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秘氏咖啡!隱藏在百年老屋裡的百輛TOMICA小汽車收藏

你不知道的嘉義秘氏咖啡!隱藏在百年老屋裡的百輛TOMICA小汽車收藏

秘氏咖啡全台有三間,分別是台北、台南和嘉義,由台北秘氏咖啡打頭陣,創辦人林子洋是一名美髮師,將髮廊複合式經營,打造1920年代上海租界地時期的裝潢風格,吸引不少婚紗業者與影像團隊借景拍攝。第二間店起初設定尋址台北,但因昂貴的店租遲遲下不了手,其他地點的開枝單純來自子洋有次到台南找弟弟小義遊玩,被台南悠然的步伐吸引;嘉義也是旅行閒晃之時,發現有棟兩層樓的木造房子貼著出租公告,讓秘氏的發展一切都在預料之外。

>> 【下港女子專欄 1】嘉義民雄「慢靈魂」咖啡店!用黑膠與咖啡和大家交朋友

三間不同縣市的秘氏咖啡,並非傳統複製貼上統一規格的分店定義,而是秉持著「依照地理環境和人文風情,重新下播適合當地的種子」,尊重每個地方的特色文化,依據屋子適合的情境,打造獨一無二的秘氏咖啡,因此台南的秘氏咖啡以1960年代香港九龍城寨之姿座落永樂市場二樓;嘉義市延平街的秘氏咖啡則是昭和時期小津安二郎電影裡的日式氛圍。

大概就是這樣的不安現狀,誰也沒想過小義在嘉義秘氏咖啡的二樓藏有百輛TOMICA小汽車的收藏,甚至還幫他們打造專屬的停車場、軌道與聚光燈,這個1970年代由日本Takara Tomy公司推出的合金玩具小車,從六臺小車起頭,隨著全球藏家遍地開花,至今已推出超過千種車款,累積販售個數逼近7億臺,以精緻的噴漆外殼重現真實車款的質地著名,且因不同國家的人文風情打造各式各樣的獨家車款,與秘氏咖啡因地制宜的營運理念如出一轍。

用汽車模型象徵著長大

「開始收集Tomica小汽車的理由嗎?是很無聊的誤打誤撞唷!」小義講完也不禁噗哧一笑,其實是某次進便利商店,走來晃去突然不知道要買什麼,就拿起人生第一臺TOMICA結帳。後來朋友們誤以為小義是TOMICA車迷,紛紛買不同車款作為贈禮。

憑著一不做二不休的氣勢,到各處旅行時陸續搜尋當地是否有TOMICA的收藏店,當作是到那趟假期的伴手禮,最高紀錄是一口氣在基隆買了十幾臺。如滾雪球效應,才收集一年半的時間,架上的陳列已多到第一時間難以計數。

仔細回想,過去小義對車似乎沒有強烈的慾望;但一臺上百元的TOMICA,以孩子來說畢竟還是昂貴的玩具,與其說重拾童年的趣味,比較像是象徵著自己的成長,因為有餘裕了,所以有能力開始藏家之路,讓等比例縮小的轎車、跑車、貨車、工程車到聯名車款都依序以昂然英姿,停在眼前親手創建的奇幻場景。

TOMICA小汽車的車盒有顏色之分,起初發售時是將日本國產車系列採用黑色包裝盒;外國車系列是白色的盒裝。只要翻開TOMICA小汽車的底部,都會標示該款車的廠牌。到了1988年,TOMICA將包裝整合為今日藏家熟悉的白底紅盒。紅盒是入門的基本功,最容易在市場取得,一款可能會有數十種因不同販售地點延伸圖樣塗裝的特注車。比紅盒高一點的黑盒得特別尋找管道,不過2015年TOMICA曾推出支線TOMICA Premium精緻收藏系列黑盒車在全臺7-11販售,紅盒到黑盒的價格從一臺一百多到三百之間,但如果是限定版本或是無碼稀有款,在藏家之間被哄抬到幾萬元都有可能。

小義小心翼翼地將有些沒擺放出來的車款拿出來:「盒子就是車子的身分證,上面會標示這款車的年代與號碼。同一款車可能會在不同時期用不同版本推行出來,但盒子絕對不會一樣。所以盒子就是TOMICA增值的重點,如果有明顯的摺痕和磨損,就會折損這一臺TOMICA在市場的價值。」2010年開始,TOMICA在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六都會持續推出新車款,維持隨時擁有140種型號的產品陣容,通常編號從1到120的車款會是房車,121號到140號可能是出產時間比較不固定的工程車,每個藏家都有各自收齊數字的默契,連小義也不例外地正在往目標前進。

小義與他的收藏
小義與他的收藏

貓仙貝是店內熱門的搭配零食
貓仙貝是店內熱門的搭配零食

店內招牌的手刷抹茶
店內招牌的手刷抹茶

用收藏療癒眾人

擁有精細賽車質感的出光MOTION無限Civic是小義最鍾愛的一款車款,而近期TOMICA與PUI PUI天竺鼠車車聯名的全系列合金小汽車也是驕傲的收藏,每一臺皆忠實還原劇中的可愛造型。「看著這些擁有不同個性的車款,不知不覺也被療癒了呢!」對於同時承擔南臺灣兩間秘氏咖啡營運重任的小義來說,日子總因為一些堅持,難免辛苦了些!例如:嘉義秘氏因為代表日本文化,所以特別向日本茶道老師學習御抹茶,連原料都是選用日本茶園直接摘取,這些都是為了讓客人吃得安心健康所付出的巧思與責任。「總用咖啡療癒別人,那誰要療癒忙碌的主理人呢?」收藏TOMICA小汽車,讓車子照顧自己的心靈,大概是小義目前找到的最佳療癒籤方。

DSCF4808

DSCF4860

出光MOTION無限Civic是小義最鍾愛的一款車款
出光MOTION無限Civic是小義最鍾愛的一款車款

嘉義-秘氏咖啡

地址:嘉義市西區延平街288號

開張時間:14:00–22:00,週二到週四公休

photo by 下港女子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新北市美術館正式開幕!4檔開館展覽同步登場,打造連結世界與在地的藝術平台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推出4檔開館展覽,打造連結世界與在地的藝術平台

坐落鶯歌的新北市美術館(簡稱新美館),於今(2025)年4月25日正式開館,並推出4檔開館展覽,包括「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基進城市」國際主題策畫展、「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新美館年度委製計畫,以及「再自然不過的事」親子互動展,展現新美館作為「全民美術館」的核心理念。

坐落鶯歌的新北市美術館(簡稱新美館),於今(2025)年4月25日正式開館。(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濱田英明)
坐落鶯歌的新北市美術館(簡稱新美館),於今(2025)年4月25日正式開館。(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濱田英明)

新美館4檔開館展覽一次看

「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開啟歷史與當代的對話

以跨領域合作為核心策略,連結國內外藝術家與文化機構,打造從新北出發、通往世界的文化交流節點。「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彙整新北藝術脈絡與典藏成果,由策展人白適銘及共同策展人鄒婷,一同開啟歷史與當代的交會對話,體現文化保存、藝術研究與知識共享的公共價值,藉由展覽開啟跨領域、跨文化、跨時代的所見,回溯新北市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文化脈絡與城市共同體的生成過程。透過對現代至當代美術史發展樣態的多重採樣,梳理城市化經驗中的細節,探索人事物如何在時空交織中產生撞擊與映照,進而形塑生活記憶、地理經驗與社會圖景。

「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3B展間(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王世邦)
「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3B展間(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王世邦)
「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 藝術家陳順築〈水相〉(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王世邦)
「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 藝術家陳順築〈水相〉(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王世邦)

「基進城市」:集結25組國內外藝術家的創作

透過策展行動回應城市議題,重塑城市風景與集體記憶。「基進城市」國際主題策畫展匯聚25組國內外藝術家的創作,由策展人謝豐嶸、鄭慧華從全球南方的視角下回看城市的流動性與多元性。新北市位處臺北盆地邊緣,又與首都共同形成大臺北地區,在都市現代化進程中的反應出產業興衰、勞動遷徙、經濟貿易景觀及都市空間政治,藉此回應作為城市首座現當代美術館,它如何突破位置/空間的設定,轉化成為更具開放性的創意生成場域的多重可能,開展全新的網絡關係,藉此帶動新北市的再造與轉型。

新美館 5F光盒子 Lumi Lounge(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新美館 5F光盒子 Lumi Lounge(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再自然不過的事」:以親子觀眾為目標族群

建立涵蓋全年齡層的展覽及推廣計畫,讓全民在美術館中學習、參與、創作。此次「再自然不過的事」在新美館的「探索基地」及「新美聚所」兩個為全民參與而設的共同學習空間展出,首展以親子觀眾為此次目標族群,打造通透無隔間的大型空間藝術裝置,並以自然地貌與人造環境的更迭為發想概念,呼應園區豐富的生態環境,同時邀請民眾加入集體共創的行列,透過藝術的參與,加深我們與自然生態和所處環境的連結。另外,新美聚所未來也將發展駐館計畫,透過邀請及申請制度,持續探索場域並開展更多元的對話空間。

「再自然不過的事」藝術家辛綺展間(圖片提供:新美館)
「再自然不過的事」藝術家辛綺展間(圖片提供:新美館)
新美館館內空間(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新美館館內空間(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建構虛實之間的生命景觀

結合智慧科技與永續理念,推進數位展覽、智慧導覽與綠色建築策略,打造面向未來的文化場域。本次「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為藝術團體新店男孩第五號作品,承早期舊作為基礎,與年輕藝術團體XTRUX合作,運用演算法,結合遊戲引擎、沉浸式投影與傳統媒材,構建出介於虛實間的生命景觀。

「新店男孩:Don_t Worry, Baby」展間(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王世邦)
「新店男孩:Don_t Worry, Baby」展間(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王世邦)
美術館大廳(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美術館大廳(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新北市美術館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館前路 300 號

開館時間:

週一|休館
週二|10:00 – 17:30
週三|10:00 – 17:30
週四|10:00 – 17:30
週五|10:00 – 17:30
週六|10:00 – 18:00
週日|10:00 – 18:00

更多資訊可至官網查詢

票價資訊
⭔ 全票
|票價|新臺幣 100元
|適用對象|一般觀眾

⭔ 團體票
|票價|新臺幣 75元
|適用對象|20人以上團體

⭔ 優待票
|票價|新臺幣 50元
|適用對象|大專院校以上學生、65歲(含)以上長者、持志工榮譽卡之志工

⭔ 免票
|適用對象|高中職學生、16歲(含)以下學童、身心障礙者及陪同者乙名、低收入戶、導遊、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CAM 會員、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 會員

⭓ 新北市民
平日免票入場,週末及國定例假日享優待票

資料提供|新美館、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走進「桃園AI進行市」,感受科技如何驅動城市發展,實踐理想生活提案

近年來,AI早已從科幻電影中的情節,晉升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當人工智慧遇上城市治理,又能為都市生活創造出哪些嶄新可能?關於這個問題,今年「2025年智慧城市展」中,桃園主題館「桃園AI進行市」可說是給出了一個啟發人心的答案,讓人看見AI不只是冰冷的工程運算,而是能回應人類生活需求的智慧解方;當城市開始善用AI的力量,更能以超乎想像的方式,朝理想生活穩步邁進。

以AI助攻執法,創造更平安的日常

作為少數持續人口成長的城市,桃園市因產業發達、人口快速湧入,長期面臨環境治理、交通壅塞與氣候變遷等課題。為此,市府積極結合AI與IoT技術,巧妙回應城市需求。「桃園AI進行市」也以此為核心,在「城市治理 AI解方展區」裡,透過細緻巧妙的互動設計與光雕投影,帶領觀展者沉浸式地體驗這座城市如何以科技直面時代挑戰。

「桃園AI進行市」

於是,當觀眾緩步走進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行人安全」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車速偵測提醒系統」與「行人穿越警示系統」。前者在易肇事路段即時監控車速,以「笑臉」鼓勵駕駛依速行駛,「哭臉」提醒減速,溫暖守護每次通行;後者則在行人走近等待區或穿越道時,主動提醒駕駛放慢車速,創造更友善的人行環境。這些科技的細膩之處,無聲地守護著市民每日的出入平安。

「桃園AI進行市」
「桃園AI進行市」

提醒與警示之外,桃園更進一步透過AI自動辨識行人與車輛相對位置,記錄未禮讓行人車輛的違規影像,並以此作為科技執法依據;同時,全台首創的「AI巡防系統」也被裝設於警用機車上,藉此自動辨識車牌,一旦發現疑似失竊或可疑車輛時,便能立即警示、通報,即時攔截犯罪,成為「城市治理」的神隊友!

以科技力守護環境,讓污染無所遁形

接著,當觀眾走進「環境保護」展區時,則將一步步看見桃園如何以科技解決長久以來的環境問題。像是針對改裝車輛噪音擾民,桃園導入聲音照相科技,全天候監測車輛噪音,並與警方聯手,形成有力的執法網絡。

「桃園AI進行市」
「桃園AI進行市」

而在面對亂丟垃圾、道路污染及空污等難題時,桃園市則透過AI技術在垃圾熱區裝設動態攝影機;以AI辨識路面污染並搭配車輛計數追蹤,檢核工地車輛是否確實經過洗車台;結合AI視覺辨識與空氣品質感測器,透過「智慧灑水管理系統」全天候偵測揚塵,讓空污問題無所遁形。值得一提的是,智慧灑水管理系統已率先應用於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工程,為大型公共建設創造更永續的誕生前提。

從教育到藝術,看見AI如何激發無限創意

當然,AI的力量也遠遠不止於改善交通與環境,更能點亮教育與文化想像。舉例而言,桃園市教育局便積極鼓勵各級學校將AI融入課程,透過AI將平面照片轉化為3D立體模型,讓抽象的知識轉為可視化的啟發;或是鼓勵學生運用生成式AI技術,自由創作圖像、音樂,激盪出屬於未來的創意火花。

「桃園AI進行市」

另一方面,AI與人文的跨界也在「TAxT 桃園科技藝術節」中畢現淋漓。當觀眾走在展區時,將可看見TAxT 桃園科技藝術節如何透過人工智慧、沉浸式互動與跨界創作,打造令人屏息的視覺與聽覺盛宴。讓藝術不只是觀賞,科技也不只是工具,而能在交織共融下,迸發出更多觸動人心的靈光。

「桃園AI進行市」

透過一場場互動體驗,「城市治理 AI解方展區」讓人感受到,桃園如何以科技為引擎,驅動城市往理想未來更邁進。讓美好的日常不只是種想望,更能在科技同行下,成為可實現的理想生活提案。

桃園市政府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