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NEWS
-
藝術創作2016/03/14
ARTIST'S BRAIN《粉樂町》的十屆光景
《粉樂町》從 2001 年啟動至今共舉行了十屆,在 2015年畫下句點。從香港到澳洲伯斯再回到台灣,《粉樂町》也從展覽成為人所皆知的藝術品牌,每到盛夏時光帶領著無數觀眾在台北城市間漫遊。
-
生活2016/03/14
上班像逛書店,用閱讀打開視野:圖書館辦公室──喬大地產
台北市北投區文林北路上,推開一扇氣派挑高木質大門,內部裝潢充滿柔和的色彩與線條,走入一樓門口的右側,有一座蜿蜒至地下一樓的圓形階梯,順著樓梯邊而建的弧形水幕簾,同樣貫穿上下兩樓空間,風格典雅。
-
生活2016/03/14
讓工作與玩樂和諧共存-─有故事的辦公室
保守計算,一天工作8小時、一週上班5天、一年52週,勞基法規定工作滿25年得申請退休,上班族的一生至少有5萬2000小時在工作。比喻辦公室是第二個家,不算誇張。
-
藝術家2016/03/14
阿比查邦出走《華麗之墓》泰國拍片成絕響
泰國導演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新片《華麗之墓》於3月4日在美國紐約上映。由於電影暗喻了對泰國獨裁政府的不滿,為避免引發不必要的紛爭,決定不在泰國上映。
-
-
旅行2016/03/14
尋找,在旅行途中:盡情沉浸在墨爾本的White Night Festival吧!
白夜節起源於法國巴黎,創立的初衷是象徵一連串對於藝術和文化的慶典。隨後,有愈來愈多,橫跨全球的城市響應,用各自獨特的風格包裝和辦理這個盛大的舞台。
-
-
藝術創作2016/03/14
向《紐約客》致敬,《The Tokyoiter東京客》畫出東京城市特色!
《The New Yorker》這份刊物的重要性,不只在於其內容的廣泛極深遠,更在於它代表著紐約這個城市的鮮明特色,如此具有辨識度的刊物,也引起了效仿。近來,東京的設計師也以此為設計概念,發起了一個「The Tokyoiter」《東京客》的封面設計計畫,仿照《The New Yorker》,邀請不同居住於東京的插畫家、藝術家畫出他們眼中的東京。
-
生活2016/03/14
10歲小孩4天蓋出一座村莊?!荷蘭Timmerdorp營隊挑戰孩童創意極限!
這個名為Timmerdorp 的營隊,以10-15歲的小朋友為主,營隊主要帶著孩子們從設計、規劃到製作,靠著他們自己去建造一個「村莊」。家長們不可以入內幫忙,營隊裡的大人們也僅協助處理較為危險的工作,例如使用電鋸、處理建材等,其餘一切的工作小朋友都要靠自己完成。
-
藝術創作2016/03/13
【影片】浪漫花海+視覺藝術!teamLab 替你打造夢幻婚禮!
teamLab 在台灣最為人熟知的作品,便是與橙果設計打造的「生聲不息」。位於南港中國信託金融園區大廳的互動藝術裝置,以電腦程式即時模擬自然的隨機變化,演繹畫面,將台灣的自然生態生動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