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蘇澳夏季小旅行提案!冷溫泉雙享受歐式度假飯店、蘭陽料理動手做、走訪在地特色咖啡小店

宜蘭蘇澳夏季小旅行提案!冷溫泉雙享受歐式度假飯店、蘭陽料理動手做、在地特色咖啡小店散步

炎炎夏日,來個夏日小旅行吧!說到北部旅遊勝地宜蘭,除了觀光客密集的礁溪,宜蘭南邊的蘇澳,擁有無敵海景、冷泉與豐富海產,與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特色小店,絕對值得安排一趟舒心小旅行。特別推薦入住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並參與飯店安排的水上活動與在地散步,從裡到外認識蘇澳的美好。

16
 宜蘭縣冬山鄉三奇美徑被譽為宜蘭伯朗大道,冬山鄉公所每年在此舉辦彩繪稻田系列活動。(攝影:Scarlett Feng)

來蘇澳旅行,你想進行戶外水上活動,或是走訪在地特色店家?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特別精心設計了戶外行程、豐富的館內活動與針對不同旅人需求的住房專案,滿足每位旅人的度假渴望。

6
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實景。(攝影:Scarlett Feng)

冷泉與溫泉直送房間!沈浸於泳池、溫泉與水療的歐洲風格假期

擁有全台少見兼具全年恆溫的蘇澳冷泉與稀有的碳酸氫鈉溫泉的五星級飯店,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周圍三面環山、臨近太平洋,豐富的自然地理位置加上整體歐洲風格的裝潢,讓人一踏進飯店就自動切換度假模式。

4
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實景。(攝影:Scarlett Feng)

除了有冷、溫泉雙湯送至飯店房間的雙浴池等特殊又貼心設計,公共區域更規畫了多樣的冷、溫泉水區、親子水療區與景觀裸湯區和泳池,光是在飯店內享受設施跟拍照就可以玩上一整天,非常適合與三五好友相約度假。值得一提的是,飯店開業迄今設施都僅供住客使用,讓泡湯戲水更為私密享受。

2
冷、溫泉雙湯送至飯店房間的雙浴池貼心設計。(攝影:Scarlett Feng)

5
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實景。(攝影:Scarlett Feng)

今年7月1日起,更將推出期間限定、浪漫又好玩的「水上電影院」,讓旅客迎著晚風,坐在泳池搖曳的游泳圈上欣賞來自Disney+串流平台的影片,舉凡大小朋友喜愛的Pixar動畫、STAR WARS電影與MARVEL系列英雄影片,均為「夏日電影院」播映片。

好吃也好玩!親子手作、品嚐法式的宜蘭好味道

此外,如果打算待在飯店好好享受慢時光,飯店內也有多樣的手作主題活動可以參與,如暑假限定的親子手作「流體熊鑰匙圈」與「絹印草本防蚊包」,另有付費活動「植物生態瓶」與「永生花盅」,讓新手也能零失敗打造自己的微型生態系,或創作唯一無二的療癒永生花盅。

7
(左)「絹印草本防蚊包」;(右)「流體熊鑰匙圈」。(圖片提供: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

除了住得舒適、游泳與泡湯盡興,餐飲方面也撫慰了旅人的心和胃,例如「主廚精選套餐」嚴選蘭陽節令食材如東北角鮑魚、北海道干貝、南方澳現流紅魽、宜蘭櫻桃鴨與伊比利豬…等,並以法式料理技法為本融匯多國料理風味,展現法式的宜蘭好味道,必嚐主廚的自信之作美味的宜蘭鴨胸的鮮嫩滋味。

8
(左)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以法餐手法詮釋宜蘭食材滋味;(右)融合手工奶酪和海燕窩的「夏日夢幻酷炫飲」,喝起來美味健康。(圖片提供: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

豐富的晚餐過後,如果還有肚子,更不可錯過新推出的「瓏山林宵夜組」,可以在酒吧享用回甘入味的滷味拼盤、清爽Q彈的冷泉沾麵搭配指定飲品兩杯(現打果汁或清爽生啤酒),讓泡湯或游泳完的宵夜時光格外暢快、滿足。

9
(左)到宜蘭必嚐美味的鴨胸;(右)以當令水果、地方特產為材的「喝的甜點」,融合冰沙、奶酪、水果丁多重口感的「夏日夢幻酷炫飲」。(圖片提供: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

鹹食以外,怎麼能少了甜點呢!以當令水果、地方特產為材的「喝的甜點」,融合冰沙、奶酪、水果丁多重口感的「夏日夢幻酷炫飲」,名為飲料實為甜品的設計,嚐起來清爽不甜膩,還相當有飽足感!如一道「盛夏冰炫風」以爽口的洛神冰沙、濃郁紮實的手工奶酪、香氣飽滿的當令芒果與綿密酸甜的草莓冰淇淋,口感豐富、份量適合家人一同享用,嚐得到設計用心與在地食材的時令滋味,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學做蘭陽味!旅行中學習在地蘭陽料理

旅行中若能學習做當地料理,肯定會增加對於在地的理解與印象。針對家庭出遊,瓏山林蘇澳冷熱泉渡假飯店也推出「家族旅行|學做蘭陽味」住房專案,旅客將前往以60多年歷史穀倉改建、全台第一個以農業為主題的冬山良食農創園區,並經由食材選購、農作採集、食材介紹與料理實作和品嚐,從產地到餐桌認識宜蘭特色。

10
瓏山林蘇澳冷熱泉渡假飯店推出「家族旅行|學做蘭陽味」住房專案。(圖片提供: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

主廚特別透過素馨紅茶、七葉蘭香米、冬山香魚、宜蘭櫻桃鴨等宜蘭好山好水所滋養的在地宜蘭食材為引,以食物訴說宜蘭的四季豐美滋味,整套現做餐點吃下來非常飽足,更像是看了一場表演,主廚以真誠、沒有多餘炫技的手法料理,紅茶的清雅、七葉蘭香米的甘甜、鴨胸的肥美、魚蛋比魚肉還多的香魚的細膩滋味都令人印象深刻。

18
自己料理相當有成就感。(圖片提供: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

編輯本次在體驗中也嘗試了學做海鮮煎餅和鴨賞蔬菜湯,除了自己做的成就感,在地食材的新鮮清甜也令人折服,現場更可以學到不同宜蘭食材的應用與烹飪方法,例如以鴨賞來取代培根的蔬菜湯,鹹香甘甜滋味令人訝異,而餐會上有興趣的食材大部分都能直接於農會購買,相當方便。

11
主廚特別透過素馨紅茶、七葉蘭香米、冬山香魚、宜蘭櫻桃鴨等在地宜蘭食材講述宜蘭故事。(圖片提供: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

除了「家族旅行|學做蘭陽味」專案外,還有提供海上活動入門、親子SUP或獨木舟體驗的「親子假期‧水上遨遊」住房專案、用SUP立槳感受大海壯闊瑰麗的「蘇澳立槳樂」住房專案以及同樣至冬山良食農創園區,手作芳香茶枕、入席文創茶坊的「宜蘭三天兩夜‧夏日綠旅行」住房專案,能動能靜的旅遊內容,滿足所有旅客的需求。

12
在地食材的新鮮清甜令人印象深刻。(圖片提供: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

用「蘇澳好玩券」逛遍蘇澳在地特色好店

蘇澳又有哪些新開的咖啡館或是主題商店?「蘇澳好玩券」由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整合、網羅飯店鄰近特色主題展館、觀光工廠與在地人氣店家,讓旅客一券在手任意遊玩在地。

13
「美好排泄x物是行」店景。(圖片提供: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

本次更新增4個合作店家:「光覺咖啡」、「美好排泄x物是行」、「美得冒泡BEAUTIFOOL」與「蘇嘻餐飲」,這些商店均位於蘇澳鎮上,最遠離飯店僅800公尺,旅客都能以步行走訪,途中更可以經過蘇澳傳統市場、阿里史冷泉發源地、蘇澳冷泉公園等充滿在地生活氣味的場所。

14
「美得冒泡BEAUTIFOOL」店景。(圖片提供: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

無論是彷彿旅人資訊站、分享台灣原民部落文化與地方特色的「光覺咖啡」;期待延續老物件的生命的選品雜貨店「美好排泄x物是行」;座落在阿里史冷泉旁、伴隨著冷泉一起不斷冒泡的多棲實驗合作空間「美得冒泡BEAUTIFOOL」;又或是採用宜蘭友善耕種食材的老宅改建餐廳「蘇嘻餐飲」,都展現了在地特色活力,適合旅客自由行安排前往。

15
「美得冒泡BEAUTIFOOL」店景。(圖片提供: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

「蘇澳好玩券」一套三張、不分售,飯店住房優惠專案「親子假期‧水上遨遊 住房專案」、「蘇澳立槳樂 住房專案」、「帶寵物去旅行 住房專案」與「夏日亮采‧SPA假期」均有贈送蘇澳好玩券,能夠輕鬆規劃在地一日遊。

宜蘭蘇澳的美好,值得旅人花幾天好好感受、細細品味魚米之鄉的五感魅力。

17
「美好排泄x物是行」特色冰淇淋。(圖片提供: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

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

地址:宜蘭縣蘇澳鎮中原路301號

電話: 03-996 6666

圖片、資料提供|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

攝影|Scarlett F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嘉義美白圖鑑」11月登場!漫步「興中街」20+1間店家,集章活動拿限量周邊

「嘉義美白圖鑑」11月登場!漫步「興中街」20+1間店家,集章活動拿限量周邊

於11月1日至11月30日登場的「嘉義美白圖鑑」活動,延續前兩年嘉義「美」字圖鑑精神,今年以時間、空間、生活的三大「美白」為重點,並聚焦於「興中街」這條街道。活動串聯20+1間店家,以符號燈具展、集章體驗,引領人們走進街區光影之間,尋找屬於嘉義生活的留白。

嘉義市政府、嘉義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今年持續攜手嘉義策展團隊辵辵計画,與大象設計、平凡製作、種種影像等各領域在地團隊,舉辦「嘉義美白圖鑑」活動。第一年「嘉義美街圖鑑」聚焦成仁街,以「一抹青綠幽雅」捕捉街區氣質;第二年「嘉義美物圖鑑」走訪「蘭井街」,以「磚橘色的時代縮影」作為代表色光。今年則回望興中街的昔日繁盛——生活用品店與修繕商鋪交錯林立,百工百業在此交會,彷彿「虹彩流轉,匯聚成光的總和」。

嘉義美白圖鑑_興中街計畫以「光的總和、街道美白、生活留白」描述城市美白的釋義。(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嘉義美白圖鑑_興中街計畫以「光的總和、街道美白、生活留白」描述城市美白的釋義。(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嘉義街道的「空間留白」

「空間美白」體現在近年嘉義市積極推動的「舊屋力」、「老屋卸妝」、「嘉有木屋」等政策,同時,在地業者主動修繕、居民以美感意識維護街區,保留空間給來往的訪客行人,街道美白得以落地實踐,也讓更多人走進巷弄之間,體驗嘉義之美。而《嘉義美白圖鑑》所指的白光與虹彩,化作店家門前的一處遮陽、一幢老屋的呼吸,邀請人們在日常的縫隙裡放慢腳步,於光影交錯間,特別為「生活留白」。

「嘉義美白圖鑑」活動邀請大家走進巷弄之間,體驗嘉義的美。(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嘉義美白圖鑑」活動邀請大家走進巷弄之間,體驗嘉義的美。(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折射街區的多彩風貌

主視覺延續「美」字為主體,以透明虹膜為底,從不同角度遊走於海報前,能看見彩色虹光,仔細看更藏有轉化各店特色為信號燈具的形狀符號。而裝飾於海報兩側小弧角,經巧妙的合併排列後,也代表各色店家集結,呈現出閃閃的光芒。而今年「街徽」設計,以興中街的「中」字為核心符號,象徵街區的凝聚與綻放,字形如同光芒四射的萬花筒,每一道延伸出的線條,映照著百業百工的獨特樣貌,這些光彼此交織、閃耀,彷彿將街區的故事與文化折射成光譜,綻放出興中街專屬的繁盛與活力。

嘉義美白圖鑑海報合併排列會有閃光出現。(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嘉義美白圖鑑海報合併排列會有閃光出現。(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20+1間店家特色化為符號燈具

嘉義市工商策進會與辵辵計画以本次串連的20+1間店家特色為延伸,設計出不同平面符號,如「三宅一室」前身為醬油工廠,傾倒醬油流淌的狀態;抹茶販售專門的「京製茶」,為手刷抹茶時轉動意象圖形;第三任經營逾15年持續為衣物把關的「佳佳洗衣坊」是掛衣架造型;外牆有台式米字鐵花窗欄杆設計的「楓茶記 嘉義中山店」。

「聚光小城覓隅白」每間蘊藏不同的風貌與個性的店家,也像匯聚著各色光譜所組成的美白城市。嘉義市工商策進會與辵辵計画以本次串連的20+1間店家特色為延伸,設計出不同平面符號。(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聚光小城覓隅白」每間蘊藏不同的風貌與個性的店家,也像匯聚著各色光譜所組成的美白城市。嘉義市工商策進會與辵辵計画以本次串連的20+1間店家特色為延伸,設計出不同平面符號。(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在活動期間,串聯店家除掛起不同的燈具信號物在店內,每一間店家的燈具,也將同步匯集吊掛在前身為鐵工廠的串聯店家「往前咖啡製作所」2樓。在展覽中將呈現所有串聯店家從平面符號,由3D列印出20+1種不同立體的曲線、弧形、直線等造型,想像從平面符號到立體燈具轉化過程的樂趣。人們更能拿起手機彷彿現代偵探一般,掃描燈具對應店家的介紹,就能以手機觀看串聯店家的環景實境及聆聽認識店主和街道的故事。

活動期間,每一間店家的燈具,也將同步匯集吊掛在前身為鐵工廠的串聯店家「往前咖啡製作所」2樓。(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活動期間,每一間店家的燈具,也將同步匯集吊掛在前身為鐵工廠的串聯店家「往前咖啡製作所」2樓。(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活動期間,每一間店家的燈具,也將同步匯集吊掛在前身為鐵工廠的串聯店家「往前咖啡製作所」2樓。(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集章活動拿專屬限量周邊

今年「嘉義美白圖鑑」活動周邊以白光、美白為題,推出一系列5大活動周邊,包含:輕巧尺寸便於攜帶,收錄串聯店家故事的小冊與集章頁於一體的「集章摺頁小冊」;從不同角度觀賞可折射出多彩虹光的「虹彩主視覺海報」;奶油白色的「美字小徽章」;委託嘉義在地廠商「美學權威 Beauty Authority」製作的「透明水光面膜」,以及吊掛於展場中的「3D列印符號燈具」。

集章摺頁小冊(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集章摺頁小冊(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主視覺海報(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主視覺海報(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11月1日至11月30日至串聯店家索取摺頁小冊開始集章,集滿5間,可獲得嘉義美白圖鑑活動海報、美字徽章;集滿15間,可獲得活動海報、美字徽章、活動面膜;集滿20+1間,可獲得活動海報、美字徽章、活動面膜、展出於展場的燈具一盞(燈具造型隨機贈送,不開放挑選,於展覽結束後取件)。兌換方式及地點可見活動IG。

美字徽章(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美字徽章(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面膜(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面膜(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興中街」散策路線推薦!

從匯聚20+1間串聯店家的「往前咖啡製作所」為起點,觀看串聯店家的不同平面符號轉化為立體燈具的展覽後實地走入街區;造訪嘉義市靈感創意空間「諸羅設計塾」,感染嘉義小城日常醞釀的文化魅力;細看「慈龍寺」牆上林玉山濕壁畫的細語,遙想嘉義畫都美稱由來;聆聽「仁武宮」裡四個愛與四個不滿足的故事,觀看嘉義市市定古蹟文化之美; 最後停留在由舊興中派出所華麗轉身後的「西門交誼創新所」,感受嘉義市街區生活的細節與魅力。

諸羅設計塾(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諸羅設計塾(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慈龍寺(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慈龍寺(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仁武宮(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仁武宮(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西門交誼創新所(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西門交誼創新所(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串聯特色店家4選!

黃記涼麵涼圓|無名攤車到店面的家傳手藝

黃記涼麵涼圓位於文化公園旁,是一家主要販售涼麵與涼肉圓的在地老店,店內的人潮時常絡繹不絕。有夏季限定的粉條、粉粿冰,以及冬季限定的紅燒土魠魚。

(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留白空間:門口側邊的銀色招牌有著可愛的圖案,是大家喜歡拍照留念的空間,不論等候外帶餐點或內用座位,都可以在這個區域停留。

(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佳佳洗衣坊|不負所托的時代技藝

走進佳佳洗衣坊前,會先注意到門上印著「精緻、乾洗、水洗」的標語,彷彿在一開始便向訪客預告這是一門不簡單的學問。這裡是一家傳統洗衣店,有別於常見的自助洗衣,仰賴的是店主專業判斷與一身手藝,協助顧客清洗及整燙特殊材質的衣物。

(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留白空間:門前鐵皮屋簷下的一小塊空地,很適合與朋友坐在這裡聊天、想像過往時光。

(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coffee PANTRY|城中散步路上的茶水間

位於興中街的 coffee PANTRY,致力於成為散步途中可短暫歇腳的場所,像城市的茶水間,讓人愜意享受休息時間。店內供應咖啡,並與北中南品牌合作甜點,店外座位區呼應店主豐瑋的經營理念,是以簡約素材呈現復古與童趣,並納入街道色調,座椅改用木材以強化一體感,與室內形成區別。

(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留白空間:店外屬於較 chill、不受約束的空間;在這裡可悠閒坐下,細細體會街區風景。

(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京製茶 Kyo Cha|品茶哲學裡的一期一會

隱身於忠義街的京製茶 Kyo Cha,有著簡潔俐落的木質外觀,招牌上的「茶」字俐落揮毫,安靜地在此薰上一絲清冷的木香與禪意。京製茶的靈感,源於店主 Allen 和 Zoe 的一場京都漫遊,當時看著茶粉在眼前被刷開的那份新鮮感,以及這種既簡單又貼近日常的體驗,成了創立品牌的初心。

(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留白空間:一入門的客席區,座椅旁擺著店主 Allen 喜愛的小松樹盆景,靜靜陪伴著來客,也替空間添上一抹精巧的綠意。坐下時,可以同時感受到室內的日式氛圍與街區的流動;既能觀察街角互動,也能讓時間慢下來,留下一段放空、細細品茶的片刻。

(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圖片提供:辵辵計画)

✶ 興中街串聯店家 ✶


|黃記涼麵涼圓 
|聖塔咖啡 
|鵲鷗 Chill 
|興。台式海鮮酒食
|佳佳洗衣坊
|穀谷
|coffee PANTRY
|餘生咖啡館
|C’EST C’EST
|諸羅設計塾TiROSPACE
|Forward Roasters/往前咖啡製作所


✶ 衛星街區串聯店家 ✶


|河司康River Scones 
|ONCEMORE 摘杯茶飲 
|樂檸漢堡 THEFREEN BURGER
|楓茶記嘉義中山店
|巴倫司康
|京製茶
|西瓜珈琲
|睦嶋咖啡
|蘇比黛西SOUPYDAISY
|三宅一室 

資料提供|辵辵計画、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用設計翻轉地方,商圈美學再進化:新北平溪、桃園中原、彰化小西、高雄旗山商圈新面貌亮相!

由經濟部商業發展署主辦、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之「商圈美學設計加值計畫」,自去年開始將美學設計導入商圈發展,成功改造台南「國華友愛商圈」、「孔廟商圈」,以及今年剛舉辦完台灣設計展的彰化「小西商圈」。除了商圈識別、指引的重塑,商圈改造也從空間擺設、商品陳列與包裝設計等全面向切入,結合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完整的商圈品牌。

今年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攜手台灣設計研究院持續推動「商圈美學設計加值計畫」,以「形塑商圈品牌,創造地方經濟活力」為核心,串連地方政府與商圈店家,透過設計導入協助商圈轉型與美學升級。

2025年選定新北平溪、桃園中原、彰化小西及高雄旗山等四處商圈作為示範案例,從商圈品牌重塑到與地方空間美學,打造街區整合的公共休憩空間,並引導商圈與店家建立設計思維與經營能力,打造兼具深度與旅遊魅力的地方商圈新風貌。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位於高雄旗山商圈的老饕店家「101包子」,透過計畫輔導,統一品牌視覺,量身打造店面展示空間與服務動線。(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新北平溪商圈|祈願文化再詮釋,推動慢遊散策路線

以天燈聞名的平溪,透過符號重塑商圈品牌識別,於平溪火車站一帶起梳理老街立面、掛起寫著「平溪」商圈識別的燈籠,展現地方特色外也與在地商圈共同調整旅遊定位。現地採集的植物——大菁,是製作藍染的原料,設計團隊將藍染應用於商圈的公共空間傢俱設計,透過微型策展、工作坊策劃,期待未來透過共同維護街道的藍染家具凝聚社區意識,融入地方美學的同時,也讓平溪的藍染文化能被延續。希望帶給商圈的發展不只是原有祈願文化的延伸,更多是在地特色的挖掘,並推動平溪獨有的深度小旅行。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新北平溪商圈將祈願文化轉譯設計語彙,老街入口成為商圈品牌新門面。(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現地採集在地藍染原料應用於街道傢俱設計,增加遊客停留的休憩空間。(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同時,編輯策劃地方刊物《平溪好評》,以「祈願文化 × 慢遊體驗」為主題,串聯自然景觀、人文故事與在地日常,形塑可閱讀的地方風采。未來也期待交棒給地方商圈自行編撰,讓平溪在熟悉的旅遊印象中持續表達新意,為當地觀光開啟山城緩行的新篇章。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平溪好評》地方刊物,串連老街周邊自然景觀與歷史軌跡,增添旅遊體驗層次。(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桃園中原商圈|從品牌到場域,打造學區與商圈共構的生活街景

位於桃園中壢區的中原商圈,以校園與商圈共生為背景,聚焦「商學共融」的設計策略,改造商圈門面的停車場出入口立面,打造兼具動線導引的大面積商圈品牌裝置,強化旅客感受;並整合店家雨遮帆布與設計公共電箱設施色彩,將品牌視覺延伸至街道,使整體街區空間更具可識別性,傳達中原商圈學區共榮、生活共構的當代城市風貌。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桃園中原商圈重塑品牌識別,結合停車場立面作大面積商圈品牌裝置亦為動線導引,強化旅客體驗。(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推動57家達成共識更新雨遮,街區視覺全面升級。(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高雄旗山商圈|建立區域品牌,延伸文化體驗觀光半徑

擁有山城優勢的高雄旗山商圈,這次透過商圈美學設計加值計畫串連起地方政府、商圈協會與設計團隊打造商圈識別,擷取老街在地符號的紅磚與拱門為題材,運用古典建築圓弧線條與沉穩色系,建立視覺導引系統融入街景,呼應旗山深厚的人文底蘊。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停車場入口增設地圖標示,從抵達的第一步開始,望向指標旗尾山,作為認識品牌的起點。(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旗山商圈理事長提到:「要讓觀光客願意前來,需要重視消費者需求。」為延伸旅客於旗山遊憩的停留時間,公共設施運用高雄獨有的大溝頂空間,於街區打造融合了新舊元素的「無人旅客中心」,以旗山老街為起點導覽旅客,不只能探索附近景點,延伸旅遊半徑,也期待帶動更多人潮、提升商圈整體旅遊發展。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高雄旗山商圈以無人旅客中心概念翻轉大溝頂空地,設置景點介紹化為深度體驗的起點。(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彰化小西商圈|賦能組織經營力,創造消費新體驗

彰化小西商圈首年將布業與在地吉祥物「錢鼠」融入設計概念,第二年持續深化改造,於街區增加「金幣」元素,強化商圈入口與走逛點位串聯,營造獨特街區辨識度。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彰化小西商圈街區牆面變身拍照熱點,彩繪成為旅人與商圈品牌互動的介面。(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針對商圈軟體經營與組織賦能部分,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輔導成員創設《小西有囍》商圈刊物,作為地方故事的平台與對外品牌傳播的重要工具。同時策劃主題式消費活動,串聯在地店家推出限定商品,展現創新設計與地方風俗融合的魅力,其中更邀請世界麵包冠軍陳耀訓及精品甜點品牌法朋跨界合作,進一步提升商圈的吸引力與辨識度。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實現商圈刊物自主編輯,成為地方文化記憶與商圈品牌傳播的新平台。(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設計導入商圈店家!更新街區風貌外深入品牌經營

另外,設計導入不僅更新街區風貌,也深入店家空間與品牌經營。在平溪商圈,「平安嚴選」以在地農產與祈福傳統結合,打造具祝福意象的選物品牌;「美玉天燈製作所」延續手工製燈職人工藝,讓天燈文化成為富含儀式感的手作體驗;「六扇門」優化空間動線與商品陳列,營造自在品茗氛圍;「覓石底」整合品牌識別與門面設計,描繪地方特色;「碳場咖啡」保留洗選煤場結構語彙,成為旅人休憩新地標。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菁桐店家輔導:百年建築地標咖啡廳「碳場咖啡」的招牌及店內空間一隅再設計。(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旗山商圈則以設計帶動商家店面改造,「枝仔冰城」以品牌統一視覺、重整動線聚焦冰品形象;「101手工包子」以木質與暖色營造品牌氛圍,梳理顧客動線;「鮮緹香蕉蛋捲」以裂葉造型與亮色設計體現品牌活力;「迷路麋鹿糖藝舖」融合糖藝工法與琥珀色調,呈現甜而不膩的手作質感。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高雄旗山店家輔導:老街指標店家、百年老店「枝仔冰城」整併空間動線,以中島平台強化主視覺、聚焦品牌核心,聚焦商品展示。(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串連地方商圈與日常生活的風景

隨著設計導入商圈,商圈不再只是消費的場所,更是連結人文底蘊、生活與城市精神的公共平台。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與台灣設計研究院將持續攜手,推動「商圈美學設計加值計畫」,期望透過設計與組織賦能,打造更多具品牌識別、觀光體驗與永續經營力的地方典範,讓臺灣商圈能展現自我特色,成為國內外旅客必訪的景點。

資料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