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書店:以「書店今天」為名,邀請人們停下腳步閱讀

走進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書店:以「書店今天」為名,邀請人們停下腳步閱讀

榮獲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韓國作家韓江(한강),今年53歲,於1970年出生於全羅南道光州市,九歲隨父親搬遷至首爾,十二歲時在家中翻到德國記者拍攝的韓國民主化運動「光州事件」的(1980.5.18~27)相簿,因而了解光州事件大屠殺的全貌,對往後的寫作生涯影響深遠。

2016年以長篇小說《素食者》(채식주의자)獲國際布克獎,本書聚焦在女性面臨的家庭與社會暴力等議題;《少年來了》(소년이 온다)揭示光州事件的傷痛;《永不告別》(작별하지 않는다)則以「濟州四三事件」為背景;《白》(흰)可看作韓江的生命故事,透過65篇短文質問存在的本質。韓江的筆觸細膩又銳利,富含詩意,對暴力、慾望與生死有獨到見解。

韓江以經營獨立書店為志業

韓江於2016年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被問到:「如果不得不放棄寫作,會以什麼維生?」韓江:「我想在郊區經營一家小型獨立書店。」於此透露出對獨立書店的熱愛。2018年9月,韓江與兒子於首爾瑞草區良才洞共同創立獨立書店「書店今天」(책방오늘);2023年7月遷址至首爾鐘路區景福宮旁。然而得獎消息公布後,因造訪人數眾多,書店暫時關閉了一陣子,終於在秋季的尾聲重啟,不過縮短了營業時間,且「書店今天」於11月2日在Instagram公告「作家不再參與書店營運,希望不要造成混亂。」

啟程探訪「書店今天」

儘管如此,我還是對「書店今天」感到好奇,究竟會如何選書?又會如何經營規劃?帶著這樣的好奇心走訪了一趟韓江書店之旅。十一月中的首爾,金黃色的銀杏葉紛飛,為刺骨的冷空氣增添些許暖意。漫步在被銀杏樹染黃的景福宮石牆路,感受古今建築交織的樂曲。下午三點一到,便彎進巷弄中,走幾步路抵達「書店今天」。

(攝影:夏婉馨)
(攝影:夏婉馨)
(攝影:夏婉馨)
(攝影:夏婉馨)

「書店今天」的Logo以鳥和書本為元素,在2018年9月於首爾瑞草區良才洞創立時的看板上寫下:「明天鳥兒也會唱歌」(내일도 새들이 노래할 거예요),希望能成為城市裡的一盞明燈:

(圖片來源:onulbooks)
(圖片來源:onulbooks)

我們的書店晚上8點關門,但我們的招牌整夜都亮著。就像一艘啟航的船一般明亮。我有一個無用的夢想,希望能乘著那盞燈,讓這句話走進城市的夜色。我希望這句話能夠傳達給那些搭公車上下班,回家路上疲憊不堪的人,或者路過這裡陷入各種思緒的人,即使是很小的、微不足道的亮度也好。請不要破壞我們。明天鳥兒也會唱歌。

原文:저희 서점은 저녁 여덟 시에 문을 닫지만, 간판에는 밤새 불을 밝혀 놓습니다. 길 떠나는 배처럼 환하게요. 그 불빛을 타고 이 문장이 도시의 밤 속으로 새어나갈 수 있으면 좋겠다는 무용한 몽상을 합니다. 늦은 퇴근길 지친 몸으로 버스에 실려 돌아가는 분들에게, 이런저런 생각에 잠겨 이 앞을 지나는 이들에게, 아주 작고 미미한 밝음이라도 좋으니 이 문장이 여린 빛으로 가 닿을 수 있으면 좋겠습니다. 부디 부서지지 말아요, 우리. 내일도 새들이 노래할 텐데요.)

「書店今天」的命名由來

老舊紅磚瓦內鑲嵌白色的窗門,溫暖的色調散發家的氣息,因此比起首爾市官方旅遊網站將書店名「책방오늘」譯為「書店今天」,我更喜歡以「書房今日」來命名,象徵一種柔軟親切的邀請,邀請讀者切斷繁忙的日常,停下腳步細品這個小空間,而今天就是閱讀最好的日子。其實店名「책방오늘」後還用一個逗號「,」延展了時空,似乎暗示在這書房裡,今日會與某本書相遇,開啟生命的另一段旅程,活出另一種可能性。如同「書店今天」在品牌故事中提到「如果每個招牌上都寫著一句話,我們走在街上、公車窗外看出去,就會讀了無數個句子,與寫出這些句子的業主在心裡產生對話,整個城市不就成了一本書了嗎⋯⋯? 所以,這次開書店的時候,我想我應該寫一句話而不是名字。」

(攝影:夏婉馨)
(攝影:夏婉馨)

當天店外聚滿排隊人潮,等了一陣子才終於入內。然而「書店今天」與我想像中的「韓江書店」有些落差,而這樣的落差也讓我更加明白獨立書店在社區中存在的意義。

(攝影:夏婉馨)
(攝影:夏婉馨)

人流管制保持最佳閱讀品質

當天以為書店尚未開門,外頭才聚集排隊人潮,一瞧才發現是實行人流管制,店內維持約八人左右,沒有閱覽時間限制。一踏進書店,腳底的木板咯咯作響,空間靜謐幽柔,書頁翻動的唰唰聲迴盪在耳邊。以保持最佳閱讀品質為前提的經營模式,讓讀者有充足的位置延展移動的身體,亦有安靜的空間沉澱思緒以投身進故事之中。儘管在外等待一陣子,卻為「書店今天」的管制感到窩心,讓入內的每位讀者擁有舒適的身心。

未運用韓江名氣作為行銷策略

也許探訪書店的讀者多和我一樣因韓江而來,想藉由「書店今天」更認識韓江,不過意外的是,書店並未以韓江名義作為行銷方式,牆上更沒有韓江得獎訊息的海報,桌上僅有少數一兩本韓江的作品,若不知道這過去是韓江與兒子共同經營的書店,「書店今天」就是一間具有獨特品味、推廣閱讀的獨立書店。未運用韓江名氣作為行銷策略,如此更能讓讀者聚焦在閱讀本身,保有獨立書店最初存在的目的。

以「作家的書架」作為策展主題

選書類別多以小說、散文、詩集、童書繪本為主,且在書架間會貼上手寫的書摘小卡做介紹。此外,店內有一書櫃為「作家的書架」(작가의 서가),每三個月一期以不同作家作為策展主題,放作家的作品和推薦的書籍,還會與當期作家一同舉辦讀書會、講座,分享創作的歷程,讓讀者能夠與作家更近一步接觸,以書籍為媒介來交流思想。

書店還有一個電話亭,拿起話筒按下數字,即可聽見已故作家的聲音,而這個電話沒有停止鍵,必須完整聽完50秒才可按下一個聲音,同時亦有鉛筆在紙上寫字的聲音、打字機的聲音、風和海浪聲。時間與空間被凝縮在這個電話亭之中,透過聲音與其他時空相遇,就好像閱讀一般,萬物靜靜地交織在此時此刻。

老屋翻修與當今時代對接

「書店今天」是以1910年的木造老房進行翻修,天花板與外牆可見歲月的斑駁痕跡。走出巷子即是1395年朝鮮王朝建造的宮殿——景福宮,周圍有許多傳統韓屋翻新的店面,因此書店從選址到內部空間的整體規劃都有其文化特殊性,讓歷史的舊場域能與當今時代重新對話。而店內的一本本書籍又像是作者建造的房屋,邀請讀者走入過去,在閱讀的同時穿越時空,悠遊其中,享受與作者共鳴的感動。

從「書店今天」看社區型獨立書店的意義

韓國於2014年實施圖書定價制已10年,限制出版一年內的書籍必須固定價格,且折扣不可超過10%,以防止大型書店通路削價競爭,此制度實行後,大型書店數量逐漸減少,有獨特風格的獨立書店反而增加。儘管韓江榮獲諾貝爾獎,擁有韓江效應的探訪人潮,「書店今天」依然一如往常地保有自己的經營特色與初衷,而非以追求銷量為第一考量,呼應了社區型獨立書店存在的意義:推廣閱讀、與社區連結共好。

書店今天(책방오늘)
營業時間:(週三至週六)下午 3 點至 7 點
地址:11 Jahamun-ro 6-gil, Jongno District, Seoul(서울시 종로구 자하문로6길 11)
Instagram:onulbooks_in_seochon 
*店內禁止拍照攝影

延伸閱讀

RECOMMEND

Club Med「謐境探索系列」新據點2026年開幕!馬來西亞沙巴婆羅洲、南非海岸獵遊度假村亮點搶先看

Club Med「謐境探索系列」新據點2026年開幕!馬來西亞沙巴婆羅洲、南非海岸獵遊度假村亮點搶先看

Club Med從1950年成立至今,品牌歷經了75年的轉變與拓展,逐步發展成為一個橫跨五大洲、擁有超過70個度假村據點的國際品牌。而Club Med旗下主打秘境奢旅定位的「謐境探索系列 (Exclusive Collection)」,將於2026年迎來兩座全新度假村——馬來西亞沙巴婆羅洲、南非海岸獵遊度假村。

由Gérard Blitz於1950年創立的Club Med,首創全包式假期服務,並於1967年首推兒童俱樂部。如今,Club Med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度假連鎖集團,設有超過70座度假村,且皆坐落於世界上風光旖旎的絕美勝地。全包式假期(Premium All-inclusive Holiday)不僅有多種房型選擇、分齡分級兒童俱樂部(4個月~17歲)、國際美食、多元豐富的水陸活動,更有團隊為旅客安排的水陸體驗、親子互動與娛樂表演等一系列活動。另外,Club Med設有完善的會議室與商務中心,能為企業團體量身打造客製化活動、主題雞尾酒會及私人宴會,滿足休閒與商務的多重需求。

Club Med自義大利西西里切法盧 (Cefalu) 首座全包式度假村起步,從經典海島到高山雪村,版圖橫跨四大洲,坐擁超過70個據點。(圖片提供:Club Med)
Club Med自義大利西西里切法盧 (Cefalu) 首座全包式度假村起步,從經典海島到高山雪村,版圖橫跨四大洲,坐擁超過70個據點。(圖片提供:Club Med)

Club Med「謐境探索系列」是什麼?

近年來,隨著旅人對旅行的想像逐漸轉變,人們不再滿足於短時間內頻繁更換目的地、追逐「打卡式」的快節奏旅遊,而是渴望「慢下來的美學」,在單一地點停留更長時間,讓旅行成為一段全方位的心靈沉澱與深度體驗。

正因如此,Club Med的升級精華版本「謐境探索系列 Exclusive Collection」誕生了。謐境探索系列度假村皆坐落在地球上最遺世獨立的原始海島和幽美的高山秘境之中,包含「謐境系列度假村」、「謐境系列獨棟別墅/高山小木屋」、限定度假村內VIP貴賓獨享的「專屬私享空間」以及「頂級豪華郵輪」,且度假村皆由世界知名建築師與設計師親手構築,從入住那一刻起,旅人便被獨特的設計語彙、細膩的品味與極致的舒適感所包圍,展開一段專屬於自己的靜謐旅程。

目前Club Medy於全球已有21座謐境探索系列度假村,選址坐落在阿爾卑斯山、西西里島、馬爾地夫等地點。本圖為阿爾卑斯山。(圖片提供:Club Med)
目前Club Medy於全球已有21座謐境探索系列度假村,選址坐落在阿爾卑斯山、西西里島、馬爾地夫等地點。本圖為阿爾卑斯山。(圖片提供:Club Med)
近年來,亞太市場已成為Club Med全球業績成長最快速的區域,其旅客人數占全球近3成。台灣營業額表現更是亮眼,不僅連續兩年雙位數成長,今年較去年同期更有17%成長,除了亞洲海島表現出色,其中又以歐洲阿爾卑斯山、印度洋海島增長幅度最高。(圖片提供:Club Med)
近年來,亞太市場已成為Club Med全球業績成長最快速的區域,其旅客人數占全球近3成。台灣營業額表現更是亮眼,不僅連續兩年雙位數成長,今年較去年同期更有17%成長,除了亞洲海島表現出色,其中又以歐洲阿爾卑斯山、印度洋海島增長幅度最高。(圖片提供:Club Med)

亞洲第2座謐境探索度假村將登場

有別於傳統奢華旅遊鎖定金字塔頂端的特定族群,Club Med謐境探索系列面向的是一群對生活有深刻體驗、熱愛探索未知、樂於接受新事物、並關心永續議題的旅人。目前,謐境探索系列在全球已有21座據點,佔據Club Med全球版圖近3成,已成為品牌的重要戰略核心。而看準亞洲市場對「深度體驗型旅遊」需求持續升溫,Club Med將於2026年推出亞洲第2座謐境探索度假村——馬來西亞沙巴婆羅洲 (Club Med Borneo)。

Club Med將於2026年開設兩座全新度假村,分別為馬來西亞北婆羅洲(沙巴)與南非東海岸(德班)的嶄新據點。本圖為馬來西亞沙巴婆羅洲。(圖片提供:Club Med)
Club Med將於2026年開設兩座全新度假村,分別為馬來西亞北婆羅洲(沙巴)與南非東海岸(德班)的嶄新據點。本圖為馬來西亞沙巴婆羅洲。(圖片提供:Club Med)

度假村位於克里亞斯半島,毗鄰帕達斯・達米特森林保護區,擁有廣闊的紅樹林生態與多樣野生動物。旅人可在綠色大使(Green G.O) 的引領下展開雨林晨間健走,參與環境教育工作坊,感受婆羅洲的自然魅力;同時,也能透過手作工藝、原住民傳統舞蹈與在地美食深入體驗當地,也開啟一段身心靈兼具的全包式度假體驗。

馬來西亞沙巴婆羅洲。(圖片提供:Club Med)
馬來西亞沙巴婆羅洲。(圖片提供:Club Med)

台灣成為亞太區營業額第3大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Club Med 東北亞區總經理劉育慧指出:「Club Med深耕台灣超過30年,累計接待超過40萬名台灣旅客。2026年的訂單表現更是亮眼,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市場已超越日本與香港,成為亞太區營業額第3大市場,僅次於澳洲與新加坡,其中有5成為高端回流客。」

她進一步說明,「他們不再追求『快閃式熱門景點』,而是渴望『沉浸於原始秘境,進行有意義的深度探索』,像是在阿爾卑斯山滑雪、於馬爾地夫參與珊瑚復育,或在印度洋與鯨豚共遊等。」此旅遊型態轉變,也讓台灣因此成為 Club Med 在亞太區的重要成長引擎。

Club Med馬來西亞沙巴婆羅洲坐落於熱帶雨林與碧海之間,可深入體驗婆羅洲的自然與文化魅力。(圖片提供:Club Med)
Club Med馬來西亞沙巴婆羅洲坐落於熱帶雨林與碧海之間,可深入體驗婆羅洲的自然與文化魅力。(圖片提供:Club Med)

住進南非度假村感受非洲文化

除了亞太布局,Club Med也持續拓展度假村版圖與服務範圍,打造從海島、雪地到草原的多元度假體驗。如今,更將足跡延伸至非洲大陸,南非東海岸將迎來首座「謐境探索系列」度假村——南非海岸獵遊度假村(Club Med South Africa Beach & Safari),成為全南非唯一能同時享受海灘與野生動物探險的全包式度假村。

Club Med南非海岸獵遊度假村為南非唯一能同時享受無邊海灘與野生動物探險的全包式度假村。(圖片提供:Club Med)
Club Med南非海岸獵遊度假村為南非唯一能同時享受無邊海灘與野生動物探險的全包式度假村。(圖片提供:Club Med)

旅人可先入住位於印度洋畔的海岸度假村,暢玩立式划槳、沙灘排球,並體驗首間Club Med衝浪學校課程;隨後僅需約4.5小時車程,即可前往草原保護區,展開野生動物探險之旅。旅人可入住野奢帳篷屋,停留1至3晚,搭乘吉普車深入叢林尋覓「非洲五霸」,在自然懷抱中感受最真切的野生魅力。夜幕降臨時,圍坐篝火旁,隨傳統舞蹈與樂團的節奏共舞,在音樂與星空之下,體驗非洲獨有的熱情與生命力。

Club Med 南非海岸獵遊度假村(圖片提供:Club Med)
Club Med 南非海岸獵遊度假村(圖片提供:Club Med)
Club Med 南非海岸獵遊度假村(圖片提供:Club Med)
Club Med 南非海岸獵遊度假村(圖片提供:Club Med)

資料提供|Club Med、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奈良監獄博物館」2026年4月開館:星野集團活化日本重要文化財,走進紅磚建築感受歷史氣息

「奈良監獄博物館」2026年4月開館:星野集團活化日本重要文化財,走進紅磚建築感受歷史氣息

星野集團將在奈良縣開設「奈良監獄博物館」,並預計於2026年4月27日開館,毗鄰的「虹夕諾雅 奈良監獄」也預計於同年迎來開幕。這不僅是星野集團首次涉足博物館事業,更特別邀請佐藤卓擔任藝術總監,為整體規劃注入嶄新視角。

舊奈良監獄化身博物館

舊奈良監獄於1908年(明治41年),作為推動近代化的國家大型專案而誕生,由曾參與許多監獄與法院建設的的建築師山下啟次郎操刀。而這座紅磚建築監獄在1946年(昭和21年)更名為「奈良少年刑務所」,以矯正青少年罪犯為使命,使其出獄後能重新融入社會、防止再次犯罪。之後,其歷史價值與建築之美受到高度評價,於2017年(平成29年)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並在同年退役。

→ 星野集團改造舊奈良監獄!「虹夕諾雅 奈良監獄」飯店預計2026年春天開幕

舊奈良監獄最大特色是融入西洋裝飾風格的建築,其姿態兼具莊嚴與美感。院內的紅磚,是當時收容者在刑務作業中與職人共同燒製完成;建築內部則利用天窗導入自然光,營造明亮空間,體現對人權的考量。(圖片來源:星野集團)
舊奈良監獄最大特色是融入西洋裝飾風格的建築,其姿態兼具莊嚴與美感。院內的紅磚,是當時收容者在刑務作業中與職人共同燒製完成;建築內部則利用天窗導入自然光,營造明亮空間,體現對人權的考量。(圖片來源:星野集團)
博物館設於「舊奈良監獄」園區內,並將與2026年同時開業的酒店「星のや奈良監獄」相鄰。(圖片來源:星野集團)
博物館設於「舊奈良監獄」園區內,並將與2026年同時開業的酒店「虹夕諾雅 奈良監獄」相鄰。(圖片來源:星野集團)

星野集團活化重要文化財

舊奈良監獄更是明治時期政府所規劃的5大監獄中(自1901年動工的舊奈良監獄開始,依序建成「長崎監獄」、「金澤監獄」、「千葉監獄」、「鹿兒島監獄」),唯一現存的珍貴建築。而以「讓旅行更有趣」為主軸,依據旅行目的與方式提供多元體驗的星野集團,將保存活用舊奈良監獄,在奈良縣奈良市開設奈良監獄博物館。

舊奈良監獄由曾參與許多監獄與法院建設的的建築師山下啟次郎操刀。(圖片來源:星野集團)
舊奈良監獄由曾參與許多監獄與法院建設的的建築師山下啟次郎操刀。(圖片來源:星野集團)

以「來自美麗監獄的提問」為題

以「來自美麗監獄的提問」為概念的奈良監獄博物館,以明治時代的近代化背景與建築之美為基礎,藉由監獄這個由「規律」主導的空間向觀者拋出提問,引領人們展開對自由的思索。博物館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保留「第三寮」與看守所等歷史風貌的「保存區」,以及由3大主題展館、咖啡廳與商店構成的「展示區」。

(圖片來源:星野集團)
(圖片來源:星野集團)

從不同視角對「監獄」提問

其中,A棟主題為歷史與建築,將追溯紅磚所承載的記憶,認識日本行刑制度與奈良監獄的建築特色;B棟以身體與心靈為主題,將以收容者的視角介紹獄中生活與規範,並藉由理解、想像、客觀地看待監獄生活,進一步探尋與自身人生相關的「提問」;C棟的監獄與社會則以多元視角呈現「監獄」,屆時開館,也將展出國內外藝術家以監獄為靈感、融合各自感性的作品。

(圖片來源:星野集團)
展示區示意圖(圖片來源:星野集團)
A棟示意圖(圖片來源:星野集團)
A棟示意圖(圖片來源:星野集團)
示意圖(圖片來源:星野集團)
B棟示意圖(圖片來源:星野集團)

另外,咖啡廳提供融合明治時代洋食文化的特製咖哩麵包、起司蛋糕與當地蘇打汽水,讓人能邊品嚐邊延續觀展餘韻。商店除了販售原創商品,還設有全國各地監獄生產製作的物品。

咖啡廳將提供特製咖哩麵包與當地蘇打汽水。(圖片來源:星野集團)
咖啡廳將提供特製咖哩麵包與當地蘇打汽水。(圖片來源:星野集團)
博物館商店將販售原創商品。(圖片來源:星野集團)
博物館商店將販售原創商品。(圖片來源:星野集團)

佐藤卓擔任藝術總監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座建築本身就是展品的奈良監獄博物館,更邀請到設計師佐藤卓擔任藝術總監。他提到:「我被『將珍貴的奈良監獄轉化為博物館』這個企劃本身的有趣性所吸引,在規劃過程中,我結合多年設計經驗,從不同角度切入與解剖。當我們探討「罪與罰」時,往往會觸及到「自由」的深層命題,因此我也從多種角度反覆嘗試與思索。這次也讓我了解到,現代的監獄仍在探索其應有的姿態,希望展覽能為參觀者帶來各種提問。」

奈良監獄博物館標誌設計(圖片來源:星野集團)
奈良監獄博物館標誌設計(圖片來源:星野集團)

除此之外,在全球超過13座美術館擔任常設展覽設計的Adrien Gardère,也將以展覽監修的角色,運用過往的經驗與專業,致力於解讀並延續奈良監獄的脈絡,讓這座「建築遺產」以「博物館」的形式重生。

奈良監獄中央看守所(圖片來源:星野集團)
奈良監獄中央看守所(圖片來源:星野集團)

奈良監獄博物館
地址:奈良県奈良市般若寺町(はんにゃじちょう)18
開館時間:9:00~17:00(最終入館 16:00)
開業日:2026年4月27日,預計2026年2月販售門票
交通方式:從近鐵奈良站出發,搭公車約13分鐘即可抵達。
也可從東大寺步行約13分鐘,或由奈良公園搭乘公車前往。
更多資訊可關注官網

資料來源|星野集團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