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陽孜《讀衣》最終章!細看五位設計師選字靈感及作品亮點

董陽孜《讀衣V》藝術時尚跨界展_01

台灣當代藝術家董陽孜自2016年發起《讀衣》計劃,以時尚設計為媒介,喚醒大眾對中華文字的重視,每年陸續攜手華文圈時尚設計師,用服裝傳達文字故事,展現漢字的藝術與文化底蘊;2021年《讀衣》邁入第五屆,此次策展人董陽孜以「至大無外」作為命題,邀請陳劭彥、周裕穎、蔡宜芬、詹朴、齊振涵五位服裝設計師提出各人有感的字詞延伸創作,於5月8日至5月23日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展出作品,更找來草字頭操刀展場空間,以飛舞的筆墨線條引領觀者進入遼闊的文字世界,解讀衣裳裡的字詞信號。

董陽孜《讀衣V》藝術時尚跨界展_01
藝術家董陽孜與原作「至大無外」(攝影/汪德範)

第五屆《讀衣》最終章,向世界展現中華文字藝術底蘊

《讀衣》用「讀」字暗示「衣」中有深意,用服裝的流行樣態深入淺出傳達文字的藝術和智慧,2021年來到第五屆,亦是「讀衣」計劃的最終章,策展人董陽孜以「至大無外」為題,點出文字的「無限制、無盡藏、無處不在、無所不達、無可限量」,「至大無外」同時也是董陽孜內在心境的投射,他認為文字藝術內涵深遠廣闊、沒有界限,而文字不單只有溝通的功能性,亦有美學與悠久的藝術性,如果只講究應用而忽略其藝術內涵,太可惜了;而共同策展人暨創意總監馮亞敏則提出:「語言文字是人們最輕便的裝備,它流淌在血液裡,也時刻出現在日常之中,然而這看似輕便的裝備卻有著撼動世界的力量,既能記錄歷史,也能形塑人與文化。」無非就是希望透過「衣」這項世界共同語言對國際發出中華文化訊號,也為當代華人樹立標竿,期許喚醒觀者對文字的意識,重新看見遍佈在我們生活裡、早已司空見慣卻不凡的文字重量。

董陽孜《讀衣V》藝術時尚跨界展_02
《讀衣》策展人董陽孜與共同策展人暨創意總監馮亞敏(攝影/汪德範)

陳劭彥、周裕穎、蔡宜芬、詹朴、齊振涵五位設計師作品亮點

常說「衣」是自我認同的一環,穿著會默默體現一個人的想法與個性,文字亦是,第五屆《讀衣》找來陳劭彥、周裕穎、蔡宜芬、詹朴和齊振涵,各自挑選有感的字詞與「至大無外」對應,並以此為創作靈感,延伸至服裝設計上。連續參展五年的陳劭彥,這次以「山」字為主軸,「董老師的『山』字中有『人』,這個『人』字對我來講很重要,因為服裝跟人有很大的連結,也蘊含了人跟大自然的關係。」陳劭彥運用大大小小的山形延伸出不同的服裝輪廓,再將半透明布料上的「點」與墨暈層次般的「線」化為山中的流水、星辰與生態,呈現「山」的多重意境;此外,陳劭彥也大量運用堆疊,製造重量,除了思考支撐衣服的輪廓跟型態,也思考了色彩的運用,包括藍色、黑色、粉紅色、黃色等,都不是一般人對山巒所聯想的大面積綠色或大地色,希望呈現大自然的多種樣貌,激發觀者更多想像。

董陽孜《讀衣V》藝術時尚跨界展_03
陳劭彥展區(攝影/汪德範)

周裕穎的創作靈感則源於《莊子》開篇之作《逍遙遊》中莊子對人生觀的神奇想像,希望將其哲學中「乘物以遊心」中「遊」字的重要性與價值觀,透過三套服裝呈現出「遊覽、遊戲、遊玩、遊樂」的創作態度;而身為改造好手的周裕穎,這次充分落實永續再造的精神,使用工作室廢棄的包裝氣泡袋、不同年代的二手皮衣、丹寧外套與運動夾克回收分類,透過解構、重組,打破既有的版型限制,轉化為帶有西方符號細節的東方袍服;再以塗漆、褪色等手工處理方式,打造光照下顯現的全白視覺,並循著文字線條畫上淡藍色蓄光塗料,在燈光變換下,「逍遙」二字躍上全白服裝,彷彿夜間幻蝶飛舞般浪漫美麗。本次亦是周裕穎第五年參展,他將「至大無外」比擬成對量子領域的理解,即人的意識會組成世界,各自的意識又會創造各自的宇宙,而選擇「逍遙」進行創作,他說道:「隨著人的成長,那種逍遙的心態會逐漸消失,人越來越逍遙不起來,因為有太多的事情會去框架自己,我慢慢體會唯有放開,打破框架方能逍遙。」他更強調,在《讀衣》的專案裡,從不打安全牌,而是盡情去思考新的可能性,挹注新的觀點。

董陽孜《讀衣V》藝術時尚跨界展_04
周裕穎展區(攝影/汪德範)

董陽孜《讀衣V》藝術時尚跨界展_05
周裕穎展區(攝影/汪德範)

蔡宜芬從「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進入創作思考,「有一次去海邊,看到沙灘上的小螃蟹吐沙,壯闊而齊整,沙丘被挖的地方很像書法字。對我來說,董老師的字就像大自然的生物一般,像雲、像海、像螃蟹吐沙,都會讓我聯想到主題裡。」不過面對此次的命題,蔡宜芬反其道而行,從反面「至小」來解讀,意即世界由很多小物質所組成,遠看則是宏觀的大世界;而蔡宜芬過去的作品色調以黑灰白居多,為了因應主題壯闊的意象,挑戰高彩度創作,將天空、河流、草地搬進服裝,呈現一個童趣感、色彩斑斕的世界;有趣的是,三套服裝拆開看各自成形,放在一起便會成為一幅畫,呈現出一個個小世界的概念。

董陽孜《讀衣V》藝術時尚跨界展_06
蔡宜芬展區(攝影/張承恩)

首度參與《讀衣》的齊振涵有感於「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以「無」字為靈感創作,傳達自身對未知探索的無窮無盡而至於窮盡至無;對齊振涵來說「至大無外」有種走向宇宙、走向太空的氛圍,再從董老師回寫的「無」字看到了一艘飛行器形象,好似即將前往一片未知之地,因此以充滿未來科技感的太空服呈現「無」字意象,並運用衝擊性的色彩與布花排列,呈現出文字迷彩的時代潮。

董陽孜《讀衣V》藝術時尚跨界展_07
齊振涵展區(攝影/汪德範)

三度參與《讀衣》的詹朴,此次借「湍流」對應命題,既反應了詹朴對時間議題的情有獨鍾,亦從「湍流」看到對時代變化的心境。擅長以不同織品技法訴說服裝故事的詹朴,此次運用緹花、印花、針織、梭織體現「湍流」的狀態,詹朴希望用紗線感受並詮釋董老師所寫「湍流」線條的轉折、弧線、力道、濃淡,再透過織品的排列組合,保留服裝上線條分佈的呼吸感,讓人感受到文字的筆觸波動。

董陽孜《讀衣V》藝術時尚跨界展_08
詹朴展區(攝影/汪德範)

看更多五位設計師創作草圖

董陽孜《讀衣V》5月華山開展!攜手5位設計師探索文字博大精深

「草字頭」操刀展場空間、「博物映項」彭冠傑執行視覺設計

本屆《讀衣》展覽團隊集結了「草字頭」操刀展場空間,以飛舞的筆墨線條烘襯氣場,圍塑出五大服裝展區,與幅寬近八米的「至大無外」題字相呼應,結合薩克斯風名家張坤德專門製作的展場音樂,從鋼琴的律動到薩克斯風果決的句法與留白,交響出明媚而詩性的空間氛圍;不僅如此,由主展區過渡至副展區,S型架上展示了30幅由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學生創作的印花作品,繽紛的色系與構圖持續激發觀者對文字藝術的想像,沿著S型架的兩側安置了數張僅容單人體驗的習字桌,「草字頭」更發揮巧思,特於S型架上設計多串小水桶的掛置點,每一位觀者都能拎著水桶到座位上,以輕鬆好玩的方式重溫毛筆書寫的溫度。而本屆也找來「博物映項」彭冠傑執行視覺設計,主視覺以活潑奔放的桃紅渲染,營造視覺張力,也象徵《讀衣》即使來到最終章,仍帶著期許,將中華文字的藝術延伸至觀者內在、生活、甚至未來的世代。

董陽孜《讀衣V》藝術時尚跨界展_09
《讀衣》於華山主展區局部景(攝影/汪德範)

董陽孜《讀衣V》藝術時尚跨界展_00
《讀衣》於華山主展區局部景(攝影/張承恩)

董陽孜《讀衣V》藝術時尚跨界展_10
《讀衣》於華山主展區局部景(攝影/汪德範)

董陽孜《讀衣V》藝術時尚跨界展_11
《讀衣》於華山副展區局部景(攝影/張承恩)

董陽孜《讀衣V》藝術時尚跨界展_12
《讀衣》於華山副展區局部景(攝影/張承恩)

《讀衣V》藝術時尚跨界展

展覽日期|2021年5月8日(六)-2021年5月23日(日)

展覽時間|11:00-19:00

展覽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紅磚區西一和西二館

(臨北平東路與杭州北路口)

展覽票價|免費參觀

圖片提供|團團創新社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森³《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插畫展限時登場!跟著米力走山、走海,記下每個瞬間的風景

森³《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插畫展限時登場!跟著米力走山、走海,記下每個瞬間的風景

插畫家米力的原畫展《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於森³ sunsun museum登場,並將近十年圖文創作集結成冊出版同名著作,帶領讀者跟著她的畫,走山、走海、走世界。在這裡,每個瞬間都是風景,每個風景裡都有自己。展期自2024年3月15日起至3月24日止。

關於米力:歷經多重角色後,重拾創作之筆

早在「斜槓」掀起風潮前,米力便已發展出自己獨特的職涯。她身兼插畫家、藝術總監、生活雜貨品牌主理人、市集策展人等多重角色,還擁有個人著作逾10部,風靡全球的「Wooderful Life木製音樂鈴」即出自她的監製,大好青空台北場、2018年文博會「大好台灣,在山丘」、2019年文博會「山海廟集」等市集也都由她打造。

森³《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插畫展限時登場!跟著米力走山、走海,記下每個瞬間的風景
《緩慢是風景的名字》展覽現場。(攝影:Lucinda Chen)

不過,插畫家仍是米力最廣為人知的身份,也是她的日常。在五十歲退休之後,她重新在生命容器中填裝對生活的熱愛,擁有更多自由專注於創作。最新出版的《緩慢是風景的名字》就是她睽違十年重新拾起寫作後,第一本圖文並融的創作。

森³《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插畫展限時登場!跟著米力走山、走海,記下每個瞬間的風景
《緩慢是風景的名字》展覽現場。(攝影:Lucinda Chen)
森³《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插畫展限時登場!跟著米力走山、走海,記下每個瞬間的風景
《緩慢是風景的名字》展覽現場。(攝影:Lucinda Chen)

從大山大海到一朵小花,都是她的靈感

米力受到時裝設計師皆川明、日本生活雜貨文化啟發,體悟到「即便是微小的事,只要循序漸進去實踐,就會發揮影響力」,並開始創作插畫。近年,她重拾畫筆並培養登山、植栽嗜好,紀錄旅途所見的大自然美景。從山邊、海邊、不同國境,從森林、荒野到屋子裡的一朵花,米力擅長由遠至近的細膩觀察,記下大自然給予她的靈感。

「緩慢是風景的名字,亦是從生活中偷出來的節奏。每段非日常都有句點,都是下一段旅程的待續。」

森³《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插畫展限時登場!跟著米力走山、走海,記下每個瞬間的風景
米力以畫筆紀錄旅途所見的大自然美景。(攝影:Lucinda Chen)

和米力一起爬山的山友、文化觀察家詹偉雄形容,《緩慢是風景的名字》之所以誕生,大抵就和塞尚一樣——他們行走在高地起伏的地形中,呼吸著冷冽或燥熱的空氣,脈搏加速、汗液迸流,感受到身體慢慢與地球結合為一,想著這個瞬間必定要被捕獲留存,所以拿起彩筆畫下來。在塞尚有生之年,為住所窗外的聖.維克多山(Mont Sainte-Victoire)留下超過30張畫作,這座山引發了他無數的情懷,或許米力的登山經驗也是如此。

森³《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插畫展限時登場!跟著米力走山、走海,記下每個瞬間的風景
從森林、荒野到屋子裡的一朵花,米力擅長由遠至近的細膩觀察。(圖片提供:森³)
森³《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插畫展限時登場!跟著米力走山、走海,記下每個瞬間的風景
詹偉雄將《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比作畫家塞尚的聖.維克多山系列創作。(圖片提供:森³)

這次除了全新著作《緩慢是風景的名字》、同名畫展外,也推出「米力20幅精選畫作萬用卡組」,精選20張畫作,採用國產輕塗布紙張,全彩印刷,重現原畫精美質感,讓讀者從米力優雅的作品裡獲得療癒。

森³《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插畫展限時登場!跟著米力走山、走海,記下每個瞬間的風景
米力全新著作《緩慢是風景的名字》。(圖片提供:新經典文化)
森³《緩慢是風景的名字》插畫展限時登場!跟著米力走山、走海,記下每個瞬間的風景
本次也同步推出「米力20幅精選畫作萬用卡組」。(圖片提供:新經典文化)

米力畫展/緩慢是風景的名字 Slowness : the Name of the Scenery

展期|2024/3/17至2024/3/24
時間|11:00 –19:00
地點|森³ sunsun museum(台北市中山區龍江路45巷18號1樓)
入場辦法|消費飲品一杯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4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7月登場!走進大自然裡的美術館,欣賞田中央工作群、幾米、MAD等300件作品

2024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7月登場!走進大自然裡的美術館,一探由田中央工作群、MAD Architects打造的新作

2024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即將於7月13日至11月10日登場,策展人為北川富朗,而此次的大地藝術祭將帶來約300件作品,其中包含台灣的田中央工作群、土耳其藝術家Ayşe Erkmen、中國建築師馬岩松領軍的MAD Architects等藝術家團隊所打造的近90件新作。此外,台灣藝術家幾米、林舜龍的人氣作品也將再次公開。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邁入第9屆

3年舉辦一次、今(2024)年邁入第9屆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不僅是地方藝術祭的先驅,同時為世界最大規模的國際藝術祭典,對於許多台灣人來說,更是必訪的藝術界盛典。而或許有些人不知道的是,「越後妻有」其實是舉辦大地藝術祭時所創造的新詞彙,「越後」指的是新瀉、「妻有」則與「深處」有著相同的日文發音,因此越後妻有著「新瀉深處」的含義。

2012年起藝術祭由佐藤卓擔任創意總監,設計出本屆全新主視覺海報,以越後妻有在地風景、著名作品為主,攝影師由金本凜太朗擔任。(圖片提供: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2012年起藝術祭由佐藤卓擔任創意總監,設計出本屆全新主視覺海報,其以越後妻有在地風景、著名作品為主,攝影師則由金本凜太朗擔任。(圖片提供: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以藝術為橋樑、農田為舞台

而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以新潟縣南端的十日町市和津南町為舞台,佔地面積約760平方公里,是處被大自然包圍的里山地區(山間農村聚落)、以農業聞名,冬季時更是日本有名的豪雪地帶,卻也面臨著人口外流、高齡化等問題;2000年時,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出現,為這個地區帶來了轉變,其以「人類就在自然中」為理念、地方再造為目標,以藝術為橋樑、農田為舞台,連繫人與大自然,進而重振當地農村。

2018年第七屆大地藝術祭,MAD Architects在創辦人馬岩松帶領下,重新規畫打造日本三大峽谷之一的清津峽觀光隧道,讓原先老舊隧道,成了絕美的「光之隧道」。(圖片提供: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2018年第七屆大地藝術祭,MAD Architects在創辦人馬岩松帶領下,重新規畫打造日本三大峽谷之一的清津峽觀光隧道,讓原先老舊隧道,成了絕美的「光之隧道」。(圖片來源: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欣賞藝術作品與自然美景

人們在造訪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同時,除能欣賞美麗的梯田、山林等自然景觀,也能藉由體驗當地的飲食、風情文化,更加認識這片土地。另外,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也開放報名參加官方志工「小蛇隊(こへび隊)」,其除能參與作品製作、維護管理藝術品、幫忙農事、鏟雪等,也因為小蛇隊的成員來自日本及海外,並涵蓋10幾歲的學生到80幾歲年齡層的人,屆時彼此也能互相交流、認識新朋友。小蛇隊報名連結英文版請點此日文版請點此

本次新作包含由日本20多名藝術家共創的藝術動物園作品「Nakago Wonderland」。(圖片提供: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本次新作包含由日本20多名藝術家共創的藝術動物園作品「Nakago Wonderland」。(圖片提供: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集結90件新作

而在此次的300件作品中,約有90件新作,包含由田中央工作群創作的「大地に抱かれるフィールドミュージアム」(暫譯:大地環抱下的田野博物館)、中國建築師馬岩松領軍的MAD Architects打造的「野泡泡」(暫譯)、土耳其藝術家Ayşe Erkmen的「in and out」,以及由日本20多名藝術家共創的藝術動物園作品「Nakago Wonderland」等。

此外,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官方藝術祭鑑賞通票已於線上開賣,透過這個通票,將能在展覽期間一次參觀每件作品,早鳥優惠為一般票3,500日圓,將販售至7月12日,之後將恢復為原價4,500日圓,有興趣購買者請點此參考

土耳其藝術家Ayşe Erkmen的「in and out」作品(圖片提供: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土耳其藝術家Ayşe Erkmen的「in and out」作品(圖片提供: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而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未來不將僅是每3年舉辦一次的藝術祭,其也規劃每年會有藝術活動,歡迎大家隨時都能造訪這處四季分明的地方,在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也能享受不同時節的獨特風景。

本次新作包含由MAD Architects打造的「野泡泡」。(圖片提供: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本次新作包含由MAD Architects打造的「野泡泡」。(圖片提供: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2024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日期:2024年7月13日~11月10日,共87日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