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於2005年的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前身為落成於1915年的歷史建築,而在今年,陽明海運文化藝術館重新整修之際,也邀來郭中元與許哲瑜打造全新的「Keelung 1915」品牌識別,同時結合海運知識、港口、海運工作者等主題,推出融入「Where Are You From?」到「On Board」概念的常設展,邀觀者在時光空間中,一窺台灣海運文化發展的軌跡。
在2F「Where Are You From? 你從哪裡來?」主題展中,以人們在外地旅遊時,最常被問到來自何方,因而展開交流這點為發想,延伸至海上貿易來看,同樣也是如此。展中,分成「從招商局來」、「我從卡車大亨來」、「TEU」、「貨櫃大胃王」、「鐵盒收納術」5大展區,除邀請慢熟工作室與貓草影像統籌一系列動畫設計,也邀來插畫家黃湘、CHIH 制図所、Dyin Li、Hanna Chen、WeiTing Zhou一同參與,透過生動有趣的方式,讓人從中了解海洋文化故事與海運知識。
David Hockney著迷於各種風格的藝術語言,並從自身的觀察、記憶與想像中汲取靈感。《David Hockney 25》首先以1950至1970年代的重要創作揭開序幕,像是1960年代David Hockney移居美國洛杉磯,以當地明媚的陽光、泳池與自由氛圍創作出的《更大的水花》與《藝術家的肖像(泳池與兩個人像)》等作品,以及《我父親的肖像》、雙人肖像系列如《克拉克夫婦與貓》等。
Portrait of an Artist (Pool with Two Figures)(圖片來源:David Hockney)
Christopher Isherwood and Don Bachardy(圖片來源:David Hockney)
這些畫作後來也成為David Hockney數位創作的基礎。新冠疫情期間,他以iPhone與iPad捕捉春日與重生意象的景色,透過科技筆觸描繪生活的希望,持續為人們帶來充滿驚喜的作品如《220 for 2020》系列。同時,他也持續以iPad和壓克力媒材為親友繪製肖像,並以傳統畫框裝裱數位畫作,產生時空交錯的視覺效果。
Full Bloom, 27th March 2020, No. 1(圖片來源:David Hockney)
PASONA NATUREVERSE分為3大展區:History of Life Zone、Body Zone、Mind / Bonds Zone,並由原子小金剛與怪醫黑傑克擔任導覽員。走進第一區可見壯觀的「生命進化之樹」,樹幹內側描繪了進化歷史的地層,向下延伸的樹幹與根部象徵遙遠的過去、從樹幹伸展的樹枝則表示邁向未來的無限可能性。接著的動畫內容則巧妙透過原子小金剛與怪醫黑傑克帶出本展館最大的看點——「iPS心臟」。
Dior則以其經典的「Bar」套裝迎接來訪者,並透過法國國旗的藍、白、紅三色,向高級訂製服的優雅美感致敬。展間亦展示了日本設計師吉岡德仁重新詮釋的「Medallion of Light」經典椅;攝影師高木由利子的影像投影,也更進一步為空間增添氛圍。整體由佈景師Nathalie Crinière構思的場景,也細緻展現了Dior自創立以來,與日本之間的深厚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