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哉操刀明治神宮博物館視覺識別設計!汲取甲骨文意象拆解「明」文字符號

位於繁華東京澀谷,建於1920年的日本明治神宮,在100週年慶之際,除邀來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全新明治神宮博物館,也請到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為博物館設計整套視覺識別系統(VI),以明治神宮的「明」字為設計核心,開展出一系列典雅視覺辨識作品!


隈研吾打造東京「明治神宮博物館」


2020年初,原研哉替明治神宮「鎮座百年大祭」交出漂亮的活動LOGO作品後,緊接著,他又持續完善明治神宮博物館的視覺識別系統設計工作,讓博物館的形象、內部動線指示說明,都能以最佳的狀態呈現在民眾面前,提供給前來參觀的大眾最棒的體驗。


原研哉打造明治神宮博物館VI設計


此次明治神宮博物館VI設計中,原研哉以「明」字為主軸,將其拆解為「日」和「月」,日月符號靈感源自中國古代文字風格,如甲骨文優雅的設計,方形框代表了博物館,中間圓形元素則象徵著博物館參訪者,不僅對應博物館室內空間、展品與觀者之間的關係,也巧妙表達了其位處東京市中心的神社寧靜神秘氛圍。


設計2


除了LOGO與地圖外,原研哉也為國內外旅客設計了說明指示海報,其上貼心的步驟教學,讓想要體驗日本參拜文化的旅客,都能輕鬆理解在地習俗。而館內常設展的說明橫幅,則用百年、一年、一年和一刻等四個視角,呈現明治神宮的例行法事活動與日常習俗,使佇立於都市中的神宮,更貼近每一位前來參觀的民眾,迎向下一個百年。


原研哉打造明治神宮博物館VI設計

原研哉打造明治神宮博物館VI設計



文/Mei Chiu 

資料來源/原研哉HARA DESIGN INSTITUNE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