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
-
藝術2019/01/14
紐約街頭驚現12層樓高彩虹少年!設計鬼才Virgil Abloh打造時尚《綠野仙蹤》全息影像、藝術雕塑
如今這份彩虹意象,Virgil Abloh則將之帶領到店內空間設計上,他選在位於紐約第五大道的Louis Vuitton旗艦店內,創作了高達12層樓的巨大全息人像,充滿幻覺氣息的彩虹少年就這麼矗立於街頭巷尾之間,而這也恰巧呼應了其於秀上上所創造的那有如萬花筒,也象徵著夢想的全息投影拱門,而這位彩虹少年也許正是代表全新系列最佳的人物形象。
-
藝術2019/01/12
2019台北光之饗宴「Luminarie」光雕秀2/5登場!24萬顆彩色燈泡、台灣山峰拱門光雕隧道打造夢幻夜景
有別於過往傳統燈節,適逢歡慶20周年的全聯,此次攜手台北市政府合作,首度正式引進在歐洲、美國、日本等地做為慶典、跨年活動展出的「Luminarie光雕裝置藝術展」,在今年大年初一至元宵節 (2月5日至2月19日)共計15天期間,於台北市政府前市民廣場及仁愛路四段(逸仙路至光復南路口)區域展出「2019台北光之饗宴」。
-
藝術2019/01/10
台南安平港鏤空裝置藝術《大魚的祝福》!藝術家楊士毅用448片手工釉燒玻璃拼接台灣之心
坐落在台南南安平港旁公園空地,有如從童話故事書中躍出的裝置藝術景點《大魚的祝福》,用生動又浪漫的姿態悄悄亮相小漁港旁,而這隻乘載台灣之心的藍色大魚,是由曾入圍金馬獎最佳短片的導演,同時也是剪紙藝術家的楊士毅(阿貴)所打造,他期許藉由這項大型藝術裝置,人們能走進其身體內,探尋那顆明亮璀璨的台灣之心,在紛擾的社會中,重新拾回並感受溫柔包容的力量!
-
藝術2019/01/08
《安迪沃荷-普普狂想特展》台北四大展區亮點!一窺瑪麗蓮夢露絹印、康寶濃湯罐頭等百件普普藝術作品
相隔十年,精選自其1957年到1986年超過百餘件作品的《安迪‧沃荷-普普狂想特展》,再度重回中正紀念堂,藉由四大展區,包含藝術家肖像、名人肖像、雜誌與音樂專輯封面設計和絹版印刷與其他技法,重現安迪沃荷最豐富完整的經典作品。展覽不以時間線性當作順序編排,交錯的作品呈現反而讓我們得以用另一種觀點重新認識這位20世紀的天才藝數家。
-
藝術2019/01/08
四件不思議裝置藝術!躺在墓碑上看繽紛墮落花園、浪漫室內雲朵等顛覆感官想像創作
存在公共空間中的裝置藝術,將環境、觀眾與作品連結在一起。在裝置藝術的範疇中,觀者也不僅只是旁觀者,更是藝術的一部分。透過觀念與裝置的結合,翻轉現實環境、加上互動可能的親切,近年來,許多大型藝文活動中,相當受到觀眾注目的部分。裝藝術置的特性,大範圍讓空間產生變化,令人對日常風景重新引起關注、透過接觸與身入其境的體驗,提供藝術不同的觀看方式,更是強烈讓觀者省思議題的手法。
-
藝術2019/01/04
2018臺北美術獎展亮相北美館!《閱讀計畫》23台自動翻書器、北極繪畫等14組作品亮點
自1983年開館以來,台北市立美術館在這35年間除了見證台灣當代藝術的演進與活躍外,也孕育了一批台灣優秀創作者,而作為從創始以來的美術館年度盛事,「2018臺北美術獎」也於日前揭曉,藝術家王連晟作品《閱讀計畫》從280件遞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成功榮獲本屆首獎!
-
藝術2019/01/03
用1400根壓克力棒重現梵谷《星夜》!奇幻裝置藝術亮相2018荷蘭阿姆斯特丹燈光節
受畫作所散發那渾然天成的魔幻魅力所吸引,塞爾維亞建築師Ivana Jelić與工程師Pavle Petrović在2018荷蘭阿姆斯特丹燈光節(Amsterdam Light Festival)上,即用1400根壓克力棒搭配小型LED裝置,在黑夜中的運河上閃爍著亮光,將梵谷《星夜》畫中所呈現的孤寂靈魂,都變成了城市中最浪漫絢爛的一隅。
-
藝術2019/01/03
北美館2019年度展覽12大亮點!于彭、董陽孜回顧展、池田亮司個展接續登場
2018年經歷9個月休館的北美館,這幢裝載滿滿藝術能量的白色方盒子,跨過2019年後正式邁入35歲,近日也搶先公開2019年度展覽計畫,規劃包含兩大重量級藝術家回顧展、數檔中堅藝術家個展及新銳藝術家申請展、兩大國際機構交流展、一檔東亞繪畫史研究展,以及2019年的全球藝壇盛事「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展現北美館全方位重啟續航的飽滿力量。
-
藝術2018/12/28
終止餵食海龜吃塑膠袋!3座為保護海洋生態發聲的巨型裝置藝術
2018年有許多結合海洋議題的裝置藝術,透過藝術家的關點促使人們從藝術角度關心自然環境,像是馬爾地夫闡述人與動物、與大地關連的的大型水立方《Colararium》;雅加達美國大使館內巨型陶土藝術作品,述說因海水暖化而導致珊瑚白化的《CONFLUENCE》;在美國布魯克林區使用5頓海洋垃圾置座大型鯨魚躍出水面的《Skyscraper (the Bruges Whale)》訴說海洋垃圾佔據海平面,在在透過藝術參與環境討論,為自然發聲。
-
藝術2018/12/26
空氣是最好的紀念品?捷克攝影師打造「空氣罐頭」裝滿東京、巴黎、紐約等城市名景氣味
儘管空氣這種東西抽象又無色,甚至無法具體形容出每一個國家空氣的味道有哪裡明顯不同,或許是濕度、人種、交通空具、食物等各種不同因素交織出來的差異,為此捷克攝影師Kirill Rudenko則突發奇想,提出名為空氣罐頭(Canned Air )的想法,讓無法飄洋過海出遠門的朋友,也能試著呼吸到另外一個城市或者國度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