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最美山中園林品聆國際音樂家演奏!The One南園人文客棧「秋之音.首席之聲」將登場

The One南園人文客棧「秋之音.首席之聲」

新竹 The One 南園人文客棧將在10月13日至11月12日,舉辦「秋之音.首席之聲」,The One 以當代莊園音樂會為藍圖,邀請多位台灣國際級首席,包括大提琴首席呂超倫、鋼琴首席陳冠宇、豎琴首席解瑄、小提琴首席李宜錦等,攜手薩克斯風演奏家沈子傑等新銳 Young Talents 為策展主軸,帶領旅人在自然美景中,浸淫於令人陶醉的樂聲裡。

batch_「The One南園」內山水綠意盎然
The One南園。(圖片提供:The One)

batch_TheOne新聞照片_南園亭台樓閣美景
南園亭台樓閣美景。(圖片提供:The One)

這次以「遇見下一個首席」的概念, The One邀請到國際級首席音樂家與臺灣新銳音樂家們攜手演出,讓不同世代的音樂家交流、對話,激盪頂尖音樂間的不凡火花。在首席音樂家們的帶領下,新銳音樂家們以成為「下一個首席」為期許站上舞臺,The One南園執行長劉邦初分享:「生活,有如許多日常小事所構建而成的一場旅行,相遇的人事物,往往比目的地更為重要。」

collage
今年春天The One南園曾與灣聲樂團舉辦「春之聲.逍遙音樂節」,這次「秋之音.首席之聲」陣容則包括大提琴首席呂超倫,及薩克斯風演奏家沈子傑。(圖片提供:The One)

於是,從宅院池畔沙龍開始,無論是在蘭苑情懷咖啡館或水風軒茶體驗,經由人文管家園林導覽散策,再開啟國宴廳莊園音樂會上半場,中場休息——邂逅九重山的戶外微醺後,再進入音樂會下半場,並於黃昏埕中雅敘,The One相信每一場旅行,都投射出生活的態度與方式,不應走馬看花,而是有如進入歇心之境,在飲食和樂曲中,與身邊的旅伴相視而笑,沉浸於當下的美好。

batch_南園房間_200811_8
The One南園房景。(圖片提供:The One)

batch_南園房間_200811_1
The One南園房景。(圖片提供:The One)

款待中歇心,營造不用正襟危坐的音樂廳氛圍

為豐富這趟音樂盛宴,將在音樂會開始前、中、後三個時段,以品茗、佳餚、地酒、茶點等不同款待方式,讓您在華人世界最美山中園林自在欣賞音樂之餘,品嘗特色佳餚,盡享歇心時光,有別於傳統音樂會,特別在上下半場的音樂會中,安排了一個長達50分鐘的中場休息,享用管家準備的輕食小點與微醺酒品,與身旁的知音友人身處27公頃的無邊綠意中,邊遠眺九重山,邊回味上半場的音樂悸動,沈浸於這場難得的莊園音樂會,享受音樂與大自然連結的自然美好。

batch_園林區亭臺樓閣13
The One南園園林區亭臺樓閣。(圖片提供:The One)

batch_園林區亭臺樓閣22
The One南園園林區亭臺樓閣。(圖片提供:The One)

宅院池畔沙龍 視覺與味覺的雙重享受

踏入水風軒,品一杯經自然農法「照起工」種出的包種茶,發酵後咖啡因充分轉換,享受清揚茶香無負擔,淡雅溫潤香氣,彷彿被大自然溫柔包裹,不禁令人淡淡回味。來到蘭苑,當熱水澆下濾杯,萃出馥郁咖啡香,入口的芬馥與喉韻,從舌尖往鼻腔漫溢。The One 共好職人芒果咖啡期盼將咖啡這帖良藥種在人們心田、療癒人心。亦可漫步至蘭苑外,望眼看去窗外園林景緻與綠意,搭配手中的咖啡與小點,品味每一口大地孕育的珍饈。

batch_The One_臨畔品茗水風軒2
水風軒臨畔品茗。(圖片提供:The One)

「錦玉」改良京都經典甜點錦玉羹的做法,天使珍珠採用台灣在地水果、茶葉,為在地食材重新創價,探索不同的可能性,以純手工用心製作,清脆爽口,口感十足,享一份溫暖。透明的晶凍在光源下閃爍著食材原本的鮮豔光彩,將美好時光暫停。而與和生御品聯名之南園特有「窗花綠豆黃」,藉「豐收」寓意,品獨家推出之東方韻味。精選去殼金黃色綠豆仁,享香醇濃郁的豆香與奶香,入口即化的綿密。 冰鎮食用享受細緻、佐與茗茶感受清香,保留淡淡醇香不膩口。

batch_The One_臨畔品茗水風軒
水風軒臨畔品茗。(圖片提供:The One)

「The One限量款桶陳地瓜酒」,以雲林水林臺農57號黃皮黃肉的地瓜作為原料,堅持自然環境釀造發酵,不加任何一滴水,以桐蒸餾器直火蒸餾,於橡木桶熟成15個月。經多年的淬煉,閃爍著深琥珀色,散發淡淡木質煙燻風味、辛香料及梅子香氣。於2022起更是連年獲得國際烈酒大賽,是一款走過台灣農業歷史情懷,專屬於在地風土的精釀地酒;「紅烏龍梅酒氣泡飲」使用經發酵的手摘臺東鸞山青梅壓榕果泥,與台東「鹿嵿記茶莊」高品質茶葉冷泡紅烏龍茶製作,獨特「兩階段浸泡」使茶香堆疊而不顯苦澀。為了更突顯茶香,將甜度調整八分甜,入口梅香撲鼻,回韻茶香留舌。

collage2
蘭苑手沖咖啡(左)、The One限量款桶陳地瓜酒(右)。(攝影師:Ean)

「鹽口野草沙士」,是以洛神、檸檬、馬告葉等等食材熬製的野草糖漿加入氣泡水調製;杯緣,再塗上一圈來自台南、台灣最老瓦盤鹽田的成功鹽作為鹽口,即夾帶著屬於大人的味道的馥郁草本香氣,又完美復刻了記憶中熟悉懷舊的鹽沙士氣味。另外, 深獲顧客喜愛的「自然甜蔬果蛋糕」則擷取大地,從內餡到裝飾,皆以當季食材製作,少油、低糖、無負擔,將自然甜幸福呈現,讓味覺與心靈一同沉浸在四季的美好。

batch_TheOne新聞照片_TheOne自然甜蔬果蛋糕_紅龍果蔬果蛋糕
TheOne自然甜蔬果蛋糕——紅龍果蔬果蛋糕。(圖片提供:The One)



青藍知音的世代對話

 10月13日 〔鋼琴首席:陳冠宇、鋼琴演奏家:劉裕琳〕

橫跨古典與流行樂的鋼琴王子陳冠宇,是當今臺灣最活躍鋼琴家之一,旅美留學期間,獲得多項國際獎項,在樂評家之間獲得極高評價。本次與學生劉裕琳一起四手聯彈,讓琴音在兩位師生的指尖溫柔地流瀉出來,讓樂音繚繞於國宴廳。

 10月14日 〔豎琴首席:解瑄、豎琴演奏家:杜珝寧〕

由亞洲知名豎琴演奏家解瑄,帶領得意門生杜珝寧,用雙豎琴對音樂致敬。年僅十三歲的杜珝寧從七歲開始向解瑄學習豎琴,並在八歲時於國際賽事拔得頭籌,至今仍連年在國內外橫掃大獎。豎琴典雅柔美的琴音,加上師生間真摯的情感,將會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獨一無二的豎琴演奏。

 10月15日 〔小提琴首席:李宜錦、古典吉他演奏家:蘇孟風〕

兼具細膩及強烈感染力風格的小提琴演奏家李宜錦,與古典吉他音樂家蘇孟風,兩種弦樂器在指法流轉間,自然地流露在每一個音符,散發出溫暖的氣質,在天為幕,地為席的自然環境中,找到相互呼應的共鳴感。

 11月11日 〔首席小號手:魏廣皓 、鋼琴演奏家:許聰義 、低音提琴演奏家:胡峻銓〕

沉浸式爵士小號魏廣皓為臺灣第一位取得爵士小號演奏碩士之小號演奏家與鋼琴家許聰義、低音提琴家胡峻銓在鍵盤、彈弦、銅管樂器上做出音色與弦律做出許多有趣的搭配,透過獨特的詮釋,找到自己與音樂之間的悸動。

 11月12日 〔大提琴首席:呂超倫 、薩克斯風演奏家:沈子傑、鋼琴演奏家:鄭仁萱〕

被紐約樂評季刊和具權威性的弦樂雜誌讚賞為「極為優秀」的大提琴家呂超倫、薩克斯風音樂家沈子傑、鋼琴家鄭仁萱在三種不同調性的樂器間,融合又創新的演出,曲目包含從古典到民謠類,找到演出各種可能性,也藉由音樂找回人與人之間的溫暖。

batch_建築剪影01
園林建築剪影。(圖片提供:The One)

線上預約

行旅管家專線: (02)2562-1777 


資料提供|The One南園人文客棧

※飲酒過量有礙身體健康,未成年請勿飲酒,喝酒勿開車 ※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新北市美術館正式開幕!4檔開館展覽同步登場,打造連結世界與在地的藝術平台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推出4檔開館展覽,打造連結世界與在地的藝術平台

坐落鶯歌的新北市美術館(簡稱新美館),於今(2025)年4月25日正式開館,並推出4檔開館展覽,包括「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基進城市」國際主題策畫展、「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新美館年度委製計畫,以及「再自然不過的事」親子互動展,展現新美館作為「全民美術館」的核心理念。

坐落鶯歌的新北市美術館(簡稱新美館),於今(2025)年4月25日正式開館。(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濱田英明)
坐落鶯歌的新北市美術館(簡稱新美館),於今(2025)年4月25日正式開館。(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濱田英明)

新美館4檔開館展覽一次看

「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開啟歷史與當代的對話

以跨領域合作為核心策略,連結國內外藝術家與文化機構,打造從新北出發、通往世界的文化交流節點。「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彙整新北藝術脈絡與典藏成果,由策展人白適銘及共同策展人鄒婷,一同開啟歷史與當代的交會對話,體現文化保存、藝術研究與知識共享的公共價值,藉由展覽開啟跨領域、跨文化、跨時代的所見,回溯新北市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文化脈絡與城市共同體的生成過程。透過對現代至當代美術史發展樣態的多重採樣,梳理城市化經驗中的細節,探索人事物如何在時空交織中產生撞擊與映照,進而形塑生活記憶、地理經驗與社會圖景。

「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3B展間(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王世邦)
「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3B展間(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王世邦)
「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 藝術家陳順築〈水相〉(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王世邦)
「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 藝術家陳順築〈水相〉(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王世邦)

「基進城市」:集結25組國內外藝術家的創作

透過策展行動回應城市議題,重塑城市風景與集體記憶。「基進城市」國際主題策畫展匯聚25組國內外藝術家的創作,由策展人謝豐嶸、鄭慧華從全球南方的視角下回看城市的流動性與多元性。新北市位處臺北盆地邊緣,又與首都共同形成大臺北地區,在都市現代化進程中的反應出產業興衰、勞動遷徙、經濟貿易景觀及都市空間政治,藉此回應作為城市首座現當代美術館,它如何突破位置/空間的設定,轉化成為更具開放性的創意生成場域的多重可能,開展全新的網絡關係,藉此帶動新北市的再造與轉型。

新美館 5F光盒子 Lumi Lounge(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新美館 5F光盒子 Lumi Lounge(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再自然不過的事」:以親子觀眾為目標族群

建立涵蓋全年齡層的展覽及推廣計畫,讓全民在美術館中學習、參與、創作。此次「再自然不過的事」在新美館的「探索基地」及「新美聚所」兩個為全民參與而設的共同學習空間展出,首展以親子觀眾為此次目標族群,打造通透無隔間的大型空間藝術裝置,並以自然地貌與人造環境的更迭為發想概念,呼應園區豐富的生態環境,同時邀請民眾加入集體共創的行列,透過藝術的參與,加深我們與自然生態和所處環境的連結。另外,新美聚所未來也將發展駐館計畫,透過邀請及申請制度,持續探索場域並開展更多元的對話空間。

「再自然不過的事」藝術家辛綺展間(圖片提供:新美館)
「再自然不過的事」藝術家辛綺展間(圖片提供:新美館)
新美館館內空間(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新美館館內空間(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建構虛實之間的生命景觀

結合智慧科技與永續理念,推進數位展覽、智慧導覽與綠色建築策略,打造面向未來的文化場域。本次「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為藝術團體新店男孩第五號作品,承早期舊作為基礎,與年輕藝術團體XTRUX合作,運用演算法,結合遊戲引擎、沉浸式投影與傳統媒材,構建出介於虛實間的生命景觀。

「新店男孩:Don_t Worry, Baby」展間(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王世邦)
「新店男孩:Don_t Worry, Baby」展間(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王世邦)
美術館大廳(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美術館大廳(圖片提供:新美館,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新北市美術館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館前路 300 號

開館時間:

週一|休館
週二|10:00 – 17:30
週三|10:00 – 17:30
週四|10:00 – 17:30
週五|10:00 – 17:30
週六|10:00 – 18:00
週日|10:00 – 18:00

更多資訊可至官網查詢

票價資訊
⭔ 全票
|票價|新臺幣 100元
|適用對象|一般觀眾

⭔ 團體票
|票價|新臺幣 75元
|適用對象|20人以上團體

⭔ 優待票
|票價|新臺幣 50元
|適用對象|大專院校以上學生、65歲(含)以上長者、持志工榮譽卡之志工

⭔ 免票
|適用對象|高中職學生、16歲(含)以下學童、身心障礙者及陪同者乙名、低收入戶、導遊、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CAM 會員、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 會員

⭓ 新北市民
平日免票入場,週末及國定例假日享優待票

資料提供|新美館、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走進「桃園AI進行市」,感受科技如何驅動城市發展,實踐理想生活提案

近年來,AI早已從科幻電影中的情節,晉升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當人工智慧遇上城市治理,又能為都市生活創造出哪些嶄新可能?關於這個問題,今年「2025年智慧城市展」中,桃園主題館「桃園AI進行市」可說是給出了一個啟發人心的答案,讓人看見AI不只是冰冷的工程運算,而是能回應人類生活需求的智慧解方;當城市開始善用AI的力量,更能以超乎想像的方式,朝理想生活穩步邁進。

以AI助攻執法,創造更平安的日常

作為少數持續人口成長的城市,桃園市因產業發達、人口快速湧入,長期面臨環境治理、交通壅塞與氣候變遷等課題。為此,市府積極結合AI與IoT技術,巧妙回應城市需求。「桃園AI進行市」也以此為核心,在「城市治理 AI解方展區」裡,透過細緻巧妙的互動設計與光雕投影,帶領觀展者沉浸式地體驗這座城市如何以科技直面時代挑戰。

「桃園AI進行市」

於是,當觀眾緩步走進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行人安全」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車速偵測提醒系統」與「行人穿越警示系統」。前者在易肇事路段即時監控車速,以「笑臉」鼓勵駕駛依速行駛,「哭臉」提醒減速,溫暖守護每次通行;後者則在行人走近等待區或穿越道時,主動提醒駕駛放慢車速,創造更友善的人行環境。這些科技的細膩之處,無聲地守護著市民每日的出入平安。

「桃園AI進行市」
「桃園AI進行市」

提醒與警示之外,桃園更進一步透過AI自動辨識行人與車輛相對位置,記錄未禮讓行人車輛的違規影像,並以此作為科技執法依據;同時,全台首創的「AI巡防系統」也被裝設於警用機車上,藉此自動辨識車牌,一旦發現疑似失竊或可疑車輛時,便能立即警示、通報,即時攔截犯罪,成為「城市治理」的神隊友!

以科技力守護環境,讓污染無所遁形

接著,當觀眾走進「環境保護」展區時,則將一步步看見桃園如何以科技解決長久以來的環境問題。像是針對改裝車輛噪音擾民,桃園導入聲音照相科技,全天候監測車輛噪音,並與警方聯手,形成有力的執法網絡。

「桃園AI進行市」
「桃園AI進行市」

而在面對亂丟垃圾、道路污染及空污等難題時,桃園市則透過AI技術在垃圾熱區裝設動態攝影機;以AI辨識路面污染並搭配車輛計數追蹤,檢核工地車輛是否確實經過洗車台;結合AI視覺辨識與空氣品質感測器,透過「智慧灑水管理系統」全天候偵測揚塵,讓空污問題無所遁形。值得一提的是,智慧灑水管理系統已率先應用於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工程,為大型公共建設創造更永續的誕生前提。

從教育到藝術,看見AI如何激發無限創意

當然,AI的力量也遠遠不止於改善交通與環境,更能點亮教育與文化想像。舉例而言,桃園市教育局便積極鼓勵各級學校將AI融入課程,透過AI將平面照片轉化為3D立體模型,讓抽象的知識轉為可視化的啟發;或是鼓勵學生運用生成式AI技術,自由創作圖像、音樂,激盪出屬於未來的創意火花。

「桃園AI進行市」

另一方面,AI與人文的跨界也在「TAxT 桃園科技藝術節」中畢現淋漓。當觀眾走在展區時,將可看見TAxT 桃園科技藝術節如何透過人工智慧、沉浸式互動與跨界創作,打造令人屏息的視覺與聽覺盛宴。讓藝術不只是觀賞,科技也不只是工具,而能在交織共融下,迸發出更多觸動人心的靈光。

「桃園AI進行市」

透過一場場互動體驗,「城市治理 AI解方展區」讓人感受到,桃園如何以科技為引擎,驅動城市往理想未來更邁進。讓美好的日常不只是種想望,更能在科技同行下,成為可實現的理想生活提案。

桃園市政府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