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與家的記憶在都市更新後要如何延續?以往的都市更新多半著重於法律程序、條件交換,缺乏關懷長久居住所形成的人文連結,給人留下冷硬的印象。然而都市更新的重點不應只著眼「價格」,更應重視歷史人文的「價值」,因此在《嘉興街公辦都市更新案》中,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國家住都中心)首度嘗試透過社會設計溝通、田野調查、住戶訪談以及紀錄都更推動歷程,在拆除前梳理社區的共享記憶,將之轉化為影像紀錄、插畫、展覽,與居民共創回憶,並集結成新書《作為城市的海馬迴:打開「家」的記憶,寫嘉興街的地區文化》,探尋過去,保留人與區域交會共生的美好片段,往未來期許,完成這本留給嘉興街穿越時空的「情書」。
新書發表會暨分享講座在7月2日下午2時於松山文創園區不只是圖書館Not Just Library舉辦,邀集三位跨領域的專業工作者:長期研究住宅政策的國家住都中心副執行長柯茂榮,致力推動城市美學的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以及關注城市中跨域服務設計思考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龔書章對談,對推動空間與地方記憶、透過設計溝通改善城市發展、透過記錄延續地方文化的可能性等議題進行交流分享。
柯茂榮分享住都中心如何透過實驗計畫紀錄民眾對社區的情懷,保存集體記憶與城市價值,將社區文化融入都更案。張基義表示,「設計」對於當代城市的發展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社會創新溝通與設計共創永遠是核心關鍵。龔書章則說,都市更新像是一場接力賽,書本的紀錄、情感物件的留存會是重要的媒介,讓未來入住新大樓的人,很快建立起對過往街區的印象,與原來的住戶一起延續居住記憶與地方文化。
本書以「打開」做為核心主軸,由外層層探向內在,從最熟悉的街區日常探入最深層的情感記憶,邀請讀者一起打開街區、打開記憶、打開圍牆,同時打開都更與地方的對話。設計上則將嘉興街常見的步登公寓做為設計靈感,透過堆疊不同尺寸開本,帶來拾階而上的空間氛圍;並暗藏透明頁與折疊頁的特殊裝幀,營造城市探索的驚喜感。帶讀者一窺公辦都更與在地記憶保存之關係,。
都市更新是一次次巨大且漫長的社區變革,《作為城市的海馬迴:打開「家」的記憶,寫嘉興街的地區文化》,不僅記錄了嘉興街的過去與現在,與居民一起欣喜地望向未來;也記錄了國家住都中心的嘗試與努力,在都市更新路途上,創造了新的里程碑。有興趣的民眾,即日起可於各大實體書店通路、網路書店以及獨立書店購買。
《作為城市的海馬迴:打開「家」的記憶,寫嘉興街的地區文化》
出版|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
作者|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
編輯團隊|衍象設計實驗室
責任編輯|劉祥蝶Show.D
視覺設計|tsai_tsai_experiment
出版日期|2023 / 06
➤更多資訊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
官網:https://www.hurc.org.tw/hurc/hpage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hurc0801/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hurctw/
|海馬迴實驗計畫|
官網:https://hippocampus-hurc.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Hippocampus.HURC
YouTube: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Q2tHrKGhdZYBcLYGOeXUMjQVuCGWaW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