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的味覺風格怎麼來?專訪年度最具話題餐廳「心潮飯店」、「Coast」

餐廳的味覺風格怎麼來?專訪年度最具話題餐廳「心潮飯店」、「Coast」

餐廳的打造邏輯是這樣的:必須先想好要做什麼菜,才能去想像怎麼打造一間完美呈現菜色的餐廳。菜色與風格之間怎麼相輔相成?我們專訪年度最具話題餐廳─ 心潮飯店與Coast,看看他們怎麼說。                       

台菜也可以是年輕人的菜 

將飯炒出門道、也炒出風格,真的是只有心潮飯店才辦得到。為什麼要把炒飯當主角去設計整體菜單?心潮飯店執行長薛舜迪認為,炒飯老少咸宜,看似簡單卻著重廚師技藝,「炒飯是有記憶的美食,不應該那麼廉價,當大家談到台灣味時,炒飯能否成為發揚台菜的代名詞?就像義大利燉飯能登上國際般。」 從小吃台菜長大的他,一年前在設計餐廳定位時,就鎖定這個提問。

餐廳的味覺風格怎麼來?專訪年度最具話題餐廳「心潮飯店」、「Coast」

菜單編排的門道

台味的新舊拿捏必須非常精準,才能玩出梗、味道也維持水準之上,主廚溫宏元出身高雄老字號的老新台菜,有紮實的台菜料理基礎,但台菜百百種,炒飯該如何脫穎而出?這就回到薛舜迪的策略──先打造一份前所未見的「新式創意菜單視覺」,翻轉大眾的印象,潛移默化拉高炒飯在消費者心中的價值, 「風味一部分承襲傳統台菜,另一部分則是對應中西合璧的品牌風格。」除了排骨、魷魚螺肉蒜、三杯雞等台味炒飯,台灣人一向喜歡牛排,頂級紐約客牛排炒飯一推出,馬上成為心潮最厲害的招牌。

餐廳的味覺風格怎麼來?專訪年度最具話題餐廳「心潮飯店」、「Coast」

菜單的編排打破中菜菜單琳瑯滿目、無法歸類的窘境,第一跨頁以冷前菜(cold starters) 為標題,鮮蚵、白斬雞、冷筍沙拉歸類在此 ; 再來是暖心熱菜(soup and steamed),清蒸菜酸海鱸魚、功夫郁香雞湯看得讓人口水直流 ; 從開幕的8道增加至12道的炒飯稱為主菜 (main course) ; 加入綠豆椪的提拉米蘇或是經典芋泥捲都收錄在甜點的選項中,架構貼近西餐菜單的編排,非常切中大眾的理解力,尤其對傳統台菜有點菜障礙的年輕人、外國 人,或是想嚐鮮的長輩,都更簡單好懂。

                       

視覺先行,強化餐點個性

心潮飯店在品牌視覺、空間設計火力全開,餐廳logo將心字轉化成翻鍋熱炒圖示,對應到餐廳內此起彼落的翻炒鏗鏘聲響。在空間設計上,綠、白和金三色貫穿,則分別取自蔥花、米飯和蛋意象,並設想心潮飯店是1930年代紐約唐人街上的一家台菜餐館,「心潮飯店很明確將目標客群鎖定25到45歲,過去大眾對台菜餐廳較無美感要求,我想突破這樣的窠臼,證明品嚐台菜也能夠很時髦。」因此台式拱門、老鐵窗花遇上Art Deco裝飾藝術風格, 從菜單本色到室內裝潢完美呼應,催生出最潮的摩登炒飯店。                       

炒飯之外,酒也很有看頭,設計師張簡士揚為 店內繪製的民間神話故事,帶出炒飯醉八仙的概念,並攜手調酒界南霸天TCRC打造特調酒單,「以炒飯為主軸,將它當作橋樑,去串接新與舊、東方與西方風味。」新酒單以古早冰 菓室為題,擷取許多與童年記憶有關的素材, 像是仙草茶、木瓜牛奶等置入調酒中,帶入更多復古新體驗。

餐廳的味覺風格怎麼來?專訪年度最具話題餐廳「心潮飯店」、「Coast」

一周年新菜單,策略更為實際                       

視覺、話題都到位,「味道還是排第一。」溫 宏元說從籌備到正式開幕,至少試過不下百道炒飯,「對我來講,味道永遠不可妥協。像是『爆香』是台菜非常重要的一環,該如何提香提味都是細節。」心潮飯店的顧客年齡較老新台菜年輕,這間餐廳是否擔負復興失傳台菜的使命?「當然會想。」看似單調的排骨炒飯, 其實從肉的品質到裹的粉、炸的時間,味道傳統視覺卻要不無聊,裡裡外外都是眉角。

餐廳的味覺風格怎麼來?專訪年度最具話題餐廳「心潮飯店」、「Coast」

揮灑創意之餘,開餐廳也要很「實際」,「如果今天一道菜味道很棒、外觀很華麗,可是它在執行面上耗費了很多時間,基本上這樣的菜色一定會被淘汰。」滿周年所改版的新菜單, 替換了餐廳熱銷的古味煎豬肝,薛舜迪解釋: 「汰換掉的菜色不一定是銷量最差,有時候最好的菜可能會卡到出餐操作流程,加上它特別搶手,反而會讓其他菜色不易被看見,所以菜單的調整不能只看表面,而是整體是否達到均衡。」

餐廳的味覺風格怎麼來?專訪年度最具話題餐廳「心潮飯店」、「Coast」

迎來周年的心潮飯店,裡頭的客人型態更多元,看來比市價高昂許多的新型炒飯讓人樂意買單。他說期待有一日能在倫敦、紐約拓店, 讓鑊氣噴香的炒飯晉升國際級台灣味,一個有「偉大目標」的炒飯,催生了一間風格迷人的實力餐廳,台味若找到自己的風格,迷倒眾生可說輕而易舉。

台北「心潮飯店」最潮台味炒飯餐酒館!在Art Deco風格空間品味時髦台菜配TCRC調酒

心潮飯店

電話:02 2723 9976

地址:110 臺北市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68號2樓                                                       

   


挑戰季節性的台灣當代海岸料理 Coast

台灣人對海鮮熟到不行,位於台北晶華酒店的Coast,是米其林一星餐廳 MUME主廚林泉(Richie Lin)與泰國明星主廚Ian Kittichai合作開設的全新餐廳,卻挑戰大家陌生的「當代海岸料理」(modern coastal cuisine),Ian Kittichai更派出旗下大弟子Jessada Khruapunt(Pod)駐店。

餐廳的味覺風格怎麼來?專訪年度最具話題餐廳「心潮飯店」、「Coast」

林泉說他一直有計畫,而2019年底與Ian合作快閃餐會,透過Ian異地人的眼 光,他更確定台灣有條件開一間不用筷子的「海鮮餐廳」。「台灣海岸線環繞,Ian認為台灣海鮮不管在品質、種類絲毫不遜於世界多數國家。因此很快就決定延伸當時快閃計畫概念,從無到有打造一間新餐廳。」與當前fine dining市場做出區隔,同時也在台灣常見的海鮮料理餐廳中脫穎而出,「台灣大眾對於海鮮喜好非常明確,從街邊熱炒店、水產餐廳等,但我想用一個更大的題材、更長期的計畫拓展,看看每一季當令海鮮還能有哪些不同面貌。」

太多創意卻無應對食材,便淪為空談                       

對於初來乍到的駐店主廚Pod來說,泰國的餐飲趨勢正朝著當代風格前進,難的是他剛來到台灣,季節漁獲的種類、食客喜好都是他的新功課。「這一次我比較像是籃球教練」林泉笑著說,Pod就是隊長,要會自己思考─ 從發想、 試做到擬定菜單,林泉適時讓出位置,僅在關鍵時刻提供建議。Pod說,要發想一套9道式菜色,事前功課需要一個多月,「如果有太多創意,卻無法取得對應的料理食材,最終都只會成為空談。」以Coast來說,菜單上80%都是使用台灣食材,要熟知秋蟹季節或是冬季才有的台灣明蝦,「你必須要了解季節食材特徵和時效性,知道前方有哪些好料等著,以及確保它能供應無虞。」

 

餐廳的味覺風格怎麼來?專訪年度最具話題餐廳「心潮飯店」、「Coast」
                    

  

當大家對泰菜元素還停留在瓦城等連鎖體系,Coast一開幕就讓人好奇,第一季菜單翻玩泰式傳統點心的「魚鬆西瓜」、法式油封技法烹調的皇帝石斑魚, 淋上泰國冬陰湯(Tom yam),馬上成為客人必拍亮點。全新一季使用彰化玉露鴨所製作的「鴨胸|紅咖哩|馬鈴薯」,以及淋上時具畫面感的甜點「泰式奶茶」,因為元素夠獨特,大家從社群上一看到,就知道你正在Coast用餐。 

餐廳的味覺風格怎麼來?專訪年度最具話題餐廳「心潮飯店」、「Coast」

空間同樣具識別性,以漂流木與海浪為視覺感的大門,襯著海藍色光澤的霧面毛玻璃,無論雨晴都沉浸在海洋氣氛。內部空間則同樣以沉靜海色構成,每個餐桌像是海中小島般錯落。擺放刀叉的餐具架,使用魚料理剩餘的魚骨,將其修剪、清洗,同樣吸引人再拿起手機紀錄。雖然泰國元素濃重,但兩人並不想特別定義Coast為一家「泰式料理」餐廳,林泉希望Coast能夠抓出自己的特色後聚焦,在風味上能有更多層變化,這點Pod亦認同,「就像是從A海岸到B海岸,我希望Coast能與台灣有更緊密的關係,就像你不可能在泰國或是其他地方,找到像Coast一樣的餐廳。」

台北當代海岸料理餐廳「Coast」!台灣海鮮遇上泰式風味的無國界美食

Coast

電話:02 2567 0237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39巷3號B2

                                                       

文|劉子維、張芝維 

攝影|黃少柔、方敍潔

圖片提供|心潮飯店、Coast

欲知更多餐廳的幕後秘辛與趣聞,請見La Vie 2021/1月號《拆解一家餐廳》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靈界的科學實驗!打開腦洞超感知時代」—— 前台大校長李嗣涔三十年探索,公開虛實空間世界觀

你應該也有過這種經驗,走進某個空間突然頭皮發麻,或是莫名煩躁時,走進寺廟教堂就瞬間平靜,這是怎麼回事?為了搞懂這些說不清的「神秘體驗」,台灣有位教授花一生來探索,期許用科學重新觀測、實驗、再現科學X靈性邊界。

能量科技研究先鋒——李嗣涔博士,用半導體科學家的嚴謹,歷經橫跨三十年的未知靈界探索,近期正式將其畢生研究濃縮成五支免費影片,並完整公開於 YouTube。這不只是研究成果的共享,更像把實驗室鑰匙交給你,你願意接受邀請,踏進這門科學的邊界嗎?

Aqive

這五部影片不是玄學!是能量科學化的台灣里程碑

從用腦波儀捕捉氣功師的 Alpha 波,到發現「手指識字」時竟看見微笑的亮人,整個實驗室像小型科幻現場!

● 實驗證明 「撓場」能超光速傳遞訊息(特斯拉沒解開的謎題)

● 空間會殘留能量記憶(難怪有些房間特別舒服或壓抑)

● 手指識字實驗,實測「藥師佛」字彙現場竟傳出中藥香氣

● 「非主人的投射對話」,開啟與寵物溝通的訊號通道

● 腦波與外星訊號產生頻率共振,人可以與外層意識通話?

Aqive

五堂近乎瘋狂的理性實驗,「迷信?還是迷不信?」重思信仰、知識與超感官經驗的辯證

人本身就是個複雜的載體,對於接觸的資訊很難分辨出哪些是數據、哪些是感覺、哪些是能量。李博士曾言:「是迷信,還是迷不信?」一語雙關地指向人們對「不可見之物」的排拒與渴望——然而無形之中,看不見的,正在變得具象。

台積電會在電腦上放乖乖、過年銀行都會在金庫放發財水,不言而喻的潛意識共同認知,已經默默暗示出,人們對於迷信與玄妙並非不能接受,而是找不到論證虛實的基礎,因此這場能量實驗的公開,象徵著科學X玄學邊界上的轉變,將過去視為神秘不可測的現象,化作理性語言轉譯落地。

Aqive

五支影片,如五扇窗口,各自對應一種感知世界的方式

● EP1 科學氣功|氣功與腦波,氣的存在如何被儀器觀測與紀錄?

● EP2 突破科學的疆界|手指識字與靈界訊息,意識是否能登入宇宙資料庫?

● EP3 靈界的科學|靈性迷思與能量場,我們是否正在錯過看不見的世界?

● EP4 撓場的科學|撓場與空間記憶,為何有些空間讓人特別「有感」?

● EP5 解開到家氣與炁之謎|八度空間的身體之外,是否還有可操作的氣場維度?

Aqive

不只是理論,更進入生活:Aqive 氣機科技|讓能量科學落地成為日常

這些研究成果不只存在於論文與影片中,而是轉化為實用的能量產品——由【Aqive 氣機科技】團隊以撓場理論為基礎,融合東方智慧與西方物理科學,成為世界第一家撓場科技輔具公司,用簡單易用的方式,幫助達到快速淨化放鬆,成為現代人保持覺察、安心信任的陪伴。

 

李嗣涔五堂講座全系列.免費觀看

🎬 https://tw.psee.ly/7rc432

更多認識 Aqive 氣機科技

💁♂️ https://aqive.app/

加入 Aqive LINE@ 獲取最新消息

✉️ https://lin.ee/E0i2NFK

 

集氣・抽神器|能量遊戲7月開打!

跟著台灣奇異博士李嗣涔,一起潛入氣的神秘世界!現在加入 Aqive 能量獵人團,看影片找線索、答題集碎片,就有機會抽中 Aqive 限量能量神器!現在加入 Aqive 官方 LINE@,7月開始一場能量世界的探索遊戲!

活動方法:

① 加入 Aqive 官方 LINE@ → 留言「能量獵人」
② 看1集影片 →獲得1片碎片
③ 集滿3片碎片 → 抽獎限量科技神器!

Aqive 能量贈品:
隨機抽獎,只要過3關即可參加!
✯《晶炁 》3 位  ✯《盒炁 》2 位  ✯《撓定 Vita 》1 位

活動期間|7月開始,將於8月抽獎並於 LINE 公布中獎名單!

▶ 進入 LINE@ 任務入口|lin.ee/E0i2NFK 
▶ 立即觀看五支影片|https://tw.psee.ly/7rc432

Aqive

Miu Miu夏日閱讀計劃,把公園變成文化沙龍!精選女性書寫經典,推出城市限定款書封

Miu Miu夏日閱讀計劃,把公園變成文化沙龍!精選女性書寫經典,推出城市限定款書封

今年夏天,Miu Miu把閱讀變成一場迷人的城市漫遊。在巴黎、米蘭、大阪、香港和北京的花園裡,免費開放的「Summer Reads」活動邀請大家放慢腳步,翻開兩位女性主義先驅的作品,帶動閱讀成為一種夏日陽光下的生活風格。

把城市公園變成閱讀沙龍

Miu Miu Summer Reads今年邁入第二屆,Miu Miu精心挑選五座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園,將它們打造成自由閱讀、沉思與相遇的場所。參加者可以領取特別裝幀的書本,找地方自在坐下,在微風吹拂之中翻頁。

Miu Miu為這次活動特別設計了書封、書籤、金屬書夾與印章,此外也為每個城市設計專屬的色彩和識別標誌,讓參加者不只是「閱讀」,而是擁有一份獨特的收藏。

Miu Miu夏日閱讀計劃,把公園變成文化沙龍!精選女性書寫經典,推出城市限定款書封
Miu Miu為這次活動特別設計了書封、書籤、金屬書夾與印章(圖片來源:Miu Miu)

精選兩本經典向女性書寫致意

Miu Miu一直以來都希望透過不同形式把「女性賦權」的概念帶進大眾生活,而Summer Reads的誕生,也延續了這個理念。今年Summer Reads聚焦於兩位女性主義先驅:法國作家西蒙波娃,以及日本小說家圓地文子。

Miu Miu夏日閱讀計劃,把公園變成文化沙龍!精選女性書寫經典,推出城市限定款書封
今年Summer Reads聚焦於兩位女性主義先驅:法國作家西蒙波娃,以及日本小說家圓地文子(圖片來源:Miu Miu)

西蒙波娃不只是一名哲學家,更是女性主義思潮的重要奠基者。本次選入的作品《形影不離》(The Inseparables),是她去世後才出版的小說,講述她與摯友Zaza Mabille的深刻情誼,以及面對失去的悲傷與自我探索。

圓地文子則以《等待之的歲月》(The Waiting Years)見證女性在家庭與社會中的壓抑與渴望。她從未接受正式高等教育,卻透過自學累積深厚素養,並以小說、劇作和翻譯打開日本文學新局。特別是她對《源氏物語》的現代詮釋,讓經典走入當代,也強化了女性觀點的存在感。

Miu Miu夏日閱讀計劃,把公園變成文化沙龍!精選女性書寫經典,推出城市限定款書封
Miu Miu Summer Reads活動現場(圖片來源:Miu Miu)

讓思想流動、讓女性的聲音被聽見

除了Summer Reads活動之外,Miu Miu其實也一直試圖透過各種計畫,延展「女性視角」的多種樣貌。Miu Miu創辦人Miuccia Prada曾說,她希望品牌不只是販售衣服,而是創造一個思想流動的空間,讓女性的聲音和經驗被看見。

像是從2011年開始的Miu Miu Women’s Tales短片系列,至今已累積二十多部作品,全部交由女性導演執導,以她們對世界的觀點詮釋內容;而去年在米蘭設計週推出的第二屆「Miu Miu Literary Club」、今年在巴黎和紐約陸續舉辦的「Tales & Tellers」活動,都融合電影、藝術和文學,成為全新的文化平台。

Miu Miu夏日閱讀計劃,把公園變成文化沙龍!精選女性書寫經典,推出城市限定款書封
Miu Miu Literary Club(圖片來源:Miu Miu)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