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有5,607篇文章
-
藝術2014/07/22
歷史與現代完美的衝突與揉合
受過正統學院訓練的蔡志松,培養出對希臘、羅馬等古代藝術的興趣與嫻熟技法,在創作中也不免俗地碰觸歷史傳統與古今中外美學、文化與人性的議題。他的作品寓言以現代人的語彙撰寫,超越了傳統的具象手法,深刻表達時代的更迭與當代生活,令觀眾輕易與自身經驗連結,產生「Déjà vu」(似曾相識)之感。
-
-
設計2014/07/22
The Mansion de Mode 風尚宅邸
CLUB DESIGNER居住在大安路超過26年了。稱作是創辦人高秋鴻及創意總監陳怡第二個家一點也不為過,從偷穿媽媽高跟鞋的小娃兒成長為頂尖潮流人物,這個就像夢想娃娃屋的家,實現女孩對時尚的嚮往。空間無性而人是活的,家隨著居住者型態和使用機能變化,經過一年半擘畫、半年整裝,CLUB DESIGNER的風尚宅邸終於開門迎賓。新樣貌從顏色識別開始,一貫黯黑基調加入經典夥伴─純白。白色結晶化玻璃調和黑色鐵件噴砂長窗,結構建築外廓。作為品牌ICON,全新黑白圖騰鑰匙孔開啟通往更為寬闊的時尚世界。
-
藝術2014/07/22
亞洲藝術市場的前線觀察 專訪巴塞爾藝術展亞洲總監Magnus Renfrew
第二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in Hong Kong)將於5月中正式舉行,做為國際藝術交流平台的第一品牌,此次共有來自39個國家及地區、245間頂級藝廊一同參與。La Vie此次專訪巴塞爾藝術展亞洲總監Magnus Renfrew,與我們分享他對於亞洲藝術市場及發展的深入觀察。
-
時尚2014/07/21
從卡車到帆布包 F R E I T A G
品牌名稱「FREITAG」英文發音近似「Friday」,在德語中也正是「星期五」的意思。蘇黎世的平面設計師兄弟MarkusFreitag和Daniel Freitag以他們的姓氏,重新定義「FREITAG」成為蘇黎世著名的環保帆布包品牌。靈感時常捕捉於日常生活,抑或是生活中的非必然美好,FREITAG的一切源自於1993年某天,兩兄弟一如尋常地騎著自行車奔馳在街頭,陰鬱帶雨的天氣,讓兄弟倆在公寓樓下鎖車時望著被雨水淋濕的背包,打從心底的希望有個防水耐用的包款,恰巧一輛大卡車急駛而過,除了濺起的水花外,鮮豔的防水布(Tarpaulin)抓住了他們的目光。「嘿,為什麼不試試卡車防水帆布呢?」兩人相視後,腦海中立刻浮現廢棄物回收場成疊的卡車帆布。
-
-
藝術2014/07/21
以行走演繹生命 慢,是最深刻的反叛 台北藝術節─《玄奘》
繼維也納藝術節、布魯塞爾藝術節之後,國際知名台灣導演蔡明亮將其劇場作品《玄奘》帶回至台北藝術節進行亞洲首演。La Vie特別邀請導演蔡明亮及藝術家高俊宏分享對於這齣戲的想法,並推薦3齣台北藝術節精彩劇作,漫漫夏夜,就讓劇場點亮我們的天空!
-
生活2014/07/18
World Exchange 我沒有粉絲,只有朋友
我不認為我是一個名人,所以將讀者稱為「粉絲」,我認為是對於讀者的一種污辱,就像一個好醫生,如果把病人稱為「粉絲」,也未免太不禮貌,所以我從來沒有考慮要在臉書成立自己的粉絲團。但臉書如果以個人帳號的名義,就有五千人上限的規定,幾番思索之後,我決定還是成立個人專頁,臉書上五千個有互動的朋友,就是我的五千位讀者,超過五千就刪,因為超過這個數字就超出我能夠互動的範圍,雖然可惜也只好如此,就像一個醫生絕對不會希望自己的診所突然來五千個病人,我也絕對不認為我的動態有一百萬個人按讚是件好事。
-
藝術2014/04/15
《2014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藝出慈悲」義賣活動
由台北新藝術博覽會特別企劃的「藝出慈悲‧百大名人」慈善義賣活動,今年已邁入第四屆,廣邀社會賢達關懷弱勢,涵蓋政商、演藝、時尚生活及藝文界的名人均不落人後踴躍參與,在畫布上揮灑創意,吸引民眾收藏,共同將溫暖送給需要的朋友。
-
美食2014/02/27
La Vie講座:京盛宇教你品茶.泡茶.懂茶
京盛宇的創辦人 林昱丞,要用台灣茶結合新世代打造的飲茶文化,教你如何鑒別與品茶。由達人教你如何用隨身可得的茶具、杯子,在家與辦公室就能沖泡出好茶,增添生活情趣,提升美學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