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2

返回文章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22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1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2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3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4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5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6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7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8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9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10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11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12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13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14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15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16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17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18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19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20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21

返回文章

返回文章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安達窯、和成等6間產地首次對外開放

T22第三階段攜手雄獅旅遊「打開工廠」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021年設研院攜手雄獅旅遊,推出知識型的觀光工廠「Open Factory工廠見學」新體驗。什麼是知識型觀光工廠?2020年設研院就開始醞釀「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從設計角度做地方創生,而T22就是以「鶯歌陶瓷」產地出發,並組織「台灣國家隊」,用設計為老品牌打造全新店舖、活動、行銷等企劃,提升產地能量。2021年3月T22進入第三階段,用設計力改變工廠動線,讓民眾實際走進工廠,實地看到工廠的製造與生產現場。

FotoJet_37


這次工廠見學企劃,共開放6座鶯歌品牌工廠、搭配6家設計單位,重新打造工廠設計,這裡將以安達窯和和成欣業為例,來看看改造後的陶瓷工廠有多好玩:


本埠設計X安達窯

品牌源起:

安達窯早年是做佛像起家,後來和雀巢咖啡來找他們合作做咖啡杯贈品長達兩年(紅到應該家家都有一個),打開安達窯的知名度,也讓他們開始轉型做日用陶瓷。他們以製作青瓷為主,孫氏姐妹說:「一開始摸不清溫濕度和窯溫的控制,父親常常還沒開窯,就搖頭不想看了。」努力了好幾年,才有今天各大品牌爭相合作聯名、甚至是總統府指名贈送外賓在地好禮的知名品牌地位。

安達窯製作的「青瓷」是一種釉色的名稱,呈現青綠色、粉青色的瓷器。而這裡的青瓷,以氧化鐵做發色劑,經高溫還原燒製,把青瓷杯在燈光下,可以看到透光的雕琢工藝。


工廠見學_安達窯門面 ▲ 鶯歌安達窯門市

工廠見學安達窯工廠_01 ▲ 改造後的安達窯,以青瓷色為工廠內主要色調



工廠見學重點:

這次安達窯工廠改造,是由2020年改造新竹車站的「本埠設計」操刀。安達窯的工廠不大,就在店面的後面公寓住宅裡,包含了從窯土、塑形、高溫燒製到雕刻成型等複雜工序,本埠著手改造時發現「過去重視生產效率的狀態下,整個製造流程模糊。」他們用色彩計畫,重新整理工廠動線,把「顏色」在空間的表現性凸顯出來。

工廠見學安達窯工廠_02

 ▲ 過去生產動線混亂,現在利用顏色,重新整理工廠的生產動線



實際的做法是利用青瓷的代表色,花龍點睛地在工廠中出現,「我們發現『推車』是製作流程中,工廠裡的重要媒介。」推車全都被重新以青瓷色凸顯,職人重要的工作桌和旋轉檯也換上新的青瓷色,不僅凸顯製造的動線,也讓工廠亮起來。


工廠見學安達窯_03 ▲ 安達窯的工廠內部並不大

工廠見學安達窯_04 ▲ 工廠內增加同色系的生產流程指標
工廠見學安達窯_05 ▲ 工廠內可以看到青瓷的所有製作流程與狀態



朱志康空間規劃X和成欣業

打開工廠傳遞品牌的日常

台灣衛生陶瓷代表和成HCG,1931年開業至今,已邁入90年,第二代負責人吳柏霖:「過去很多人找我們做觀光工廠,但我們知道,觀光工廠的主要目的,多半是為了賣更多商品,但大家走進工廠就知道,我們更重視的是『安全』,這次打開工廠很不一樣,透過設計真的能讓我們的努力讓大家看見,設計的重點是把我們每天製作的日常放大、讓我們製作的知識被看見。」這才是老品牌最希望對大家傳達的事。


工廠見學和成_01 ▲ 利用和成的品牌色,重建工廠的動線


以設計提亮品牌既有元素

這次朱志康空間規劃,以和成的品牌識別色「藍」,為工廠打造明確又清晰的動線與指標系統,最有意思的是,一走進工廠,會看到不斷在空中運轉的「吊籃」,吳柏霖說「這是產品製程中很重要、貫穿整個工廠的一環。」設計師特別以照明,再強調吊籃在空間裡運轉的狀態,讓大家一走進,立刻被吸引目光。

工廠見學和成_02 ▲ 貫穿整個工廠的吊籃動線,用光線巧妙的提點成為工廠內的新亮點

工廠見學和成_04 ▲ 每個區域都用和成藍區分

工廠見學和成_05 ▲ 大箭頭,讓整個工廠動線更明確,走進工廠參觀的人絕不會迷失方向,也能確保工廠的「安全」


必訪新舊隧道窯

除了衛生陶瓷的製作過程,工廠裡102公尺、24小時不斷的隧道窯,也是工廠裡的一大亮點,這是後來採用新材質另外重建的隧道窯,參觀者可以沿著它往前走,邊感受到窯的高溫熱度,走到底是工廠成立時150公尺、以耐火磚材質製作的第一條隧道窯,還保留下部分紀念,難得能走進窯裡,觸摸窯壁的難得體驗,絕對不要錯過。

工廠見學和成_07 ▲ 24小時幾乎全年無休運轉的高溫窯,靠近能感受到窯的高溫

工廠見學和成_10 ▲ 明確的數字指標,參訪者可以很明確地知道自己走到哪一站,以及區域的參觀重點


貼心提醒:

參觀陶瓷工廠,除了看工廠內的生產流程與製品外,別忘了看窯旁邊的「窯神」這是每家工廠一定必拜的神祇。參觀陶瓷工廠還要小心荷包,真的貼近設計現場,更容易讓人錢包失守,忍不住買太多。


工廠見學和成_08 ▲ 和成工廠中,窯神是參訪中的最後一個地點,別忘了走進舊窯體驗一下

鶯歌陶瓷工廠見學小旅行15 ▲ 和成工廠的角落,也是最美的拍照打卡點,千萬別錯過了


這次工廠見學,共開放6座鶯歌品牌工廠搭配6家設計單位,重新打造工廠設計,雄獅旅遊分成兩種不同行程,可以分兩次,走進不同工廠,體驗不一樣的工廠改造的新樣貌:

1. 裕邦窯業X格式設計展策

2. 陶聚X彡苗空間實驗

3. 安達窯X蔡嘉豪建築師事務所

4. 和成欣業X朱志康空間規劃

5. 新太源X生活起霧googoods design

6. 新旺集瓷X兩個八月


工廠見學新太源_01 ▲ 生活起霧為新太源重新改造空間,柱子是保留新太源壁貼磁磚的老設計

工廠見學新太源_02 ▲ 新太源的對外空間,詳細說明新太源印花技術的脈絡

工廠見學許家陶 ▲ 新旺集瓷/許家陶,由兩個八月設計,不但有特殊的陳列空間,還有專為台灣人飲食習慣而設計的餐盤系列

工廠見學裕邦窯業 ▲ 由格式設計展策為「裕邦窯業」重新改造工廠動線


圖片|台灣設計研究院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