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未來5大關鍵字|從風格轉變、設計師背景、使用者輪廓、商業模式到大環境趨勢

2022設計趨勢關鍵字_01

關於設計的未來,不單只有創作手法與風格轉變,設計師背景、商業模式、使用者輪廓、大環境趨勢等,都是環環相扣的關鍵面向。透過新媒體藝術家王宗欣的分享與La Vie編輯部資料彙整,從5大關鍵字思索未來可能!

  關鍵字01|虛擬物件 NFT in Metaverse  

元宇宙時代來臨,以往存在虛擬世界的物件,因為NFT在區塊鏈可溯及所有權,且為可移動的資產,在不同社群、遊戲、線上演唱會等不同宇宙,我們將以個人收藏的頭像與品項遊走其間。根據全球趨勢預測權威WGSN發布的2022年及以後的消費者行為和產品開發主要趨勢,「虛擬化身商機」(direct-to-avatar commerce)名列榜上。WGSN認為虛擬化身的時代已經開始,這些化身如真人般需要穿著打扮,因此品牌銷售與設計端,將開闢針對化身的全新服務。虛擬時尚、家具、房屋等,也都在此風潮下快速竄起。目前在NFT市場走紅的阿根廷藝術家Andrés Reisinger,即以3D繪圖軟體作為媒材,創作多款工業設計、雕塑等數位作品;最新發表的〈The Shipping〉家具系列NFT,拍賣上線10分鐘內,就創下超過45萬美元的交易額。

NFT1
阿根廷藝術家Andrés Reisinger最新發表的〈The Shipping〉家具系列NFT,拍賣上線10分鐘內,就創下超過45萬美元的交易額。

  關鍵字02|Z世代 Generation Z  

現今各方設計、展會、品牌行銷等都明確想攻占Z世代市場,常見手段不外乎加乘數位體驗,但王宗欣卻有不同觀察。他認為「數位轉型」對網路原生世代來講根本不存在,他的小孩一出生就有手機、平板,反而覺得卡帶是很新潮的東西。在Z世代的世界,習慣以一支手機完成所有事的便利,遇上卡帶等舊時物件的不便,恰好滿足了前所未有的儀式感。這也反映在現今年輕創作者常走復古風,或大玩「數位考古」,低解析像素、粗糙畫質等重新吸納至創作,成為數位浪潮下精緻修圖的反向趨勢。王宗欣認為,過去的設計常常著重在怎麼把實體體驗轉到數位,但如今有了一出生就接觸數位的Z世代,或可反向思考,怎麼把這群習慣虛擬的年輕人拉回現實。

2022設計趨勢關鍵字_02
對一出生就有手機、平板的Z世代來說,卡帶反而是很新潮的東西。

  關鍵字03|永續 Sustainable  

隨著聯合國2015年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以及近年全球疫情爆發,加速促使各界反思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也在最近的設計獎項與展覽被彰顯。2021年德國iF設計獎以「設計的創造力」(The CreatiFe Power of Design)為主題,強調作品永續與設計兼具,且永續不單顯現在使用環保材料,更要以設計概念或外型,讓大眾在消費或觀看此品項時,也能觸發其對環境議題的思辨。例如獲得金獎的「00:00」冰品包裝設計,從外觀形狀就明顯對應到冰川融化、森林大火和流行病毒3種不同的環境問題。2021年底,倫敦設計博物館(the Design Museum)亦以《浪費時代:設計能做什麼?》(Waste Age: What can design do?)為名開展,從產品、建築、包裝等設計品項中,以獲取、製造、浪費等不同面向,探討設計產業造成的浪費,並試圖從廢棄物中找到循環經濟的新路。

2022設計趨勢關鍵字_05
2021年底,倫敦設計博物館《浪費時代:設計能做什麼?》探討設計產業造成的浪費,並試圖從廢棄物中找到循環經濟的新路。

  關鍵字04|生成式 Generative  

生成式(Generative)的概念用在創作上,意指透過程式編碼運算,創造出隨機且獨一無二的作品。王宗欣認為它可以造成「體驗的轉化」,且藝術圈已有不少案例,例如彈完一首鋼琴,透過琴鍵裝置和電腦的連動,根據旋律立刻調配出一杯果汁;或是頭戴腦波機器,偵測個人腦波頻率變化,體驗結束後將得到一瓶香水。在這兩個案例中,感官體驗被轉化了,前者是聽覺變成味覺,後者是感覺變成嗅覺。他認為現今體驗設計一直在熱度上,但未來的體驗將不只是接收不同層面的感官,更可以因觀者介入,透過生成式技術,產生感官轉換的體驗,最終得出即時、個人化的專屬結果。

2022設計趨勢關鍵字_07
2021年日本GOOD DESIGN AWARD,評審委員長安次富隆曾提及近年設計師背景越趨多元,早期參賽者多畢業於藝術大學、美術大學,但近年從一般大學到經濟、電機、電子工程學系等都有。

  關鍵字05|多元 Diversity  

「多元」過去多指多元的設計風格,這個趨勢今年依舊不減,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多元的設計師背景」。很大的關鍵在於NFT,數位創作在設計與藝術市場,一直因無法計價而相對弱勢,但NFT一來給了數位原生作品直接轉換價值的新路,二來更讓非傳統藝術與設計專業的人進到創作市場。這個趨勢不單存在NFT市場,2021年日本GOOD DESIGN AWARD,評審委員長安次富隆也曾在媒體採訪時,提及近年設計師背景越趨多元,早期參賽者多畢業於藝術大學、美術大學,但近年從一般大學到經濟、電機、電子工程學系等都有。王宗欣觀察,不同於傳統藝術脈絡明確,數位作品的脈絡仍在持續建構中,在此階段願意投入、嘗試的創作者們,將有可能在混亂的狀態下找到明確的潮流甚至商業市場。

2022設計趨勢關鍵字_03
2021年日本GOOD DESIGN AWARD,評審委員長安次富隆曾提及近年設計師背景越趨多元,早期參賽者多畢業於藝術大學、美術大學,但近年從一般大學到經濟、電機、電子工程學系等都有。

文|張以潔 攝影|蔡耀徵 

圖片提供|Reisinger Studio、the Design Museum、GOOD DESIGN AWARD

更多設計、建築、時尚、餐飲與旅遊趨勢分析都在 La Vie 2022/1月號《設計未來式》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一頂象徵自由的紅色軟帽:2024巴黎奧運吉祥物「弗里吉」的認同精神,自古希臘時期便已存在

一頂象徵自由的紅色軟帽:2024巴黎奧運吉祥物「弗里吉」的認同精神,自古希臘時期便已存在

雖說奧運是運動員的舞台,但奧運吉祥物在這場盛會中扮演的角色,或許比你想得更重要。吉祥物不僅為各項活動提振士氣,也是宣傳賽事的一大推手,更是紀念品店裡的熱銷王牌。

與往屆奧運有所不同,2024巴黎奧運吉祥物「弗里吉」(Phryge)跳脫「動物」形象,選擇蘊含歷史背景的「弗里吉亞帽」,搭配法國國旗的藍、白、紅三色細節呈現,胸前飾有金色的2024巴黎奧運Logo。這頂帽子之於大眾或許很陌生,但在法國卻是自由與革命精神的象徵,展現出人民對於國家願景與驕傲。

一頂象徵自由的紅色軟帽:2024巴黎奧運吉祥物「弗里吉」的認同精神,自古希臘時期便已存在
「弗里吉」設計草圖。(圖片來源:Paris 2024)
一頂象徵自由的紅色軟帽:2024巴黎奧運吉祥物「弗里吉」的認同精神,自古希臘時期便已存在
與往屆奧運吉祥物有所不同,「弗里吉」跳脫了動物形象。(圖片來源:Paris 2024)
一頂象徵自由的紅色軟帽:2024巴黎奧運吉祥物「弗里吉」的認同精神,自古希臘時期便已存在
左邊的弗里吉代表奧運,而右邊穿戴著義肢的弗里吉則代表帕運。(圖片來源:Paris 2024)

橫跨數千年歷史的「自由之帽」

弗里吉亞帽又被稱作「自由之帽」,是一種柔軟的無邊圓錐形帽子,通常為紅色。這種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的弗里吉亞地區(今土耳其境內)。當時,恢復自由的奴隸經常佩戴這種帽子以象徵自由之身。

一頂象徵自由的紅色軟帽:2024巴黎奧運吉祥物「弗里吉」的認同精神,自古希臘時期便已存在
弗里吉亞帽又被稱作「自由之帽」。(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弗里吉亞帽因此成為自由的象徵,直到數千年後成為法國人民的共同認知。在法國大革命時期,人們會戴上這種帽子以表達對自由與平等的追求——浪漫主義畫家德拉克洛瓦在描繪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的著名畫作《自由領導人民》中,自由女神頭上正是戴著弗里吉亞帽。

一頂象徵自由的紅色軟帽:2024巴黎奧運吉祥物「弗里吉」的認同精神,自古希臘時期便已存在
德拉克洛瓦畫作《自由領導人民》。(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這頂帽子在法國無處不見

這頂帽子對法國的重要性,也能在國家象徵「瑪麗安娜」身上略見一斑。在法國的每個市政廳裡,瑪麗安娜都以戴著弗里吉亞帽的形象現身;在硬幣、郵票等國家發行的用品上,也經常出現弗里吉亞帽的身影。

一頂象徵自由的紅色軟帽:2024巴黎奧運吉祥物「弗里吉」的認同精神,自古希臘時期便已存在
在現已被歐元取代的法郎硬幣上,是戴著弗里吉亞帽的瑪麗安娜。(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成為反殖民浪潮的象徵物

而後,弗里吉亞帽與其概念受到更多國家青睞,成為去殖民化的象徵之一,最有名的例子大概就是海地。在脫離法國統治的革命(1791–1804年)後,海地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非洲後裔為主要民族的共和國。至今海地的國旗、國徽上仍保留著一頂弗里吉亞帽,紀念當時對於自由和獨立的渴望。

一頂象徵自由的紅色軟帽:2024巴黎奧運吉祥物「弗里吉」的認同精神,自古希臘時期便已存在
海地國徽,在棕櫚樹的頂端是一頂弗里吉亞帽。(圖片來源:Embassy of Haiti)

回到目前如火如荼、將盛大登場的2024巴黎奧運,這頂紅帽子化身為親切又俏皮的吉祥物,製作成一個個鑰匙圈、T恤、絨毛玩具等,成為人人搶購的奧運紀念品。接下來在賽事中瞧見「弗里吉」,也別忘了它所走過的漫長歷史!

一頂象徵自由的紅色軟帽:2024巴黎奧運吉祥物「弗里吉」的認同精神,自古希臘時期便已存在
弗里吉化身各式各樣的紀念品,在巴黎的奧運商店熱賣中。(圖片來源:Paris 2024)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灣藍鵲飛向巴黎奧運!大象設計操刀「中華隊交流禮品」,以運動感線條重現藍鵲意象

巴黎奧運中華隊禮品!融入「台灣藍鵲」意象,大象設計以運動感線條重現

2024巴黎奧運即將到來,各國選手在競技場上是對手,下了場後卻是朋友,還會在這四年一度的體育盛事上,互相交換小禮物培養交情,也替自己的國家做國民外交。

這次台灣選手們也將帶著充滿在地意義的小禮前進巴黎奧運!本屆體育署特別和文總合作,邀請曾操刀雙十主視覺、總統府新年賀卡的「大象設計」,以台灣特有種「台灣藍鵲」為發想,製作了吊飾、香氛卡、玻璃杯共3款文化小物,讓選手們在送禮交流的同時,也訴說台灣故事。

巴黎奧運中華隊禮品!融入「台灣藍鵲」意象,大象設計以運動感線條重現
(圖片來源:大象設計)
巴黎奧運中華隊禮品!融入「台灣藍鵲」意象,大象設計以運動感線條重現
(圖片來源:大象設計)

為什麼以台灣藍鵲為主角?

以台灣藍鵲為主題,不只因為它是特有種及國寶鳥,也因為牠們動作敏捷、出擊精確、為保護所愛勇敢無懼,這些都是運動員所具備的特質。這話怎麼說?文總表示,常在社群上看到網友分享「走在路上感覺被巴了一下」的趣事,這通常拜台灣藍鵲所賜,牠們並非無故攻擊,而是為了在繁殖期保護孩子。

巴黎奧運中華隊禮品!融入「台灣藍鵲」意象,大象設計以運動感線條重現
(圖片來源:大象設計)

以運動感線條重現藍鵲意象

操刀主視覺時,大象設計取台灣藍鵲的外觀,融合運動員具備的多樣特質:精湛技巧、團結一致、敏捷靈動等,將鵲首、展翅、鵲尾等意象,運用充滿動態感的線條表現;標準字則以繁體中文呈現,整體視覺既呼應競技場上的速度感、力與美,也彰顯了台灣文化的特殊性。

巴黎奧運中華隊禮品!融入「台灣藍鵲」意象,大象設計以運動感線條重現
(圖片來源:大象設計)
巴黎奧運中華隊禮品!融入「台灣藍鵲」意象,大象設計以運動感線條重現
(圖片來源:大象設計)
巴黎奧運中華隊禮品!融入「台灣藍鵲」意象,大象設計以運動感線條重現
(圖片來源:大象設計)

堆疊玻璃杯組、香氛片等台灣品牌聯名週邊

3款小物各有巧思,其中玻璃杯組與專精回收玻璃的台灣品牌「W春池計畫」合作,重新詮釋經典143啤酒杯,整套共有3種不同尺寸的杯款,各印上不同圖形,將其堆疊後就能看到一隻完整的台灣藍鵲,象徵運動員之間的團結精神,也為日常使用添了份樂趣。

巴黎奧運中華隊禮品!融入「台灣藍鵲」意象,大象設計以運動感線條重現
(圖片來源:大象設計)
巴黎奧運中華隊禮品!融入「台灣藍鵲」意象,大象設計以運動感線條重現
(圖片來源:大象設計)

另外,藍鵲吊飾結合亮橘色飄帶,猶如現代版的護身符;藍鵲香氛卡則與台灣香氛品牌「瀚思設計 HANSCHIU」聯名,讓選手們能別在隨身包袋上,即便在激烈競技後也能保持清爽芬芳。

巴黎奧運中華隊禮品!融入「台灣藍鵲」意象,大象設計以運動感線條重現
(圖片來源:大象設計)
巴黎奧運中華隊禮品!融入「台灣藍鵲」意象,大象設計以運動感線條重現
(圖片來源:大象設計)

➛ 看更多2024巴黎奧運設計要聞

資料、圖片來源|大象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