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字體美學 !跟著justfont走進大稻埕窺探台北街頭字體運用

台北字體美學 !跟著justfont字型設計總監林霞走進大稻埕 深入窺探台北街頭字體運用

如果要用字體來看台北,什麼字體最能代表台北這座城市?跟著中文字型設計團隊justfont字型設計總監林霞走進歷史悠久的大稻埕,透過設計師之眼指路,一起深入窺探台北街頭的字體運用,以及不同時代帶來的珍貴視覺風景。


▲ 走在台北街頭,林霞與justfont 設計團隊習慣留意路上有趣的招牌,用字體想像城市的脈絡。

引領街頭文字風景的劉體楷書

字體在一本雜誌裡,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小至內容版面,大到整體的視覺印象,都直接深刻地影響閱讀者的觀感,更不用說從踏出家門開始,商店的招牌、宮廟的牌匾,到餐廳的菜單上都是。儘管容易被忽略,卻總是點滴細微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放眼台北這座城,百年來匯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為了「討生活」而落地生根的異鄉人,帶來不同的美學與觀念,也一起交織成台北街上的獨特文字風景。

街道上不可少的小吃攤,總是大方地將菜單放上招牌。「滷肉飯」、「雞肉飯」、「四神湯」,文字一貫渾厚圓潤,閱讀起來清楚明瞭,觀感上也帶有濃厚入味、香氣四溢的氣息,勾起人們的食慾。這種被業界稱作「劉體楷書」的字體,來自1970 年代劉元祥出版的《商用字彙》書法字帖, _因為清晰好看,成為製作店家招牌的範本字體,從小吃店到商業店家,業界採用率之高,可說是台灣街道的文字風景代表。

台北字體美學 !跟著justfont字型設計總監林霞走進大稻埕 深入窺探台北街頭字體運用

也因為劉體楷書的普及,店家間為了能比其他業者更顯眼,以增強自己的商業競爭力,招牌設計興起了越大、越紅就越能聚眾的思維。結果招牌一個比一個大、色彩爭奇鬥豔,巴不得讓所有人一眼就能看見。這番招牌爭奪戰,對台灣人並不陌生, _但看在外國人眼中卻彰顯了台灣獨特的街道美學。在眾多攝影師、畫家的作品中, 留下獨一無二的美麗紀錄。

一條街縮影一座城

作為一個大都市,台北沒有明顯的住商分離或產業分野,無論東西南北,都能看到不同型態的店家比鄰而居,彼此間生活緊密交織。林霞表示,如大稻埕因其地利之便,自清光緒開始便是商賈聚集之地,一路跨越日本時期、民初到現代,街道上的店家一批換過一批,招牌從過往手繪到印刷、典雅到鳴放,至今依然懷舊地保留了每個時期的獨特樣貌,走在這條街區,宛如閱讀一本台北城的字體演變史。

藝術感的手繪招牌

「台灣人從小到大最常接觸的就是廟宇,偏偏廟裡的字體,卻是最常被忽略的。」林霞笑說,宮廟的匾額與字牌,集結了全台灣最具藝術性的書寫。以迪化街上的台北霞海城隍廟為例,這座走過百年歷史、吸取跨世代香火與心願的廟宇,儘管經過多次修葺,「霞海城隍廟」五個大字總是炯炯有神地撐起信徒的期盼。而其他懸掛在廟宇內的匾額與楹聯,大都來自地方官員及仕紳的進獻,上頭的字體往往委託詩人或書法家題字。林霞特別留意到,廟宇使用的字體容許較為自由、奔放的發展,所以多半帶有書寫者與當地的個性,特別有味道。


▲ 印刷尚未普及的時代,招牌會委由詩人或書法家題字,字體常帶有書寫者的個性。

站在永樂市場廣場前,「兩江醫院」店面早已易主,但手繪字體招牌依然高掛,在那個印刷尚未普及的時代,店家多半委人手繪,再刻成招牌。這樣的字體以清楚為主,但又帶有書寫者的創意延伸;以「兩江醫院」來說,因應醫院的需求,混合隸書、篆書特徵的圓體,帶來心平氣和與信任的觀感。同一條街上的「慶源藥行」,帶有20 世紀早期圓體的美術字風格,縮小字面、調整筆鋒,看來舒服、和緩,是醫療院所在招牌擇字上的小技巧。同樣是醫療院所,迪化街的「屈臣氏大藥房」選字不同於香港屈臣氏標準的稜角分明魏碑筆畫,改以圓潤溫柔的魏碑體書寫,保有楷書的韻味,同時帶有台灣特有的和氣圓融性格。

小招牌設計展個性

時序來到現代,設計意識抬頭,加上網路資訊發達,人們不需完全仰賴招牌就能找到店家。因此設計師開始在招牌上大玩字體設計,同時也趨向不過度招搖的小巧個性美學。林霞認為,這樣的趨勢為台北的街道風景翻開新的篇章,不再以搶鋒頭為目的,店與店之間和氣相容,為整體街景調性帶來完美的平衡。咖啡店、服飾店、個性手作工作室進駐城市的各個角落,有的改造老屋,有的藏身公寓2 樓,小小的招牌挑戰各種材質與印刷,以手繪或設計字體融合門面,不需過度招搖,地圖找得到足矣。就像「幻猻家咖啡」懸掛在柱子上的招牌,字體無圓角的復古設計,讓人聯想到日本昭和時代的喫茶館,摩登十足。



▲碩大亮眼的招牌依舊是台北街頭最常見的景象,但隨著近幾年設計意識抬頭,小巧個性的招牌也開始興起。(右圖:攝影/羅健宏)

不管是商業區的正式黑體、醫療院所的溫潤圓體、小吃五金的劉體楷書,還是融合設計師創意與品牌性格的設計字體,都能在台北這座城市找到自己的篇章。林霞笑說:「人的美學會構築一個地方的樣貌。」台北集結了形形色色的人,造就了多元基礎,養出了豐富的內裡,就像大稻埕,因為囊括歷年的招牌字體,展現了活潑又獨特的一面。如果台北是一本雜誌,你也許無法從封面一窺全貌,但待你翻開內頁, 就能在不同章節中,找到多元豐富的生活樣貌,以及契合自己美感的舒適篇章。

文-Stella Tsai 攝影-林軒朗、羅健宏

本文出自《台北畫刊》第626期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神明親自校稿!「艋舺青山宮 × 北港朝天宮聯名香火袋」亮相,以新穎配色與真空封裝打造絕美符袋

神明親自校稿!「艋舺青山宮 × 北港朝天宮聯名香火袋」亮相,以新穎配色與真空封裝打造絕美符袋

由文化總會主辦、艋舺青山宮共同主辦的2025萬華大鬧熱,即將於11/29-12/6熱鬧登場,為歡慶青山王渡台第170次生日,文總特別邀請設計師林佳齡Misc操刀「艋舺青山宮X北港朝天宮聯名香火袋」,設計青山王、北港媽祖兩位神明的雙面香火袋,紀念這場極具代表性的神明級相聚,並為青山宮170週年及艋舺大拜拜一系列活動揭開序幕。

設計師Misc操刀香火袋

文總表示,適逢艋舺青山宮170週年,青山王將與好朋友北港媽祖再度迎來神明級聚會,今年北港媽祖將於11月29日來到萬華,青山王將親自到火車站迎接媽祖並展開繞境,最後於龍山寺相聚,復刻1917年兩位神明相聚的經典畫面。為一起慶祝青山王渡台第170次生日及難得的相聚,文總特別邀請好仙出品創辦人及藝術總監林佳齡Misc操刀設計香火袋。

為歡慶青山王渡台第170次生日,文總特別邀請設計師林佳齡Misc操刀「艋舺青山宮X北港朝天宮聯名香火袋」。(圖片提供:文總)
為歡慶青山王渡台第170次生日,文總特別邀請設計師林佳齡Misc操刀「艋舺青山宮X北港朝天宮聯名香火袋」。(圖片提供:文總)

以青山靈安尊王與北港媽祖為雙主視覺

林佳齡Misc提到,過去曾參與過幾次艋舺青山王文化祭,今年也剛從北港朝天宮走訪回來,覺得很有緣份,很開心可以一起參與這場盛事。這次聯名香火袋設計,特別以青山靈安尊王與北港媽祖為雙主視覺,一剛一柔的意象以雙面對望呈現,象徵陰陽調和與南北共振的守護意涵,色彩上大膽捨棄傳統金紅色系,以新穎的配色重新詮釋,使符袋在保有神聖莊嚴的同時,更貼近當代美感與生活場景,自然融入信徒與收藏者的日常之中。

(圖片提供:文總)
(圖片提供:文總)
(圖片提供:文總)
(圖片提供:文總)

平安符以真空封裝呈現

林佳齡Misc補充,這次是平安符首次以真空封裝呈現,象徵將祝福「密封」保存,拆封的瞬間,不僅是開啟一枚平安符,更像親手啟動一場祈願儀式,而這份設計不只是符袋,更是以現代視覺語言傳遞的祝福,延續傳統信仰的敬意,同時為信仰物件開啟新的觀看方式與時代詮釋。最後Misc提及,香火袋設計圖初稿完成後,特別擲筊連線請示青山王、媽祖兩位神明,得到媽祖希望形象能更溫柔、秀氣一點的答覆後進行修改,很開心最終成品兩位神明都表示:「很喜歡!」

這次平安符以真空封裝呈現,象徵將祝福「密封」保存。(圖片提供:文總)
這次平安符以真空封裝呈現,象徵將祝福「密封」保存。(圖片提供:文總)

艋舺青山宮X北港朝天宮 聯名香火袋
時間|2025/11/25文總選物機首賣(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15號)、11/28 網路通路正式開賣
售價|380元

2025萬華大鬧熱即將登場

另外,2025萬華大鬧熱時間自下午2點到晚上9點,地點從萬華康定路一直到青山宮,活動涵蓋音樂演出、城市散步、在地市集及講座等,集結李英宏 DJDIDILONG、春艷、someshiit 山姆、趙翊帆、阿夫Suhf、林潔心及That’s My Shhh等17組新世代嘻哈饒舌歌手、逾40組在地店家及多場文化活動,邀請大家一起走進萬華,認識這座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城區。更多資訊請上文化總會萬華大鬧熱粉絲專頁。

(圖片提供:文總)
(圖片提供:文總)

─── 2025萬華大鬧熱 |艋舺有嘻哈─── 
時間|11/29(六)-12/06(六)13:00 - 21:00
地點|康定路至青山宮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Logo、主視覺亮相!大阪世博設計系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以圓與圓環致敬過去、演繹未來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Logo、主視覺亮相!大阪世博設計系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以圓與圓環致敬過去、演繹未來

2025年「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主視覺與Logo,由2025大阪世博設計系統的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其將今年的主題「つなぐ、つながる、大みそか。(連結、相連、除夕)」,以圓與圓環的意象呈現,既保有紅白歷史所象徵的傳統與經典感,也融入能展現未來紅白可能性的現代、洗鍊設計。

隨著先前NHK公布今年紅白主題與主持人將由女演員綾瀬遙、搞笑藝人有吉弘行、女演員今田美櫻,以及NHK主播鈴木奈穂子擔任後,近日最新亮相的主視覺與Logo設計,也讓人再次對這場日本跨年盛事充滿期待。而關於背後的設計理念,設計師引地耕太也在X社群平台進一步分享他的創作想法。

紅白以「連結、相連、除夕」為主題

引地耕太提到,今年的紅白是為「NHK放送100年」畫下句點的節目,同時也是「大阪世博之年」的收尾,能在如此重要且具里程碑意義的一年,被指派這樣的重責大任,他感到非常榮幸。而今年正逢「戰後80年」,國內外依然面臨各種隔閡與分裂。因此,紅白歌合戰希望成為跨越時代、世代、性別、語言、人種界線的節目,讓彼此能「連結、相連」。這也與今年大阪世博、世博設計系統的「こみゃく」概念相呼應,引地耕太也透過設計將這份理念傳遞給大家。

編註:こみゃく(Co-MYAKU)是在大阪世博的設計系統中,作為象徵「生命」的ID元素而誕生的暱稱。原本它只是設計系統的一部分,但在網路上逐漸被自然地稱作「こみゃく」,並受到眾多創作者與藝術家的喜愛。每一個「こみゃく」都有不同的外形與姿態,在大阪世博會場的各個角落,也能看到它們的身影,為空間注入生命力。

更多完整內容 → 2025大阪世博設計系統解析!專訪創意總監引地耕太,以生命為中心聯動會場設計、藝術與聲音景觀

從連結中誕生的嶄新未來

而這次紅白Logo的設計概念是「從連結中誕生的嶄新未來」,並向過去紅白的傳統Logo致敬。透過紅與白、世代、性別、語言、人種等多元的不同事物彼此相連、共同合作,從而創造新的未來。看似是由圓與圓環組成的Logo,也代表地球、世界與未來的永續循環。這個簡約卻具延展性的全新Logo,將成為未來紅白的象徵。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的主題為「つなぐ、つながる、大みそか。(連結、相連、除夕)」,並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本屆Logo與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第76屆NHK紅白歌合戰」的主題為「つなぐ、つながる、大みそか。(連結、相連、除夕)」,並由創意總監引地耕太操刀本屆Logo與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事實上,引地耕太起初也考慮過更奇特、更搶眼,或帶有「強烈設計感」的提案,但他最終認為,這不適合紅白這個歷史悠久的國民節目,更不適合NHK放送100週年這個特別的時刻。因此,他選擇呈現更為正統、王道感的風格,以明確的概念,盡可能抑制設計師的自我、避免過度設計,追求簡潔且具備概念性的作品。這不僅是對紅白傳統的致敬,也是進一步構思該如何演繹接下來一百年的未來樣貌。

本屆紅白Logo的概念是「從連結中誕生的新未來」,並向以往紅白的Logo 致敬。(圖片來源:引地耕太 X@kouta_hikichi)
本屆紅白Logo的概念是「從連結中誕生的新未來」,並向過去紅白傳統的Logo 致敬。(圖片來源:引地耕太 X@kouta_hikichi)

致敬過去,也孕育未來

他進一步補充,這次的設計靈感來自經濟學家熊彼得(Schumpeter)對「創新本質」的思考,也就是把從未組合過的事物相互結合的「新結合」(New Combination)概念。紅與白象徵彼此不同的存在,包括時代、世代、性別、語言、人種……,它們各自獨立、互相尊重;但正因為這些差異能相互連動、協作,新的未來才有可能誕生。另外,日本自古以來,也擅長將自身文化與外來文化相互融合,創造出新的面貌。他也希望在NHK放送100週年的此刻,以紅白的設計傳遞「致敬過去,也孕育未來」的理念。

充滿活力的主視覺設計

而這次的紅白主視覺則以Logo元素為背景,在保留經典正統感的基調下,希望觀眾第一眼便能感受到紅白特有的歡樂與期待。因此,引地耕太採用了更具流行感的視覺風格。在攝影師宮原夢画的鏡頭下,主持人們的燦爛笑容,加上富有躍動感的畫面,也讓整體氛圍更加鮮明有活力。

本屆紅白主視覺以Logo元素為背景,打造出主持人們洋溢著生命力、彷彿為光輝未來獻上祝福的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本屆紅白主視覺以Logo元素為背景,打造出主持人們洋溢著生命力、彷彿為光輝未來獻上祝福的主視覺。(圖片來源:NHK)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