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洛區、伊格言、溫德斯 金馬影展再添名導加持

金馬影展已陸續公佈大師、新銳、明星、同志、午夜等單元片單,華麗的程度教人以為已經精銳盡出,結果今天再出強棒,影迷驚呼連連。因為享譽全球的大導演肯洛區、溫德斯、伊格言、佛森歐茲派特、尚皮耶亞莫斯、丹尼斯阿坎德、麥可溫特波頓、阿貝爾費拉拉、河瀨直美、金基德等人的新片,皆會在金馬放映。就連本屆威尼斯影展開幕片《鳥人》以及金獎影后瑞絲薇斯朋有意問鼎明年奧斯卡的《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也及時加入閃亮片單。

 

在影壇具備崇高地位、素有「英國電影良心」之稱的大師肯洛區(Ken Loach),新作《自由之丘》(Jimmy’ s Hall)走起復古風,描述1920年代愛爾蘭民間領袖吉米葛拉爾頓創造了一個讓大家可以唱歌跳舞、學習手藝、發表言論,既像舞廳又像讀書會的空間,卻引發國家、教會、警察的緊張與壓制,「藉古喻今」的用意發人深省。但幽靜的鄉村景色、輕快的音樂,又讓這部激勵人心的作品,也有幽默、浪漫的時刻,絲毫不僵硬。

 

曾經蒞臨金馬影展、還為自己取了個小名「一個人」的加拿大名導伊格言(Atom Egoyan),首度與當紅男星萊恩雷諾斯(Ryan Reynolds)合作驚悚電影《雪地迷蹤》(The Captive),藉由一名愛女遭到綁架的父親,多年鍥而不捨的追查,發現背後複雜的謎團。萊恩雷諾斯為戲留起落腮鬍,充滿說服力地詮釋出一個父親的堅強與哀傷,令人刮目相看。

 

德國名導溫德斯(Wim Wenders)不只劇情片出眾,紀錄片也拿手,繼《尋找小津》、《樂士浮生錄》、《碧娜鮑許》後,再推出精彩的藝術家紀錄片《薩爾加多的凝視》(The Salt of the Earth),對象是巴西攝影師薩爾加多(Sebastião Salgado),並與薩爾加多之子朱利安諾(Juliano Ribeiro Salgado)共同執導。影片格局非凡,從傳奇藝術家的人生與理念,延展為舉世與永恆的關注,出乎意料地動人。坎城首映後獲得全場起立致敬,並拿下「一種注目」單元的特別獎。

 

曾以《愛情流彈》、《亮演人生》在金馬奇幻影展大獲得好評的義大利同志導演佛森歐茲派特(Ferzan Ozpetek),這次帶來入圍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導演、女主角等11個獎項的新作《愛情初邂逅》(Fasten Your Seatbelt),以快轉又回帶的魔幻敘事,描繪性格迥異的戀人在成了相看兩厭的夫妻後,回首當初相愛的瞬間,試圖找尋幸福的可能。陽光與海水交織的南義風情,巧妙地將苦澀後的愛情滋味化為甘甜,從初戀情侶到老夫老妻都會被打動。

 

《聽我,看我,告訴我》(Marie’ s Story)是法國影后伊莎貝拉卡蕾(Isabelle Carré)繼《愛情的完美配方》再度和導演尚皮耶亞莫斯(Jean-Pierre Améris)合作的新片,取材真實故事,描述充滿愛心的修女與被視為野蠻的聾啞女孩,一起走出寂靜與黑暗的故事。真實感人的情節與演員生動的演出,在盧卡諾影展著名的8000人廣場露天放映後,歡聲雷動,一舉獲得綜藝雜誌邀請專業人士評選的「廣場大獎」,該獎是要肯定在藝術表現與商業潛力上兼具的好電影。

 

以《火線交錯》獲得坎城最佳導演的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新作《鳥人》(Birdman)講述一名曾經扮演超級英雄而走紅的過氣演員,如今深陷昔日光環的壓力與搞不定的親子問題;而百老匯的最新演出,將是他找回往日榮耀的唯一機會。本片是今年威尼斯影展的開幕片,由曾經飾演「蝙蝠俠」廣為人知的米高基頓(Michael Keaton)詮釋男主角,相似的背景令角色更加寫實,與艾瑪史東(Emma Stone)和愛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的精彩對戲,更激盪出驚喜火花。

 

加拿大導演尚馬克瓦利(Jean-Marc Vallee)不僅以《愛瘋狂》、《花神咖啡館》風靡台灣影迷,前作《藥命俱樂部》更一舉將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推上奧斯卡影帝寶座。新作《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Wild)與奧斯卡影后瑞絲薇斯朋(Reese Witherspoon)合作,把美國知名女作家雪兒史翠德(Cheryl Strayed)徒步行走1000英里荒蕪高山步道的真實故事搬上銀幕,瑞絲薇斯朋細膩詮釋女主角充滿哀痛陰霾、渴望解脫的內心世界,精湛動人的表現,被外界看好有機會角逐明年奧斯卡影后寶座,奪下第二座小金人。

 

《鳥人》、《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都剛在威尼斯、多倫多曝光,目標明年奧斯卡的強片。同樣在多倫多面世的還有曾以《野蠻的入侵》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加拿大名導丹尼斯阿坎德(Denys Arcand)睽違七年的新作《誘惑與背叛》(An Eye For Beauty),他這次改拍愛情題材,描述才華洋溢的魁北克建築師,糾纏在魁北克妻子和多倫多愛人之間的三角愛戀。導演大膽地藉由語言、文化和景觀的轉換,讓看似簡單情愛的三角關係,實則蘊含了可作聯想深層意義。

 

影展常勝軍英國導演麥可溫特波頓(Michael Winterbottom),新作《天使謀殺疑雲》(The Face Of An Angel)改編2007年英國女留學生慘死異鄉、震驚歐美的「天使美女謀殺案」。德國影壇一哥丹尼爾布爾(Daniel Brühl)將和《決戰異世界》的凱特貝琴薩(Kate Beckinsale)一同深入追查案情疑點,曾在《安娜‧卡列尼娜》小試身手的超模卡拉迪樂芬妮(Cara Delevingne)在片中和丹尼爾布爾也有精彩互動,三個俊男美女激盪出不少火花。

 

美國獨立電影界最具爭議的導演阿貝爾費拉拉(Abel Ferrara)又出奇招,改編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席卡恩性侵疑雲的《紐約性愛大亨》(Welcome to New York),已被本尊揚言提告,他卻無懼照樣指出政經世界的荒誕與敗德。法國超級影帝傑哈德巴狄厄(Gérard Depardieu)不計尺度、大膽詮釋政客的荒淫醜態,而同樣都與新浪潮大師楚浮合作過的經典女星賈桂琳貝西(Jacqueline Bisset)則飾演他的妻子,兩位在片中均有驚人演出。

在坎城影展得過金攝影獎、評審團特別獎的日本女導演河瀨直美,第五度入選坎城的新作《第二扇窗》(Still the Water),以兩位少男少女發現一具浮屍揭開序幕,展開彼此終將面對的生命課題。導演以不凡的場面調度,讓自然環境與角色契合無間,在恬淡清靜中,探究生死哲學,使影片成為難得一見的天人神作。

 

橫掃國際三大影展的韓國鬼才金基德,繼《聖殤》贏得最佳影片金獅獎、《莫比烏斯》在爭議聲中完成首映,新作《一對一》(One On One)又獲影展禮遇,獲邀為平行單元「威尼斯日」的開幕片。影片透過一名高中少女的慘死,帶出平民百姓決定與腐敗政府抗鬥的故事,不僅觸及正義、暴力和群體意識,並大膽探討民主精神的滅亡可能,尺度與震撼力再度引起國際影壇熱議。

 

金馬51在台北。影展將於11月6日揭幕,金馬獎頒獎典禮11月22日於國父紀念館舉辦。

 

 

2014台北金馬影展
金馬國際影展11/06-11/27
金馬電影學院10/24-11/22
金馬創投會議11/18-11/20
金馬獎頒獎典禮11/22

 


資料圖片提供/台北金馬影展

Gucci x 橫尾忠則3站式合作計畫:《向自己的旅程》個展在東京,豊島、大阪同步重現1970大阪世博「未完成」鷹架

Gucci x 橫尾忠則3站式合作計畫:《向自己的旅程》個展在東京,豊島、大阪同步重現1970大阪世博「未完成」鷹架

Gucci與日本當代藝術家橫尾忠則攜手呈現《橫尾忠則 未完成的自畫像 - 向自己的旅程》個展,即日起至2025年8月24日在Gucci銀座藝廊登場;另一頭則對應2025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展期登陸豐島,輔以全新藝術牆面,重現同樣出自橫尾忠則之手、1970大阪世博曾引發話題的鮮紅鷹架裝置。本篇帶你從東京前進瀨戶內,最後繞向大阪,3地聯動綜覽橫尾忠則的創作世界。

第一站:東京 / Gucci銀座藝廊

2025年,Gucci以「透過創造力與社群共創」為旨,在日本展開多面向的藝術計畫;其中一大重點項目便是與日本代表性藝術家橫尾忠則(Yokoo Tadanori)的合作展覽。品牌與橫尾忠則的連結最早可追溯至2020年澀谷宮下公園(Miyashita Park)Gucci專門店開幕所舉辦的櫥窗裝飾企劃。

Gucci與橫尾忠則的合作始於2020年的櫥窗裝飾企劃。(圖片提供:Gucci)
Gucci與橫尾忠則的合作始於2020年的櫥窗裝飾企劃。(圖片提供:Gucci)

承當時的創作動能,今年雙方將合作延伸發展為橫尾忠則的東京個展《橫尾忠則 未完成的自畫像 - 向自己的旅程(未完の自画像 - 私への旅)》,選址Gucci銀座藝廊(Gucci Ginza Gallery),即日起至8月24日開放大眾免費參觀。「未完(成)」作為該展題名,正反映出這位當代藝術家一貫秉持的美學:比起完成的那一瞬間,藝術創造力更寄存於未完成狀態裡。

2025年雙方於展覽項目中再次攜手。(圖片提供:Gucci)
2025年雙方於展覽項目中再次攜手。(圖片提供:Gucci)
《橫尾忠則 未完成的自畫像 - 向自己的旅程》主視覺。(圖片提供:Gucci)
《橫尾忠則 未完成的自畫像 - 向自己的旅程》主視覺。(圖片提供:Gucci)

生涯自1960年代至今走過60年歷程,橫尾忠則在變化無窮的風格與包羅萬象的選題下產出眾多作品,卻從未止步於任何一種完成形式,而是不斷往復於改換和挑戰之中。這樣的創作狀態與Gucci一再進化的品牌理念亦有所扣合。

而恰如其名,此次展覽以「未完(成)的旅程」為核心主題,持續在其不安於既定狀態、在在探尋新一種表現可能的藝術旅程裡馳騁。由美術評論家南雄介策展,聚焦呈現橫尾忠則畫作中令人憶及「旅程」的約莫30件作品,包括首次公開的自畫像與家族肖像等6件最新作品。更於Gucci銀座藝廊室內挑高區域及特別為本展開放的屋頂空間,重現橫尾忠則曾於1970大阪世博引發巨大話題、具體化「未完成」意象的鮮紅鷹架裝置。

與此同時,世田谷美術館日前亦剛結束橫尾忠則另一個展《橫尾忠則 連作畫之河(連画の河)》,供觀者在東京都內感受橫尾創作的各樣面貌。

作為展覽一部分,Gucci銀座藝廊天井重現1970大阪世博「未完成」鷹架裝置。(圖片提供:Gucci)
作為展覽一部分,Gucci銀座藝廊天井重現1970大阪世博「未完成」鷹架裝置。(圖片提供:Gucci)
(圖片提供:Gucci)
(圖片提供:Gucci)
(圖片提供:Gucci)
(圖片提供:Gucci)
另一座未完成鷹架裝置則設於屋頂空間。*橫尾忠則〈原始宇宙〉2000年(複製品),本展品包含現正展示於豐島橫尾館的畫作〈原始宇宙〉元素。Tadanori Yokoo The Primitive Universe 2000 (Replica) This artwork contains an image of
另一座未完成鷹架裝置則設於屋頂空間。*橫尾忠則〈原始宇宙〉2000年(複製品),本展品包含現正展示於豐島橫尾館的畫作〈原始宇宙〉元素。Tadanori Yokoo The Primitive Universe 2000 (Replica) This artwork contains an image of "The Primitive Universe" exhibited at Teshima Yokoo House.(圖片提供:Gucci)

第二站:瀨戶內豊島

在東京展覽《橫尾忠則 未完成的自畫像 - 向自己的旅程》率先取得成功、尤其呈現於屋頂空間的未完成鷹架裝置帶起強烈視覺反響後,Gucci作為首度擔任2025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官方合作夥伴的時尚品牌,對應藝術祭春季、夏季及秋季展期同步進駐瀨戶內地區,以及現正匯聚全球目光的大阪地區,透過3據點聯動方式進一步深化藝術與時尚的跨界合作。

攜「未完成」精神再啟新章,Gucci與橫尾忠則第二站登陸藝術祭主辦地之一的豐島,於上月22日公開了最新的藝術牆面合作項目。

在此順帶一提,品牌與藝術家雙方過去可說與豐島各有淵源。3年舉行一次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以瀨戶內海群島為舞台、共生於自然的地域文化和歷史為背景,廣邀國內外藝術家帶來豐富作品,Gucci憑其品牌力在本屆首成官方合作夥伴。藝術家則於2013年「豐島橫尾館」(和建築師永山祐子共同創建,由福武財團營運)開館時便與豐島結下不解之緣;該館自當地家浦港區舊民宅翻修改建而來,由橫尾忠則親自操刀整體概念,並結合藝術作品與建築空間打造體驗型展覽場域,現已被以「永久性藝術設施」定位為豐島象徵性地標之一。

未完成鷹架裝置第二站落腳豐島。(圖片提供:Gucci)
未完成鷹架裝置第二站落腳豐島。(圖片提供:Gucci)

全新藝術牆面與東京個展遙相連結,既以更具壓倒性存在感的壯觀規模實現其「未完成」意象,又與時刻變化的豐島風景互為呼應。且仍通過那求新求變的挑戰精神,充分彰顯了橫尾忠則與Gucci的共通靈魂。

全新藝術牆面以更為壯觀的規模實現了鷹架裝置的「未完成」意象。(圖片提供:Gucci)
全新藝術牆面以更為壯觀的規模實現了鷹架裝置的「未完成」意象。(圖片提供:Gucci)
(圖片提供:Gucci)
(圖片提供:Gucci)

第三站:大阪 / Gucci心齋橋大丸百貨店鋪

這架未完成裝置尚會在Gucci大阪心齋橋大丸百貨本店及分店進行第三站展出,品牌亦藉此致力提供時尚與藝術之間開展對話的平台。

展覽《橫尾忠則 未完成的自畫像 - 向自己的旅程》

  • 時間:即日起至2025年8月24日11:00-20:00(最後入場時間19:30)*需注意屋頂空間受天候和時間影響將可能有無法提供觀賞的狀況。
  • 地點:Gucci銀座藝廊|東京都中央區銀座4‑4‑10 Gucci銀座7樓
  • 票價:免費(預約優先制)
  • 預約方式:LINE
  • 了解更多:Gucci銀座藝廊官方網站

裝置《未完成的鷹架》

  • 時間:同步2025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展期,春季展期|已結束;夏季展期|2025年8月1日至31日;秋季展期|2025年10月3日至11月9日
  • 地點:香川縣小豆郡土庄町豐島家浦889(自家浦港步行約3分鐘)

橫尾忠則

日本當代藝術家,1936年生於兵庫縣。1972年於紐約現代美術館舉辦個展,而後更受邀出展巴黎、威尼斯與聖保羅三大雙年展。其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於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漢堡工藝美術館、巴黎卡地亞當代美術基金會、東京都現代美術館及東京國立博物館皆曾舉辦個展。2012年在神戶設立橫尾忠則現代美術館,2013年在香川豐島設立豐島橫尾館。2000年獲選為紐約藝術指導俱樂部(Art Directors Club of New York, ADC)名人堂成員,2023年入列日本藝術院會員。作品則收藏於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大英博物館、龐畢度中心、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等全球重要藝術場館。2026年春季預計由英國泰晤士和哈德森(Thames & Hudson)出版社發行500頁作品集。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日本藝術家TORU ISHII的「現代浮世繪」!融500年友禪染技法、漫畫風格描繪當代日常

日本藝術家TORU ISHII的現代浮世繪!用古老「友禪染」技法描繪日本當代日常

來自日本靜岡的藝術家TORU ISHII(石井亨),在社群介紹自己為「染色家」。他以絲綢為畫布,運用日本傳承近500年的「友禪染」技法,揉和漫畫風格、街頭文化語彙等,描繪日本當代社會,創作題材大至自然災害、小至上班族的悲慘生活。想用有別以往的視角看日本?TORU ISHII個展6/27將登陸台北藝廊奇想會Whimsy Works。

日本藝術家TORU ISHII的現代浮世繪!用古老「友禪染」技法描繪當代日常
(圖片提供:TORU ISHII)

「友禪染」新生:傳統技藝化為當代創作手法

母親擅長裁縫、父親從事珠寶工作,TORU ISHII自小耳濡目染,對工藝和裝飾性圖像萌生興趣,進入東京藝術大學鑽研染織技藝。創作生涯早期,他就嘗試將「友禪染」技法從傳統服飾中抽離,轉而應用在純視覺構圖上,讓它不只是傳統文化,更蛻變為一種當代創作方式。

日本藝術家TORU ISHII的現代浮世繪!用古老「友禪染」技法描繪當代日常
(圖片提供:TORU ISHII)

「友禪染」歷史可追溯至江戶時代,因扇子畫師宮崎友禪齋而出名,其將澱粉混入染料以防沾染,運用繽紛色彩在扇面、日本傳統服裝「小袖」上,繪出花草、雲霞、器物等精美圖樣,透過逐層上色、蒸布、清洗,賦予線條與色彩更鮮明的層次。依地域不同,又分為華麗的「京友禪」、寫實的「加賀友禪」、簡約的「東京友禪」等。

日本藝術家TORU ISHII的現代浮世繪!用古老「友禪染」技法描繪當代日常
(圖片提供:TORU ISHII)
日本藝術家TORU ISHII的現代浮世繪!用古老「友禪染」技法描繪當代日常
(圖片提供:TORU ISHII)

染出「現代浮世繪」?

TORU ISHII並非複製友禪染既有派系的風格,而是取其工藝本質,化為創作工具。他以絲綢為畫布,將友禪染結合浮世繪的線條、野獸派的色塊,及漫畫與街頭文化的拼貼感,再添點時下生活的流行符號,描繪當今日本社會所面臨的大小問題,以傳統技藝為當代記實。

日本藝術家TORU ISHII的現代浮世繪!用古老「友禪染」技法描繪當代日常
(圖片提供:TORU ISHII)

他也嘗試將傳統圖像拆解、重組,像是作品《Peony and Security Guard Pattern》即以浮世繪師歌川國芳之作《宮本武藏》為基礎,疊加現代漫畫語彙,探索著「現代浮世繪」的視覺邏輯。此外,TORU ISHII也汲取玩具、嘻哈、遊戲、時尚等多元符號,為絲綢染上多重圖層,形成傳統與新潮交織、刺激觀者感官的色彩組合。

日本藝術家TORU ISHII的現代浮世繪!用古老「友禪染」技法描繪當代日常
(圖片提供:TORU ISHII)
日本藝術家TORU ISHII的現代浮世繪!用古老「友禪染」技法描繪當代日常
(圖片提供:TORU ISHII)

TORU ISHII Solo Exhibition @ 台北

展場|奇想會 Whimsy Works(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21巷7號)展期|2025.06.27-07.20

開放時間|13:00-19:00,週二、三公休

入場資訊|低消一杯飲品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