話?對此,Taffi賣了個關子,該如何開啟所謂的特殊對話,只待有緣人實際步入密室親自揭曉答案。

 

有如蟲洞、星際隕石錯落的空間布置,搭配上那如麥田圈圖紋,出自植栽品牌草肉實堂之手,被花團綠意簇擁的蠟燭花壇圈,每一個個都是不同的宇宙,進入房間無需多餘言語或揣測,經由氣味傳遞,進而展開一場無形的溝通連結。

 

攝影師 叮咚x 溫暖幸福的平行宇宙

步出香香國,瞬間移動到另一個平行宇宙,一個在鏡頭底下的《柏林餐桌》,台灣攝影師叮咚用他溫潤鮮明的攝影技巧,捕捉下6組柏林家庭各自美好的日常,有如同柏林般多元,也有隨時都開著啤酒狂歡,或是柏林中最具「台味」的同志家庭。

 

用攝影鏡頭說故事無疑是Ding Dong|叮咚的本命,本身帶著溫暖感的他,作品如其人,滿溢著暖心感受,在德國友人創意激盪下,他興起了拍攝《柏林餐桌》計畫,真實走進每一戶各自精采的家庭餐桌日常。「一個月內走訪了17組家庭」聽起來頗為瘋狂,小小攝影相機乘載了豐沛能量,問他哪組家庭令他最為難忘,「其實每一組都讓人印象深刻,像是推廣素食主義的巴西家庭,就非常具有柏林精神,很多元也很獨具個人風格。」,他繼續補充,「而長居在柏林的台灣同志家庭,大概是系列中最浪漫的餐桌故事,而我們拍攝的前一天,剛好是德國通過同性婚姻法的隔天,因此這組拍攝顯得特別有意義,在他們身上,你可以到看到一種超越法律,不被限定卻又很安逸的愛。」。

 

對叮咚來說,《柏林餐桌》最有趣的地方是能在有限時間內,透過不同家庭的餐桌景致,捕捉了一篇篇平凡樸實卻無比寶貴的日常故事。為了讓前來房間的人能夠切實感受《柏林餐桌》魅力,因此在規劃上,作為休憩使用的房間將化身成為一張享用柏林記憶的餐桌,而那些依然點滴在心頭的作品,則變成一本本如家庭故事本的相簿集,當凝視著這些瞬間美好的作品時,感受那份相中人物所傳遞的幸福感外,也不免讓人回憶起,那藏在心底,專屬於自己的餐桌甜蜜記憶!

 

除了被神祕香氣縈繞,與來自柏林的餐桌視覺饗宴外,「十三個房間/平行宇宙」也能讓你走進羊毛氈構成的動物標本室,或者閱讀一場用光影說故事的紙雕童話,你想探索哪個另類的平行宇宙,不妨親自前去體驗!

 

「十三個房間 / 平行宇宙」創作藝術節

展覽時間:2019/4/17 – 2019/4/21  13:00-21:00

展覽地點:Home Hotel大安 (臺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219-2號) 

主辦單位: Home Hotel、孩在

售票網址:https://homehotel.kktix.cc/events/13paralleluniverse

 

文字 Ian Liu

via Home Hotel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步入山城尋光做夢!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開展:乘著藝術窺探未知,探索生死、靈魂、地獄等議題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是每個人潛意識的體現,存於現實和超現實之間,魔幻也赤裸寫實;也是許多民間信仰、身心靈療儀式中,通往過去、窺探未來的通道。

啟發於夢的無盡想像,《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帶人們在蜿蜒的山城裡,迎著光、走進夢,以10組藝術家之作為中介,一同在本我、非人與另類時空的溝通之間,探索未知、窺視未來,爬梳生死、地獄、靈魂等命題。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開幕市集。(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為何以「夢」為題?

經歷疫情的衝擊,站在科技奇點的臨界,人類面對越來越多的不確定、不安和恐懼,於是許多人寄託於科學解釋外的儀式,如宗教、占卜、身心靈療等,期待能窺探未來事件和未知世界,藉以尋得心靈慰藉。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不只新人類,早在千年以前的人類祖先,就已透過非科學方式尋求理解世界的方法,如中國殷商時代巫師占卜、南美洲馬雅文明祭司的預言等;人們懷抱著對未知的恐懼、崇拜與好奇,費盡心思想獲得訊息或啟示。這種科學難以闡述的溝通過程,正如人類在夢境中,總會獲得細微、而不易被察覺的訊息。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你是否曾做過預知夢?活著活著,忽然覺得眼前畫面有種既視感,想了想,才發現是在夢裡出現過。總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是每個人都曾體驗、擁有的平行時空,也是人類潛意識的引路人,乘載無法估量的思緒;偶爾還是泛靈與民間信仰中窺視過去與未來的通道。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暫在此地的紅黃綠〉。(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夜夢》作品帶看:探問地獄、生死、未知,講述寶藏巖故事

我們將在十字藝廊與陳瀅如的作品相遇,藉由影像,從宇宙視角感知生死,探討靈性實踐。接著遇見在半樓廣場搖曳生姿的藍蓮花〈從風中來〉,這是張乃仁闡述靈魂流動與匯集的花園。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從風中來〉。(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山城53展間成為與外星人、與人類「未知」對話的空間,詹宏祿透過互動元件〈與內在外星人的對話〉尋訪人類心靈,探究恐懼、期待和偏見的投射。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與內在外星人的對話〉。(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在轉角二號,〈如樹之生,默思禪行〉黃晞竭與寶藏巖歷史聚落中古樹的合作,樹木如何看待人類短暫虛幻的生命?透過裝置與表演開展生物間的共生道路。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黃晞竭〈如樹之生,默思禪行〉。(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黃晞竭〈如樹之生,默思禪行〉。(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展在防空洞遺跡的〈地獄空+地獄籤詩+地獄現〉,是姚瑞中、海闊拉帝、李可共創之作,以「地獄可能空滅嗎?」、「若能證空性何處現地獄?」等提問,藉互動裝置及影像,呈現信仰場景與反思。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姚瑞中 X 海闊拉帝 X 李可〈地獄空+地獄籤詩+地獄現〉。(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寶藏巖防空洞入口。(攝影:izzie pang)

夢幻、溫柔的虛擬自然場域在邊境52展間發生,吳克軍的作品〈禪〉用自然的繁榮與未來的美好希望,溫柔包覆城市中迷失的靈魂。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吳克軍〈禪〉。(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鈴木英倫子〈寶藏故事〉則在邊境54展間,以複合媒材搭配光影,細細述說寶藏巖的故事。鄰近公館商圈的寶藏巖,可以說是「台灣最出名的違建」。早在日治時期,就有違建民居在此出現;1960年代兩岸情勢緩和後,違建數量更是迅速增長,它們多半是駐軍、榮民老兵與家屬為尋求生活住所,就地取鵝卵石、荒廢碉堡的舊磚塊建成,依山而建的大量違章建築幾十年下來共築獨特的山城景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鈴木英倫子〈寶藏故事〉。(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寶藏巖村內零星處,安筆行策、林政佑的合作讓現實與夢境交織。〈碎空夢廊〉透過燈光引導,開啟蜿蜒巷弄中如夢境般的奇異開端;〈捕夢與掙脫〉則以「捕夢網」概念於綠野地呈現生命的循環,象徵寶藏巖複雜空間中的受困與穿梭;〈暫在此地的紅黃綠〉展現生猛、有機、具生命力的寶藏巖聚落,麻雀作為過去鄉愁、未來嚮往,甚至是白日夢的寄託,暫時停留於巷弄中。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安筆行策、林政佑〈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安筆行策、林政佑〈捕夢與掙脫〉。(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最後,〈裂縫,斷面記憶〉不只是差事劇團的演出主題,同時也是一件燈光設計概念,其於歷史斷面探究散落各處的日光、在光影的縫隙中重拾返家的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裂縫,斷面記憶〉。(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依山的封閉劇場

寶藏巖紀錄了大時代下社會弱勢族群於都市邊緣自力造屋、自尋謀生之路的過程,乘載了值得被銘記的一段台灣歷史。這樣一個命運多舛、經時光淘洗的聚落,在台北市顯得不太真實,猶如一座依傍山丘的封閉「劇場」,千階萬轉間埋藏著等待開採的故事。而《寶藏巖光節》正是每年都會在這座「劇場」上演的年度大戲,今年就讓我們一起做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寶藏巖一景。(攝影:izzie pang)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展覽期間|2024.03.25-05.05(週一休園)

開放時間|11:00-22:00

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參展藝術家

陳瀅如|張乃仁|詹宏祿|Salty黃晞竭|姚瑞中 X 海闊拉帝 X 李可|吳克軍|suzueri鈴木英倫子|差事劇團|洪國城 & 蔡依樺 ft. 非常深藍藝術工作室 + 明立工程 + 好進燈光音響|安筆行策 ft. 2022北美獎得主林政佑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放下外在形象追求的抽象實踐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放下外在形象追求的抽象實踐

年屆80的中國藝術家王懷慶,在漫長的創作生平中經歷眾多風格轉變,不變的是其源源不絕的生命能量,以及中國文人特有的感性和情懷。睽違十年,王懷慶再度於台灣舉辦個展,展出油畫、雕塑及紙上作品系列,呈現其近十年來在不同媒材與創作思維的深度。

關於王懷慶

王懷慶出生於1944年北京,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在其漫長的創作生平中,他經歷了文革的勞動改造、在中國解放軍擔任舞臺美術設計的歲月等。這些經歷不僅成為他作品中的養分,更塑造了他對於媒材、技法和平面繪畫的獨特理解。我們始終能辨別其不同階段的創作狀態和演化,從早年人物描繪、中國南方民居建築探究、明式傢俱的解構分離,他的創作能量源源不絕,實踐屬於自己的抽象幾何。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王懷慶個人照。(攝影:王田田)

理性與感性的二元堆疊

王懷慶始終帶著對於中國,以及中國文人特有的感性和情懷創作。從他的作品中,可以同時看見在豐厚的感性上所建構的理性精神,以及理性畫面中的感性追求。即便如今王懷慶早已捨棄對於外在形象的追求,我們仍能從直白大度的媒材選擇、顏料與畫布所建構出的純粹和完美平衡中,窺見其厚積薄發的修養和功力。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王懷慶《游於藝》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耿畫廊,攝影:王世邦)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王懷慶《游於藝》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耿畫廊,攝影:王世邦)

睽違十年在台個展《游於藝》

展名《游於藝》,帶出藝術家以「游」作為藝術實踐上的指標。「游」並不是單純的放任、無序,而是更著重於精神上的自由解放,也逐漸在時間洪流中,藉由一次次的洗滌和過濾,最終回歸真我。

「如果說我的作品裡有一點點哲學的意味與影子,那只是我個人生命的感悟與藝術的隨意之想,與哲學的一種偶遇,巧遇,不期而遇,或是一種不小心的重疊。」 ——王懷慶 2022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王懷慶《游於藝》展覽現場。(攝影:Lucinda Chen)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王懷慶《游於藝》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耿畫廊,攝影:王世邦)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王懷慶《游於藝》展覽現場。(攝影:Lucinda Chen)

從心所欲又不踰矩的精神境界|油畫系列

《游於藝》將展設分為一樓的油畫與雕塑系列,以及三樓的紙上作品。其中「知白+競演」系列的油畫,王懷慶以墨黑油彩在畫布上創作出敦厚而分明的矩形墨塊,看似粗獷豪放,卻又暗藏無數肌理與細節變化,表現處下不爭的處世之道。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於耿畫廊一樓展出的油畫系列。(圖片提供:耿畫廊,攝影:王世邦)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於耿畫廊一樓展出的油畫系列。(圖片提供:耿畫廊,攝影:王世邦)

細看空間中的光影變化|雕塑系列

本次還將展出王懷慶的九件雕塑作品,運用鋁合金的特質與個性,發揮如剪紙般的裁切,讓作品近似於浮雕的質感,趨向更純粹的抽象型態,搭配鋁合金平滑的表面與燈光投射,展現線條和平面之間的光影變幻,看見作品在空間中的運動性。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本次也展出王懷慶的九件雕塑作品。(攝影:Lucinda Chen)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本次也展出王懷慶的九件雕塑作品。(圖片提供:耿畫廊,攝影:王世邦)

傳統水墨的不傳統呈現|紙上作品

此外,王懷慶更嘗試利用中國手工桑麻紙,運用傳統筆墨,以皴、擦、染、點等技法,建構紙上系列新作。畫面中大面的色塊,在王懷慶筆下走出了有別於當代水墨的古典韻味。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於耿畫廊三樓展出的紙上作品系列。(圖片提供:耿畫廊,攝影:王世邦)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於耿畫廊三樓展出的紙上作品系列。(圖片提供:耿畫廊,攝影:王世邦)

【 游於藝 — 王懷慶個展 】

展期|2024/03/16–2024/05/18
地點|耿畫廊(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48巷15號1F)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