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寶島隨身聽」光體藝術展演!跟著《森態光景》影像步入山林古道

高鐵「寶島隨身聽」光體藝術展演!在車站中跟著《森態光景》影像步入山林古道

最近搭上高鐵,有沒有發現車票換上新衣,車廂廣播提示音也變得不太一樣?2022年4月,台灣高鐵藝術計劃「寶島隨身聽」正式啟動,由藝術家陳怡潔、音樂家柯智豪擔任主創,以聽覺為引,邀請乘客在高速列車中,戴上耳機感受移動中的風景;而今,寶島隨身聽延伸作品《森態光景》正式在高鐵雲林站展出,這一系列結合影像、聲音與光裝置的藝術創作,把高鐵站化身美術館,帶領旅客走入雲林龍過脈森林步道,循著藝術的引導探索古道。

寶島隨身聽雲林2
寶島隨身聽《森態光景》現正於高鐵雲林站展出

紀念車票、《獵前祭槍歌》廣播提示音率先登場

「寶島隨身聽」首波計畫推出以復古卡帶為靈感設計的紀念車票,在旅客拿到票卷的那一刻,便擁有了解鎖藝術之旅的門票,也打開重回昔日聲音記憶的大門。而與紀念車票同步登場的,還有改編自布農族《獵前祭槍歌》的車廂廣播提示音,以及一系列Podcast節目,豐富旅客的乘車時光。

寶島隨身聽雲林1
寶島隨身聽主視覺

談起《獵前祭槍歌》,柯智豪認為原住民文化是構築台灣多元文化很重要的一條軸線,那這條軸線要如何串接回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寶島隨身聽試圖探討、回應的詰問。本次計畫團隊走訪布農族中正部落、取得歌曲授權,讓乘客在高鐵駛過台灣西部每一寸土地的同時,也享受著這片土地的聲音風景,感受族人在出發打獵前潛心祝禱的神聖能量。

17
寶島隨身聽紀念車票以復古卡帶為靈感設計

《森態光景》邀請旅客在高鐵站內走入山林古道

緊接著聲音計畫登場的是視覺體驗,計畫團隊將高鐵站變成美術館,展出以巨型光體呈現的3D裸視影像作品《森態光景》,巡展選在雲林站開幕,之後將陸續移展彰化、苗栗。《森態光景》前後歷時兩年才完成,由陳怡潔率領的藝術團隊深入三個城市的山林古道進行生態踏查,採用獨特的「光體採集取樣」手法,採集多樣的昆蟲動態光影,並透過LED影像裝置構成光體,轉譯夜間山林的昆蟲百態,讓人們身在城市中的高鐵站也能探尋古道生態。

寶島隨身聽雲林14

寶島隨身聽雲林15
《森態光景》前期採集過程紀錄,獨特的「光體採集取樣」手法讓團隊無需直接抓捕昆蟲,就能詳細記錄昆蟲外型細節

車站大廳中那座300x200x100公分的五面體LED CUBE裝置,展演著藝術團隊所採集到的昆蟲影像,有趣的是,採集時以微觀視角紀錄的素材被巨大化,並透過影像科技顯影,昆蟲華麗紋理、與大自然共生的姿態都被細緻重現。

寶島隨身聽雲林12

寶島隨身聽雲林6

寶島隨身聽雲林8
五面體LED CUBE裝置展演著《森態光景》影像作品

光體化身巨大隨身聽播放主題曲《慢慢快活》

光體裝置的展演內容除了《森態光景》外,也會轉為巨大隨身聽,之所以以隨身聽形象呈現,不僅是因為它存在特定世代的共同回憶中,柯智豪也認為這項發明讓音樂「私有化」,人們開始有了專屬歌單,逐漸建立起自己的音樂個性。

寶島隨身聽雲林10
光體裝置化身巨大隨身聽

巨大隨身聽將播放計畫主題曲《慢慢快活》,原住民歌手王宏恩將《獵前祭槍歌》元素、布農族吟唱穿插其中,客語歌手羅文裕巧妙以客家山歌回應,荒山亮則為歌曲帶入台語曲調,一首歌揉和三種語言文化,映射出島嶼聲音地景。

寶島隨身聽雲林4

寶島隨身聽雲林3
《森態光景》雲林站展出現場

雲林、彰化、苗栗的藝術古道踏查之旅

享受完聽覺、視覺饗宴,旅客還有機會親自踏入古道,高鐵針對雲林龍過脈森林步道、彰化十八彎古道、苗栗鳴鳳古道,推出「高鐵假期——藝術古道之旅」遊程,只要參加就可聆聽「眾森自然工作室」的詳細導覽。乘載土地生態的載體何其多,為何選中古道呈現作品?古道是過去人們為了「生活」而胼手胝足走出的步道,保留了最原始、地道的生活痕跡,「走入古道不只是走在當下,也走入前人篳路藍縷的生活方式。」眾森共同創辦人劉長青說,也提到古道不只呈現自然生態,也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寶島隨身聽雲林13
雲林龍過脈森林步道空拍圖

最近若有安排造訪雲林、彰化、苗栗的旅行,別忘了在車站大廳停留欣賞《森態光景》,搭車時也不妨暫時放下平時聆聽的歌單,打開高鐵為旅客準備的寶島隨身聽。

寶島隨身聽雲林9
雲林龍過脈森林步道

「寶島隨身聽」藝術裝置展演資訊

高鐵雲林站|6月16日—7月17日

高鐵彰化站|7月24日—8月28日

高鐵苗栗站|9月4日—10月12日

更多資訊|寶島隨身聽官方社群連結入口請點此(點連結可以:數位收聽Podcast、計畫主題曲、觀看YouTube紀錄片、查看《森態光景》播映時刻、購買藝術古道之旅遊程)

資料、圖片|台灣高鐵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奈良美智《朦朧潮濕的一天》澎湖登場!展出手稿、陶器與攝影作品,線上預約方式一次看

奈良美智《朦朧潮濕的一天》澎湖登場!展出手稿、陶器與攝影作品,線上預約方式一次看

由文化總會、奈良美智基金會與澎湖縣政府共同舉辦的《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於澎湖開拓館登場,展覽期間為2024年3月29日至2024年9月1日,並採線上預約制,而此次不僅是奈良美智首次到離島策展,更規劃了為期5天的駐村計畫,體驗當地的歷史風貌及文化。

為台灣創作《朦朧潮濕的一天》

因捐贈口罩給日本,及當年311東日本大地震時對日本的關懷與協助,台灣牽起與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的緣分,奈良美智不僅特別為台灣創作畫作《朦朧潮濕的一天》,更展開了「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十年巡展計畫,讓這幅作品能被更多台灣民眾看到。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十年巡展計畫,繼高雄內惟藝術中心展出後,此次將由澎湖接棒,成為十年巡展計畫的離島首站。(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十年巡展計畫,繼高雄內惟藝術中心展出後,此次將由澎湖接棒,成為十年巡展計畫的離島首站。(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首次到離島策展

十年巡展計畫第一站,在高雄內惟藝術中心啟航,而第二站則選擇在澎湖舉辦,此次不僅是《朦朧潮濕的一天》首次前進離島,奈良美智更是特別選擇在自日本時期保存下來的歷史建築裡辦展,邀請民眾一起在日式建築裡欣賞展品,感受不同於過去的全新觀展體驗。

奈良美智特別挑選了日治時期保存下來的建築展出,希望能在有著90年歷史的澎湖開拓館內,讓展品與建築展開對話。(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特別挑選了日治時期保存下來的建築展出,希望能在有著90年歷史的澎湖開拓館內,讓展品與建築展開對話。(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親自到現場參與佈展

為了此次展覽,奈良美智3月24日就抵達澎湖,除了事前構思帶來的展品,也親自到現場參與佈展,他在這個傳統建築中,規劃了異於美術館白盒子般空間的展示方式,讓作品融入空間,希望帶給前來觀展的民眾不同於以往的體驗。他也提到,這次展場不像以往是在美術館,有固定的光線,澎湖開拓館比較像是住家,會隨著時間的改變呈現不一樣的感覺。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展場一隅(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展場一隅(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表示,日本雖然也有許多島,但他從未造訪過本島以外的小島,他第一次探訪的島嶼是台灣的蘭嶼,再來則是澎湖,蘭嶼有著濃厚原住民文化特色,而澎湖則有種延伸自台灣本島生活方式的感覺,但當他參觀到澎湖開拓館時,又感受到澎湖與日本的聯繫,並說道:「從歷史上來看我覺得很有意思,而且日本時代的建築物完善地保留下來且被活用讓我很感動。」

奈良美智3月24日就抵達澎湖,除了事前構思帶來的展品,也親自到現場參與佈展。(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3月24日就抵達澎湖,除了事前構思帶來的展品,也親自到現場參與佈展。(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首度在台展出陶器作品

這次展覽除了可欣賞到尺寸達220*195公分的巨幅畫作《朦朧潮濕的一天》,更是奈良美智第一次在台灣展出《思考者》(Thinker)、《和平的夜》(Peaceful Night)、《激昂世代》(Fired Up Generation)及《在風中哭泣》(Crying in the Wind)等陶器作品,還有2015年在台灣旅行的攝影作品,同時也能欣賞庫頁島攝影作品的幻燈片展示等。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比起前一站高雄展,增加了許多作品,像是庫頁島的攝影作品、陶器作品及疫情期間在台南旅館隔離時繪製的手稿。(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比起前一站高雄展,增加了許多作品,像是庫頁島的攝影作品、陶器作品及疫情期間在台南旅館隔離時繪製的手稿。(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展場一隅(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展場一隅(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陶器作品《月球時代⋯》(Moonage…)(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奈良美智陶器作品《月球時代⋯》(Moonage…)(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同步展售熱門周邊商品

除此之外,場館內的「掌上明珠 瑚途門市」也將同步展售奈良美智周邊商品,讓民眾可於觀展後就近選購喜歡的商品,這次除了帶來托特包、存錢筒、拼圖及玻璃杯等展覽熱門周邊商品外,更有許多新進品項,而時鐘 Y.N. Clock、插畫托盤、iphone 14 Pro Max 手機殼及紋身貼紙更是第一次出現在實體店面,商品豐富且多樣,希望與澎湖在地居民及前來觀展民眾分享奈良美智的創作。

民眾逛完展後,可就近至「掌上明珠 瑚途門市」購買周邊商品。(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民眾逛完展後,可就近至「掌上明珠 瑚途門市」購買周邊商品。(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場館內的「掌上明珠 瑚途門市」也將同步展售奈良美智周邊商品。(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場館內的「掌上明珠 瑚途門市」也將同步展售奈良美智周邊商品。(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採線上預約制

需留意的是,由於「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此次在有著90年歷史的和洋混合式建築澎湖開拓館(澎湖縣馬公市治平路30號)舉辦,因考量建築容留人數及觀展體驗,採線上預約制,並於每月一日開放隔月預約。

預約方式
1. 開館日開放五個場次線上預約,開放時間為9:00、10:00、11:00、14:00、15:00。參觀日線上預約截止時間於前2日停止受理(例:4月1日參觀日,於3月29日停止受理線上預約)。
2. 團體預約為開館日16:00場次,開放10人(含)以上團體於1週前電洽聯絡人提出申請。
3. 參訪採線上預約,1人可預約4位,於每月1日開放次月之預約。每場次參訪時間為40分鐘並開放40人入場(3歲以上幼兒需計入參訪人數內)。
4. 線上預約申請完畢經審核通過後,參觀需出具報名郵件「審核通過信函」,參觀者請自行確認,並憑藉通知信於參觀時配合出示。
5. 為維護參觀者之參觀品質及權益,預約者於預約系統上完成預約後無法前來,且未主動事先通知取消者或於預約系統上大量預約後,再取消超過兩個以上預約時段,本館將取消其預約資格。
6. 預約參訪應提早10分鐘至本館服務台報到,現場保留10分鐘,逾時逕予取消預約,由現場候補參觀者依序遞補(請至服務台填寫候補單)。若因故取消,須於參觀日3日前電話通知,否則2個月內不得提出申請。

完整預約辦法請點此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記者會後,文化總會會長蔡英文總統與奈良美智一同前往澎湖開拓館參觀展覽。(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記者會後,文化總會會長蔡英文總統與奈良美智一同前往澎湖開拓館參觀展覽。(圖片提供:主辦單位–文化總會、澎湖縣政府、奈良美智基金會)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澎湖》
展期:2024年3月29日〜2024年9月01日
時間:週三至週日 9:00-12:00、14:00-17:00(每週一、二、國定例假日休館)
備註:4月4日至4月5日清明假期特別開館,6月10日端午節休館,免費入館
地點:澎湖開拓館(澎湖縣馬公市治平路30號)

資料提供|文化總會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步入山城尋光做夢!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開展:乘著藝術窺探未知,探索生死、靈魂、地獄等議題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是每個人潛意識的體現,存於現實和超現實之間,魔幻也赤裸寫實;也是許多民間信仰、身心靈療儀式中,通往過去、窺探未來的通道。

啟發於夢的無盡想像,《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帶人們在蜿蜒的山城裡,迎著光、走進夢,以10組藝術家之作為中介,一同在本我、非人與另類時空的溝通之間,探索未知、窺視未來,爬梳生死、地獄、靈魂等命題。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開幕市集。(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為何以「夢」為題?

經歷疫情的衝擊,站在科技奇點的臨界,人類面對越來越多的不確定、不安和恐懼,於是許多人寄託於科學解釋外的儀式,如宗教、占卜、身心靈療等,期待能窺探未來事件和未知世界,藉以尋得心靈慰藉。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不只新人類,早在千年以前的人類祖先,就已透過非科學方式尋求理解世界的方法,如中國殷商時代巫師占卜、南美洲馬雅文明祭司的預言等;人們懷抱著對未知的恐懼、崇拜與好奇,費盡心思想獲得訊息或啟示。這種科學難以闡述的溝通過程,正如人類在夢境中,總會獲得細微、而不易被察覺的訊息。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你是否曾做過預知夢?活著活著,忽然覺得眼前畫面有種既視感,想了想,才發現是在夢裡出現過。總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是每個人都曾體驗、擁有的平行時空,也是人類潛意識的引路人,乘載無法估量的思緒;偶爾還是泛靈與民間信仰中窺視過去與未來的通道。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暫在此地的紅黃綠〉。(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夜夢》作品帶看:探問地獄、生死、未知,講述寶藏巖故事

我們將在十字藝廊與陳瀅如的作品相遇,藉由影像,從宇宙視角感知生死,探討靈性實踐。接著遇見在半樓廣場搖曳生姿的藍蓮花〈從風中來〉,這是張乃仁闡述靈魂流動與匯集的花園。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從風中來〉。(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山城53展間成為與外星人、與人類「未知」對話的空間,詹宏祿透過互動元件〈與內在外星人的對話〉尋訪人類心靈,探究恐懼、期待和偏見的投射。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與內在外星人的對話〉。(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在轉角二號,〈如樹之生,默思禪行〉黃晞竭與寶藏巖歷史聚落中古樹的合作,樹木如何看待人類短暫虛幻的生命?透過裝置與表演開展生物間的共生道路。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黃晞竭〈如樹之生,默思禪行〉。(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黃晞竭〈如樹之生,默思禪行〉。(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展在防空洞遺跡的〈地獄空+地獄籤詩+地獄現〉,是姚瑞中、海闊拉帝、李可共創之作,以「地獄可能空滅嗎?」、「若能證空性何處現地獄?」等提問,藉互動裝置及影像,呈現信仰場景與反思。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姚瑞中 X 海闊拉帝 X 李可〈地獄空+地獄籤詩+地獄現〉。(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寶藏巖防空洞入口。(攝影:izzie pang)

夢幻、溫柔的虛擬自然場域在邊境52展間發生,吳克軍的作品〈禪〉用自然的繁榮與未來的美好希望,溫柔包覆城市中迷失的靈魂。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吳克軍〈禪〉。(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鈴木英倫子〈寶藏故事〉則在邊境54展間,以複合媒材搭配光影,細細述說寶藏巖的故事。鄰近公館商圈的寶藏巖,可以說是「台灣最出名的違建」。早在日治時期,就有違建民居在此出現;1960年代兩岸情勢緩和後,違建數量更是迅速增長,它們多半是駐軍、榮民老兵與家屬為尋求生活住所,就地取鵝卵石、荒廢碉堡的舊磚塊建成,依山而建的大量違章建築幾十年下來共築獨特的山城景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鈴木英倫子〈寶藏故事〉。(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寶藏巖村內零星處,安筆行策、林政佑的合作讓現實與夢境交織。〈碎空夢廊〉透過燈光引導,開啟蜿蜒巷弄中如夢境般的奇異開端;〈捕夢與掙脫〉則以「捕夢網」概念於綠野地呈現生命的循環,象徵寶藏巖複雜空間中的受困與穿梭;〈暫在此地的紅黃綠〉展現生猛、有機、具生命力的寶藏巖聚落,麻雀作為過去鄉愁、未來嚮往,甚至是白日夢的寄託,暫時停留於巷弄中。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安筆行策、林政佑〈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安筆行策、林政佑〈捕夢與掙脫〉。(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最後,〈裂縫,斷面記憶〉不只是差事劇團的演出主題,同時也是一件燈光設計概念,其於歷史斷面探究散落各處的日光、在光影的縫隙中重拾返家的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裂縫,斷面記憶〉。(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依山的封閉劇場

寶藏巖紀錄了大時代下社會弱勢族群於都市邊緣自力造屋、自尋謀生之路的過程,乘載了值得被銘記的一段台灣歷史。這樣一個命運多舛、經時光淘洗的聚落,在台北市顯得不太真實,猶如一座依傍山丘的封閉「劇場」,千階萬轉間埋藏著等待開採的故事。而《寶藏巖光節》正是每年都會在這座「劇場」上演的年度大戲,今年就讓我們一起做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寶藏巖一景。(攝影:izzie pang)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展覽期間|2024.03.25-05.05(週一休園)

開放時間|11:00-22:00

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參展藝術家

陳瀅如|張乃仁|詹宏祿|Salty黃晞竭|姚瑞中 X 海闊拉帝 X 李可|吳克軍|suzueri鈴木英倫子|差事劇團|洪國城 & 蔡依樺 ft. 非常深藍藝術工作室 + 明立工程 + 好進燈光音響|安筆行策 ft. 2022北美獎得主林政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