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法官法庭空間再設計!以白色與木質調為主軸塑造明亮溫暖的審判場域

司法院攜手台灣設計研究院打造新型態的國民法官法庭空間,融入木質元素與輕盈色彩,打破以往法院給人的冰冷印象,也拉近司法與民眾的距離。而首波改造的新北、南投與高雄法院為示範法院,後續也將陸續改造桃園、新竹、彰化等7所法院空間。

1_雙層法檯與45度角的檢辯席位,創造審判活動區的新互動_新北地院雙層法檯與45度角的檢辯席位,創造審判活動區的新互動。(本圖為新北地院)

 5_視覺與空間配置的巧思,打造沒有壓迫感的法庭空間_高雄地院視覺與空間配置的巧思,打造沒有壓迫感的法庭空間。(本圖為高雄地院)


國民法官制度2023年元月施行

國民法官制度將於2023年元月上路,意味著人民將能踏入法院,與法官一同審判案件,而為消除民眾的陌生感,以及讓法院成為實踐普世法治價值的公共場域,司法院與台灣設計研究院自2021年展開合作,勘遍全台及離島22間地方法院空間後,完成具通用性、可複製性的空間模組及指標設計,賦予法院新印象,也營造出友善溫暖的氛圍。

改造前_新北地院新北地方法院改造前

2_微弧型的天花線板從旁聽席延伸至主背牆,讓視線通向法檯,並聚焦於司法天平上,整體空間舒適沒有壓迫感_新北地院微弧型的天花線板從旁聽席延伸至主背牆,讓視線通向法檯,並聚焦於司法天平上,整體空間舒適沒有壓迫感。(本圖為新北地院)

 3_圓弧的法檯設計讓國民法官及備位國民法官沒有視線死角,讓審判的過程更易溝通_南投地院圓弧的法檯設計讓國民法官及備位國民法官沒有視線死角,讓審判的過程更易溝通。(本圖為南投地院)


司法院攜手設研院打造明亮溫暖法庭空間

而由蔡嘉豪建築師事務所打造的國民法庭空間模組,以白色與木質元素為基調,象徵公開透明,同時創造出明亮感;圓弧形雙層主法檯設計,讓國民法官的視線無死角、可以看清楚法庭動態,同時坐在中間的審判長能隨時關照國民法官的需求;檢、辯席位的扇型配置,可以靈活詢問證人、觀察其語氣姿態,也使參與者更聚焦於法庭上的攻防;微弧型的天花線板加上燈光設計,從旁聽席延伸至主背牆,也讓視線聚焦於法庭背後的天平。

9_弧形法檯橫越整個審判活動區,形成良好的互動視野,讓參審者平等的參與審判_高雄地院弧形法檯橫越整個審判活動區,形成良好的互動視野,讓參審者平等的參與審判。(本圖為高雄地院)

 7_和平白大理石主背牆與法官入口融為一體_高雄地院和平白大理石主背牆與法官入口融為一體。(本圖為高雄地院)

12_除了是開庭時旁聽席,也作為國民法官的選任會場,提供書寫功能的座位_南投地院除了是開庭時旁聽席,也作為國民法官的選任會場,提供書寫功能的座位。(本圖為南投地院)


國民能安心參與的審判場域

考量到未來每個公民都有可能擔任國民法官,法庭上也設置無障礙設施,打造所有人都容易使用的友善空間,傳遞出多元包容的價值;而用於討論案件用的「多功能評議室」,改造後不僅寬敞,也融入大量木質元素,加上配置桌椅、沙發與置物櫃,讓國民法官可在舒適的環境中暢所欲言與休息。而目前新北、南投、高雄地方法院的3間國民法官法庭正式啟用,未來也將陸續完成桃園、新竹、苗栗、彰化、橋頭、基隆、宜蘭7所法院的改造,創造出屬於國民法官的新體驗。

15_運用輕盈的色彩與軟性的材質,提供國民法官咖啡廳般的休息空間,減少流程進行中的不安感_新北地院運用輕盈的色彩與軟性的材質,提供國民法官咖啡廳般的休息空間,減少流程進行中的不安感。(本圖為新北地院)

14_國民法官休息室強調提供獨立休息空間的設計_南投地院國民法官休息室強調提供獨立休息空間的設計。(本圖為南投地院) 



文字|Adela Cheng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