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人影評影迷的私藏片單30+!韓劇、美劇、日劇、動畫推薦清單通通有

影人影評影迷的私藏片單30+!韓劇、美劇、日劇、動畫推薦清單

若你最近剛好陷入劇荒,不妨從劇作家簡莉穎、導演曹瑞原、影評人翁煌德、演員薛仕凌、創作歌手HUSH等人的推薦片單中,找尋自己有興趣的美劇、日劇、韓劇或動畫,豐富你的追劇時光。

小檔追劇的門道 《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 圖片提供◎Netflix
《后翼棄兵》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影人影評影迷的私藏片單30+ 


劇作家  簡莉穎 

《絕命毒師》(Breaking Bad)、 《絕命律師》(Better Call Saul)

「絕命系列」的角色都非常精彩,主角的人生難處會讓你有「如果是我的話,我會怎麼做?」的感受。這些角色遊走於好人與壞人邊界,對於這些如同自己或世界上很多人的角色,就是會忍不住被他們迷住。

小檔追劇的門道BCS_302_MS_0930_0046-RT
《絕命律師》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火線重案組》(The Wire)

我覺得它是一部偉大的影集,用五季的篇幅去勾勒巴爾的摩這個城市裡面的人,也勾勒出這個城市的光明與黑暗、 還有它的墮落,以及各種人性與結構的交錯運作,它告訴了我們一座城市怎麼好死賴活著。

《倫敦生活》(Fleabag)

這是一部非常女性的影集,對女性的描寫很細膩。它非常聰明,讓你笑著笑著就哭了;非常輕盈地點出女性的處境跟狀態,用詩意的方式告訴你,你怎麼去愛,怎麼放下。



專欄作家  dato

    

《我們的藍調時光》

這部的群戲寫得太好,把每個角色、每條線都寫到極致,在看的時候會不斷覺得:怎麼有辦法這樣!?

小檔追劇的門道0402更新 (1)《我們的藍調時光》
《我們的藍調時光》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離婚萬歲》

這部劇太反映出人性,把人面對情感很幽微的感覺寫得非常細膩,這是腳本家坂元裕二非常強大的東西。各種在一起跟不要在一起,後面的原因跟糾結,分析得非常透徹。我第二次看的時候,感覺比第一次更深更強烈。

《機智醫生生活》

我沒有看過這樣風格的戲,把友情互動描述成很迷人的一件事,但又有醫院裡人性的光輝,每個家屬的故事不管長或短,都很自然地包在裡面。主角們「練團」的設定我很喜歡,很羨慕這樣烏托邦般的友情,但又不會夢幻到不真實,感覺自己和他們身處同一宇宙,一定有一個地方有這樣一群人存在。

小檔追劇的門道EP9
《機智醫生生活》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師大白鹿洞店長  解永華

《我家的故事》

這是長瀨智也離開傑尼斯事務所之前的最後一部戲,同劇的演員西田敏行也老了,真的是看一部少一部。這部是宮藤官九郎確診後寫的劇本,也是近兩年有明顯表現出外出戴口罩,室內要脫口罩、保持安全距離的劇,是很現實的,不會讓我們活在一個沒有疫情的時空。劇中融入「能劇」的設定也很有趣。

《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

描述一群宅男科學家的故事,是一群很可愛的人,很想跟他們做朋友,但如果主角Sheldon是我的朋友,我可能會想殺他(笑)。從第一季看到最後他們結婚,有種和角色一起長大的感覺。而且劇裡充滿各種政治不正確,會開一些種族玩笑,沒在怕的。

《愛上女主播》

主演的是張東健和蔡琳,飾演女二的是近年演出《Penthouse上流戰爭》的金素妍,那時候她才10幾歲,因為有著豔麗的臉,所以都演一些壞蛋,一直很替她可惜。最近看到她詮釋很多很婆媽、個性爆炸的角色,就覺得她找到她的定位了。


導演  曹瑞原

《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

這10年內我只看過一部影集,就是《后翼棄兵》,不曉得為什麼就把它看完了,也蠻好看的。要再推薦兩部影集的話,就是《斯卡羅》和《一把青》了(笑)。

小檔追劇的門道The Queen
《后翼棄兵》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導演  林君陽

《新聞急先鋒》(The Newsroom)

這部對我來說還是啟發最大的影集,編劇是寫《白宮風雲》的艾倫索金,他很厲害。這部影集共有三季,我覺得第一季比較完整。《我們與惡的距離》蠻受它啟發的。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

它很通俗,但又很特別,尤其是裡面的奇觀感,包含對性的描寫,會把人性一直扒開一直扒開。

《絕命毒師》 (Breaking Bad)

原因好難講,讓我留空(笑)。


影評人  翁煌德

《部長大人》(Yes Minister)、 《首相大人》

(Yes, Prime Minister) 這齣劇想告訴觀眾的道理很簡單,我們總以為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然而一個民主國家的運作,其實是由力求穩定、不思進取的龐大文官體系所控制的。在這齣英國情境喜劇中,每一集長官都會有個新想法,而下屬就是要千方百計地引導他放棄改革,而且幾乎也總是如願。妙語如珠,極其高明的英式幽默貫穿全戲,肯定是政治諷刺劇的巔峰。

《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

為什麼英國的貴族制度會在20世紀走向式微?這齣劇給了你所需要的一切解答。在這個莊園之中,主角既是貴族一家人,也是在伙房工作的基層。在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愛爾蘭獨立等歷史事件的衝擊,原本森嚴的階級侷限被逐一擊破,女性也被賦予了更多自由,從小地方可以看見大時代走勢。對了,峰迴路轉的宮鬥權謀戲一點也沒少。

《白蓮花大飯店》(The White Lotus)

近年最好的電視劇,演員皆是一時之選。一群富有特權的白人既想要享受高規格的度假行程,又得要逼自己扮演好一個政治正確的現代菁英,只是面具戴習慣了,硬扯下來恐怕會使得猙獰面目盡顯。或許這世上沒有人比主創者麥克懷特更懂得戳破美國白人的假惺惺,因為他自己的父親就是一個忍了數十年才終於出櫃的極右翼基督教牧師。

小檔追劇的門道白蓮花大飯店-CATCHPLAY+
《白蓮花大飯店》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演員  薛仕凌

《非常律師禹英禑》

演員表演非常吸引我、劇情節奏很好。很多橋段或劇情推演,我不是故意要猜,但會不自覺冒出OS:等一下一定會怎麼樣,等一下就真的怎麼樣了。但就算猜中了,還是很感動,因為他們處理得很好,自己甚至會有不甘心的感覺:這麼老梗感動個屁啊(笑)!

《奧術》(Arcane)

全方位的藝術品。看過皮克斯動畫、日本動畫,表情捕捉、動態捕捉等科技,顏色、水、海浪等逼真效果,會覺得動畫技術應該差不多了吧?但《奧術》真的又讓我大開眼界。

小檔追劇的門道ARCANE_S1_00001奧術-Netflix
《奧術》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進擊的巨人》

有些動畫沒那麼吸引我的原因是太中二和拖戲,比如說一個眼神互瞪就要30秒,但《進擊的巨人》沒有這樣的元素。我不敢說我接觸很多動畫,但我喜歡的作品都是很特殊的,而且節奏很快,觀看的順暢感很舒服。


創作歌手  HUSH

《艷放 80》(Pose)

講述80年代起紐約的LGBTQ 族群背景與文化,它用很溫柔的方式包裹愛滋的核心議題。此外服裝音樂美學都非常華麗用心。

《超異能英雄》(HEROES)

講述平凡人擁有超能力的故事。雖然有些久遠,但編劇功力非常精巧,每個看似無關的角色,最後都微妙地互相牽連。

《黑袍糾察隊》(The Boys)

政治未必要正確、英雄也可以不超級。《黑》劇完全翻轉泛濫的英雄題材公式,但爽度依然不減。肉沫橫飛,領便當不用錢。


影評人  黃以曦

《LOST 檔案》(LOST)

因為它太知名、太熱門,我不曾有過接觸瞭解的興趣,直到愛上戴蒙林德洛夫,才在2022年焦急地回去看這部2004年播映到2010年、長達六季117集的作品。2022年的我已看過無數聰明厲害的東西,卻依然不可自拔地lost在這部影集節制又瘋狂的、既是奇觀又令人心動心痛的超展開之中,對人生鏡像的對倒滲透、人與人之間融斷時空的連結,有了永不忘懷的感悟。

《闇》(Dark)、《西方極樂園》(Westworld)、《開發者》(Devs)

擴充宇宙觀以及對生存與邏輯的思索,缺一不可的重量組合。《闇》神奇的時空邊界解離和重塑,可與小說《雲圖》(及其改編電影)一起看;《記憶拼圖》編劇強納森諾蘭主創的《西方極樂園》第一季有著和《全面啟動》同樣份量的知性意義;近年很夯的作者亞力克斯嘉蘭,要討論他不能錯過這部聰明又冰冷的《開發者》。

小檔追劇的門道DARK_102_Unit_00120R闇-Netflix
《闇》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麥可弗拉納根(Mike Flanagan)的鬼系列

包括《鬼入侵》、《鬼莊園》、《午夜彌撒》。2014年看了電影《鬼遮眼》,大驚於該類型還可以做到如此原創,以及其中的「心中的鬼」之多義。但得等到弗拉納根開始創作影集,那些閃現的靈光才真正暢快地落實一整個優美又憂傷的鬼影幢幢。「鬼是夢想、鬼是願望」,這些影集以永恆的時間,手把手地教我與生命中的鬼攜手,真正地活進當下。


結果娛樂營運長  蔡妃喬

《我們的藍調時光》

所有角色都平凡寫實,而且都有人生的問題,貌似很難吸引觀眾。但這齣戲用單元性的人物主題、音樂與生活環境,把故事流暢地講出來,而且裡面每個議題都很棒,所有角色的故事到最後是串連成一氣,編劇的寫法以及戲的結構非常出色。

《以家人之名》

台灣可以做議題劇,但很難主打家庭劇,也很難做沒有長篇幅婆媳鬥爭的家庭劇。但這齣家庭劇是兩名單親爸爸把小孩帶大的故事,好好地講了父親帶大孩子的過程、兄妹情感,以平凡的家人情感讓觀眾產生共鳴,這樣的戲劇內容是台灣較少見的。

《SPY×FAMILY 間諜家家酒》

呈現出不同於以往間諜故事的情感世界,一集才20幾分鐘,還包含片頭與片尾曲,觀眾卻能夠看完第一集就掌握清楚的故事架構與人設。還能做到時髦,主要角色的服裝造型、家具擺飾,都和時尚結合,真人戲劇很難這麼做,但動漫做到了,實在很厲害呀。

小檔追劇的門道SPY×FAMILY 間諜家家酒_劇照_76間諜家家酒-Disney+
《間諜家家酒》劇照(圖片提供:Disney+)


導演  王小棣

《反恐危機》(Homeland)

在經典的《反恐24小時》(24)之後,新的這部改編自以色列影集《戰爭的囚徒》 (Prisoners of War),原著編劇Gideon Raff就成為這部的執行製作人,劇本寫得非常好。

小檔追劇的門道反恐危機_劇照_2反恐危機-Disney+
反恐危機劇照(圖片提供:Disney+)

《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The Great Hack)

紀錄片有時比劇集更是mindblower,不只是作戲而已,讓你的視野更寬闊。這部Netflix的紀錄片主要講述數位操控,兩個年輕人揭露劍橋分析這個曾幫川普選舉、操縱選舉的公司。

《上訪》

「上訪」是中國人民到北京請願的獨特政治形式,也引發了社會問題。這部紀錄片共拍了12 年,拍到一個鏡頭中,被拍者看著鏡頭對趙亮導演說:「小伙子你都老了。」時間的跨度讓這部片得以深入。


導演  陳慧翎

《王冠》(The Crown)

《王冠》第四季其實也可以說是一部對於大齡女主的完美詮釋,除了黛安娜以外其他人都是大齡女子,看似歷史劇其實也是家庭劇,像是女王該如何自處以及對待她的婚姻、女王的妹妹不能跟所愛的人在一起、被家庭綑綁著,她非常詩意地表現出了一個大齡女性的失落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其他像是卡蜜拉、柴契爾夫人,都展現了大齡女子在家庭與工作、人際關係中碰到的困境。

小檔追劇的門道V2_TheCrown_405_Unit_00093_RT《王冠》
《王冠》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愛,當下》(Olive Kitteridge)

這部冷門的劇由小說《生活是頭安靜的獸》改編,很少看到這種用一個非常討人厭的角色當主角的劇,但這部片將枯燥乏味的小鎮生活拍得很極致、精彩,小鎮上極其無聊,但無聊之中又有非常多奇怪的事情發生,能夠看到很多寫實的人性醜惡面、扭曲的人際關係,緊湊的情節也讓人看了很不舒服,看似超乎我們生活體驗之外的劇情,但其中人與人的關係又很寫實,甚至可以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如此耀眼》

我覺得它是一部神劇,但我第一集其實很想棄劇,太ㄎㄧㄤ了。一開始不知道在演什麼,然後在第11集我開始大崩潰——原來寫阿茲海默症可以這樣寫!那時候我們都以為寫阿茲海默症會像 《愛慕》那樣很慘:忘記情人、家人照顧得很辛苦,完全無法想像居然也可以用喜劇去包裝,非常有意思。當然劇本上也是有些破綻,但當我入迷之後就會忽略這點(笑)。


寫作者·編輯  蕭詒徽

《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

除了有很多美術細節可以顛覆或完足劇情,我喜歡《后翼棄兵》最主要的原因是,主角貝絲最後的救贖還有成長,是留存懸念沒有結論的狀態,沒有放進標籤化詮釋的理由。影集有用各種方式避免大家只用女性的角度、天才的角度去詮釋,很多橋段都沒有講原因,只是講貝絲去做了某件事情,反而可以讓觀眾有很多不同的投射,或因為看的次數不同而有不同理解。

小檔追劇的門道TQG_107_Unit_01147RC
《后翼棄兵》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四疊半神話大系》

所有平行時空的命題都在講後悔,但《四疊半》切的角度滿對到我的胃口:如果「與人產生聯繫」是推進人生的必須條件,那你最理想的狀態,應該要以什麼樣的方式與他人產生聯繫?不同時空中,主角想跟系上最受歡迎、最漂亮的人產生聯繫,卻又造成後悔,但最後那個面目猙獰跟古怪的「朋友」,才是他一再懷念跟回憶、且真正成立的情感。

《超異能 10 號房》(The Lost Room)

這是一部可能要去圖書館租DVD才看得到的影集(笑)。它只有6集,在這樣的篇幅當中,兼顧娛樂性、討論範圍、甚至結局依然非常有餘韻,導致 我一直期待它有沒有續作,但到目前為止都沒有。

採訪整理|張以潔、馮興妍、吳哲夫、賴韋廷 

圖片提供|Netflix、KKTV、Disney+、CATCHPLAY+

更多精彩專題請見 La Vie 2022/10月號《走進卡地亞的百年經典工藝》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金馬獎精彩回顧:「相信電影,相信說故事的力量」感言集錦、後台採訪到評審觀點解析,拆開10封寫給電影的情書

2025金馬獎精彩回顧:「相信電影,相信說故事的力量」感言集錦、後台採訪到評審觀點解析,拆開10封寫給電影的情書

第62屆金馬獎頒獎典禮11月22日晚間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行,2025金馬影展也隨23日最終日片單播映結束落下帷幕。又一年的電影盛景如精華剪輯般,濃縮存藏導演、演員、幕後工作人員乃至所有影視相關從業者對電影的熱情與熱愛,何時回顧起來仍感受激情湧動。本文捕捉星光紅毯到典禮現場10個笑中帶淚的片刻,讓我們一起拆開電影人以影像為紙、表演及音樂美術等專業為筆,寫給電影的情書。

蔡琴歌曲〈給電影人的情書〉首兩段歌詞:「多少人愛你遺留銀幕的風采,多少人愛你遺世獨立的姿態,你永遠的童真、赤子的期待、孤芳自賞的無奈。誰明白你細心隱藏的悲哀,誰瞭解你褪色臉上的緬懷,你天衣無縫的瀟灑,心底的害怕慢慢滲出了蒼白。」字字句句恰是揭獎瞬間的寫照。承榮獲本屆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的燈光師鍾瓊婷所言,「明天睡醒,我還是要去打燈了」,漫漫歲月固然不可能每天都明媚,但一夜夢裡的閃光卻足將365個日子都點亮似地,使人不斷循它再行千里路——當電影的光投進不分地域、族群、文化的處處黑暗裡,更照明了廣大觀眾的無邊世界。金馬62聚海內外影人於一堂,有串起整場典禮的精彩表演、有評審在個別獎項的意見交戰,還有諸位得獎者對電影毫無保留的真情告白⋯⋯以下精選看點帶你重溫華語電影盛事。

金馬62入圍者大合照。(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金馬62入圍者大合照。(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紅毯】#01

小島秀夫取消訪台,西島秀俊改攜手「媽媽」翁倩玉亮相

影展尾聲,本屆焦點影人西島秀俊方才排開繁忙工作,攜新作《最親愛的陌生人》自倫敦風塵僕僕前來參與閉幕。抵台後接二連三於映後座談、電影大師課、影人講堂會見影迷和影人,直至22日作為頒獎嘉賓出席典禮,深受台灣人歡迎的他,公開行程多為觀眾所簇擁。

然原定同登紅毯的跨界講者、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因行前突確診A型流感不得不取消訪台,雖可惜無緣一見兩位帥氣合體,但西島秀俊改與第10屆金馬影后、旅日巨星翁倩玉的驚喜亮相同樣掀起紅毯高潮。事實上兩人並非只是臨時搭檔,更曾於2024年Apple TV+推出的科幻美劇《桑妮:AI管家》中飾演母子,翁倩玉不吝分享他們的好感情,「我們在日本見面,我就已經把他叫成我的乾兒子了。」笑稱兩人站在一起十分相像。

▼ 西島秀俊還帶「老婆」桂綸鎂見「媽媽」
原定同登紅毯的小島秀夫取消訪台,西島秀俊改偕翁倩玉驚喜亮相。(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原定同登紅毯的小島秀夫取消訪台,西島秀俊改偕翁倩玉驚喜亮相。(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2

短片《金馬62分鐘的事》開場,8位入圍者共乘GHA62列車

金馬62與過往典禮最大差異來自「無主持人」的進行方式,除沿襲舊例以短片開場外,各獎項間亦採預拍短片或音樂表演串場,拉出張弛有度的新鮮節奏。開場影片《金馬62分鐘的事》套用今年別有話題的災難電影《96分鐘》模板,集結《左撇子女孩》馬士媛&葉子綺、《我家的事》藍葦華&高伊玲、《大濛》曾敬驊、《進行曲》牧森、《深度安靜》張孝全&林依晨,共5部入圍作品、8位提名者持劇中人設出鏡;有趣的是,率先「拆彈」的張孝全一度舉著沒人敢拿的金馬獎座對曾敬驊說「那吃蕃薯的拿去」,曾敬驊最終確實拿下最佳男配角,直讓這筆「成功預言」成隱藏彩蛋。影片斷點由表演嘉賓頑童MJ116一句「先把電影拍好再說啦」順接典禮現場,流暢且具打破大銀幕牆、把故事帶到現實之效。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3

表演節目《前往(電影)的路上是最好的時光》揭祕典禮幕後,和李安等前排影人互動

接續開場影片,頑童MJ116演唱新歌〈兄弟們要進城〉炒熱氣氛後,一眾工作人員隨即上台「場佈」,以試裝、架燈、交通改道指揮等多個帶後設意味的橋段,還原金馬獎頒獎典禮籌辦過程。中途並下台和導演李安、演員柯煒林等前排影人互動;歡快氣氛呼應本屆主題「最好的時光」之際,逆光鏡頭裡走出金馬執委會主席李屏賓致簡短歡迎詞,畫面便又切至開場影片、電影《96分鐘》的高鐵列車場景,藉該片主演林柏宏跳車,再次將鏡頭引回北流,正式開頒當晚第一個獎項。

作為開場嘉賓,頑童MJ116的演出從短片《金馬62分鐘的事》串接到典禮現場。(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作為開場嘉賓,頑童MJ116的演出從短片《金馬62分鐘的事》串接到典禮現場。(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表演節目《前往(電影)的路上是最好的時光》以後設橋段揭祕典禮幕後。(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表演節目《前往(電影)的路上是最好的時光》以後設橋段揭祕典禮幕後。(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此次典禮的新形式褒貶不一,但對本就透過螢幕收看的觀眾而言,全屏影片的穿插播映,或許反而少一層「轉播」感,更直接參與其中。

▼ 轉播在現場畫面和串場影片之間直接跳轉,使串場影片對觀眾而言更像真的在看電影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4

女配角陳雪甄全票奪獎,感謝角色教會她「把根扎在自己的身上」

憑《人生海海》殺出重圍的最佳女配角得主陳雪甄,開口首先淚謝導演廖克發「引領我們相信電影,還有相信說故事的力量」,接著道出所有女配角「或許不會收穫最多注視,卻成就許多電影細節」的重要存在意義,最後登高一呼角色教會她的事,「不管面臨任何的困境,都要活在當下,把根扎在自己的身上,然後用自由的心,繼續自信地往前走。」感言層次豐富,內容極具感染力與啟發性。

片中飾演一名在馬來西亞土生土長,溫柔、堅強而不忘保持幽默感的華人女性,陳雪甄分享,「她有一種『大地之母』的感覺,把四代、100多年飄蕩的根扎在自己身上,並且還是非常輕盈自在地處事。」而為全然化身馬來西亞人,她費時研究馬國歷史文化與移民脈絡,造就深化到呼吸和肌肉運用層面的道地口音;亦從姿態、神態上扭轉都市人形象,以符合「小村莊咖啡店老闆娘」的角色設定,可謂方方面面都下足功夫。該獎項由評審之一的林嘉欣親自頒發,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會後也特別透露,陳雪甄精準把控口音、肢體與角色力度,創下評審團15票全得紀錄。

最佳女配角獎由評審林嘉欣與兩位「女兒」方郁婷、林品彤(右)共同頒發。(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最佳女配角獎由評審林嘉欣與兩位「女兒」方郁婷、林品彤(右)共同頒發。(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5

男配角曾敬驊感性釋放情緒,自揭努力打破與人之間的那堵牆

破億電影《返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及電視劇《不良執念清除師》等作不僅快速打開新生代潛力演員曾敬驊的亞洲知名度,更接連將他推上金馬、金鐘提名行列;本屆金馬則攬獲大部分評審票,從金士傑、黃鐙輝、姚淳耀、黃秋生幾位前輩身邊走上頒獎台。曾敬驊泣不成聲感謝《我家的事》劇組真的就像家一樣(讓他想給出全部的信任),「我不太會說話,但我真的做了滿多很勇敢的事情。」鏡頭也捕捉到同劇演員高伊玲在台下大力點頭。

後台採訪時他進一步自揭表演軟肋在於信任,「不是所有人的問題,是我自己個性總是會有一道牆擋在那邊,而且我看得非常清楚那道牆長什麼樣子。」這次因為嘗試推開牆才能完成《我家的事》的表演,並與其他演員擦出火花;自覺已經漸漸擺脫總是很用力、太在意的狀態,領略「單單純純地活著,就是一件很重要、很快樂的事情」

曾敬驊無論口條、情緒皆得高評價,評審盛讚他既能展現自帶喜感的表演,亦可突顯角色成長曲線。(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曾敬驊無論口條、情緒皆得高評價,評審盛讚他既能展現自帶喜感的表演,亦可突顯角色成長曲線。(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6

從影逾一甲子獲終身榮譽,陳淑芳「心裡有愛,永遠是燦爛的」感動全場

資深演員陳淑芳於第57屆金馬獎挾《孤味》、《親愛的房客》一人包辦最佳女主角和女配角兩大獎,時隔5年,《孤味》三姊妹謝盈萱、徐若瑄、孫可芳再度聚首為她獻終身成就獎,且仍代入角色喊媽。「從事影視是我的志趣,我希望我能一輩子演下去,這也是屬於我個人的『孤味』。⋯⋯我願意走到我不能走,我也願意演到我不能演為止。最後,你們還有記得嗎?我,陳淑芳,不漲價。」19歲踏進攝影棚至今參演上百部電影、見證膠卷到數位的影視產業變遷,現年86歲的陳淑芳談及有人稱演員獲此殊榮相當於退休,一如既往中氣十足地反對表示「得獎之後要更上一層樓」。

《孤味》三姊妹謝盈萱、徐若瑄、孫可芳(左)齊聚為「淑芳媽媽」(右)獻終身成就獎。(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孤味》三姊妹謝盈萱、徐若瑄、孫可芳(左)齊聚為「淑芳媽媽」(右)獻終身成就獎。(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感言結尾「心裡有愛、有微笑、有熱情,永遠是燦爛的。」喊話銀髮族朋友同她一起用這樣的信念過一生,尤令人動容。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7

11年前錯過「只有一次」的最佳新人,許瑋甯失焦鏡頭下現身頒獎

「自從電影發明那天,人類的壽命至少延長三倍。所以囉,未來還很長,只要我繼續演,有一天,『焦』,就會來。」由許瑋甯演出的串場影片《凹焦少年吔,安啦!》,幽默呈現新演員入行之初可能「根本沒焦」卻仍竭盡所能做出完整表演的模樣。2014年,許瑋甯憑《相愛的七種設計》提名第51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但並未獲獎,如今擔任頒獎人,即以自身經驗與5位入圍者乃至更多還在景深裡奮力出頭的「凹焦少年」共勉;微自嘲的風趣調性適度緩和緊張氣氛,成本屆典禮備受討論的可愛片段。

「凹焦頒獎人」許瑋甯在失焦鏡頭中登場,與新演員共勉。(左圖翻攝自MyVideo官方頻道/右圖提供:金馬執委會)
「凹焦頒獎人」許瑋甯在失焦鏡頭中登場,與新演員共勉。(左圖翻攝自MyVideo官方頻道/右圖提供:金馬執委會)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8

范冰冰《地母》洗盡鉛華,導演張吉安帶話「想重新來過」引眾熱淚

過去大獎頒給未到場的入圍者,難免引起觀眾對受獎人不滿,但不知是為她《地母》中的演技所折服、被她電話裡的真誠所打動,或者該說兩者皆是,范冰冰「特別的出席方式」堪稱當晚最大驚喜,絲毫沒有冷場之虞。替她上台接獎的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吐露,在他尚未決定該角色由范冰冰出演時,范冰冰便跟著他回鄉、下田,為何如此力爭角色?「我想重新來過」一語由導演之口帶到,一分心照不宣的理解悄然流竄台前台後,其感言所提「身為女性身上那股堅韌的力量」全隨她的聲聲顫抖而綻放。摧毀屬於范冰冰的美麗外殼,深耕農婦「鳳音」的複雜內在,聞天祥會後表示,范冰冰將角色的極度從容到崩潰詮釋得令人耳目一新,經評審激烈討論後確定獲獎。

藝術以外的價值判斷自在每個人心中,不多贅言。(雖然現實無法總是純粹),但或許在面對共同熱愛的這一瞬間,有些事情不再那麼樣地要緊,「感謝金馬獎,始終如一地支持並鼓舞著華語電影人的初心,也願電影生生不息。」

最佳女主角得主范冰冰無法到場,由導演張吉安代領並助她通過電話向觀眾致感言。(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最佳女主角得主范冰冰無法到場,由導演張吉安代領並助她通過電話向觀眾致感言。(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9

桂綸鎂合體西島秀俊,見證老友張震二登金馬影帝寶座

日本影帝西島秀俊的到來絕對是金馬62一大亮點,典禮上他攜手閉幕片《最親愛的陌生人》主演、影后桂綸鎂頒發最佳男主角獎。此前西島秀俊與台灣尚有一段淵源,身為第5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看見台灣》的日文版旁白,他親訴因那次合作「看見美麗的台灣景觀,也得以深省人類對自然造成的影響」,隨後笑說自己今年初來台時吃到很多美味的甜點(西島桑到哪都會要吃甜點的XD!),一重一輕為獎項引言。

桂綸鎂合體西島秀俊(右)見證張震(左)二封影帝,為老友開心之情寫在臉上。(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桂綸鎂合體西島秀俊(右)見證張震(左)二封影帝,為老友開心之情寫在臉上。(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得獎者張震受評審團評價在戲劇時間相對短促、鮮少對白甚至有許多近乎獨角戲的條件下,顯得毫不誇張卻充滿韻味,而從與柯煒林的廝殺中勝出。主演首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即入圍最佳男主角、2021年以《緝魂》封帝,表演向來沉穩內斂的張震,台上激動喊「獻給所有熱愛電影的你們,希望你們可以繼續下去,我也可以繼續下去。」後台採訪更用劇中角色「經歷許多倒霉,最後獲得一點點幸福」比喻拍電影過程長時間的辛苦付出後被肯定的幸福感及所獲的動力。同片韓裔加拿大籍導演勞埃德李崔(Lloyd Lee Choi)亦拿下本屆最佳新導演。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10

投資方都說我們瘋了——最大獎獎落陳玉勳導演《大濛》

「以庶民視角揭開白色恐怖歷史,致敬時代的雲與霧,也延續草根幽默本色,寫透人性悲歡善惡。」影展期間斬獲極佳口碑且挾11項提名而來的《大濛》,不負眾望抱回最佳劇情片、最佳原著劇本、最佳美術設計及最佳造型設計4獎。其中,評審特別指出導演陳玉勳「作為一名創作者的風格非常難得」,最終一票險勝優點截然不同的《眾生相》。2025年11月27日正式上映在即,就待大家直接進戲院品味。

陳玉勳執導作品《大濛》不負眾望抱回最大獎,劇組同台畫下典禮句點。(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陳玉勳執導作品《大濛》不負眾望抱回最大獎,劇組同台畫下典禮句點。(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引得獎者陳雪甄之言「相信電影,相信說故事的力量」作結——台灣、亞洲乃至世界,廣義的「這片土地」上滋養百種人,電影卻如同共通語言,牽繫每一個願意相信的你我。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國寶》導演李相日來台專訪:即便過程醜陋與殘酷,極致美學為何仍致命地吸引人?

《國寶》導演李相日來台專訪:即便過程醜陋與殘酷,極致美學為何仍致命地吸引人?

突破百億日圓票房的電影《國寶》,由吉澤亮主演,集結橫濱流星、渡邊謙、高畑充希等卡司,以歌舞伎女形為題,扒開極致美學路上的醜陋與殘酷。這是導演李相日第3度改編吉田修一的小說,他在來台之際接受La Vie專訪,深入如何拍出純粹的歌舞伎之美,以及孤高藝術家的複雜人性。

66日在日本上影以來,《國寶》票房已突破173.5億日圓(約34.8億台幣),不僅是睽違22年再度有真人版電影票房破百億,更超越《大搜查線2:封鎖彩虹橋》於2003年寫下的173億日圓紀錄,登頂日本真人電影票房影史第1名。這部長達175分鐘的電影,沒有IP血脈庇蔭,而以歌舞伎的傳統題材,成為排行榜上的閃耀異類。

《國寶》描寫黑道出身的喜久雄、歌舞伎名門俊介,血脈迥異的兩人在求藝路上的競爭與羈絆。(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國寶》描寫黑道出身的喜久雄、歌舞伎名門俊介,血脈迥異的兩人在求藝路上的競爭與羈絆。(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埋藏10多年的歌舞伎女形故事

《國寶》改編自吉田修一的同名小說,描寫黑道出身的喜久雄,在父親遭殺害後被歌舞伎名家半二郎收養,與其子俊介一同踏上歌舞伎「女形」的求藝道路。為此,吉田修一請益歌舞伎演員中村雁治郎,獲贈一套「黑衣」以就近觀察後台,費時3年田調完成小說。擔綱改編電影導演的李相日,是繼《惡人》、《怒》後第3度與吉田修一合作。但其實想創作一部以女形為主角的作品的念頭,早在李相日心中埋藏10餘年。

吉澤亮(左)、橫濱流星(右)皆為主演過大河劇的90後演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吉澤亮(左)、橫濱流星(右)皆為主演過大河劇的90後演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2010年上映的《惡人》,李相日認為實現了過往一直很模糊、想追尋的電影風格,「如果要往下個階段邁進,我希望能拍更加傳統的題材,於是找到了日本傳統藝能裡的歌舞伎。」其中,李相日對於人稱「人間國寶」的現役女形坂東玉三郎相當有興趣,儘管《國寶》並沒有以其為原型,但他假設坂東玉三郎為喜久雄,那師父輩就是戰前便已活躍的中村歌右衛門,如果能描寫這些將一生奉獻給女形的演員們,應該會很有趣。

喜久雄和俊介初次同場亮相的歌舞伎舞台《藤娘》。(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喜久雄和俊介初次同場亮相的歌舞伎舞台《藤娘》。(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與吉田修一私交甚篤的他,也私下分享過這個想法,「我對歌舞伎產生興趣的這件事情,應該也影響到了吉田修一會寫出《國寶》。」後來小說出版前,李相日竟直接收到了吉田修一寄來的稿子,「他好像在講:接下來就交給你了。所以說拍這部電影,也算是我的宿命。」

渡邊謙(中)飾演歌舞伎名家花井半二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渡邊謙(中)飾演歌舞伎名家花井半二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喜久雄和俊介的關係並非典型的對立,且難以分辨出誰為天才、誰為地才。(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喜久雄和俊介的關係並非典型的對立,且難以分辨出誰為天才、誰為地才。(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小說到電影:主線選擇與時光跳躍

所謂女形並非男人模仿女人,根據小說的描寫,是男人先化為女人,再將女人姿態褪去後留下的「形」,因此演繹女形者的精髓在於「空」。對於喜久雄此一絕世女形,李相日最初便認定只有吉澤亮能夠演出,除了美貌與氣質相稱,李相日也對他在《我很好》、《王者天下》的演技留下印象,特別是在後者的漫畫改編架空世界裡,「僅有他散發出跟別人不一樣的氣質。」

李相日形容吉澤亮就像一個「容器」,且具有深不見底的神祕與魅力。(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李相日形容吉澤亮就像一個「容器」,且具有深不見底的神祕與魅力。(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國寶》企劃始於2020年,在李相日心中,喜久雄是和吉澤亮畫上等號的。(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國寶》企劃始於2020年,在李相日心中,喜久雄是和吉澤亮畫上等號的。(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電影也邀請中村雁治郎擔任歌舞伎指導,吉澤亮與飾演俊介的橫濱流星,各花費1年半、13個月練習,戲中演出皆親自上陣,聲音和肢體全無替身。

中村雁治郎不僅擔任《國寶》歌舞伎指導,也在片中飾演彰子的父親、歌舞伎名家吾妻千五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中村雁治郎不僅擔任《國寶》歌舞伎指導,也在片中飾演彰子的父親、歌舞伎名家吾妻千五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吉澤亮(右)演出喜久雄在登台《曾根崎心中》前在後台緊張發抖的戲,李相日認為是他真正進入角色的關鍵場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吉澤亮(右)演出喜久雄在登台《曾根崎心中》前在後台緊張發抖的戲,李相日認為是他真正進入角色的關鍵場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共分上下2冊的原著,不僅刻畫歌舞伎的台前幕後、世襲文化,加入女性與西方音樂等的「新派」、歌舞伎演員和影視文化的關係、歌舞伎產業的興衰,以及1964東京奧運和1970大阪世博等時代氛圍,都鑲嵌其中。

面對架構龐大的故事,李相日選擇將重心放在「喜久雄如何用技藝闖進歌舞伎世界」上,許多原著重要配角如喜久雄的跟班德次、殺父仇人辻村,皆大幅刪減或沒有登場。他解釋,這兩個角色都是加深喜久雄在「黑道」血脈的身分,若多加描寫會讓喜久雄「有家可歸」,但電影要突顯其「孤身」闖蕩,就得讓他沒有退路。

飾演喜久雄和俊介童年的演員:黑川想矢(上)、越山敬達(下),分別曾在《怪物》、《我心裡的太陽》有亮眼表現。(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飾演喜久雄和俊介童年的演員:黑川想矢(上)、越山敬達(下),分別曾在《怪物》、《我心裡的太陽》有亮眼表現。(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高畑充希(中)飾演喜久雄的青梅竹馬春江。(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高畑充希(中)飾演喜久雄的青梅竹馬春江。(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電影橫跨了19642014年,50年的光陰在片中大幅跳躍,一幕與一幕間常常差距10年之久,有些角色就此消失、有些關係從此變質,卻沒有解釋原因。「我覺得這是一種電影語言。我一開始就決定,不要說明理由,我要拍的只有當下發生了什麼事、這些人是什麼狀態。」

李相日說,即便片長近3小時,卻幾乎沒有任何回憶鏡頭,而這其實更貼近真實人生,本就不可能跳接到過去時光;而某階段關係緊密的人,也可能在下個階段不再出現,原因不見得是吵架,只是彼此不再有交集。「可以用這種方式拍攝,也是基於喜久雄就是這樣子的人,對他來說,人生中每個人都是過客。」

見上愛飾演的藝伎藤駒,和喜久雄的互動勾勒出其台下面貌。(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見上愛飾演的藝伎藤駒,和喜久雄的互動勾勒出其台下面貌。(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日本舞者田中泯(右)飾演有人間國寶之稱的女形萬菊,他在片中以「手」展現的演技值得關注。(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日本舞者田中泯(右)飾演有人間國寶之稱的女形萬菊,他在片中以「手」展現的演技值得關注。(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從不同文化者拍出歌舞伎純粹之美

有趣的是,歌舞伎如此「日本」的題材,攝影竟由拍攝《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來自突尼西亞的Sofian El Fani擔綱。面對此疑問,身為第3代韓裔移民的李相日笑說自己也非日本人,接著解釋,日本人對於拍攝傳統藝能,有相當大的包袱和壓力,但他希望可以在敬意之上,「由一個不同文化圈、有著不同美感的外國人掌鏡,拍出很純粹的歌舞伎之美。」

李相日曾和Sofian在Apple TV+影集《柏青哥》合作,進而邀請他擔任《國寶》攝影指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李相日曾和Sofian在Apple TV+影集《柏青哥》合作,進而邀請他擔任《國寶》攝影指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Sofian最大的特色,在於以手持鏡頭拍攝片長3小時的《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不過《國寶》是固定和手持皆有。李相日說,要突顯Sofian在手持上的才華,就不能使用太多次,「在歌舞伎的場面,特寫是相當重要的環節,我希望Sofian都用手持去拍攝,讓觀眾看到演員在台上的內心變化。」

李相日說,要拍哪些鏡頭從場勘開始就有個底,但自己是不畫分鏡的導演。(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李相日說,要拍哪些鏡頭從場勘開始就有個底,但自己是不畫分鏡的導演。(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鏡頭、演技、音樂的緊密結合

片中共有3齣劇目在前後段各跳了兩次,呼應了喜久雄3個階段的人生:他與俊介從《雙人道成寺》展露默契,在《曾根崎心中》共赴曲折人生與生死別離,最後喜久雄獨舞《鷺娘》,即便只剩一個人也要追尋理想。「所有的劇目和劇情都要非常緊密,才能發揮故事的力量。」

電影以喜久雄和俊介共演《雙人道成寺》的舞台,象徵兩人的羈絆。(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電影以喜久雄和俊介共演《雙人道成寺》的舞台,象徵兩人的羈絆。(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雙人道成寺》為戀愛少女遭背叛,最後化身為蛇的故事。(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雙人道成寺》為戀愛少女遭背叛,最後化身為蛇的故事。(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李相日解釋,相較於《曾根崎心中》是有台詞的戲目,攝影師明確知道演員在講哪句台詞時,會拍到很棒的畫面;《鷺娘》是超越台詞的演出,那場戲共出了23機,他和Sofian均有共識要拍出喜久雄在「無人之境」,因此不僅臉部,從指尖到腳尖,都是Sofian手持鏡頭欲捕捉的範圍。

演繹《曾根崎心中》時,吉澤亮不僅要飾演劇目中將隨愛人殉情的女主角「阿初」,還要演出「正在扮演阿初的喜久雄」此刻的心境。(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演繹《曾根崎心中》時,吉澤亮不僅要飾演劇目中將隨愛人殉情的女主角「阿初」,還要演出「正在扮演阿初的喜久雄」此刻的心境。(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鷺娘》敘述愛上人類的白鷺精靈,化為人形後其情感卻未被回應,最終於雪中死去。李相日認為舞台上的喜久雄,就像在和歌舞伎殉情。(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鷺娘》敘述愛上人類的白鷺精靈,化為人形後其情感卻未被回應,最終於雪中死去。李相日認為舞台上的喜久雄,就像在和歌舞伎殉情。(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歌舞伎與音樂的融合,也是一大看點。觀眾會先聽到該戲目的現場音樂,隨著演員表演,慢慢疊加由原摩利彥製作的電影音樂。李相日解釋,「歌舞伎音樂是跟著戲目走,電影音樂是跟著演員的情緒走,兩者在製作上是分開的,並在混音的時候融合,最後達到共鳴。」而乍聽運用了大量西方弦樂的配樂,實則放了不少日本傳統樂器,因為經過精細配置,所以和風的感覺並不明顯。

片中大量從舞台後方拍攝歌舞伎場景,是平時觀眾難以看見的視角。(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片中大量從舞台後方拍攝歌舞伎場景,是平時觀眾難以看見的視角。(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除了舞台上的場景,一幕喜久雄跌落谷底在頂樓酒醉跳舞的戲,一鏡到底的長鏡頭慘淡而優美。李相日說,當天從中午開始準備、下午走戲,拍攝時間為傍晚落日前的「魔幻時刻」30分鐘。雖然動作有彩排過,但實際上的發揮,李相日交給吉澤亮由內而外地用情緒帶動肢體,「因為動作無法預測,所以我跟Sofian決定,這場戲一定要用手持,才能跟著他的動作走。」他也補充,這場戲的另一個重點,在於表達喜久雄和森七菜飾演的彰子間的關係,透過兩人極短的台詞,讓觀眾一目了然看出,彼此之間已經沒有愛情。

喜久雄在頂樓跳舞的戲,以一鏡到底的手持鏡頭拍攝。(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喜久雄在頂樓跳舞的戲,以一鏡到底的手持鏡頭拍攝。(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森七菜(左)飾演出身歌舞伎名門的彰子。(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森七菜(左)飾演出身歌舞伎名門的彰子。(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以下段落將提及小說和電影結局,尚未觀看者請斟酌閱讀!

極致美學為何致命地吸引人?

改編電影的有趣和困難之處,在於小說能以文字馳騁想像,但電影得將想像化為影像。喜久雄在故事裡不斷追求「沒有看過的景色」,電影透過「雪」的意象貫穿,從真實的雪到舞台上的紙吹雪,以及喜久雄眼裡閃爍的光景。但李相日並沒有肯定「雪」即是電影給出的詮釋,而說這僅是個「提示」。他認為根源來自喜久雄父親被殺死時,天上飄下來的細雪,從此一最根本的畫面,連結到他想看見的景色,「雪花的意象對他來講,可能是與死亡的連結,一種非現實、非人間的東西。我也是到滿後期的時候,才決定要用這個方式呈現。」

永瀨正敏飾演喜久雄父親立花權五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永瀨正敏飾演喜久雄父親立花權五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鷺娘》的白衣與白雪,李相日認為對喜久雄來說具有與死亡的連結意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鷺娘》的白衣與白雪,李相日認為對喜久雄來說具有與死亡的連結意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其實在小說最後,不難察覺到喜久雄與死亡的連結。「我覺得在電影裡,如果要導出結論的話,有一點礙事,或者說我並不覺得,給觀眾一個明確的結論,是一個很好的詮釋方式。」因此他在最後,選擇描繪喜久雄對美麗的極致追尋,「美的概念本來就非常難以定義,在追求美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殘酷、很醜陋的事情,去追求極致的美學,有時候也是很冷酷的行為,最後也可能會迎接死亡。但為什麼這種美會這麼致命地吸引人,是我想要透過電影傳達的。」

喜久雄在片中不斷追尋沒有看過的景色。(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喜久雄在片中不斷追尋沒有看過的景色。(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喜久雄的人生幸福過嗎?吉田修一在連載結束後寫下了這句話,他沒有答案,電影也沒有定論,或許喜久雄在追求的,早已超越幸福所能度量。

從《怒》的沖繩人與同性戀、《流浪之月》的生理缺陷者,到《國寶》的女形,李相日的電影經常描繪主流中的少數或異類,對此他說:「我覺得拍人生一帆風順的故事好像沒有什麼意思。」(圖片提供:傳影互動)
從《怒》的沖繩人與同性戀、《流浪之月》的生理缺陷者,到《國寶》的女形,李相日的電影經常描繪主流中的少數或異類,對此他說:「我覺得拍人生一帆風順的故事好像沒有什麼意思。」(圖片提供:傳影互動)

李相日
1974年生於日本新瀉縣,1999年自日本電影大學畢業。首部導演作品《青〜chong〜》即入圍Pia影展4項大獎。2006年執導《扶桑花女孩》獲第30屆日本奧斯卡獎最佳作品、最佳導演與最佳劇本獎。2010年首度與吉田修一合作《惡人》廣受國際好評,橫掃日本奧斯卡獎、知報電影獎等。其後相繼推出《怒》(2016)、《流浪之月》(2022)等代表作。

文|張以潔 口譯|張克柔
圖片提供|傳影互動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La Vie 2025/11月號《懷舊新潮》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