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兒CHANEL《1932》頂級珠寶系列! 如繁星燦爛的女性自由意象

香奈兒CHANEL_1932頂級珠寶系列_01

90年前,香奈兒女士人生第一、也是唯一的「鑽石珠寶」(Bijoux de Diamants)系列如彗星般熾亮了芳登廣場,當代珠寶的未來從此輝亮。近一世紀之後,最新「1932」頂級珠寶系列滿載著創意能量,星光熠熠,盡情散發耀眼光芒。

像是一道彗星劃過芳登廣場的上空,讓經濟大蕭條後黯然失色的巴黎鑽石舞台,一掃陰霾沉寂,瞬間熾亮。1932年,香奈兒女士應倫敦鑽石公司之邀,發表人生第一也是唯一的「Bijoux de Diamants 鑽石珠寶」頂級珠寶系列,連續15天,她在自家寓所接待蜂擁而至的人潮,來訪者無不驚嘆,話題不僅全城熱議,還延燒到當時由男性主導的行業守舊勢力,他們不甘鋒頭被搶顏面無光,索性動用關係,強制阻擾既訂的展出行程,甚至是交易⋯⋯「美好的東西不是用來流傳的嗎?」那孤傲勇敢的時代女子不畏惡語惡狀,如此回應俗世。日月星辰在穹蒼刻劃的軌跡,是時間的證明。2022 年香奈兒推出相應而生的 1932 頂級珠寶系列,以彗星、月亮與太陽等主題,結合珠寶工藝、設計美學與時尚品味,再現璀璨耀眼的寶石光芒。

香奈兒CHANEL_1932頂級珠寶系列_03
Allure Céleste 項鍊是1932頂級珠寶系列經典之作,採用圓形切割鑽石,搭配重約 55.55 克拉深遂緻藍的橢圓形切割藍寶石,及一顆重約8.05 克拉Type IIa DFL的梨形切割鑽石,閃耀無與倫比的華麗燦光。

撥雲見日星光燦爛

「在香奈兒女士首個頂級珠寶系列發表的90年後,我們的珠寶創意工作室與頂級珠寶工匠仍持續突破創意與工藝的極限,讓她鍾愛的星辰依然在芳登廣場(Place Vendôme)天空中,盡情散發耀眼光芒。『1932』是我們為最新頂級珠寶系列賦予的名稱,藉此向Bijoux de Diamants鑽石珠寶系列的90周年紀念致意。」品牌全球高級珠寶暨腕錶行銷與傳媒總監Marianne Etchebarne在專訪中,提及這個年分對品牌而言是極具意義的里程碑,CHANEL以1932頂級珠寶系列,獻予傳奇閃亮新篇章。相隔近一個世紀,時空流轉不變的是初心,「忘卻危機最好的方法,就是讓雙眼盡情欣賞美妙新事物,我們品牌工匠與女性從未停止揭露驚喜。」香奈兒女士話語猶言在耳。

香奈兒CHANEL_1932頂級珠寶系列_05
Allure Céleste 項鍊以閃耀璀璨寶石呈現太陽與彗星及月亮的意象。

一路以來,擺脫黑暗陰影最快的方法就是向著陽光,大步往前。自小在修道院長大的她,越是刻苦,越懂得腳踏實地。在鋪鑲著太陽、弦月與五芒星圖騰馬賽克磁磚長廊尋路,毫無保留灑落的驕陽映射著希望與活力;當夜幕初上,柔和月光,繁星點點,無窮神秘卻也滿載想像。

勇於摘星,自由配戴不被定型

願用群星裝扮女性是香奈兒女士的浪漫,更是一種信仰。對她而言,為著自己而美、而亮的女士們自帶著光!懷抱此堅持,她的創意觀照日常生活裡的女性群像。從服飾設計開始,運行的原理乃是絕對自由,自常規軌道中分離,轉換至無法被定型的無限領域。先有化繁為簡,重新詮釋男裝特徵並融入造型穿著,再以機智從容姿態搭配醒目配飾,還巧妙運用香氛彰顯個人魅力。

香奈兒CHANEL_1932頂級珠寶系列_02
1932頂級珠寶系列中的Allure Céleste 項鍊,分別定位中央主石於太陽及彗星圖騰上。

大膽摘星,穿戴上自由,天上星曜的靈感,大地最珍貴且恆遠的寶藏—鑽石,與寄寓新生的社會氛圍如星雲般聚集,吸引,最終形成Bijoux de Diamants 鑽石珠寶系列的創作宇宙。她的遠瞻見解十分明確,相較於傳統珠寶以草圖勾勒,所有的構想自靈感推衍,「星星!大大小小的星星,看看這些彗星,星星在肩上閃亮,星尾從肩後繞過,宛如一片星雨灑落胸前!」香奈兒女士想像著。先設的形象是清楚的,不為襯托購置贈禮男伴的地位,也不為炫示財富的模特兒,配戴著華麗珠寶的女性,自在自若享受穿搭樂趣,熱情展現特有風格。

香奈兒CHANEL_1932頂級珠寶系列_07
1933年1月Bijoux de Diamants鑽石珠寶系列露出於《VOGUE》法國版雜誌的媒體文章。

圍繞著核心主題—專屬的私密符碼,日月星辰與時裝呼應,冉冉升起或墜入無垠,大量的彗星與耀陽元素以躍動姿態恣意放射於身體、大衣、腰間或馬甲上,大量寶石鑲嵌的蝴蝶結、羽毛與流蘇柔軟而飄逸,形體順應鎖骨或沿著手部線條變化,這是她倡議的解放與賦權,捨棄了珠寶的扣環,解構規則量體,任意轉換,形式得以流動。可自主決定為位置或組合,混搭太陽與彗星及月亮,模糊日與夜的界線;又可將項鍊隨意變化成三環手鍊、將圖騰拆卸作為胸針配戴。「我的珠寶創作絕對以女性和她們的衣著為創作發想。因為穿著會改變,珠寶也能隨之變換搭配方式。」香奈兒女士如是說。

香奈兒CHANEL_1932頂級珠寶系列_06
由攝影師Didier Roy所拍攝嘉柏麗‧香奈兒於1932年設計首個頂級珠寶Bijoux de Diamants 鑽石珠寶系列其中的「Comete」胸針。

珠寶是創意,是生活的藝術

更進一步,珠寶與身體間的全新關係儼然成形。拖曳著閃爍星尾,星曜輕劃過耳垂、纏繞於腕間或頸項,卻不緊箍肌膚,而或妝點於胸前,隨著氣息起伏,那分緊密親密感,除了設計上的悉心,也得力於工藝的精進,隱匿鑲嵌斧鑿痕跡,可彎曲貼合身體曲線且大多開放式結構,兼具視覺和穿戴流暢度。珍貴的珠寶更加趨近日常生活樣態,為此,香奈兒女士發展了劃時代的珠寶展示體驗,她以栩栩如生的蠟像模特兒取代櫥窗檯架,並搭配完整妝容與帽飾,活化現實感,又激發共情效應。她的好友們,包括藝術家保羅‧伊里比(Paul Iribe)、為系列簡介執筆的詩人尚‧考克多(Jean Cocteau)、以及拍攝作品且日後成為知名電影導演的羅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共襄盛舉,應證了珠寶應該是一種美學,更是生活的藝術。

香奈兒CHANEL_1932頂級珠寶系列_04
1933年1月Bijoux de Diamants鑽石珠寶系列露出於《VOGUE》法國版雜誌的媒體文章。

新世代絢爛寶石星空

一趟橫越90年的時空旅行,最新1932頂級珠寶系列擘畫了屬於下一個世代的天空星圖,「珠寶創意工作室總監Patrice Leguéreau持續將彗星、月亮與太陽等主題發揚光大。這些天文意象對品牌具有重要意義,代表的是嘉柏麗‧香奈兒兒時在奧巴辛修道院廊道上的圖騰。作品中可見彗星幻化成流星,月亮散發出皎潔微光,而太陽閃耀璀璨光芒。」全球高級珠寶暨腕錶行銷與傳媒總監Marianne Etchebarne侃侃分享:「對香奈兒而言,創作就是一切的核心。香奈兒女士在打造獨一無二的頂級珠寶Bijoux de Diamants鑽石珠寶系列時,對於頂級珠寶的創作概念賦予了非常個人、前瞻且顛覆的詮釋手法。這種精神同樣延續到她在發表系列時精心規劃的宣傳方式上,而這些創舉至今仍是我們堅守的理念精髓!香奈兒女士與Bijoux de Diamants鑽石珠寶系列絕對是永不止息的創意泉源。」81件作品,其中15件採用可轉換式設計,新加入了彩色寶石斑斕絢麗鮮色,萬千壯麗景象驚豔展演。

香奈兒CHANEL_1932頂級珠寶系列_09
香奈兒珠寶創意工作室總監Patrice Leguéreau為1932頂級珠寶系列所繪製的Allure Céleste 項鍊草圖。

此系列傳世主角Allure Céleste項鍊,寰宇間奪目光彩的奧秘於此經典傑作得到解答,層層共熾的圓形切割鑽石星團,孕托起一顆重約55.55克拉橢圓形切割藍寶石,深遂緻藍如百年才得一見的夢幻星宿,鑽石光鏈串起另一顆重約8.05克拉Type IIa DFL梨形切割鑽石,震撼加乘,不遠處可拆卸的五芒星造型光圈相互輝映,作為胸針氣勢奪目,或縮短項鍊長度,擷取出中段鑽石排鍊纏繞腕間,堆疊出層次,燦光閃耀,繁星似錦,那無垠恆久的香奈兒傳奇星辰幻化為Allure Céleste項鍊,讓人止不住地仰望且探索著奇幻光芒背後的神祕傳奇。

香奈兒CHANEL_1932頂級珠寶系列_08
香奈兒全球高級珠寶暨腕錶行銷與傳媒總監Marianne Etchebar

文|吳書萱 圖片提供|CHANEL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在珠寶裡重生的花園 CHAUMET《Jewels by Nature》頂級珠寶系列以54件高訂作品定格自然之美

CHAUMET《Jewels by Nature》頂級珠寶系列正式於台北揭幕,帶來54件全新高訂作品,從冠冕到胸針、從項鍊到耳環,以大自然的四季與花卉為靈感,展現品牌超過240年來的經典語彙與創新工藝。這場珠寶展不僅延續了CHAUMET作為拿破崙與約瑟芬御用珠寶商的歷史傳承,也以鏤空與刀鋒工藝詮釋「百花綻放,光影流轉」的設計主題,其中14款更具可轉換設計,讓珠寶在佩戴間化身百變風格,呈現自然之美的當代演繹。

CHAUMAT
以Chaumet經典「帝國藍」詮釋的康乃馨(Carnation)項鍊與耳環套組,象徵熱情與高貴。

19世紀初的巴黎,約瑟芬皇后的生活並不只是一連串宮廷舞會與外交場合,她在馬爾梅松莊園的花園同樣是她的舞台——那裡盛開著從全球引進的奇花異卉,也是歐洲植物學的縮影。皇后對花卉的愛,透過畫家雷杜德(Pierre-Joseph Redouté)的《玫瑰圖譜》被永恆定格,而另一種「花」則被凝固在金與寶石之間——來自皇室御用珠寶師CHAUMAT的巧手之作。

CHAUMET創立於1780年,因為替拿破崙與約瑟芬打造加冕儀式上的珠寶而聲名大噪。那頂專為約瑟芬設計的冠冕,靈感正是來自她花園裡的玫瑰枝葉與植物藤蔓——纖細的金屬彎曲成葉片的輪廓,鑲嵌著宛如露珠的鑽石,既有帝國的莊嚴,也流露出園中清晨的柔美。這種「花園化為珠寶」的語言,成為品牌兩個多世紀以來的設計靈魂。

CHAUMAT
Chaumet帶來高級珠寶的視覺體驗,以可轉換式設計、鏤空技法與刀鋒工藝,感受本系列帶來的珠寶詩意。

歷史的浸潤成了品牌創作的養分。今年,CHAUMET透過盛大的珠寶展「Jewels by Nature」,將「百花綻放,光影流轉」化為全系列54件高訂之作,以四季與植物為靈感、結合鏤空與fil couteau「刀鋒工藝」,讓金屬盡量退場、令光線在寶石間通透遊走。當中14件具可轉換設計——從冠冕到胸針、從項鍊到耳環,多種佩戴語言自由切換,展現CHAUMET一以貫之的「百變」哲學。

CHAUMAT
「Wild Rose 野玫瑰」取材自「咆哮的二十年代」中最經典的作品,由 Joseph Chaumet 於1922年打造的野玫瑰葉冠冕,加入現代風格重新演繹。

Chapter 1|Everlasting 永恆之境

永恆不只存在於自然,也定格於珠寶。CHAUMET捕捉野玫瑰、四葉草、蕨葉與繁星花隨性生長的姿態,讓植物再生的力量在光影間恆久盛放。

Wild Rose 野玫瑰

靈感源自CHAUMET 1922年典藏的野玫瑰冠冕,品牌以一枚 8.23 克拉豔彩黃鑽重現花蕊間金黃花粉的耀眼光芒。項鍊設計融入靈巧的可轉換結構,只需一個扣環即可切換三種佩戴方式,在經典與當代之間自由遊走。這不僅是一件珠寶,更是一朵自皇后花園延伸而來的不朽玫瑰,恆久綻放於頸間。

CHAUMAT
全鉸接式設計細膩又靈活的結構綴滿鑽石,金黃燕麥穗與繁星花的星形花辦形成鮮明對比。Clover and Fern四葉幸運草與蕨葉項鍊同樣運用可轉換式設計,以非凡的鑽石與祖母綠交織出自然動人之美。

Oat and Field Star 燕麥與繁星花

這件作品以逾1,300小時精工勾勒出隨風搖曳的田野意象,白金繁星花瓣與黃鑽麥穗交錯成光影流轉的結構。可轉換式設計讓耳環與胸針隨心拆換,從耳際到髮間,為佩戴帶來更多風格與設計層次。

Clover and Fern 四葉幸運草與蕨葉

1853 年起便成為品牌經典符碼的四葉幸運草,在本系列中再次化作璀璨綠意。三顆總重 11.63 克拉的哥倫比亞無油祖母綠鑲嵌於纖薄白金結構,與蕨葉交織出層疊流轉的姿態。設計中蘊藏巧思:戒指以葉片般的線條環繞指間,吊墜則能靈活轉換為胸針,讓「幸運」以不同方式隨身相伴,於日夜之間自由切換風格。

CHAUMAT
「藍色康乃馨」歷時近1,500小時製作而成、有著不同佩戴方式。一顆36.44克拉的斯里蘭卡藍寶石墜飾,可獨立拆下,搭配鑽石鏈墜單獨佩戴,氣度非凡。

Chapter 2|Ephemeral 瞬息之美

花朵的絢麗總在盛放時最難忘。CHAUMET以藍寶石與紅寶石捕捉康乃馨、劍蘭與夏蠟梅的瞬息之美,讓稍縱即逝的花期,於珠寶工藝中恆久綻放。

Carnation 康乃馨

系列的壓軸之作,以36.44克拉斯里蘭卡藍寶石幻化成自然界中從未存在的「藍色康乃馨」。層層花瓣構築出立體項鍊結構,每一節均鑲嵌雙排藍寶石,隨光線流轉宛若花影輕舞。中央寶石可巧妙拆卸,獨立搭配鑽石鏈佩戴,在華麗與靈活之間自由切換,同時呼應CHAUMET 1905年典藏康乃馨胸針的經典傳承。

CHAUMAT
劍蘭綻放於鮮紅如焰的莫三比克紅寶石中,透過fil couteau刀鋒工藝,再現獨到的工藝之美。

Sword-lily 劍蘭

七顆總重 14.03 克拉的莫三比克紅寶石,透過fil couteau刀鋒工藝懸浮於空氣中,彷彿花瓣燃燒於頸間。隨附的神秘腕錶同樣令人驚嘆:掀開錶蓋,兩朵疊合的花瓣緩緩展露,紅寶石心臟與大明火琺瑯的錶盤交相呼應,像是時間的花朵在腕上悄然綻放。

CHAUMAT
有著多種佩戴方式的「夏蠟梅」,以珍珠、剛玉與尖晶石交織出如水彩畫般的粉色漸層。

Sweetshrub 夏蠟梅

以珍珠為主角,並以尖晶石與剛玉描繪柔美的粉色漸層。中央44.23克拉尖晶石胸針可自由拆卸,戒指與耳環延續花朵的層次色彩,營造出宛如水彩暈染般的輕盈氛圍。兩枚蝴蝶胸針輕舞其間,彷彿停駐於花園之上,為整套作品增添詩意與靈動。

CHAUMAT
簡約造型懸掛著一顆5.26克拉DFL Type-IIa 梨形美鑽,耗時近1,150小時精雕細琢立體雕琢的木蘭花。藍山雀胸針則體現品牌工坊對羽毛的細膩研究與無與倫比的精湛工藝。

Chapter 3|Reviving 再生之力

自然的輪迴化為珠寶的語言。木蘭花的盛放、鳶尾的輕盈、大理花的華麗與睡蓮的靜謐,被CHAUMAT演繹為再生的符號;藍山雀與蜻蜓如同訪客,停駐於這座永恆的珠寶花園。

Magnolia Grandiflora 木蘭花

以自然寫實捕捉木蘭盛放的姿態,這套作品歷經1,150小時的細膩工藝方才完成。鑲滿逾8克拉鑽石的葉片胸針、戒指與耳環,演繹木蘭在不同生長週期中的多重神韻。項鍊中央,一顆5.26克拉梨形美鑽靜靜綻放,被層層花瓣環抱,宛如清晨露珠於花心閃爍,讓佩戴者於舉手投足間流露清新與華麗並存的光采。

CHAUMAT
頂級珠寶系列《 Le Jardinde Chaumet 》以讓人夢寐以求的手法展現賞心悅目的鳶尾花。

Fairy Iris 仙女鳶尾

宛如雷杜德筆下悄然飛出的花影,24.36 克拉尖晶石鋪展於 rivière 式鑽石項鍊之上,與兩枚蜻蜓胸針交相輝映。花瓣層層堆疊,隨光線流轉宛若微風中搖曳,將鳶尾的纖柔與詩意,凝結為恆久不滅的珠寶姿態。

CHAUMAT
Chaumet 以可轉換式設計向經典致敬,五朵立體花飾可隨心拆卸,化作冠冕、胸針或髮飾。主項鍊中央盛開一朵層疊白金鑽石大花,環抱3.05克拉心型鑽石,耀眼奪目。戒指與耳飾同樣綻放璀璨,花瓣間鑲嵌逾5克拉鑽石,讓佩戴者在每一次變換中,皆能擁有一場花之盛宴。

Dahlia 大理花

五朵立體花飾可自由拆卸,從冠冕、項鍊到髮飾任意轉換。中央一顆 3.05 克拉心型鑽石,在層疊鑽石花瓣中光芒四射。戒指、耳環與吊墜亦可交錯搭配,讓大理花的綻放姿態隨心延展。

CHAUMAT
頸間的一池光影,由粉紅與紫色尖晶石花蕾映襯23.11克拉帝王托帕石,彷彿陽光穿透水面。

Water Lily 睡蓮

融合尖晶石與托帕石的珠寶作品,以兩朵鏤空花萼,一顆4.51克拉的粉色尖晶石花蕾與一顆6.12克拉的紫色尖晶石花蕾交相輝映,頸間還閃耀著一顆23.11克拉帝王托帕石。這顆帝王托帕石也可拆下單獨搭配精緻的鑽石鍊條佩載。

CHAUMAT
拿破崙一世皇帝欽選蜜蜂為皇室徽記,藉以彰顯其權力以來,蜜蜂便與CHAUMET的歷史緊密相連。

Bee 蜜蜂的生命之歌

自拿破崙選定蜜蜂為帝國徽記以來,這一符號也與CHAUMAT的歷史緊密相連。在《Jewels by Nature》中,蜜蜂胸針以蜂巢幾何與粒鑲細節,生動詮釋自然界最不可或缺的使者,甚至細膩至胸針的鑲爪細節,展現無限巧思。

260件頂級作品喚醒人與自然的連結!卡地亞《自然藝境》頂級珠寶展,開啟台灣的自然美學對話

260件頂級作品喚醒人與自然的連結!卡地亞《自然藝境》頂級珠寶展,開啟台灣的自然美學對話

藉由三處台灣具代表性的風景——野柳的海蝕岩景、太魯閣的險峻峽谷,以及日月潭的湖光山色作為展場設計發想,2025年卡地亞頂級珠寶展以逾260件頂級珠寶作品,結合創意造型與珍稀寶石,以《自然藝境》為題,喚起人與自然的深刻連結,也呼應卡地亞歷久彌新的四大品牌經典風格符碼。

步入《自然藝境》充滿光影流動的展場中,可以看到卡地亞今年特別展出幾何抽象風格(Abstraction Geometrique),透過大膽輪廓與鮮明對比所勾勒,仿若岩層間的力量節奏。此外,延續去年彰顯細膩工藝與線條純粹的精巧結構與簡約線條(Architecture & Purity),則象徵峽谷與湖泊間的光影留白;描繪生命律動與靈性自然的動物與植物(Fauna & Flora),延續品牌對自然生息的讚頌,展現萬物之靈動;而專屬訂製服務(Special Order),象徵佩戴者與珠寶之間專屬的風格印記。

卡地亞2025《自然藝境》頂級珠寶暨腕錶鑑賞會展場。(圖片提供:Cartier)
卡地亞2025《自然藝境》頂級珠寶暨腕錶鑑賞會展場。(圖片提供:Cartier)
卡地亞2025《自然藝境》頂級珠寶暨腕錶鑑賞會展場。(圖片提供:Cartier)
卡地亞2025《自然藝境》頂級珠寶暨腕錶鑑賞會展場。(圖片提供:Cartier)

本次展覽亦特別呈現三組首次於台灣亮相的珍貴作品,體現卡地亞如何以自然語彙轉化為珠寶藝術的無盡可能。QUADRUM 紅碧璽項鍊與耳環,透過幾何結構與可旋轉設計,演繹紅碧璽與綠玉髓之間的對比魅力;PANTHÈRE OBSERVATRICE 戒指與耳環以卡地亞經典美洲豹為主角,融合祖母綠與黑色漆面斑紋,展現生命原始力量;VOLUTA 藍寶石項鍊與耳環則以馬達加斯加藍寶石與鑽石曲線描繪水波律動,將自然節奏凝鍊為佩戴之美。

模特兒展演卡地亞自然藝境系列作品。(圖片提供:Cartier)
模特兒展演卡地亞自然藝境系列作品。(圖片提供:Cartier)

幾何抽象

卡地亞以大膽輪廓與鮮明色彩鋪陳出極具現代感的視覺風格,巧妙運用對稱與非對稱的造型結構,搭配鮮艷奪目的寶石色彩,如紅碧璽、祖母綠與藍寶石,在視覺張力與色彩碰撞中展現珠寶的建築美學與藝術能量。這一系列作品展現出品牌對情感表達與當代風格的深刻詮釋,也讓珠寶成為佩戴者與自我之間的對話橋樑。

ABSTRACTION GEOMETRIQUE 項鍊、手鐲、戒指

大約在1903年左右,卡地亞的調色盤充滿了紅色和綠色組合。珠寶商首次嘗試對比色,開始出現在設計師的草圖本中。在身為美術鑑賞家的路易·卡地亞 (Louis Cartier) 的鼓勵下,以及受到自1909年起在巴黎大獲成功的俄羅斯芭蕾舞團 (Ballets Russes) 的東方風格和色彩美學的啟發,卡地亞構想出大胆且前所未有的對比色彩組合。

ABSTRACTION GEOMETRIQUE 項鍊、手鐲、戒指。(圖片提供:Cartier)
ABSTRACTION GEOMETRIQUE 項鍊、手鐲、戒指。(圖片提供:Cartier)

精巧結構與簡約線條

為了在設計中注入節奏和結構,卡地亞尤其擅長混合切割和形狀。此系列作品傳達出一種內斂而強大的張力。無論是宛如雕塑般的立體輪廓,或是隱藏於細節中的複雜工藝,皆展現出品牌對空間、光線與材質的精準掌控。

REJILLA 紅寶石項鍊和耳環 

作品上鑲嵌著產自莫三比克的紅寶石。這些寶石塑造作品,完美演繹卡地亞極簡輕盈的設計品味。每顆寶石都點綴著一條自由流動的鑽石線條,共同創造出完美流暢的結構——如同一張以光織成的網。最後呈現出柔軟動感、優雅活力,完美貼合佩戴者的頸部輪廓,徹底釋放紅寶石的活力光彩。

VOLUTA 藍寶石項鍊和耳環、REJILLA 紅寶石項鍊。(圖片提供:Cartier)
VOLUTA 藍寶石項鍊和耳環、REJILLA 紅寶石項鍊。(圖片提供:Cartier)

動物與植物

大自然始終是卡地亞的靈感泉源,標誌性的美洲豹再次展現其剛柔並濟的姿態,兼具力量與優雅,而藤蔓、花卉與羽毛等自然元素,則透過寶石鑲嵌與細緻雕刻,重現自然萬物的繁盛與輕盈。這些作品不僅是對自然的再現,更蘊含對自然秩序與生命美感的深刻讚頌。每一件作品皆猶如一段微觀生態的凝結,融合藝術、自然與時間,訴說著品牌對於生命力的讚美與詮釋。

HIDAKA 項鍊和耳環
 
這款作品靈感來自孤挺花,一種亞洲原生的百合花,有著纖長紅色花瓣,在這款項鍊上以一系列尖晶石完美呈現。孤挺花充滿生命力的特質和寫實輪廓不僅擴展了卡地亞的設計詞彙,更與抽象的演繹手法完美融合。置於中央的三顆尚比亞產的祖母綠象徵雌蕊,賦予設計建築般美感。這款作品融合不同平面,展現平衡之美:抽象葉脈中舒展的春天色彩、三角形鑽石點綴於其間的有機圓珠…自然與幾何的詩意邂逅。

卡地亞持續以極致工藝回應自然靈感,體現品牌獨一無二匠心精神與收藏價值,也為這場自然藝境劃下深刻餘韻。

HIDAKA 項鍊和耳環、PANTHÈRE CHIMÈRES 項鍊、手鐲、戒指。(圖片提供:Cartier)
HIDAKA 項鍊和耳環、PANTHÈRE CHIMÈRES 項鍊、手鐲、戒指。(圖片提供:Cartier)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