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³全新特展「群山之島與神在的地方」!走進台灣登山家的故事,喝一杯展覽限定咖啡

森³特展 / 群山之島與神在的地方|From Island to K2 /

換新裝、重新回歸後的森³ sunsun-museum,首檔特展「群山之島與神在的地方|From Island to K2」,於2022年5月21日至6月26日展開,此次除透過三條魚(詹喬瑜)、呂忠翰、陳德政、郭熊(郭彥仁)等參展人,分享關於經年累月的登山經驗,引領觀者走進更廣闊的島嶼故事,也推出展覽限定咖啡與主視覺海報,帶大家來場味蕾上的登山之旅。

小檔群山之島與神在的地方入口視覺落地窗


「將喜歡的生活捏的飽滿,讓美好的體驗可以回沖。」森³這座有機的都市森林在一段時間的正式重啟後,重新凝聚了各式空間實驗,用全新的姿態與大家見面。 每個踏入森³的民眾,都可以感受到美好生活 Life Style 與知性體驗雙棲的風格魅力:音樂、綠植、咖啡、昭和選品、山系餐飲、outdoor風格物件、特選企劃,每一個方向都鋪陳了一塊對於生活的想像與情境,無論何時,在這兒你可以感受到被精心照顧的「omotenashi 款待」精神,無論輕鬆的啜飲一杯咖啡,咬下一口充滿幸福感的紅豆奶油麵包,或是在台北難得的爵士喫茶吧台前聆聽一張黑膠。

小檔森³- 空間座位席

小檔森³-吧台區

近期於咖啡空間中植入的最新展覽:「群山之島與神在的地方|From Island to K2」,結合獨特山屋空間氛圍、山系餐飲與精彩的企劃敘事,在一杯咖啡的時光中,從台灣島嶼出發直上海外8000公尺海拔以上進行冒險攀登,透過台灣年輕登山家的個人故事,勾勒群山輪廓,引領著觀眾走進更廣闊的島嶼故事。

小檔群山之島與神在的地方展出空間

小檔群山之島與神在的地方展出空間02

從一座城市的窗口,遠眺山的故事

「想追逐天使還是逃離魔鬼,往山裡去吧。」

—— 美國作家 傑佛瑞・雷斯利(Jeffrey Rasley)

台灣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有明文記載的超過268座,是全世界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擁有充沛的生態資源與人文地理研究的潛力。在時代與社會的演進中,登上高峰從過往「超越巔峰極限」的力量拚搏證明,轉而向內成為「尋找自我」的心靈歷程。從「群山之島」到「神在的地方」,將台灣四位青年對於島嶼群山的探尋紀實,與台灣第一次海外遠征世界最難以攀越的「K2」故事呈現予大眾,透過在森³的實體展演延續一部紀實作品與一場攀登計畫的核心命題,自「人與山的相遇」到「迎向未知與自我內心的探索」之中,感受登山者與山的關係及對話,一段屬於台灣自身的島嶼故事。

參展人(按字⾸筆劃排列)

三條魚(詹喬瑜). 呂忠翰. 陳德政. 郭熊(郭彥仁). 張元植. 程紀皓. 普魯圖(王晧瑜)

小檔參展人展區02

小檔參展人展區03

《群山之島與神在的地方》展覽限定

/ NO.S 群山之島展覽限定咖啡 / 

於此次特展中推出的 NO.S 群山之島限定咖啡,延伸展覽概念,用味覺主導一場關於味蕾的登山之旅。使用經典的單品肯亞AA豆,以淺、中、深焙1:1:1的均勻比例,創造出豐富的層次口感,入口扎實的醇厚帶出深焙特質,最後由淺焙的水果香氣在舌尖上收尾,彷彿遊走在低、中、高海拔的山林之中,搭配加上獲世界麵包大賽冠軍陳耀訓贏得特別獎的魯邦酸麵包山系Tapas,將富有戶外野趣的山林飲食做了最完美詮釋。

小檔群山之島展覽限定咖啡02

/ 群山之島與神在的地方|From Island to K2 主視覺海報 / 

由葉忠宜設計師操刀展覽檔期限定海報,臺灣有 268 座超過 3,000 公尺的高山,把高山與小山、丘陵全部加起來,占了臺灣國土面積約七成,身處於群山之島的登山家們,仍秉持冒險的精神從台灣出發到喬戈里峰K2,視覺畫面以線條、色塊、影像拼貼組合而成,由多種綠色稜線堆砌成山的意象,至層層堆疊的漸白天藍色塊,覆蓋上山脈黑白的影像切割,綠與藍成為畫面構成的色彩重點,以及精準的畫面留白,傳遞既優美神往的山林恢弘光景,展覽限量同步販售中。

小檔主視覺海報,展覽前導區

➜ 關於《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

為2021年播映之新型態登山紀實節目,有別以往紀實節目用客觀角度敘事,《群山之島》核心在於探討主觀的人與山關係,歷時兩年的策劃與拍攝,跟隨台灣四位青年登山家的視角,走訪他們登山生涯中別具意義的四座台灣山岳,用新世代眼光感受山的觸動,呈現新生代想像的台灣,進而以一種新的感性與知性代表台灣島嶼、建立新世代的台灣論述。

小檔K2計畫週刊編輯閱報

➜關於《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

則為作家陳德政與呂忠翰、張元植兩位台灣青年登山家前往世界第二高峰K2後,於2021年出版的報導文學、山岳文學,近距離觀察兩位登山家從探索荒野到征服高峰的過程。此書源起於2019年台灣第一個海外登山群眾募資計畫「K2 Project」,由文化評論家詹偉雄發起,將「K2」這個字詞帶入台灣人的視野,藉著這段行動寫下台灣冒險史的新紀元。

小檔主視覺海報,K2布旗

森³特展 / 群山之島與神在的地方|From Island to K2 /

▧ 日期|2022/05/21(六)至 2022/06/26(日)

▧ 時間|11:00 - 19:00 (週一休館)

▧ 地點|森³ sunsun-museum(台北市中山區龍江路45巷18號一樓)

▧ 入場|低消一杯飲品

圖片、資料提供|森³ sunsun-museum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奈良美智《朦朧潮濕的一天》澎湖登場!展出手稿、陶器與攝影作品,線上預約方式一次看

奈良美智《朦朧潮濕的一天》澎湖登場!展出手稿、陶器與攝影作品,線上預約方式一次看

由文化總會、奈良美智基金會與澎湖縣政府共同舉辦的《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於澎湖開拓館登場,展覽期間為2024年3月29日至2024年9月1日,並採線上預約制,而此次不僅是奈良美智首次到離島策展,更規劃了為期5天的駐村計畫,體驗當地的歷史風貌及文化。

為台灣創作《朦朧潮濕的一天》

因捐贈口罩給日本,及當年311東日本大地震時對日本的關懷與協助,台灣牽起與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的緣分,奈良美智不僅特別為台灣創作畫作《朦朧潮濕的一天》,更展開了「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十年巡展計畫,讓這幅作品能被更多台灣民眾看到。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十年巡展計畫,繼高雄內惟藝術中心展出後,此次將由澎湖接棒,成為十年巡展計畫的離島首站。(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十年巡展計畫,繼高雄內惟藝術中心展出後,此次將由澎湖接棒,成為十年巡展計畫的離島首站。(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首次到離島策展

十年巡展計畫第一站,在高雄內惟藝術中心啟航,而第二站則選擇在澎湖舉辦,此次不僅是《朦朧潮濕的一天》首次前進離島,奈良美智更是特別選擇在自日本時期保存下來的歷史建築裡辦展,邀請民眾一起在日式建築裡欣賞展品,感受不同於過去的全新觀展體驗。

奈良美智特別挑選了日治時期保存下來的建築展出,希望能在有著90年歷史的澎湖開拓館內,讓展品與建築展開對話。(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特別挑選了日治時期保存下來的建築展出,希望能在有著90年歷史的澎湖開拓館內,讓展品與建築展開對話。(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親自到現場參與佈展

為了此次展覽,奈良美智3月24日就抵達澎湖,除了事前構思帶來的展品,也親自到現場參與佈展,他在這個傳統建築中,規劃了異於美術館白盒子般空間的展示方式,讓作品融入空間,希望帶給前來觀展的民眾不同於以往的體驗。他也提到,這次展場不像以往是在美術館,有固定的光線,澎湖開拓館比較像是住家,會隨著時間的改變呈現不一樣的感覺。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展場一隅(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展場一隅(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表示,日本雖然也有許多島,但他從未造訪過本島以外的小島,他第一次探訪的島嶼是台灣的蘭嶼,再來則是澎湖,蘭嶼有著濃厚原住民文化特色,而澎湖則有種延伸自台灣本島生活方式的感覺,但當他參觀到澎湖開拓館時,又感受到澎湖與日本的聯繫,並說道:「從歷史上來看我覺得很有意思,而且日本時代的建築物完善地保留下來且被活用讓我很感動。」

奈良美智3月24日就抵達澎湖,除了事前構思帶來的展品,也親自到現場參與佈展。(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3月24日就抵達澎湖,除了事前構思帶來的展品,也親自到現場參與佈展。(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首度在台展出陶器作品

這次展覽除了可欣賞到尺寸達220*195公分的巨幅畫作《朦朧潮濕的一天》,更是奈良美智第一次在台灣展出《思考者》(Thinker)、《和平的夜》(Peaceful Night)、《激昂世代》(Fired Up Generation)及《在風中哭泣》(Crying in the Wind)等陶器作品,還有2015年在台灣旅行的攝影作品,同時也能欣賞庫頁島攝影作品的幻燈片展示等。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比起前一站高雄展,增加了許多作品,像是庫頁島的攝影作品、陶器作品及疫情期間在台南旅館隔離時繪製的手稿。(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比起前一站高雄展,增加了許多作品,像是庫頁島的攝影作品、陶器作品及疫情期間在台南旅館隔離時繪製的手稿。(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展場一隅(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展場一隅(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陶器作品《月球時代⋯》(Moonage…)(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陶器作品《月球時代⋯》(Moonage…)(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同步展售熱門周邊商品

除此之外,場館內的「掌上明珠 瑚途門市」也將同步展售奈良美智周邊商品,讓民眾可於觀展後就近選購喜歡的商品,這次除了帶來托特包、存錢筒、拼圖及玻璃杯等展覽熱門周邊商品外,更有許多新進品項,而時鐘 Y.N. Clock、插畫托盤、iphone 14 Pro Max 手機殼及紋身貼紙更是第一次出現在實體店面,商品豐富且多樣,希望與澎湖在地居民及前來觀展民眾分享奈良美智的創作。

民眾逛完展後,可就近至「掌上明珠 瑚途門市」購買周邊商品。(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民眾逛完展後,可就近至「掌上明珠 瑚途門市」購買周邊商品。(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場館內的「掌上明珠 瑚途門市」也將同步展售奈良美智周邊商品。(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場館內的「掌上明珠 瑚途門市」也將同步展售奈良美智周邊商品。(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採線上預約制

需留意的是,由於「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此次在有著90年歷史的和洋混合式建築澎湖開拓館(澎湖縣馬公市治平路30號)舉辦,因考量建築容留人數及觀展體驗,採線上預約制,並於每月一日開放隔月預約。

預約方式
1. 開館日開放五個場次線上預約,開放時間為9:00、10:00、11:00、14:00、15:00。參觀日線上預約截止時間於前2日停止受理(例:4月1日參觀日,於3月29日停止受理線上預約)。
2. 團體預約為開館日16:00場次,開放10人(含)以上團體於1週前電洽聯絡人提出申請。
3. 參訪採線上預約,1人可預約4位,於每月1日開放次月之預約。每場次參訪時間為40分鐘並開放40人入場(3歲以上幼兒需計入參訪人數內)。
4. 線上預約申請完畢經審核通過後,參觀需出具報名郵件「審核通過信函」,參觀者請自行確認,並憑藉通知信於參觀時配合出示。
5. 為維護參觀者之參觀品質及權益,預約者於預約系統上完成預約後無法前來,且未主動事先通知取消者或於預約系統上大量預約後,再取消超過兩個以上預約時段,本館將取消其預約資格。
6. 預約參訪應提早10分鐘至本館服務台報到,現場保留10分鐘,逾時逕予取消預約,由現場候補參觀者依序遞補(請至服務台填寫候補單)。若因故取消,須於參觀日3日前電話通知,否則2個月內不得提出申請。

完整預約辦法請點此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記者會後,文化總會會長蔡英文總統與奈良美智一同前往澎湖開拓館參觀展覽。(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記者會後,文化總會會長蔡英文總統與奈良美智一同前往澎湖開拓館參觀展覽。(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
展期:2024年3月29日〜2024年9月01日
時間:週三至週日 9:00-12:00、14:00-17:00(每週一、二、國定例假日休館)
備註:4月4日至4月5日清明假期特別開館,6月10日端午節休館,免費入館
地點:澎湖開拓館(澎湖縣馬公市治平路30號)

資料提供|文化總會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步入山城尋光做夢!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開展:乘著藝術窺探未知,探索生死、靈魂、地獄等議題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是每個人潛意識的體現,存於現實和超現實之間,魔幻也赤裸寫實;也是許多民間信仰、身心靈療儀式中,通往過去、窺探未來的通道。

啟發於夢的無盡想像,《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帶人們在蜿蜒的山城裡,迎著光、走進夢,以10組藝術家之作為中介,一同在本我、非人與另類時空的溝通之間,探索未知、窺視未來,爬梳生死、地獄、靈魂等命題。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開幕市集。(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為何以「夢」為題?

經歷疫情的衝擊,站在科技奇點的臨界,人類面對越來越多的不確定、不安和恐懼,於是許多人寄託於科學解釋外的儀式,如宗教、占卜、身心靈療等,期待能窺探未來事件和未知世界,藉以尋得心靈慰藉。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不只新人類,早在千年以前的人類祖先,就已透過非科學方式尋求理解世界的方法,如中國殷商時代巫師占卜、南美洲馬雅文明祭司的預言等;人們懷抱著對未知的恐懼、崇拜與好奇,費盡心思想獲得訊息或啟示。這種科學難以闡述的溝通過程,正如人類在夢境中,總會獲得細微、而不易被察覺的訊息。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你是否曾做過預知夢?活著活著,忽然覺得眼前畫面有種既視感,想了想,才發現是在夢裡出現過。總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是每個人都曾體驗、擁有的平行時空,也是人類潛意識的引路人,乘載無法估量的思緒;偶爾還是泛靈與民間信仰中窺視過去與未來的通道。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暫在此地的紅黃綠〉。(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夜夢》作品帶看:探問地獄、生死、未知,講述寶藏巖故事

我們將在十字藝廊與陳瀅如的作品相遇,藉由影像,從宇宙視角感知生死,探討靈性實踐。接著遇見在半樓廣場搖曳生姿的藍蓮花〈從風中來〉,這是張乃仁闡述靈魂流動與匯集的花園。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從風中來〉。(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山城53展間成為與外星人、與人類「未知」對話的空間,詹宏祿透過互動元件〈與內在外星人的對話〉尋訪人類心靈,探究恐懼、期待和偏見的投射。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與內在外星人的對話〉。(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在轉角二號,〈如樹之生,默思禪行〉黃晞竭與寶藏巖歷史聚落中古樹的合作,樹木如何看待人類短暫虛幻的生命?透過裝置與表演開展生物間的共生道路。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黃晞竭〈如樹之生,默思禪行〉。(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黃晞竭〈如樹之生,默思禪行〉。(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展在防空洞遺跡的〈地獄空+地獄籤詩+地獄現〉,是姚瑞中、海闊拉帝、李可共創之作,以「地獄可能空滅嗎?」、「若能證空性何處現地獄?」等提問,藉互動裝置及影像,呈現信仰場景與反思。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姚瑞中 X 海闊拉帝 X 李可〈地獄空+地獄籤詩+地獄現〉。(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寶藏巖防空洞入口。(攝影:izzie pang)

夢幻、溫柔的虛擬自然場域在邊境52展間發生,吳克軍的作品〈禪〉用自然的繁榮與未來的美好希望,溫柔包覆城市中迷失的靈魂。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吳克軍〈禪〉。(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鈴木英倫子〈寶藏故事〉則在邊境54展間,以複合媒材搭配光影,細細述說寶藏巖的故事。鄰近公館商圈的寶藏巖,可以說是「台灣最出名的違建」。早在日治時期,就有違建民居在此出現;1960年代兩岸情勢緩和後,違建數量更是迅速增長,它們多半是駐軍、榮民老兵與家屬為尋求生活住所,就地取鵝卵石、荒廢碉堡的舊磚塊建成,依山而建的大量違章建築幾十年下來共築獨特的山城景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鈴木英倫子〈寶藏故事〉。(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寶藏巖村內零星處,安筆行策、林政佑的合作讓現實與夢境交織。〈碎空夢廊〉透過燈光引導,開啟蜿蜒巷弄中如夢境般的奇異開端;〈捕夢與掙脫〉則以「捕夢網」概念於綠野地呈現生命的循環,象徵寶藏巖複雜空間中的受困與穿梭;〈暫在此地的紅黃綠〉展現生猛、有機、具生命力的寶藏巖聚落,麻雀作為過去鄉愁、未來嚮往,甚至是白日夢的寄託,暫時停留於巷弄中。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安筆行策、林政佑〈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安筆行策、林政佑〈捕夢與掙脫〉。(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最後,〈裂縫,斷面記憶〉不只是差事劇團的演出主題,同時也是一件燈光設計概念,其於歷史斷面探究散落各處的日光、在光影的縫隙中重拾返家的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裂縫,斷面記憶〉。(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依山的封閉劇場

寶藏巖紀錄了大時代下社會弱勢族群於都市邊緣自力造屋、自尋謀生之路的過程,乘載了值得被銘記的一段台灣歷史。這樣一個命運多舛、經時光淘洗的聚落,在台北市顯得不太真實,猶如一座依傍山丘的封閉「劇場」,千階萬轉間埋藏著等待開採的故事。而《寶藏巖光節》正是每年都會在這座「劇場」上演的年度大戲,今年就讓我們一起做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寶藏巖一景。(攝影:izzie pang)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展覽期間|2024.03.25-05.05(週一休園)

開放時間|11:00-22:00

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參展藝術家

陳瀅如|張乃仁|詹宏祿|Salty黃晞竭|姚瑞中 X 海闊拉帝 X 李可|吳克軍|suzueri鈴木英倫子|差事劇團|洪國城 & 蔡依樺 ft. 非常深藍藝術工作室 + 明立工程 + 好進燈光音響|安筆行策 ft. 2022北美獎得主林政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