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舊車站改頭換面!台東瑞源車站化身小鎮客廳、新高雄車站打造廟埕意象新場域

共同生活的可能

除了迎送家人、友人和情人,你還會在車站逗留嗎?拿放大鏡檢視車站時,會發現整座城市的樣貌都隱藏其中;原來,車站是一個在運輸之外,不僅是象徵歷史與人文的微城市,更是連結人們共同生活的大平台。「火車站的角色其實一直在改變,或應該說,現在被賦予更多任務。」當我們談起車站公共性時,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龔書章這麼說,車站除了承擔交通連結責任,也替市民保存公共記憶;並各自被賦予不同的門面意義,妝點城市意象。而當代車站還多了一項功能:「以前車站叫Station、現在叫Platform,開始服務城市生活的不同面向。」連結商業活動、生態系統,創造你我「公共生活」的大平台。

城市型車站 服務城市生活的熱鬧大平台

自機械時代起,交通系統是速度的象徵,大家在車站快進快出,不大留步。現在,這裡則提供各式各樣的新機能,「車站要照顧到fast life裡面突然空出來的slow life,這很關鍵。」隨著當代車站在「慢活」上有更多發揮,如今,休閒生活與車站已經密不可分。

舉例而言,通勤族可以下班後到車站跟朋友共進晚餐、再到超市採買,最後結束一天的行程;或者,可以留在站內健身房運動一小時、洗完澡再回家。龔書章認為,當代車站創造了所謂「24 hours living condition」,滿足使用者生活的不同面向,「甚至是為深夜下飛機、坐火車來的人而存在,讓他們覺得這城市是安全、便利的。」如今車站的存在,讓人們在快慢生活之間找到對應的抒發出口。

06-FROM-TOWER_1

 

談起正在興建中的新高雄車站設計概念,Mecanoo的主持建築師Rodrigo Louro也一再強調「不只是車站」,反而更像一座大型公園。由於高雄夏日溫度高,Mecanoo特別設計出以「大樹」為意象、具遮陽降溫功能的戶外天棚,只要走進天棚底下,隨即能感受一股涼爽,是居民彼此相聚、放鬆身心靈的好場所。來自巴西的Rodrigo將使用者習慣納入設計考量,記得首次抵達高雄便發現市民間的相處氛圍和家鄉十分相像,「大家喜歡待在戶外,聚在公園下棋、運動。」綠化天棚概念因而誕生。

鄉村型車站 成為小鎮居民回家的客廳

廣納生活機能的都市型車站和居民的日常熱鬧交鋒,但也有另一種車站,它在鄉野間安靜地陪伴著小鎮居民生活,例如出自常式建築之手的台東鹿野鄉瑞源車站。「做一個鄉村的小車站,你必須對於歷史紋理、自然地景關係、當地產業有絕對的投入,才有辦法做得好。」龔書章補充,鄉村車站是當地居民對家鄉情感的投射,對於離鄉背井的人,車站所賦予的「離開」和「抵達」別具意義,因此車站能否塑造「回到家的感覺」便很重要,「大都會車站和鄉村車站所擔負的任務是不一樣的。」

共同生活的可能

瑞源車站建築師張正瑜表示,台灣西部交通移動手段多元,但對東部人來說,鐵路是唯一的大眾交通工具,車站更是「離開家最後一眼看到的東西」,也因此意義非凡。而相較於都市型車站著重在高效率運輸系統和大型開放空間,例如荷蘭鹿特丹車站「都市走廊」的角色,便在強化鹿特丹在都市路徑上的豐富與順暢,小車站的公共性則在回應當地人精神層面的需求。

常式建築設計車站時,重視與環境之間的關聯,若把環境喻作舞台,主角便是當地居民,他們的生活足跡,包含如何使用街道、田野活動等,都需要逐一檢視;以「使用者」為本位,遵循在地人原有的步調,適時地畫龍點睛即可,「不一定要熱鬧才是很好的公共性。」張正瑜強調。

共同生活的可能

「時間在那邊好像都是靜止的。」瑞源車站位處花東縱谷一帶,鐵路沿線都是稻田聚落,「神奇的是,鐵路在抵達瑞源前岔開了。」因此,大部分的人並不曉得瑞源的存在,使得這座車站遺世獨立;而正因明白地域特性,常式建築刻意保留原有的寂寥感,「如果讓這裡變得非常喧嘩反而不道德。」常式建築主持建築師張正瑜觀察到,瑞源居民對參與公共事務並沒有太大興趣,而瑞源也正缺乏「大家可以一起做些什麼事」的地方,因此決定將車站設計為「聚落的客廳」,希望能強化居民之間的連結;畢竟,以區間車為主的瑞源車站,一天只運行兩班莒光號,每天載運量只有十幾人,「運輸功能已經退位。」

存放集體記憶的歸屬之所

「當代生活特別之處在於,我們是以交通網絡來認識一個城市,而不是以真正的都市紋理來認識。」龔書章說道。就像去東京旅遊,並不會特別下載地圖,而是會用地鐵圖來辨識、認識這座城市。因此車站要擔負更多文化知識性功能,替城市的歷史脈絡畫出重點。

Mecanoo設計新高雄車站時,便以旗津廟埕廣場為靈感,在多鐵共構的下沉式廣場設計了「光明燈」繚繞的天花板造型,塑造廟口氛圍。Rodrigo表示,廟宇文化深植於台灣人之中,大家除了會進廟裡拜拜,廟口也是社交活動的場所,因此將文化元素注入公共空間,能讓民眾更有歸屬感。而荷蘭台夫特車站也是一例,車站大廳的天花板圖樣是1877年的台夫特地區古地圖,和高雄車站一樣,都值得抬頭細細品味。

共同生活的可能

新高雄車站的下沉式廣場,每盞燈的顏色都能自由變換,除了作為文創市集的場所,也可以當成露天劇場,供民眾表演、恣意揮灑創意。Rodrigo認為,公共空間設計者除了注重美觀、功能性,更重要的是「人味」,因此廣用在地元素,重視與使用者的連結,畢竟空間最後還是回歸給使用者,「我們就是設計舞台給居民發揮。」此外,建築師張正瑜認為,車站具備保存當代記憶的功能,這也是除了凝聚居民外,車站公共性意義的所在。建造瑞源車站時,對東部營建水平有很深的感觸,施工的不完美,卻恰恰標記了當代的真實狀態,「無關乎美醜,現實條件的反應才是最值得紀錄的。」希望營建痕跡都能轉化成被述說的故事,最終寫入東部歷史。

共同生活的可能

走進車站 一覽這座城市

車站多半位居城市的中心,高雄車站亦同,「希望大家站在天棚上可以感受整個高雄」,這是建築師Rodrigo的心願,也象徵著車站在實體功能之外的重要任務:增加市民對城市的向心力。40年來,台灣舊車站把城市一分為二,前站多為熱鬧的商業區,後站較不發達。龔書章表示,為了活絡整座城市,許多縣市會重新規畫車站及周邊設施,進行舊城復興計畫,而常見的做法便是將鐵路地下化後還地於民,「變成已經沒有所謂『站前廣場』,因為前後站通通連在一起了。」或是最新的新竹大車站計畫,透過跨站式平台縫合前後站,均衡城市整體發展。

03-AXIS-FINAL_1

探討車站公共性時,火車站以外,捷運站也是另一個極其重要的交通樞紐。負責捷運綠線車站工程的潘冀建築事務所建築師蘇重威表示,桃園很特別,以舊城中心,越往機場方向、隨著城市密度變低,田野遍地開花;這一系列的景象正好匯集了芬蘭建築師馬可・卡薩格蘭(Marco Casagrande)城市理論中所提及的三代城市風貌,意即農業、工業、與後工業城市,「桃園同時具有不同世代的個性。」因此,設計各個捷運站時,會根據地理特性而有不同發揮,桃園的多樣性得以躍然紙上。

共同生活的可能

協助大眾了解城市的舊脈絡之外,車站也要具有指向性,龔書章認為,「再怎麼面對歷史與舊有文化,最後的指標還是都要指向未來。」他進一步為車站空間做了一個當代詮釋,「車站必須是個微城市。」車站是一座城市的縮影,設計者把城市的不同角度帶進車站,而無論是景觀生態、文化歷史,目的都在呈現城市專屬意象,說到底,「車站就是在討論人們的共同生活。」

文|曾智怡

圖片提供|Benthem Crouwel Architects、Mecanoo、常式建築

欲知更多公共場域的意義,請見La Vie 2020年5月號《共同生活的可能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逛了就想住下來﹗開箱「hoi!好好生活」台北旗艦店,首購族立即體驗理想的家

很多成家新手當手握新家鑰匙,準備展開人生的新篇章了,可是從想像到實踐的過程,往往也會有以下的疑問:「客廳要什麼風格?」、 「沙發跟茶几怎麼搭配?」、「預算有限,怎麼買才能不踩雷?」

特力集團旗下、連年大幅成長的「hoi!好好生活」,最近在內湖升級了他們的「台北旗艦店」,這座全新的生活提案據點,完全是為首購族量身打造的「理想生活體驗場」。深知現在年輕族群其實不是缺家具,而是缺「靈感」和「練習」,hoi!好好生活 將旗艦店打造成一個「逛了就想住下來」的空間,讓你告別東奔西跑,一站式找到「理想的家」的答案。

(圖片提供:hoi!好好生活)
(圖片提供:hoi!好好生活)

置身台北旗艦店,開闊場域流暢動線,從客、餐、臥等各式家具到寢具、香氛,皆可現場搭配體驗,讓消費者可以親身體驗,找到理想的家具組合。接下來,讓我們帶著大家導覽「hoi!台北旗艦店」四大亮點體驗區域,陪你實現家的理想輪廓,為你的居家佈置提供最可靠的指引!

(圖片提供:hoi!好好生活)
(圖片提供:hoi!好好生活)

好宅研究室|你的「成家指南」

hoi!的專業「家配師」,將作為你的家具配置顧問。無論你傾向於極簡的秩序感、北歐的溫潤木質,或現代的輕奢風格,家配師都能根據你的實際房型、生活習慣與預算配置,協助你選擇適合的家具,實現空間的「理想輪廓」。

(圖片提供:hoi!好好生活)
(圖片提供:hoi!好好生活)

好眠製造所|深度休養的科學

彙集 hoi!Sleep系列的舒適床墊,不僅提供寬敞、不受干擾的試躺環境,你可以花費足夠的時間,在專區內體驗不同材質、支撐度的床墊,讓身體在無壓力的狀態下做出最真實的回饋。現場配置的專業人員,更會針對你的睡眠習慣、身形、偏好睡姿,協助你精準找到命定床墊。

(圖片提供:hoi!好好生活)
(圖片提供:hoi!好好生活)

電動沙發區|療癒機能美學

這裡展示了全球銷量領導品牌hoi!芝華仕零靠牆電動沙發。對於講求空間效率的都會住宅,其「零靠牆」設計不僅節省寶貴的縱深空間,更是小宅機能優勢的體現。而實際感受其「頭等艙等級」的無重力支撐系統。透過按鈕啟動,身體在完美的角度獲得釋放,即刻從工作模式切換至「高品質休假模式」。

(圖片提供:hoi!好好生活)
(圖片提供:hoi!好好生活)

香氛專區|空間氛圍構築

提供各式香氛供聞香體驗,包括榮獲金點設計獎及德國iF設計獎的hoi!LAB「台灣百岳香氛系列」;另有網路人氣爆款日京山風系列,讓你找到專屬的居家氛圍。

(圖片提供:hoi!好好生活)
(圖片提供:hoi!好好生活)

開幕限定優惠、獨家設計針織袋蒐藏

整座旗艦店更像是一個好好生活提案,不只方便成家一族,現場還有提供工作室與商業空間的家具配置規劃服務,無論是開咖啡廳、設計工作室,或打造共享辦公空間,都能幫你搭配出最合適的風格方案。

(圖片提供:hoi!好好生活)
(圖片提供:hoi!好好生活)

為了慶祝盛大開幕,hoi!由11/1至11/19祭出一系列專屬優惠,正是升級居家品味的絕佳時機:

1. 質感打卡禮:凡到店於hoi!台北旗艦店 Google商家評論留言 ,即可領取「日京山風洗沐體驗包」乙份,送完為止。
2. 設計款蒐藏:全店商品消費滿額送可愛針織袋,限量600份送完為止。
3. 高額折扣:開幕期間全館指定家具家具滿 $10,000折 $800、滿 $20,000折 $1800、滿 $30,000折 $2800、滿 $50,000折 $5000 (不可累折,部分商品除外)
4. 加碼禮遇:全館家具消費滿額$15,000再送實木圓凳一張,滿額三萬送兩張,以此類推。

趁著開幕優惠期間,邀請你來hoi!好好生活台北旗艦店走一趟,讓hoi!陪你練習、實現家的理想輪廓,成為你好好生活的好夥伴﹗

hoi!好好生活台北旗艦店資訊

地點: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三路232(特力家居 台北內湖店2F)

開幕日期:2025111

營業時間:週一~週四10:00-21:30 / 週五~週日10:00-22:00

門市電話:(02) 8791-5323

新竹「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親愛愛樂學童參與打造,樂音悠揚、培養實作技能的實驗空間

新竹親愛愛樂園區「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

「親愛愛樂弦樂團」由一群平均年齡不到20歲的孩子組成,他們以南投奧萬大森林為起點,一步步走向各地音樂舞台,用悠揚琴聲感動人心,亦扭轉自身命運。「實作」是親愛愛樂長期信奉的理念,這群孩子懂演奏、也親自作曲,近日更親手打造樂團位於新竹竹東的新園區,裝修、鋪地、接電、煮飯等大小事都自己來!

新竹親愛愛樂園區「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
(圖片提供:META Design)

園內「大用食光」餐廳空間尤其值得一看,此由擅以回收材料發展創意設計的META Design受遠雄建設之邀,以「永續」及「共享」為關鍵字,融入親愛愛樂「製琴房」的空間語彙打造而成,小提琴、樂譜等音樂符號也在其中穿針引線。

新竹親愛愛樂園區「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
(圖片提供:META Design)

親愛愛樂用音樂、實驗教育扭轉偏鄉命運

親愛愛樂發源於南投縣仁愛鄉親愛村,這片位於奧萬大森林深處、海拔900多公尺的谷地,雖坐擁得天獨厚的自然美景,卻面臨與多數山區部落同樣的困境——經濟居於弱勢,教育資源長期不足。2006年,王子建與陳珮文夫妻檔來此教書,並利用課後展開提琴教育,嘗試藉超越體制的模式,進行實驗性「混齡」教學,這正是親愛愛樂的起點。

新竹親愛愛樂園區「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
(圖片提供:META Design)

歷經十多年發展,親愛愛樂已是各項青少年樂團賽事中的常勝軍,樂團成員學齡橫跨國小至大學。兩位創辦人成功藉實驗性的教育模式,扭轉偏鄉部落的宿命;跳脫以傳統學科的考試成績定義孩子學業表現的模式,透過樂團合作所激盪出的動能,為學童創造強而有力的自發性學習氛圍。

新竹親愛愛樂園區「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
(圖片來源:親愛愛樂)

竹東音樂巷:親愛愛樂生活、學習的實驗場域

如果你聽過親愛愛樂的現場演奏,一定被孩子們自己作曲與演奏的音樂所感動。來到樂團緊鄰竹東火車站的「竹東音樂巷」,不僅能聆賞音樂會,更能看見這群孩子不只會拉琴,還會修屋、做木工、煮一桌好菜。這座園區是孩子們生活、練琴與學習的地方,也是他們與社會連結的起點。在此,孩子們用音樂陶冶性情,藉實作培養技能,透過表演、餐飲與商店營運,在實作中培養自立與合作的能力。 

新竹親愛愛樂園區「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
(圖片提供:META Design)

大用食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的用餐空間

接下來讓我們聚焦於園區內的「大用食光」餐廳,這裡是人們用餐和相聚的場所,也是孩子們培養音樂之外第二專長的教育現場。透過餐飲現場的實作,他們學習烹飪、服務、管理與經營,培養未來進入社會的技能。

新竹親愛愛樂園區「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
(圖片提供:META Design)

餐廳空間由META Design操刀,延續團隊永續設計理念,貫徹「將既有資源做最有效運用」的信念,攜手遠雄建設一同運用老屋回收的木桁架、工地回收的板模、再生粒料、鋼筋、花崗岩餘料,打造餐廳空間與家具。前庭與後院的戶外用餐區,則利用台鐵提供的退役枕木搭建而成,構築一處以城鎮景色佐餐的愜意空間。

新竹親愛愛樂園區「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
(圖片提供:META Design)
新竹親愛愛樂園區「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
(圖片提供:META Design)

META團隊更以工地回收零件為材,拼貼出兩幅立體作品,分別是解構的小提琴與音符悠揚的樂譜,象徵音樂與永續理念在此相遇交織。綜觀「大用食光」餐廳,空間總計由22.8噸回收材料打造而成,由企業資源與善意、永續理念與教育實踐層層構築。

新竹親愛愛樂園區「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
(圖片提供:META Design)
新竹親愛愛樂園區「大用食光」餐廳以回收材料構築!音樂與永續理念交織
(圖片提供:META Design)

「大用食光」已於2025111日正式開幕,邀請人們前去用餐、聆聽音樂會,認識這群用音樂與雙手改變生活的孩子。

竹東音樂巷 大用食光

地址|新竹縣竹東鎮東林路194巷8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