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金門海洋藝術季!金門x台灣x日本x墨西哥藝術家共譜10組地景藝術裝置

2021金門海洋藝術季

2021金門海洋藝術季,10月起在金門縣金寧鄉正式展開,邀請10組來自金門、台灣、日本、墨西哥的藝術家團隊,以及5組金門在地社區共同創作,透過以木竹架構、纖維創作、數位藝術、3D列印等媒材,表現「生態的寧靜」、「生活的寧靜」、「歷史的寧靜」主題。

藝術季受邀的10組藝術家/團隊與5組在地社區共創:包括考工記工作室x范承宗、黑川互動媒體藝術x胡縉祥x蔡秉樺、里埕設計工坊x陳書毅x李秀秀、ROSO x ROLA 機器人建造實驗室x盛郁庭x王識源、長友大輔x Miso Soup Design x x詹明旎、禹禹藝術工作室、路瓦・里維拉 Lua Rivera、五七藝術工作室x吳騏57、潘雅君 Kimi、安頭影像攝製x蔡添丁參與,10組作品,分別被放置在戰地遺址、歷史聚落、自然地景裡,期待透過這10組地景藝術作品與金門的歷史記憶,建構出新的空間與時間對話。

金門海洋藝術季,沒有明確的結束時間,主辦單位希望這些裝置藝術能被保留在此地,藝術家被要求每件作品都能經得起2年的考驗,因此從2021年10月起,至少到2023年10月來到金門縣金寧鄉都可以看到這10組地景藝術,但也別忘了,地處海邊的裝置保養不易,2年後是否還保有現在令人驚豔的模樣,就是一場試煉了!

2021金門海洋藝術季10組作品:

作品1|龍宮:鱟  Dragon Palace III Limulidae (2021)

地點|金門和平紀念園區 

鱟是生存地球上超過四億年的活化石,藍血、硬甲、劍尾,對人類現代生活影響力跨足醫療、生活、文化等領域,此次藝術家范承宗透過擅長的傳統工藝特別打造鱟造形特徵以竹、木、繩材、布料搭建成一座堡壘,創作出樣貌特殊且具有儀式感的空間地景裝置,結合金門的海洋與陸地,入夜後牠將亮起光芒,如一頭在夜裡甦醒的巨獸,帶領著在地島民們神往海洋故事裡的神秘陸上龍宮。邀請民眾一同感受鱟內部具有儀式感的空間。

製作團隊|考工記工作室 |范承宗Cheng Tsung FENG

2.龍宮:鱟 范承宗_04
龍宮:鱟  Dragon Palace III Limulidae (2021)

2.龍宮:鱟 范承宗_01
龍宮:鱟  Dragon Palace III Limulidae (2021)

作品2|砲後重生Life After War

設置地點|三角堡旁 

1958年8月23日當天,金門的天空在數小時內突然落下近4萬發炮彈,接著往後的44天,一個小小的金門島就這樣承受了47萬發炮彈轟擊。

數十年過去了金門沒有因為當年慘烈的激戰而沒落,反而慢慢地由昔日戰地轉變成富有戰地風情的觀光勝地,還承擔起兩岸溝通橋樑的先驅,為兩岸和平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本作品藝術家想要呈現的是金門保持著強烈的生命力等待重生的那一刻,利用透明的塑料PETG三維列印出類似繁花盛開在金門這塊土地的意象,將這些透明的軌跡埋入土壤中,猶如希望的種子佈滿在這個充滿回憶的沙灘上,當陽光灑上時會因為透明的材料關係產生耀眼的反射,就像綻放的花朵在這片沙灘上延綿開來;在夜晚中透過燈光的效果,呼應著用光的餘暉,彷彿就像曇花一樣稀有且珍貴,在日夜的交替中,白天的綻放加上夜晚的耀眼,這個輪迴也象徵著每天都會將新的希望和強烈生命力帶給所有人。

製作團隊|ROSO x ROLA 機器人建造實驗室、盛郁庭SHENG YU-TING、王識源WANG SHI-YUAN

5.砲後重⽣ 盛郁庭、王識源2
砲後重生Life After War

5.砲後重⽣ 盛郁庭、王識源4
砲後重生Life After War

5.砲後重⽣ 盛郁庭、王識源5
砲後重生Life After War

作品3|流光之徑Light Path

設置地點|金門和平紀念園區  

禹禹藝術工作室-「流光之徑」藉由光的流動,在行走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層層堆疊中,透過身體五感的知覺體驗延伸出當下的生命狀態,人們於此運行與交錯;於此聚合與連結。邀請參觀民眾依裝置引導走入藝術品之間感受竹片中透出的光線,隨著光的流動感覺,步入藝術季會場。

製作團隊|禹禹藝術工作室 yuyu art studio

1.流光之徑_03
流光之徑Light Path

1.流光之徑_02
流光之徑Light Path

作品4|前線詩域Frontline Poetry 

設置地點|w16 據點 -古寧頭戰史館後籃球場 

今年的藝術季為融合更多對土地的情感,特別邀請專注金門在地老建築活化並曾獲得「ADA新銳建築獎」的建築師團隊「里埕設計工坊#里埕設計工坊」參加,創作一座結合戰地歷史與文學的作品,

作品位於古寧頭戰史館正後方的W16據點,作品基地迎面可見砲堡、機搶堡、崗哨等軍事設施林立。進入其中仍然可以感受到戰爭當下肅殺氛圍。里程團隊將以在地建築師的角度,運用架構、文學、燈光等方式反應當時駐地於此的年輕軍人們,在月夜星空下站哨,如何充斥著緊張和徬徨的心情。

製作團隊|里埕設計工坊、陳書毅CHEN SHU-YI、李秀秀LI XIU-XIU

3.前線詩域 ⾥埕設計⼯坊_02
前線詩域Frontline Poetry

3.前線詩域 ⾥埕設計⼯坊_01
前線詩域Frontline Poetry

作品5|風之形 音牆版 Shapes of Wind (Sound Wall Version)

設置地點|北山播音牆區 

藝術家胡縉祥的父親曾經是「古寧頭大戰」軍人,他遙想著自己的父親是不是也聽著一樣的歌曲安慰著自己。藝術將以「聲音的凝結體」為概念,將父親過往的歲月凝與小鄧美妙的歌聲凝結成一段不會被抹滅的記憶。

作品表現聲音的無形,嘗試透過紗質布料、即時演算視覺、互動感測技術,具象化風的形狀。嘗試將抽象客觀的數據轉換成詩性的裝置藝術現場,期待喚起人們和環境的關係。此次音牆版,作品嘗試即時截取現場音頻,轉化為光粒子視覺的流動速度,以及風扇速度變化,投影在布料上進而雕塑作品;另一方面在建築體外,也設置48條LED燈,將播音牆喇叭孔圍繞,閃動效果與音頻同步。

製作團隊|胡縉祥HU CHIN-HSIANG、蔡秉樺TSAI BING-HUA、黑川互動媒體藝術PEPPERCORNS INTERACTIVE MEDIA ART

4.風之形 ⿊川互動媒體藝術1
風之形 音牆版 Shapes of Wind (Sound Wall Version)

4.風之形 ⿊川互動媒體藝術4
風之形 音牆版 Shapes of Wind (Sound Wall Version)

作品6|浮光熠熠Glow 

設置地點|北山海堤  

金門獨特的戰略位置與價值,展現出它溫厚的人文與風情。在過去,面對戰爭不僅堅毅抗戰也溫情喊話,如同北山播音牆,以一個個巨大的圓形孔,穩定的傳達寧靜且安定的呼喊,而在幾何中圓形象徵完整、平衡與無窮。

作品「浮光熠熠」在天、光、水之間以圓形為造型,試圖傳達寧靜和諧的氛圍。「浮光熠熠」位在北山海提,潮汐之間,沙灘上佈滿星星點點的光輝,沿著海提間的小徑還有佇立在兩側的圓環,單純的幾何元素,在光線的變幻下,更傳達了一份靜謐。

另外也呼應本屆東京奧運,金門古寧頭子弟李洋榮獲羽球雙打金牌,幾何中圓形象徵奧運五環,不論是站在最佳拍照點,或是站在沙灘上,都能深深感受到金門子弟榮獲金牌的殊榮與光耀! 

製作團隊|Miso Soup Design、長友大輔DAISUKE NAGAMOTO、詹明旎 ZHAN MING-NI

6.浮光熠熠 長友⼤輔4
浮光熠熠Glow

6.浮光熠熠 長友⼤輔1
浮光熠熠Glow

作品7|漂浮的寶石 Floating gems 

設置地點|雙鯉湖

Lua Rivera Figueroa的藝術作品建立於生物的築巢、生長和適應等過程。作為一名視覺藝術家,她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她對拼貼、攝影和紡織品等資源的不斷探索和使用。

漂浮的寶石是一種用織物和金屬製成的戶外燈光裝置。 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於對晶體形成的研究。 當這些晶體在地面生長時,它們似乎漂浮在草地上方的空氣中,同時耀眼的燈光穿透雕塑結構後也使得周圍環境呈現碎形的美麗景緻。

製作團隊|路瓦・里維拉 Lua Rivera



7.漂浮的宝⽯ Lua Rivera1
漂浮的寶石 Floating gems

作品8|粼居 Neighbors 

設置地點|湖下一營區 

湖下一營區為金門重要的歷史遺跡,壯麗的花崗岩牆及斑駁牆面,曾經冰冷的空間,如今漸漸地乘載了許多金門的回憶。

站在湖下營區的碉堡上,望眼過去「波光粼粼」的海面,結合金門特色「花崗岩哈密瓜砌法」的牆面,就像在地居民的好鄰居一樣,一起陪著大家成長,成為金門與觀者自身的記憶流通。

繽紛的色彩象徵著不同的記憶、乘載著不同的故事歲月。希望戰火後的溫度,連同過往的傷口,在這之間獲得寧靜與安定的感受。

金門的花崗岩是軍、民的共同記憶,花崗岩牆面更是生活的日常,藝術家透過鏤空的手法,讓民眾可以自由在內外之間穿梭,彷彿重現最日常的生活樣態。

製作團隊|潘雅君 Kimi 

8.記憶漂流之所 桔⽲創意 潘雅君2
粼居 Neighbors

8.記憶漂流之所 桔⽲創意 潘雅君1
粼居 Neighbors

作品9|鳥人國度Birdman's Land

設置地點|湖下一營區 

古寧頭區域走過真實的戰役,戰爭留下的痕跡仍存在在這片土地上,本次作品預計展出古寧頭的湖下營區,打造「鳥人國度」,

鳥人國度是一個自由空間,呼應並結合戰地碉堡特色,當觀者走進其中,可以暫時忘卻現實的壓力、獲得寧靜的片刻,並且與自己的內心好好獨處對話。藝術家在創造出「鳥人」角色在與碉堡結合,民眾可以走進其感受金門戰地文化。

製作團隊|五七藝術工作室 吳騏57

9.鳥人國度 五七藝術工作室2
鳥人國度Birdman's Land

9.鳥人國度 五七藝術工作室3
鳥人國度Birdman's Land

作品10|日日小島(生態觀察箱) The Vivarium

設置地點|雙鯉湖關帝廟旁

金門為一大陸型島嶼,具有相當豐富之生物 資源及廣大之沿海濕地生態系,沿海濕地位於陸地與海洋之交會處,具有多樣性環境提供多種生物生存繁衍之棲地。

金門過去因軍事管制,開發程度較低,反而保留豐富之自然資源,然近年來軍管時代結束後,金門面臨劇烈之人為開發衝擊。

如今在金門全力發展觀光之際,金門人也對金門生物生態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日日小島作品就是透過生態觀察家的眼光讓參觀者可以看見金門豐富的生態之美,也期望喚起人們對生態保育的重視。民眾可以彎下身,觀看平時難得一見的水獺生態,一起保護金門這座充滿豐富生態的小島。

影像攝製|蔡添丁 裝置設計 |原物創意 

10.日日小鳥 安頭影像1
日日小島(生態觀察箱) The Vivarium

2021金色寧境-金門海洋藝術季

展覽時間|即日起開放參觀(夜間展示時間17:00-20:00)為期至少兩年

展覽地點|金門縣金寧鄉-金門和平紀念園區、古寧三營區W16據點、北山播音牆、北山海堤、湖下一營區、三角堡、雙鯉湖

策展單位|原物創意有限公司OIC

影像攝製|定影影像工作室FIXER

主辦單位|金門縣政府觀光處

資料提供|金門縣政府、原物創意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奈良美智《朦朧潮濕的一天》澎湖登場!展出手稿、陶器與攝影作品,線上預約方式一次看

奈良美智《朦朧潮濕的一天》澎湖登場!展出手稿、陶器與攝影作品,線上預約方式一次看

由文化總會、奈良美智基金會與澎湖縣政府共同舉辦的《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於澎湖開拓館登場,展覽期間為2024年3月29日至2024年9月1日,並採線上預約制,而此次不僅是奈良美智首次到離島策展,更規劃了為期5天的駐村計畫,體驗當地的歷史風貌及文化。

為台灣創作《朦朧潮濕的一天》

因捐贈口罩給日本,及當年311東日本大地震時對日本的關懷與協助,台灣牽起與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的緣分,奈良美智不僅特別為台灣創作畫作《朦朧潮濕的一天》,更展開了「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十年巡展計畫,讓這幅作品能被更多台灣民眾看到。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十年巡展計畫,繼高雄內惟藝術中心展出後,此次將由澎湖接棒,成為十年巡展計畫的離島首站。(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十年巡展計畫,繼高雄內惟藝術中心展出後,此次將由澎湖接棒,成為十年巡展計畫的離島首站。(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首次到離島策展

十年巡展計畫第一站,在高雄內惟藝術中心啟航,而第二站則選擇在澎湖舉辦,此次不僅是《朦朧潮濕的一天》首次前進離島,奈良美智更是特別選擇在自日本時期保存下來的歷史建築裡辦展,邀請民眾一起在日式建築裡欣賞展品,感受不同於過去的全新觀展體驗。

奈良美智特別挑選了日治時期保存下來的建築展出,希望能在有著90年歷史的澎湖開拓館內,讓展品與建築展開對話。(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特別挑選了日治時期保存下來的建築展出,希望能在有著90年歷史的澎湖開拓館內,讓展品與建築展開對話。(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親自到現場參與佈展

為了此次展覽,奈良美智3月24日就抵達澎湖,除了事前構思帶來的展品,也親自到現場參與佈展,他在這個傳統建築中,規劃了異於美術館白盒子般空間的展示方式,讓作品融入空間,希望帶給前來觀展的民眾不同於以往的體驗。他也提到,這次展場不像以往是在美術館,有固定的光線,澎湖開拓館比較像是住家,會隨著時間的改變呈現不一樣的感覺。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展場一隅(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展場一隅(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表示,日本雖然也有許多島,但他從未造訪過本島以外的小島,他第一次探訪的島嶼是台灣的蘭嶼,再來則是澎湖,蘭嶼有著濃厚原住民文化特色,而澎湖則有種延伸自台灣本島生活方式的感覺,但當他參觀到澎湖開拓館時,又感受到澎湖與日本的聯繫,並說道:「從歷史上來看我覺得很有意思,而且日本時代的建築物完善地保留下來且被活用讓我很感動。」

奈良美智3月24日就抵達澎湖,除了事前構思帶來的展品,也親自到現場參與佈展。(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3月24日就抵達澎湖,除了事前構思帶來的展品,也親自到現場參與佈展。(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首度在台展出陶器作品

這次展覽除了可欣賞到尺寸達220*195公分的巨幅畫作《朦朧潮濕的一天》,更是奈良美智第一次在台灣展出《思考者》(Thinker)、《和平的夜》(Peaceful Night)、《激昂世代》(Fired Up Generation)及《在風中哭泣》(Crying in the Wind)等陶器作品,還有2015年在台灣旅行的攝影作品,同時也能欣賞庫頁島攝影作品的幻燈片展示等。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比起前一站高雄展,增加了許多作品,像是庫頁島的攝影作品、陶器作品及疫情期間在台南旅館隔離時繪製的手稿。(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比起前一站高雄展,增加了許多作品,像是庫頁島的攝影作品、陶器作品及疫情期間在台南旅館隔離時繪製的手稿。(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展場一隅(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展場一隅(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陶器作品《月球時代⋯》(Moonage…)(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陶器作品《月球時代⋯》(Moonage…)(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同步展售熱門周邊商品

除此之外,場館內的「掌上明珠 瑚途門市」也將同步展售奈良美智周邊商品,讓民眾可於觀展後就近選購喜歡的商品,這次除了帶來托特包、存錢筒、拼圖及玻璃杯等展覽熱門周邊商品外,更有許多新進品項,而時鐘 Y.N. Clock、插畫托盤、iphone 14 Pro Max 手機殼及紋身貼紙更是第一次出現在實體店面,商品豐富且多樣,希望與澎湖在地居民及前來觀展民眾分享奈良美智的創作。

民眾逛完展後,可就近至「掌上明珠 瑚途門市」購買周邊商品。(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民眾逛完展後,可就近至「掌上明珠 瑚途門市」購買周邊商品。(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場館內的「掌上明珠 瑚途門市」也將同步展售奈良美智周邊商品。(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場館內的「掌上明珠 瑚途門市」也將同步展售奈良美智周邊商品。(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採線上預約制

需留意的是,由於「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此次在有著90年歷史的和洋混合式建築澎湖開拓館(澎湖縣馬公市治平路30號)舉辦,因考量建築容留人數及觀展體驗,採線上預約制,並於每月一日開放隔月預約。

預約方式
1. 開館日開放五個場次線上預約,開放時間為9:00、10:00、11:00、14:00、15:00。參觀日線上預約截止時間於前2日停止受理(例:4月1日參觀日,於3月29日停止受理線上預約)。
2. 團體預約為開館日16:00場次,開放10人(含)以上團體於1週前電洽聯絡人提出申請。
3. 參訪採線上預約,1人可預約4位,於每月1日開放次月之預約。每場次參訪時間為40分鐘並開放40人入場(3歲以上幼兒需計入參訪人數內)。
4. 線上預約申請完畢經審核通過後,參觀需出具報名郵件「審核通過信函」,參觀者請自行確認,並憑藉通知信於參觀時配合出示。
5. 為維護參觀者之參觀品質及權益,預約者於預約系統上完成預約後無法前來,且未主動事先通知取消者或於預約系統上大量預約後,再取消超過兩個以上預約時段,本館將取消其預約資格。
6. 預約參訪應提早10分鐘至本館服務台報到,現場保留10分鐘,逾時逕予取消預約,由現場候補參觀者依序遞補(請至服務台填寫候補單)。若因故取消,須於參觀日3日前電話通知,否則2個月內不得提出申請。

完整預約辦法請點此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記者會後,文化總會會長蔡英文總統與奈良美智一同前往澎湖開拓館參觀展覽。(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記者會後,文化總會會長蔡英文總統與奈良美智一同前往澎湖開拓館參觀展覽。(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
展期:2024年3月29日〜2024年9月01日
時間:週三至週日 9:00-12:00、14:00-17:00(每週一、二、國定例假日休館)
備註:4月4日至4月5日清明假期特別開館,6月10日端午節休館,免費入館
地點:澎湖開拓館(澎湖縣馬公市治平路30號)

資料提供|文化總會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步入山城尋光做夢!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開展:乘著藝術窺探未知,探索生死、靈魂、地獄等議題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是每個人潛意識的體現,存於現實和超現實之間,魔幻也赤裸寫實;也是許多民間信仰、身心靈療儀式中,通往過去、窺探未來的通道。

啟發於夢的無盡想像,《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帶人們在蜿蜒的山城裡,迎著光、走進夢,以10組藝術家之作為中介,一同在本我、非人與另類時空的溝通之間,探索未知、窺視未來,爬梳生死、地獄、靈魂等命題。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開幕市集。(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為何以「夢」為題?

經歷疫情的衝擊,站在科技奇點的臨界,人類面對越來越多的不確定、不安和恐懼,於是許多人寄託於科學解釋外的儀式,如宗教、占卜、身心靈療等,期待能窺探未來事件和未知世界,藉以尋得心靈慰藉。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不只新人類,早在千年以前的人類祖先,就已透過非科學方式尋求理解世界的方法,如中國殷商時代巫師占卜、南美洲馬雅文明祭司的預言等;人們懷抱著對未知的恐懼、崇拜與好奇,費盡心思想獲得訊息或啟示。這種科學難以闡述的溝通過程,正如人類在夢境中,總會獲得細微、而不易被察覺的訊息。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你是否曾做過預知夢?活著活著,忽然覺得眼前畫面有種既視感,想了想,才發現是在夢裡出現過。總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是每個人都曾體驗、擁有的平行時空,也是人類潛意識的引路人,乘載無法估量的思緒;偶爾還是泛靈與民間信仰中窺視過去與未來的通道。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暫在此地的紅黃綠〉。(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夜夢》作品帶看:探問地獄、生死、未知,講述寶藏巖故事

我們將在十字藝廊與陳瀅如的作品相遇,藉由影像,從宇宙視角感知生死,探討靈性實踐。接著遇見在半樓廣場搖曳生姿的藍蓮花〈從風中來〉,這是張乃仁闡述靈魂流動與匯集的花園。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從風中來〉。(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山城53展間成為與外星人、與人類「未知」對話的空間,詹宏祿透過互動元件〈與內在外星人的對話〉尋訪人類心靈,探究恐懼、期待和偏見的投射。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與內在外星人的對話〉。(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在轉角二號,〈如樹之生,默思禪行〉黃晞竭與寶藏巖歷史聚落中古樹的合作,樹木如何看待人類短暫虛幻的生命?透過裝置與表演開展生物間的共生道路。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黃晞竭〈如樹之生,默思禪行〉。(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黃晞竭〈如樹之生,默思禪行〉。(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展在防空洞遺跡的〈地獄空+地獄籤詩+地獄現〉,是姚瑞中、海闊拉帝、李可共創之作,以「地獄可能空滅嗎?」、「若能證空性何處現地獄?」等提問,藉互動裝置及影像,呈現信仰場景與反思。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姚瑞中 X 海闊拉帝 X 李可〈地獄空+地獄籤詩+地獄現〉。(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寶藏巖防空洞入口。(攝影:izzie pang)

夢幻、溫柔的虛擬自然場域在邊境52展間發生,吳克軍的作品〈禪〉用自然的繁榮與未來的美好希望,溫柔包覆城市中迷失的靈魂。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吳克軍〈禪〉。(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鈴木英倫子〈寶藏故事〉則在邊境54展間,以複合媒材搭配光影,細細述說寶藏巖的故事。鄰近公館商圈的寶藏巖,可以說是「台灣最出名的違建」。早在日治時期,就有違建民居在此出現;1960年代兩岸情勢緩和後,違建數量更是迅速增長,它們多半是駐軍、榮民老兵與家屬為尋求生活住所,就地取鵝卵石、荒廢碉堡的舊磚塊建成,依山而建的大量違章建築幾十年下來共築獨特的山城景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鈴木英倫子〈寶藏故事〉。(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寶藏巖村內零星處,安筆行策、林政佑的合作讓現實與夢境交織。〈碎空夢廊〉透過燈光引導,開啟蜿蜒巷弄中如夢境般的奇異開端;〈捕夢與掙脫〉則以「捕夢網」概念於綠野地呈現生命的循環,象徵寶藏巖複雜空間中的受困與穿梭;〈暫在此地的紅黃綠〉展現生猛、有機、具生命力的寶藏巖聚落,麻雀作為過去鄉愁、未來嚮往,甚至是白日夢的寄託,暫時停留於巷弄中。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安筆行策、林政佑〈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安筆行策、林政佑〈捕夢與掙脫〉。(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最後,〈裂縫,斷面記憶〉不只是差事劇團的演出主題,同時也是一件燈光設計概念,其於歷史斷面探究散落各處的日光、在光影的縫隙中重拾返家的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裂縫,斷面記憶〉。(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依山的封閉劇場

寶藏巖紀錄了大時代下社會弱勢族群於都市邊緣自力造屋、自尋謀生之路的過程,乘載了值得被銘記的一段台灣歷史。這樣一個命運多舛、經時光淘洗的聚落,在台北市顯得不太真實,猶如一座依傍山丘的封閉「劇場」,千階萬轉間埋藏著等待開採的故事。而《寶藏巖光節》正是每年都會在這座「劇場」上演的年度大戲,今年就讓我們一起做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寶藏巖一景。(攝影:izzie pang)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展覽期間|2024.03.25-05.05(週一休園)

開放時間|11:00-22:00

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參展藝術家

陳瀅如|張乃仁|詹宏祿|Salty黃晞竭|姚瑞中 X 海闊拉帝 X 李可|吳克軍|suzueri鈴木英倫子|差事劇團|洪國城 & 蔡依樺 ft. 非常深藍藝術工作室 + 明立工程 + 好進燈光音響|安筆行策 ft. 2022北美獎得主林政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