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野奢旅宿「遊獵羊灣」!在竹林與山嵐圍繞之間,感受與天地合一的靈魂野放

南投野奢旅宿「遊獵羊灣」!在竹林與山嵐圍繞之間,感受與天地合一的靈魂野放

在台灣溪頭山區,藏著以「野奢」為概念的頂級旅宿——「遊獵羊灣」,從入館時拾石階而上登門、野炊台旁的洗塵儀式、晚間餐席與木棧道上的火爐聚會,再到散落館內各式濃縮生活與設計風格的椅子,都藏有野性與珍奢融合的細節。

攤開世界各地與大漠、山崖、林野、草原、汪洋共生的風格旅宿,會明白野與奢早已不是相斥的概念,而能共融為一種令人嚮往的旅遊體驗。而在台灣,溪頭山區便藏著以「野奢」為概念的高級旅宿——「遊獵羊灣」,從入館拾石階而上登門、野炊台旁的洗塵儀式、私廚晚宴與木棧道上的火爐聚會,再到散落館內各式濃縮生活與設計風格的椅子,都藏有野性與珍奢融合的細節。全館雖只有11間房,但設計全然不同,有的與竹林比鄰、有的和星空相伴,就為在竹林圍繞之間、野性瀰漫之地,打造天、地與人合一的沈浸體驗。

「遊獵羊灣」位於南投溪頭山區。(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遊獵羊灣」位於南投溪頭山區。(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遊獵羊灣」四周景色。(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遊獵羊灣」四周景色。(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兩道「一收一放」的入門儀式

位於溪頭的遊獵羊灣,坐落山路旁的一塊坡地上,四周被山嵐與森海包覆。園區圍繞著蒼翠挺拔的金龜樹做「包覆式」設計,以隔離道路上的喧囂車流,深化山中秘境之感。

「遊獵羊灣」圍繞著挺拔的金龜樹做包覆式設計。(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遊獵羊灣」圍繞著挺拔的金龜樹做包覆式設計。(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旅宿的入口,可以只單純指引旅人進門,但若更講究,要能做到讓體感從舟車勞頓後轉至放鬆、都市生活換到渡假模式的過渡——遊獵羊灣從大門到房門,透過兩道「先收再放」的設計,完整這場儀式。

初抵園區,推開被竹子環抱的木門,隨粗獷枕木拾階向上,走過收攏的短短小徑,迎來的是以金龜樹為中心造的露天內庭,雖空間仍具山居般的包覆感,但藍天在上、日光流入,氛圍從窄徑遞嬗至此,相對地收後再放,引導心境沈澱後弛放;在此卸下行囊後,不妨來份時令水果、手作甜點或熱湯,在寧謐的迎賓接待空間「羊灣館」品嚐,或至門外樹下的「木眠道」、被木柴包圍的「野炊台」長桌享用,放鬆因車程而收緊的身心。

「遊獵羊灣」館內的「野炊台」交誼長桌。(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遊獵羊灣」館內的「野炊台」交誼長桌。(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遊獵羊灣」館內的「野炊台」交誼長桌。(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遊獵羊灣」館內的「野炊台」交誼長桌。(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第二道先收再放的體驗設計,藏在通往二樓的路徑當中。要上樓,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走鄰近大樹的螺旋樓梯。另一路徑則藏在館區角落——泥灰色的窄徑乍看平凡,卻在轉彎後視野大開,一片茂密竹林映入眼簾;雖仍置身窄徑,視野與體感卻隨竹林的寬廣而拓展,並一路延伸至二樓露天平台的壯闊山景。

從這條秘徑通往二樓,更能體會包覆著遊獵羊灣的野性,並非是非洲狩獵小屋面向遼闊草原與曠野的那種野,而是竹子拔地而起、堅韌向上的野,帶著一股無畏無懼的動能。

「遊獵羊灣」二樓的「山合院」露天聚會平台。(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遊獵羊灣」二樓的「山合院」露天聚會平台。(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房型設計不重複、各具野奢巧思,6大房型推薦

遊獵羊灣一方面講求包覆與隱私性,另一方面要兼顧與大自然相存的野奢理念,因此空間設計上盡量不使用實牆,盡可能透過植栽造景作為軟性分野,為山林、日光、微風創造流入園區的空隙。全館共11間房,被安排在多棟兩層樓建築當中,它們彼此高低錯落、擁有獨立的造型梯道,不同房型有不同的玩法。

「雲泊」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雲泊」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與山林共眠|樸森、和歌 

想要最佳的視野享受,不妨選擇羊灣中最大的玻璃屋「樸森」,從洗手台、浴缸、客廳到戶外露台,僅以玻璃帷幕圍繞,呈現無死角的通透感,猶如被森林環抱。但若想與山林親密接觸,靠近綠意竹林的「和歌」會是更好的選擇,房內臨窗之處設有日式榻榻米,只要開窗,三倆好友就能入席享受古代文人在山林中悠閒暢聊的意趣。

「樸森」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樸森」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和歌」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和歌」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面向竹林|朝日、風花 

另外兩間與竹林當鄰居的房型也很有意思,其中「朝日」為樓中樓立體格局,獨享面向蓊鬱竹林的挑高客廳,不必多做些什麼、光是坐在椅子上欣賞,就是享受;隨著旋轉梯向上,則能享有面朝另一面大山的頂樓露台,一間房收攬兩種不同山景。另一間「風花」則為平面式設計的小型玻璃屋,雖面積精巧,但屋頂斜角與側邊天光玻璃完整展示後山風景,而浴缸就位在窗邊與窗下,為旅人創造沈浸於竹林的愜意感受。

「朝日」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朝日」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風花」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風花」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沐浴自然之中|星沐、秘穴 

人氣房型「星沐」設計如其名,要讓旅人們在星空下沐浴,房中附設木棧露台,寬敞的藤編椅旁就是座面向山景的露天浴缸,引領旅人在天地之間拋開束縛、親近自然。另一間「秘穴」巧妙與之相映,特別將沐浴區設在地下樓層,浴缸上方有小面開窗,置身其中,既能隔窗享受沐浴於大自然的體驗,也可細品隱密山居的包覆感。

「星沐」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星沐」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星沐」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星沐」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秘穴」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秘穴」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秘穴」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秘穴」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到處都是聚會所

除了「野性」與「珍奢」,遊獵還有另一核心概念——「凝聚」,體現在羊灣各房型及公共區域巧妙的空間安排當中。館內細心規劃不同題材與各種尺寸的聚會所,光是房內就有露台、坐榻、中島等形式。

「和歌」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和歌」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若把房門打開,更能與戶外空間的水池、庭院做串連——像是位在一樓、夾在兩房之間的「織夢門」有寧謐山居的院落景深,一旁金龜樹下、圍著火爐安排的聚會區域,則有更開闊、野性的氛圍感受;來到二樓,視野與體感更加舒張,被山景環繞的露天庭院「山合院」不僅是火爐聚會的靈魂所在,也是入夜後的星空露天酒吧,濃縮了野奢之感與親友相聚的情意。

一樓「木眠道」的圍爐交誼區。(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一樓「木眠道」的圍爐交誼區。(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二樓「山合院」聚會平台。(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二樓「山合院」聚會平台。(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置身「旬餐廳」享受山中私廚晚宴

餐飲也是旅宿體驗重要一環,遊獵羊灣的「旬餐廳」採一泊三食,提供下午茶、晚宴與早餐。其中晚宴為私廚形式,兼具家常菜的溫暖、精緻餐飲的體貼服務;這裡沒有制式的季節菜單,由主廚依照季節時令、當下能購得的食材做彈性調整,每日都有新的驚喜。

位於二樓的「旬餐廳」。(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位於二樓的「旬餐廳」。(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體驗當天,開胃小點以在地竹筍、海鮮鮮美滋味交織,打開味蕾;接著以慢燉的清甜排骨湯暖胃;主餐將鱘龍魚簡單調味後煎製,鮮嫩肉質本身就是味覺亮點;後續上桌的紫米炊飯搭配約八分熟的松阪豬,米粒與豬肉的柔嫩口感前後堆疊極富層次。

開胃小點。(攝影:izzie pang)
開胃小點。(攝影:izzie pang)
主餐與炊飯。(攝影:izzie pang)
主餐與炊飯。(攝影:izzie pang)

與溪頭山景相輔相成的空間設計巧思,自然也被帶入「旬餐廳」當中。餐廳四面皆有大面開窗,並設有室內、戶外座位供選擇,其中室內吧檯特別採低降式設計,讓入座的客人們在用早餐時能夠望向遠方風景,以山景佐餐。

位於二樓的「旬餐廳」。(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位於二樓的「旬餐廳」。(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來到羊灣必須做的事——坐椅子!

看到這裡,會發現遊獵羊灣充滿各式各樣不同的椅子,這並不是偶然,而是根植於遊獵的品牌基因。遊獵的品牌理念源自一張「Safari Chair 遊獵椅」,其由被譽為現代家具之父的丹麥設計師Kaare Klint所創作,受到1920年美國探險家遠征非洲大陸的啟發,讓人們了解到家具不只能擺在屋內,還可以帶著到處遊走。帶著一張遊獵椅,每道風景都能成為歇腳處。

「星沐」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星沐」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秉持著「椅子在哪,生活就在哪」的精神,椅子成為遊獵聚會所中最重要的物件,在規劃空間時,都是先有椅子,再決定桌子與其他搭配物件,精心為每個角落、不同的情境需求,精選出各種形式、材質、高度的座椅,組裝出遊獵生活的豐富面貌。

「樸森」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樸森」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來到這裡,不妨坐上沿途遇到的每把椅子!戶外椅材質輕巧,可隨處搬動,令人放鬆的45度角靠背,提醒旅人度假時絕不正襟危坐;可旋轉的吧台椅便於人們改變姿態、隨性交談,各個角度可能都是一場交流的起點;已經五十歲的古董皮椅,緊密貼合著身體曲線,撫慰著身軀與靈魂;寬敞如床的藤編沙發,可以側臥或是仰躺,白天看山景,夜晚賞星光,隨時慵懶放鬆。

「遊獵羊灣」館內擺上各式各樣的設計椅。(攝影:izzie pang)
「遊獵羊灣」館內擺上各式各樣的設計椅。(攝影:izzie pang)

遊獵羊灣的幕後推手是誰?

野奢概念源自非洲,由豪華狩獵小屋發展而來,如今這種荒野與奢華的融合,已成為講究的象徵;野奢酒店摒棄了繁華喧鬧的城市中心,轉而放逐靜僻之境。在台灣,遊獵羊灣所屬的「遊獵 DEER CHASER」品牌正持續朝此方向發展。

遊獵由萊特休閒事業創辦人陳舜智一手打造,從選地、品牌規劃、建築與空間設計,他無不親力親為,前後花費十年時間,上山下海、尋遍台灣各地,收藏了島嶼12道絕美風景,每個會所都將依照地域個性與環境資源,量身設計截然不同的主題,但都不離「野性」、「珍奢」與「凝聚」3大核心理念。

「裊裊」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裊裊」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目前遊獵旗下已開幕據點皆位於中台灣,除了有本篇主角、以火爐聚會為主題的遊獵羊灣;另有鄰近日月潭秘境的「遊獵行腳」,其以「水池聚會」為題、狩獵屋為房型特色,與蜿蜒水道共生。而在未來,遊獵出品的野奢聚會所,將持續前進台灣各地秘境。

「和歌」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和歌」房型。(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花見池」。(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花見池」。(圖片提供:遊獵羊灣)

遊獵羊灣・溪頭

地址|南投縣鹿谷鄉興產路28-1號

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

RECOMMEND

The Standard前進芭達雅「納中天」高級海濱地段!以大海為核心,回歸Pattaya最純粹的度假風貌

The Standard設計酒店插旗芭達雅!插旗泰國最具品味的海濱度假區「納中天」

設計酒店「The Standard」將前進泰國度假勝地芭達雅(Pattaya),插旗高級海濱地段納中天(Na Jomtien),將品牌時髦大膽、幽默中帶點惡趣味的獨特風格,揉入當地絕美海濱景致。「芭達雅納中天The Standard」設有品牌首座海灘俱樂部,還有為浪人打造的衝浪小屋、為享樂而生的避世社交場域「Mmhmmm」,亦有以在地美食為靈感設立的海鮮燒烤餐廳,呈獻豐饒的度假體驗。

The Standard設計酒店插旗芭達雅!插旗「納中天」泰國最具品味的海濱度假區
(圖片提供:The Standard)
The Standard設計酒店插旗芭達雅!插旗「納中天」泰國最具品味的海濱度假區
(圖片提供:The Standard)

芭達雅=夜生活?納中天顛覆既定印象

芭達雅是繼華欣、曼谷之後,The Standard在泰國落腳的第三座城市。品牌選擇的納中天地段,距離曼谷僅約一小時半車程,是泰國時下最具品味的高級海濱度假區——一望無際的海岸線舒心寧靜,海域適合暢泳,街區內時髦咖啡館、餐廳及創意藝文空間林立,畫風與以繽紛夜生活聞名的芭達雅鬧區大不相同。無論是手捧調酒悠然放鬆、暢遊周邊離島,或踏浪追風,納中天都展現了芭達雅截然不同的清新、優雅樣貌。

The Standard設計酒店插旗芭達雅!插旗「納中天」泰國最具品味的海濱度假區
(圖片提供:The Standard)
The Standard設計酒店插旗芭達雅!插旗「納中天」泰國最具品味的海濱度假區
(圖片提供:The Standard)

回歸芭達雅最純粹的度假風貌

芭達雅納中天The Standard所在位置松林成蔭,十分幽靜;四周海面平靜,適合各種海上活動,無論是浮潛、立式划槳或揚帆出海都是理想之選,更因水域遼闊、海風穩定而成為泰國隱藏版「風箏衝浪」天堂,吸引玩家們前來挑戰極限,享受自由和快感;且地理位置理想,自此啟程只需短程船航就能抵達KramPhaiLarn等絕美離島,享受白沙綿延、海水宛如綠松石般透亮的美景。在這裡,一切皆以大海為核心,回歸芭達雅最純粹的度假風貌。

The Standard設計酒店插旗芭達雅!插旗「納中天」泰國最具品味的海濱度假區
(圖片提供:The Standard)

波浪建築、自然材質呼應海濱氛圍

酒店建築由泰國設計團隊Onion操刀,純白色與波浪線條的組合呼應海濱的白沙碧海,也透露著The Standard始終不變的俏皮和玩心。室內設計則由The Standard內部團隊操刀,延續品牌標誌性的設計語彙,像是亮麗色彩、曲線、渾圓輪廓,並揉入大量植栽及竹、藤、木頭等自然材質,豐富空間視覺效果,也營造海島度假氛圍。

The Standard設計酒店插旗芭達雅!插旗「納中天」泰國最具品味的海濱度假區
(圖片提供:The Standard)
The Standard設計酒店插旗芭達雅!插旗「納中天」泰國最具品味的海濱度假區
(圖片提供:The Standard)
The Standard設計酒店插旗芭達雅!插旗「納中天」泰國最具品味的海濱度假區
(圖片提供:The Standard)

The Standard首座海灘俱樂部誕生

納中天也將迎來The Standard首座海灘俱樂部「Esmé」,揉泰國的活力和墨西哥的熱情,打造令人心醉神迷的度假體驗。海濱另設有燒烤店「Sereia」,其靈感源於泰國春武裡(Chonburi)的海鮮飲食文化,以明火炭烤新鮮本地漁獲呈獻特色美食,其中烤香茅魚餅佐黃瓜醬、蔞葉包紅咖哩蟹肉……都是必點的春武裡式經典美食!

The Standard設計酒店插旗芭達雅!插旗「納中天」泰國最具品味的海濱度假區
(圖片提供:The Standard)

Sereia大啖燒烤飽餐一頓後,也不妨到屋頂的社交空間「Mmhmmm」放鬆,這裡設有酒吧、冰浴和一座隱密的泳池,融合療癒和趣味,搭配納中天無敵海景,織就完美的放縱時光。

The Standard設計酒店插旗芭達雅!插旗「納中天」泰國最具品味的海濱度假區
(圖片提供:The Standard)
The Standard設計酒店插旗芭達雅!插旗「納中天」泰國最具品味的海濱度假區
(圖片提供:The Standard)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曼谷設計旅宿「VELA be Bangkok Siam」!融合傳統泰式建築與金屬蚊帳,大玩繽紛色彩的特色飯店

曼谷設計旅宿「「VELA be Bangkok Siam」!融合傳統泰式建築與金屬蚊帳,大玩繽紛色彩的特色飯店

鄰近曼谷熱鬧的暹羅廣場區,然而轉入運河旁的靜巷,喧囂漸行漸遠,一幢閃爍著金屬微光的建築映入眼前。由泰國新銳建築事務所ASWA(Architectural Studio of Work – Aholic)操刀的設計旅宿「VELA be Bangkok Siam」,既是對傳統泰式建築語彙的致敬,也是一首關於城市、時間與生活的當代空間。

翻玩泰式傳統建築意象

「VELA be」 是泰國旅宿品牌VELA旗下相對親民的支線,「VELA」在拉丁語的意思為「帆」,在泰語則象徵「時間」,名稱精準揭示了旅宿的本質,既像一艘隨光影前行的船,也是一座盛裝記憶的時間容器。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ASWA深知曼谷城市的複雜層次,有傳統、有現代,也有在地與全球文化彼此交織;因此,該如何讓飯店從中脫穎而出,團隊想到了將傳統泰式建築元素「Pun-Lom」( ปั้นลม )與當代風格巧妙融合。「Pun-Lom」是常見於泰國木造屋的雕刻山牆屋簷板,ASWA玩轉了此建築意象,向傳統在地文化致敬,讓整體建築看起來現代,也充滿一絲俏皮氛圍。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建築亮點自然還包括外觀那看起來閃閃發亮,由不鏽鋼鏈條組成的金屬網格。ASWA從泰國家庭昔日床鋪上常見的蚊帳,轉譯成如同在陽光下閃爍出層疊光影的保護罩,既是對傳統文化的呼應,也是對城市多重性格的折射。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大玩色彩魔法的旅宿空間

相比建築外觀的簡約色彩,室內空間則會讓人立刻就感受充滿活力的氛圍。設計以泰國文化底蘊為靈感,透過不同鮮豔色彩展現熱情洋溢的空間美學。

大廳中央矗立著一座造型亮眼的橘色卵石狀接待櫃台,襯以濃郁的青綠色牆面,為每位抵達的訪客營造出溫暖而充滿能量的第一印象。挑高大廳進一步讓視覺延伸,得以窺見二樓黃、黑色相間的公共區域,可被當作用餐、工作或交流休息區使用,充分體現品牌想強調的共享精神。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大廳後方則隱藏著被綠意與水景圍繞的泳池酒吧,提供旅客鬧中取靜的放鬆角落,讓人能暫時遠離城市喧囂。

飯店每一層樓同樣延續著鮮明的色彩主題,像是每層樓的電梯皆以不同色調標示,不僅方便識別,也增添了遊歷空間的趣味。當旅客逐漸走向客房時,色彩則會漸漸收歛,從鮮豔趨向溫潤柔和,在視覺上營造出低調安穩的氣息。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客房空間上,多以沉靜的米白、灰色與木質調共同交織而成,盼望藉由寧靜色調氛圍,幫助旅客在疲憊的旅程中擁有好的睡眠;浴室外牆覆以繽紛的彩色磁磚,則為靜謐氛圍注入一絲趣味與驚喜。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圖片來源:ASWA、攝影:Soopakorn Srisakul)

VELA be Bangkok Siam
地址:29 Kasem San 3 Alley, Wang Mai, Pathum Wan, Bangkok 10330泰國

資料、圖片來源|ASWA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