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臺灣文博會」松山文創園區&花博公園爭艷館!設計品牌、IP圖像授權4/21齊登場

2021臺灣文博會01

松山文創集結百家新創、特色文創品牌;花博爭豔集結IP圖像授權

「2021臺灣文博會」以「Supermicros數據廟-匯聚相信的力量」為主題,於4月16日至4月25日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花博公園爭艷館展開,其中,將有百家新創、特色文創品牌齊聚松山文創園區;集結IP圖像授權於花博公園爭艷館,展期自4月21日至25日,記得把握機會去朝聖!

>>2021臺灣文博會4月16日登場!2大必知重點、3大展館看點總整理

 

batch_2021文博主視覺(横)_1

 

搶先看「2021臺灣文博會」松山文創園區&花博公園爭艷館亮點!

1. 松山文創園區「匯聚宮」 設計品牌百花齊放

匯集眾多設計品牌的松山文創園區「匯聚宮」,今年規劃成4大展區,:「Next Eco-Friendly Gift」、「Life!!工藝現場」、「Life ! 咖啡現場」、「T22」,以及主題企劃區「Package」。而以友善環境為主題Next Eco-Friendly Gift,從日常用品、裝飾到家具品牌,皆能看到善待環境的設計巧思,像是強調美感、簡易組裝及環保的「走走家具」,避免搬家時丟棄大型家具,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2021文博設計品牌_走走家具_走走模組沙發

  

在「Life!!工藝現場」則能見到以生活工藝品為主軸,探究材質與技法魅力的產品,比如從傳統五金產業轉型工藝品牌「YANG YANG」、所打造出的首飾、燈飾、花器等手作黃銅產品;「Life ! 咖啡現場」則集結兼具設計美感與使用機能的咖啡器具,如以刻畫群山圍繞的流淌澗水為意境的「澗水藍JSL CRAFT」首創礦砂咖啡濾杯「山水杯」。

 

2021文博設計品牌_YangYang_黃銅花器

 

2021文博設計品牌_澗水藍_山水杯

而「T22」則是去年由台灣設計研究院發起「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選定以陶瓷為產業的鶯歌小鎮為首站,其中包含「新旺集瓷」的新品牌「KOGA許家陶器品」,以及由「臺華窯」與「貳房苑LivinGreen」及「Home Hotel」三方聯名設計「《回家》雙色釉燒麵碗」都能在這次看到。此外,今年亦特別設置主題企劃區「Package」,探討探討後疫情時代台灣的零售市場變化、以及新零售時代電商如何搶攻市場等數據層面的分析呈現。 

2021文博設計品牌_臺華窯_《回家》雙色釉燒麵碗

 

2021文博設計品牌展區延伸視覺_矩形數位用

 


2. 花博爭艷館「萬神殿」 每個IP都是粉絲心中的那尊神

以 IP圖像授權為主的花博公園爭艷館「萬神殿」,共分成3大展區:「原創角色」、「插畫應用」及「Talent 100」,並設有策展區「萬神殿」以及「轉吧扭蛋Go Gashapon - 限定扭蛋牆」。包含圖像授權角色、經紀代理、海外原創、漫畫等多元類別的「原創角色」區,人氣原創貼圖「懶散兔與啾先生」也將首次獨立亮相,帶來多樣周邊商品。

圖像授權_懶散兔工作室_懶散兔與啾先生

高人氣跨界漫畫家「微疼」的鬼故事頻道文具系列、全臺最紅的寵物頻道「黃阿瑪的後宮生活」推出的巨大實體黃阿瑪麻糬娃娃、品牌IP策劃與生產代理「顛玩具DAMN TOY」和當紅網路插畫家「囂搞」聯名設計的「囂搞吊卡搪膠玩具」、臺灣插畫品牌「愚室實驗所」的「穿越時空帆布袋」、「刺繡貼布」及「手帳橡皮章」等新品都將首度在今年文博會亮相。

一生好運加持 - 符咒貼

萬用語錄 - 角色貼紙

手帳橡皮章

「插畫應用」則包括印花、插畫繪本、出版服務等,今年特別新增數位媒體、互動體驗內容,增加多元授權運用範疇。比如黑川互動媒體藝術結合喜愛的食物和神話角色而成的IP品牌「食食神話 x 共生島互動遊樂園」,相當寓教於樂。而「Talent 100」徵選集結新銳創作好手同台展出,像是「包大山製作所」、「陳森田」、「許匡匡」等創作者的作品都能在此次看到。

 

2021文博圖像授權_黑川互動媒體藝術_共生島互動遊樂園

 

2021文博圖像授權_Talent 100_包大山製作所

由dosomething studio 總監王宗欣、Phalanx Creative 總監張嘉倫共同策劃的主題策展區「萬神殿」,將IP比喻為多神信仰的世界,民眾可透過線上問答,找尋出自己的IP大神。而每年都相當有人氣的「轉吧扭蛋Go Gashapon - 限定扭蛋牆」,這次在現場不僅有近百台的扭蛋機,也將集結超過70家國內授權品牌、海外經典角色、新銳創作家的作品,千萬別錯過!

2021文博圖像授權展區延伸視覺_矩形數位用

2021臺灣文博會

華山1914文創園區展期:4月16日至4月25日

松山文創園區與花博公園爭艷館展期:4月21日至4月25日(此兩展區4/21僅開放專業人士入場)

開放時間:4/21(三)-4/22(四) 10:00-18:00(4/21僅開放專業人士換證入場);4/23(五)4/24(六)10:00-20:00;4/25(日)10:00-17:00

更多資訊可至官網查詢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圖片提供|臺灣文博會

延伸閱讀

RECOMMEND

9月展覽活動7選!從台北、台中、高雄到馬祖,一同走訪藝文現場

9月展覽活動7選!從台北、台中、高雄到馬祖,一同走訪藝文現場

9月到來,跟著我們的腳步,一起走進台灣近期的展覽活動現場,感受作品與空間交織的魅力!

建築大師Alvar Aalto回顧展《創造即生活》

展期:2025.8.16~2026.1.2
地點:忠泰美術館(台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由忠泰美術館與芬蘭阿爾瓦.阿爾托基金會(Alvar Aalto Foundation)共同策劃的《創造即生活──愛諾、艾莉莎與阿爾瓦.阿爾托》(Creating for the Everyday – Aino, Elissa and Alvar Aalto)展覽,聚焦阿爾瓦・阿爾托與前後兩任建築師妻子——愛諾(Aino)、艾莉莎(Elissa),如何共同形塑建築與設計理念,展現出北歐文化對自然、光線與生活空間的深刻關注。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本次展覽也特別規劃雙展區,位於忠泰美術館的主展區展出逾160件手稿原件、模型與設計作品等,帶領人們探索「創造即生活」的理念。10月4日起,將於NOKE忠泰樂生活三樓Uncanny登場的衛星展區,開放免費參觀,將延伸探討阿爾瓦・阿爾托家具設計的理念與應用。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編輯帶逛】建築大師Alvar Aalto回顧展《創造即生活》:10件展品剖析與自然共生、關懷社會的設計哲學

《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

展期:2025.8.19~10.12
地點:台灣設計館 02展間(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你對於捷克的設計有什麼樣的認識?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與捷克中心臺北主辦、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Identity: The Story of Czech Graphic Design)展覽,現正於松山文創園區「台灣設計館」盛大展出。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本展由捷克平面設計領域具代表性的策展人Filip Blažek與Linda Kudrnovská共同策劃,將帶領觀者透過原作與複製品,認識捷克最具代表性的設計作品,並深入理解其背後的設計背景、歷史與意涵。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看設計如何回應動盪時局

履痕深烙:席德進早期的生命和藝術軌跡, 1943-1966

展期: 2025.8.23~12.7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101展覽室(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席德進基金會於席德進辭世後,捐贈約1864件作品予國美館,成為國美館珍貴的重要典藏。而本次展覽以「履痕深烙」為題,象徵席德進在藝術與人生道路上留下的深刻足跡,並特別聚焦於席德進早期的藝術創作與人生歷程,透過藝術家的畫作和日記,呈現其早年生命歷程與創作軌跡。

(圖片提供:國美館)
(圖片提供:國美館)
(圖片提供:國美館)
(圖片提供:國美館)

展覽將從他在杭州藝專的創作養成說起,至1948年來臺後的嘉義時期、臺北時期,以及赴美歐遊等階段,涵蓋1943-1966年間風格的多次嘗試及轉變。展出作品包括風景畫、人物畫、抽象畫等,涵蓋鄉土人物、日常民俗生活、街景、建築等題材。

(圖片提供:國美館)
(圖片提供:國美館)
(圖片提供:國美館)
(圖片提供:國美館)

英國新銳藝術家 Harry Rüdham 台灣首展《給他的一封情書》

展期:2025.8.28~10.27
地點:Contemporary by U 諭藝術(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553巷42號1樓)

由Contemporary by U藝廊推出的英國藝術家哈利・魯德漢(Harry Rüdham)在台首次個展,以《給他的一封情書》(Entangled)為題,並聚焦於一段深刻關係的情感歷程,其以「繩結」與「人物剪影」兩種視覺語言,描繪出一段關係從相遇、交織、摩擦、斷裂到沉澱的歷程,這也正如同一封未曾寄出的情書,記錄下情感中無法言說的一切。

(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本展將呈現藝術家於2025年全新創作的「繩結系列」,同時帶來數件以剪影為主的早期作品,共同編織出一場跨越時間與情感的視覺敘事。

(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亂流:半睡飛行夢》

展期:2025.8.29~11.2
地點:北師美術館(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美術館化身為機場航廈大廳!北師美術館攜手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合作,推出由新生代年輕策展團隊 Nn̄g Project 策畫的「亂流:半睡飛行夢」展覽。

(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dulub studio)
(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dulub studio)
(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dulub studio)
(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dulub studio)

策展人張文豪、黃羿瑄及黃銘樂,以「天空、飛行、航空、機場」為出發點,邀請南韓、香港與台灣的9位藝術家,透過影像、聲音裝置、雕塑、繪畫、文件等媒材,探討當代飛行經驗如何體現於個人的身體、情感及記憶,同時也思索航空科技如何重塑社會景觀與在地文化。本展也特別委託製作圍繞著「流動」主軸的4件作品,同時還有多件藝術家新作首度發表。

(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dulub studio)
(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dulub studio)
(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dulub studio)
(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dulub studio)

北師美術館化身機場!《亂流:半睡飛行夢》挖掘天空、飛行的多重意義,思索空中科技網如何影響日常

《快樂島-日常的史詩》

展期:2025.8.30~11.30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104-105 展覽室(高雄市鼓山區美術館路80號)

高美館推出的全新展覽《快樂島-日常的史詩》,以法國印象樂派作曲家德布西1904年創作的鋼琴獨奏曲《快樂島》為靈感,並以音樂營造的夢境、自由與渴望為主軸,藉由繪畫、雕塑、裝置等多元媒材,探索奈良美智、鹽田千春、宮島達男、金昌烈等來自日本與韓國的25位藝術家,如何描繪現實與幻象之間的情感歸屬。

(圖片提供:高美館)
(圖片提供:高美館)
(圖片提供:高美館)
(圖片提供:高美館)

而這些作品共同打造了一座名為「快樂島」的藝術空間,它們有的透過童幻視角,巧妙回應成人世界的脆弱與矛盾;藉由物質雕塑,記錄時間與記憶的消逝;或以動漫與流行文化,對當代社會提出深刻反思。

(圖片提供:高美館)
(圖片提供:高美館)
(圖片提供:高美館)
(圖片提供:高美館)

登陸跨越現實與幻想的島嶼!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登場,集結奈良美智、鹽田千春、宮島達男等25位藝術家作品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

展期:2025.9.5~11.16
地點:馬祖四鄉五島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以「拍楸 ——你的海洋,我的陸」為主題,展期為9月5日至11月16日,共73天是歷屆最長。本屆主題中的「拍楸」(pha-jiu)源自馬祖傳統閩東語,指的是一種世代傳承、需集結眾人之力的捕魚工法。每年8、9月,全村動員將巨大的竹樁打入海底,為漁網定錨,捕撈順著潮水入網的漁獲,為來年的豐收打下基礎。這也象徵舉辦藝術島是全島總動員、共築願景的重要盛事,展現出眾志成城的精神。

木村崇人Takahito Kimura《和兩座島嶼一同化為雲朵的日子A Day to Become Clouds with Two Islands》(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木村崇人Takahito Kimura《和兩座島嶼一同化為雲朵的日子A Day to Become Clouds with Two Islands》(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劉致宏 Liu Chih-Hung《漁汐 Tide & Time》(圖片提供:狐色影像製作 WHOSE IMAGE STUDIO)
劉致宏 Liu Chih-Hung《漁汐 Tide & Time》(圖片提供:狐色影像製作 WHOSE IMAGE STUDIO)

今年的策展聚焦3大主題:「島嶼的馬祖」、「前線馬祖」、「海洋的馬祖」,一起說出馬祖這座島嶼的當代故事,將有來自台灣、日本、韓國、香港、馬來西亞、澳洲、美國、西班牙與加拿大,至少55組的國內外藝術團隊,展出超過50件作品,堪稱是台灣規模最大的跳島藝術慶典。

胡安‧薩摩拉Juan Zamora《夢之亭 The Dream Pavilion》(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胡安‧薩摩拉Juan Zamora《夢之亭 The Dream Pavilion》(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走路草農 藝團Walking Grass Agriculturei 《常備記憶 Standby Memory》(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走路草農 藝團Walking Grass Agriculturei 《常備記憶 Standby Memory》(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來場跳島藝術之旅!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9月登場:展出超過50件作品,發電廠、軍事據點、前線電影院化身展場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行」隆重開張!在地職人、品牌與設計師們強強聯手,讓所有人看見「世界級內行」的彰化!

彰化,這座曾被網路票選為「最無聊縣市」的地方,彷彿高速公路上一個巨大卻模糊的座標:你知道它在那,卻從不知道它真實的模樣。2025年秋天,台灣設計展歷來最大規模的在地行動,正準備澈底顛覆這個印象—今年度以「彰化行」為題,不只是策劃一場展覽,更希望吹響「行家召集」的號角!透過本次號召,一支由在地職人、品牌主理人與台灣頂尖設計師組成的夢幻陣容,已然成軍,他們的目標,是在彰化這片百年沃土上,共同打造一場前所未見的跨界盛典,向人們展現「世界級內行」的彰化!

見證在地智慧與當代設計的互映共生 看見彰化無限可能

2025台灣設計展除了是首次來到彰化,同時也是歷來最大;不過對彰化縣長王惠美與本屆總策展人劉真蓉來說,不只強調幅員廣大,更要將彰化「豐富」和「多元」的魅力在此完整展現,讓人真正看見彰化精神,也看見這裡的無限可能。

這座屹立三百多年的老城,不僅有豐富的文化印記,也是至關重要的貿易樞紐,至今還有著傲視國際的生產實力。這裡百工百業的樣貌,以及彰化人內斂務實的特性,也造就了這塊土地特有的生產地景,這正是主題「彰化行」誕生的靈感來源:將彰化比喻為一個閃著金光的行口,當中有許多厲害的行號,如同一間運籌帷幄的百年老牌大企業,展現出彰化的光彩。主視覺由永真急制Workshop操刀設計,以「行」字具有的「涵括」概念為核心,拆解、延伸轉譯為當代視覺語言符號「 ((( ))) 」,配上以藍綠、橙紅與金色漸層代表色系,用嶄新設計語言呈現彰化海天交界、地景人文與城市色彩意象,帶領大家重新認識彰化,也翻轉對這裡的印象。「彰化行」集結了設計思維的注入,加上在地傾力參與,用嶄新的演繹方式打開彰化,讓人們有機會聽彰化好好訴說自己的故事。

CH
▲「殿氣現場」策展人方序中(左)、梁浩軒(右),將用當代設計與在地職人、藝師合作,為彰化文化做新呈現!

行家出陣、強強聯手 頂尖職人、主理人加設計人,共同演繹彰化美學

每年都在不同地區舉行的台灣設計展,引領人們踏上一段設計思考的旅程,看見不同地域的特質與魅力,也創造出嶄新的在地吸引力。「設計力」並非只是設計展唯一在乎的事,與在地一起共創共好,這才是設計展真正想體現的精神!「彰化行」本次有超過百位職人行家、品牌主理人與設計師們一同參與,彼此熱情交流、傾囊相授,激盪出熱力四射的火花,也是讓每個展館都精彩可期的原因,無論是彰化味道的激盪與創新,還是看到不同世代與領域的音樂大師攜手合作,或是在地青年對於生活的靈感解方,還有在地信仰精神的體會,與台灣原生植物景致⋯⋯這些夢幻陣容與種種故事,通通都是「彰化行」不可錯過的特色。

「設計力注入」與「行家召集」並非一個由上而下、由外而內的「地方改造」,而是在地智慧與當代設計的真正合作與互相加冕;設計師與在地行家們既是聯手,也同時在合作中連動出一個美麗的循環,彼此認識、理解,一起演繹獨特的彰化美學!

CH
▲「田尾行」策展人吳書原(左)、陳慕天(右)聯手彰化的植物行家們一同共創台灣原生植物新風景。


「彰化行」大掌櫃登台亮相,與行家們齊聚一堂!相約10月,打開「世界級內行」的彰化,從此開始!

「彰化行」將於今年10月盛大開張,縣長王惠美也化身為「彰化行」大掌櫃,率領眾行家與設計師們齊聚一堂,準備打開彰化大門,帶領人們感受在地魅力與嶄新力量。彰化準備好了!你準備好了嗎?「彰化行」開張倒數,歡迎一起踏上入行的腳步,一起看見「世界級內行」的彰化!

CH
▲ 彰化縣長王惠美化身「彰化行」大掌櫃,歡迎大家10月來到2025台灣設計展,一起看見「世界級內行」的彰化!

圖文提供|彰化縣政府

彰化縣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