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台灣仙女藝術家倪瑞宏的女子妄想!充滿壞幽默和惡趣味的插畫創作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

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仙女藝術家倪瑞宏的插畫創作,那個字不是「鬧」、「歪」就一定是「ㄎ一ㄤ」。同樣使用美術畫筆和水彩顏料來描繪作品人物,別的插畫家傾向使用粉嫩甜美淡雅夢幻系色調搭配輕盈細緻的線條,但倪瑞宏所創造的人物角色,在大膽飽和填色和不經意分岔的粗細筆法交互使用下,一個個畫中人物充滿生活野性姿態,活脫脫就像真實存在的世間男女。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

Ni Jui Hung

出生在90後,在倪瑞宏的原廠設定裡有一項影像雜食偏好。她很早就意識到自己喜歡畫畫,求學歷程一路從美術班、藝術大學念到美術研究所,大腦內建圖形處理器系統GPU亦跟隨著數位時代持續在演進升級,吃盡大量影音串流的資料負載能力。

在她的工作室內,除了有長年累月收集來的奇巧古怪收藏品,還有用來刺激創作靈感、從四面八方蒐羅圖檔再一張張黏貼而成的雜食圖像剪貼本,裡頭的素材來源五花八門:在通勤路上看到的瞌睡阿北、選美會場的佳麗合影、改裝車展的吸睛show girl、時尚雜誌裡演繹的流行色彩、彰化南天宮八戒忘形的電動道具、淘寶購物往的商品圖檔⋯⋯每一張經由倪瑞宏的解構再組,皆充滿著時代感的惡趣味。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

因自小收聽《漢聲中國童話》錄音帶浸淫在民間傳說故事,倪瑞宏去廟宇會特別流連於仙人收妖、二十四孝的情節壁畫,也會去墓園、教堂、清真寺亂逛,對於探索各種靈界空間充滿好奇。她和多數傾向接受西方意識形態的年輕藝術家不同,很早就表態自己對「仙女」的極端喜好,小時候畫畫都在畫各種仙女,也為古老典籍中描繪的人獸神鬼故事深深著迷。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

Ni Jui Hung 06

亂吃創作養分 用回收包裝紙盒創作 

倪瑞宏善用影像拼貼手法,將日常關注的怪奇圖像和荒謬情境結合,一幅幅長短型敘事畫透露她腦內的劇場奇想。在創作中加入動畫的思考方式,倪瑞宏說畫中的少女們是她雇用的演員,她為畫中的曠男怨女設定了專屬的人物性格動作和特定情境表現。仙女、牛郎和織女、自由解放的女性,畫中雖沒有對話口白,卻也上演一幕幕反諷現實的荒誕喜劇:識人讀心的人際關係、愛得辛苦的感情習題、受困低谷的荒命處境、潛移默化的社會扭曲審美標準、父權思維下女性認同歸屬的真實反映。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

看起來惡搞怪趣的個人創作主題,多半來自倪瑞宏對主流社會型態下的道德寓意和性別角色觀察,以及藝術家反應內心世界、找尋與社會連結、面對生命逆境的自我探問。她說:「有些帶有意識性的哲學思想,單純透過文字層面沒有辦法說得清楚,如果動筆把它畫下來,可以更直接表現我在當時的體會和心情。」

在台南藝術大學就學期間,她同時遭遇失戀和車禍意外,因翻看《個人意見之待人處世指南》的精闢解析而獲得醍醐灌頂般開示,開始用回收箱撿來的廢棄包裝盒背面搭配「閃亮人生」籤詩作畫,創作出《人生指南》早期系列作品。

Ni Jui Hung 43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

「社團時間就是慢條斯理地撿起被丟在花圃的早餐盒。對於垃圾的分類有強迫症的我,特別喜愛整理廢紙,我喜歡包裝盒散發的味道,還有它被機器壓模的痕跡,印刷油墨的配色,以及翻開背面灰色卡紙裡的雜質也超級美。」倪瑞宏說,包裝紙盒在餅乾被吃乾抹盡之後瞬間變成垃圾,有點像人際關係的隱喻,一旦脫離溝通情境,立刻變得疏離。

有時候創作素材和喜好收藏,能反應出一個人的性格和價值取向;回收紙盒背面字卡表面粗糙、帶有紙張黑點,雖擁有獨特紙漿手感,倒也跟愛情裡反覆與掙扎一樣,因夾雜過多的個人慾望而無法純粹。倪瑞宏的畫如其人,有一種大方坦然的直白解放,女性在社會結構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社會行為規範下當代女性的處境,一直是她關注的議題。

「仙女」都是尋常女子投射自己的化身

「當我們說這個女生很『仙』,有可能指向她不食人間煙火的外在形象,不知道對方在說的是褒義或是貶詞,在話語之中很難表達客觀意思,其實可以問清楚。」倪瑞宏表示,為了讓創作自述變得完整合理,她縱身投入仙女的深度探討,大學畢業後倪瑞宏參加了台南鹿耳門天后宮每年舉辦的仙女選拔,擲筊拜會媽祖娘娘後取得神明認證的仙女資格,從此展開「仙女」研究與創作,成為一個名正言順、有牌的仙女藝術家。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

她透過大量閱讀爬梳查找學術文獻,深入探討「仙女」在民間故事裡的喻示形象,也在北藝大美術研究所發表《螢光粉紅仙女救世之道》美術碩士論文。「後來發現,仙女本身也許就是一種讓人追求變得更美的存在或希望吧!」倪瑞宏說,仙女像永遠盛開綻放的花朵,不會變老、變醜,於是成為一般人投射自己的化身。作品《畢業生涯規劃》、《機上CPR系列》作為一種現代人被社會價值所規範的提問,努力修練成仙、成為美的楷模,擠破頭報考空服員,也許也是一種現代女性對幸福感追求的自我實踐?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

倪瑞宏藉由不斷創作尋找藝術生涯和生命問號的解答,作品裡的兩性關係互動透露她嚮往著愛情。從知名兩性作家女王的勵志書籍到生活中大量的性別社會學閱讀,身為女性的標籤一直在她身上,無論是《等到我結婚那天》反諷女王婚禮以粉紅泡泡象徵充滿愛的濃烈氣息,或是以瓊瑤小說裡女性反派角色為雛型的《天生禍水》、《地下夫人》壓克力創作,或趣味或惡搞,在在運用藝術反映出這個社會看見女性的模樣。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

仙女在老派怪奇工作室  和喜歡的東西在一起

就像多數人在某些人生階段為情所困,倪瑞宏說她對人生感到絕望時就會躲進工作室,沉浸在繪畫世界,身旁有一堆怪奇書目玩物陪伴。老派的工作室是倪瑞宏小時候住過的老公寓,牆上泛黃日曆停留在90年代。室內擺設有和室疊蓆、藤製桌椅、新買的工作桌,當然也少不了她最愛的不同流明瓦數色溫各式燈具。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

Ni Jui Hung 42

Ni Jui Hung 41

「試想,當世界沒有光源,只剩下完全的黑暗,那種陰闇處境會接近我們內心面對死亡最深沉的恐懼。雖然我們沒有辦法知道人生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可是有一盞燈在身邊,至少可以預知、看見一點點東西。」倪瑞宏筆下的仙女手拿常備緊急照明燈,當人處於混濁意識中,正好拿來作為航海或西方極樂世界的指引,也為心靈空虛、缺乏幸福感的現代人,燃生一線曙光。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

零散放置在角落的眾多物品,有一台為了插畫創作《七仙女光明燈》而買的唸佛機,插電之後可以隨機播放百首全集,旋律出來成為訪談過程的療癒背景音樂。為了完整收錄仙女修煉之路所經歷的各種故事與作品,仙女在她的畫室敲鍵盤嚼食字句,把創作實境所燃燒的堅定意志詳盡吐實,費時大半年完成仙女的記事回顧《仙女日常奇緣:藝術家倪瑞宏的女子妄想》,也為人生迎來下一關神格升級試煉。

仙女藝術家倪瑞宏

附帶一提,仙女雖無神力,還是有本事自建「仙女日常奇緣」Spotify播放清單,歡迎大家點選播放或收藏。若對仙女的日常藝術創作有興趣,可追蹤她的 InstagramFB粉絲團,仙女很認真在經營。想看更多的仙女人間觀察學,內容詳請翻閱大塊文化出版《仙女日常奇緣:藝術家倪瑞宏的女子妄想》

仙女藝術家 倪瑞宏

FB | IG

文字 /楊芷菡

攝影/張藝霖

作品圖檔提供/倪瑞宏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布拉格「慕夏博物館」華麗轉身!進駐18世紀巴洛克宮殿、未公開手稿首度亮相

布拉格「慕夏博物館」華麗轉身!進駐18世紀巴洛克宮殿、未公開手稿首度亮相

阿爾豐斯·慕夏(Alfons Maria Mucha)在1894年為巴黎舞台劇《Gismonda》設計的海報,以優雅曲線、大自然圖樣和女性形象融合的創新風格一夕成名。到了1900年,他已經是全球最知名的藝術家之一,更是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的代表人物。位於慕夏故鄉捷克的「慕夏博物館」(The Mucha Museum),將其一生貢獻與成就凝結於此,成為喜愛慕夏者必訪的文化地標。

慕夏博物館的現有空間不大,在夏季觀光潮更是擁擠。由慕夏親孫帶領的慕夏基金會(The Mucha Foundation)決定將展覽空間移至全新修復完成的18世紀宮殿「Savarin Palace」,期望能讓更多人看見慕夏的作品,並讓博物館成為與在地文化連結的場所。新場館「Savarin Palace」位於布拉格市中心,將使用宮殿內最具歷史價值且保存最為完好的區域,經過精心修復後盛大開放。

「我的創作目的從來不是為了拆解,而是為了建構、搭建橋樑;因為我們都必須懷抱希望,相信人類會更加團結,而這種團結將因相互理解而變得更容易實現。」 ——阿爾豐斯·慕夏

布拉格「慕夏博物館」華麗轉身!進駐18世紀巴洛克宮殿、未公開手稿首度亮相
慕夏為法國演員莎拉·伯恩哈特的劇作所打造的一系列海報 © Mucha Trust 2024

新藝術運動遇上巴洛克宮殿建築

Savarin Palace建於18世紀,是捷克的重要文化地標之一。在19世紀末期,該宮殿曾作為民族學博物館使用,而後轉型成為社交俱樂部,更曾是捷克著名的「黑光劇」(Black Light Theater)起源地。經過修復後,Savarin Palace於2024年9月舉辦布拉格藝術週(Prague Art Week),開啟該場館的嶄新篇章。

布拉格「慕夏博物館」華麗轉身!進駐18世紀巴洛克宮殿、未公開手稿首度亮相
Savarin Palace © Crestyl

修復工程由捷克建築師Eva Jiřičná執掌,歷經近三年時間完成。團隊在修復期間與文物保護專家密切合作,發現了許多珍貴的設計細節,也重新修補建築立面的11座巴洛克雕像。Eva Jiřičná表示:「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將這座18世紀華麗建築與慕夏的作品相結合,讓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和諧共存。我們希望這個空間不僅是展示藝術品,還能幫助大家深入理解藝術設計與文化歷史之間的複雜關係。」

布拉格「慕夏博物館」華麗轉身!進駐18世紀巴洛克宮殿、未公開手稿首度亮相
Savarin Palace © Crestyl

多件早期油畫、草圖將首度公開

新的慕夏博物館將整合慕夏基金會30多年來的策展經驗,並展出多件從未公開的作品,包括慕夏早期的油畫、手繪草圖等,以及最新的相關學術資料。展品將定期更新,為重複來訪的觀眾塑造新鮮感。

全新慕夏博物館將於2025年1月24日啟用,更多資訊請見慕夏基金會官網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編輯帶逛】高美館陳威廷個展《彼岸》:提煉佛學和文學,探索生命及存在意義的擺渡人

高美館陳威廷個展《彼岸》:提煉佛學和文學,探索生命及存在意義的擺渡人

佛家說「彼岸」,指的是通往解脫、悟道的方法或途徑。深受佛學影響與啟發,常藉作品探討生命哲思的藝術家陳威廷,睽違三年在台舉辦個展,便以《彼岸》(Paramita)為題,匯集近十年平面繪畫、立體雕塑、手寫詩文等類型的重要創作,呈現自身對生命、成長、存在等課題的深刻思考,並傳遞對於此岸與彼岸、現實與幻境的探索和詮釋。《彼岸》即日起至20241229日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

高美館陳威廷個展《彼岸》:提煉佛學和文學,探索生命及存在意義的擺渡人
(圖片提供:陳威廷/攝影:黃覺深)
高美館陳威廷個展《彼岸》:提煉佛學和文學,探索生命及存在意義的擺渡人
(圖片提供:陳威廷/攝影:黃覺深)

生命的每個目的地都如「彼岸」

「波羅蜜多」(Paramita)一詞,在佛教中意指「到彼岸」,彼岸既飄渺又真實,指的是超脫生死與輪迴的涅槃;而對應的「此岸」則是處於不斷輪迴的境地。陳威廷對「彼岸」自有詮釋,他出生於台南,後因求學、當兵、工作、創作等不同生命階段,輾轉於屏東、高雄、台中、台北等台灣城市生活,後又赴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攻讀碩士課程,「我的生命歷經很多『位移』,對我來說各個目的地都像是『彼岸』。正好我的作品常探討生死等二元議題,談論很多『從這一邊到那一邊』的概念,『彼岸』這個詞作為展名,表達了作品中很多想法和情緒。」

高美館陳威廷個展《彼岸》:提煉佛學和文學,探索生命及存在意義的擺渡人
(圖片提供:陳威廷/攝影:黃覺深)
高美館陳威廷個展《彼岸》:提煉佛學和文學,探索生命及存在意義的擺渡人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藝術家的十年創作斷代史

《彼岸》將作品分為平面繪畫、紙上作品、立體雕塑三大類,並由策展人曾學彥策劃為四部配置:此地(Here)、生相(Portraits)、彼岸(There)、書寫(Writing)。「此地」與「生相」展示陳威廷前期創作的總結,大量使用卡漫風格的角色與物件組成畫面主體;「彼岸」呼應展覽名稱,是藝術家以少年的視角「回望」或「前瞻」成年後的人生境遇;「書寫」公開藝術家日常生活中的手稿、塗鴉、文字。

高美館陳威廷個展《彼岸》:提煉佛學和文學,探索生命及存在意義的擺渡人
(圖片提供:陳威廷/攝影:黃覺深)
高美館陳威廷個展《彼岸》:提煉佛學和文學,探索生命及存在意義的擺渡人
(圖片提供:陳威廷/攝影:黃覺深)

繪本、詩歌、文學滋養藝術創作

多年以來,陳威廷藉創作朝向原生家庭、人際關係的根源探究,以詩文作為敘事文本,並建構虛擬角色作為引路者,將東方哲思與當代視覺風格融為一題。

高美館陳威廷個展《彼岸》:提煉佛學和文學,探索生命及存在意義的擺渡人
(圖片提供:陳威廷/攝影:黃覺深)

各生命階段的經歷,都在陳威廷作品中留下深刻印記:童年時愛看繪本,書中圖像與文字的密切接觸奠定他早期的創作風格;少時相伴的卡通動畫和玩具反斗城,影響他為動物畫「肖像」,並帶動物們走出畫框、成為雕塑,如同玩具店中被賦予立體型態的卡通IP;大學讀中文系養成對文字的敏銳感知,詩歌成了他表達內心世界的重要媒介,亦融入作品為畫面提供隱喻性的線索,此外,經典文學作品也為創作帶來啟發,本次個展便可見多幅他再讀卡繆《異鄉人》後、以「太陽」為主角的反思之作。

高美館陳威廷個展《彼岸》:提煉佛學和文學,探索生命及存在意義的擺渡人
(圖片提供:陳威廷/攝影:黃覺深)
高美館陳威廷個展《彼岸》:提煉佛學和文學,探索生命及存在意義的擺渡人
(圖片提供:陳威廷/攝影:黃覺深)

從《彼岸》3件亮點作品看陳威廷的創作思考

▍凡是符號,皆有意義

這幅小狗頭上插著蠟燭的童趣畫作,是陳威廷送給媽媽的母親節禮物,當時為了讓禮物更顯特別,他不以過往常畫的熊為主角、改以小狗作為主視覺,燭光則有所寄情,暗示著親密關係間「給予」的雙面性。「我是個喜歡賦予符號意義的人,可能中文系背景讓我對詞語和形象間的連結比較敏感。火照亮他人時也正慢慢消逝,不只象徵著有人願意給予,也帶有重生的價值和可能性,這樣的兩面性對我來說很有意思。」

高美館陳威廷個展《彼岸》:提煉佛學和文學,探索生命及存在意義的擺渡人
Happy Birth Day, 2016, acrylic, colored pencil on canvas, 29x27cm(圖片提供:陳威廷)

▍以藝術演繹經典文學文本

在前往東京藝術大學進修之前,陳威廷自認只是個喜歡畫畫、寫詩的人,不敢談自己是藝術家。他看待藝術的視野,在讀到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之作《九歌》後被拓展,「我看見怎麼用視覺(表演)藝術重新揣測、演繹文學作品的文本,原來藝術的可能性是很多的。」

《九歌》帶來的啟發也反映在陳威廷近日重讀卡繆名著《異鄉人》後的創作,書中主角槍殺阿拉伯人的情節,及時常被提及的炙熱、令人難耐的陽光,讓他畫下多件賦予太陽「想法」的小幅畫作,如〈逃亡的太陽〉是他想像:「人想逃離這世界,會不會太陽也不想待著?」另一件乍看像月亮的作品,則是想像太陽總是照亮他人、有天累了隨意躺在草地上休息的姿態。

高美館陳威廷個展《彼岸》:提煉佛學和文學,探索生命及存在意義的擺渡人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陳威廷亦對《異鄉人》主角的處境和行為有所反思:「我從書中的情節、作者的書寫狀態,聯想自己面對世界的方式,也重新調整自己和世界的關係。主角感受到的『熱』讓我很有感覺,我很難想像人被逼到一個極限,會怎麼去回應外在。現在的時代要說是最快的時代也不爲過,收到資訊要很快消化、理解,回到我剛說的,我們要怎麼『正確地』面對外在,而且『正確』是什麼?我們也不得而知。」

高美館陳威廷個展《彼岸》:提煉佛學和文學,探索生命及存在意義的擺渡人
The illusive Moon, 2024, acrylic on canvas, 105x85cm/A Fool Chasing Balloon, 2024, acrylic on canvas, 105x85cm。(圖片提供:陳威廷)

▍延伸自佛學的生命哲思

談及自身面對外在世界的不確定,陳威廷提到日本編輯友人曾說常在他的作品中看見「迷惘」的狀態——曖昧、流動、難以捉摸,卻也充滿想像空間。這樣的狀態也反映於展覽後段多件大尺幅畫作,其中一件呼應日本戰時習俗的作品尤為深刻——綠丘在魔幻、超現實的畫面中綿延,一人靜坐樹下、一人彷彿在山丘上跳著舞,兩人都望著高掛夜空的月亮。

高美館陳威廷個展《彼岸》:提煉佛學和文學,探索生命及存在意義的擺渡人
(圖片提供:陳威廷/攝影:黃覺深)

陳威廷曾聽朋友說,戰時人們無法見到征戰沙場的情人和親人,便用類似皮影的方式,將月亮想像為畫布,將思念之人的形貌投射至月亮上,想像他們就在那;這在日語中有個浪漫的名字——「追影」,背後卻是動盪時代下人們無處安放的無助心緒,略顯諷刺。如果說月亮是思念的投射,那大樹便是思考人生的媒介,陳威廷說:「佛家中佛陀在菩提樹下頓悟,畫中人在那樹下,不見得會得到答案,但或許會獲得一個思考的機會。」

高美館陳威廷個展《彼岸》:提煉佛學和文學,探索生命及存在意義的擺渡人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做觀眾的擺渡人,探索此岸到彼岸的過渡狀態

《彼岸》以藝術家十年來的創作及生命歷程為索引,帶領觀者隨藝術家及畫中引路者的帶領,探索生命中的過渡狀態。有趣的是,展間正好是左右二分的長方形空間,有著明顯可見的端點和終點,觀展動線善用此特點,讓早期與近期作品相對,並藉燈光明暗變化暗示藝術家於不同生命階段的心境轉折;中段更巧妙安排三幅畫作銜接,不僅氛圍自明亮轉向幽暗,更透過畫作中的流星、彼岸花等意象,帶觀者從藝術家的外在轉向內心世界探索,同時遊走於明暗之間找尋自己的生命狀態。

高美館陳威廷個展《彼岸》:提煉佛學和文學,探索生命及存在意義的擺渡人
(圖片提供:陳威廷/攝影:黃覺深)

陳威廷於創作自述寫下:「『彼岸』是哀悼,也是致敬過去與不可言喻的明天。它是位移變化的虛渺,一葉舟獨自游向他方,無邊也無際,見山還是山。」藝術創作對陳威廷而言,是對存在的反映,每件作品都是「移情」的片段,描繪著他所存在的世界。

高美館陳威廷個展《彼岸》:提煉佛學和文學,探索生命及存在意義的擺渡人
藝術家陳威廷。(圖片提供:陳威廷/攝影:黃覺深)

陳威廷個展《彼岸 Paramita》

展覽日期|2024.11.09日(六)-12.29(日)

展覽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B1 Kspace(高雄市鼓山區美術館路80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9:30-17:30(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