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中山Sweet & Sour Life咖啡廳!老屋天井、石磚與摩登材質交織,4層主題空間各自精彩

台北咖啡廳Sweet & Sour Life

2024年初開幕的台北咖啡廳「Sweet & Sour Life」,改建自南西商圈巷弄的獨棟老屋,4層樓空間各富意趣。我們從創辦人的尋屋趣事及空間設計、招牌菜色等面向切入,揭開其品牌故事。

在台北,人們的屋子擁有大面窗景是難得的;坐擁獨立、縱跨四層樓的場域揮灑所想更是奢侈。坐落於中山巷弄的「Sweet & Sour Life」,是台北少見的獨棟咖啡廳,一至四樓的空間各有主題,將餐食、咖啡、甜點等美味,以及音樂、設計風格、藝術策展概念聚於一地,為本就氣質獨具的南西商圈再添了道美好景致。

台北咖啡廳Sweet & Sour Life
Sweet & Sour Life位於台北中山南西商圈。(圖片提供:Sweet & Sour Life)
台北咖啡廳Sweet & Sour Life
(圖片提供:Sweet & Sour Life)

老屋改建,4層主題空間各自精彩

推門而入,拾階而上,會發現Sweet & Sour Life四層樓雖有一致的設計語彙——中性色系、木質、多窗與綠意,卻能從細節看出不同個性。異材質在屋裡碰撞,與老屋既有的花磚、窗框和天井,交織出饒富趣味的空間。

台北咖啡廳Sweet & Sour Life
三樓空間。(圖片提供:Sweet & Sour Life)

一樓透過落地玻璃與城市風景為鄰,是甜點麵包坊的所在地;二樓雖有忙碌的工作檯,卻因窗外綠意景色的渲染而不至匆忙,反倒愜意;三樓融入鮮豔、潮流感的橙色選書架,牆面掛上藝術選品,化身創意流動的靈感交流場;頂樓則是最殺底片的純白天幕空間,天氣涼爽時落座於此愜意滿分。

台北咖啡廳Sweet & Sour Life
一樓空間。(圖片提供:Sweet & Sour Life)
台北咖啡廳Sweet & Sour Life
二樓空間。(圖片提供:Sweet & Sour Life)
台北咖啡廳Sweet & Sour Life
三樓空間。(圖片提供:Sweet & Sour Life)
台北咖啡廳Sweet & Sour Life
四樓空間。(圖片提供:Sweet & Sour Life)

從創辦人的尋屋趣事、20年餐飲路,看品牌幕後故事

看過Sweet & Sour Life的照片,可能會覺得眼熟,好像在哪看過?別懷疑自己的眼睛——這面映著綠意的大窗景、通透的頂層座位區,的確承襲自曾進駐這棟老屋的知名咖啡廳「光一敘集」。這兩個相隔8年誕生的餐飲品牌,皆出自打滾餐飲界20多年的王菘豊(Allen)與他的團隊之手。

台北咖啡廳Sweet & Sour Life
(圖片提供:Sweet & Sour Life)

Allen開的第一家餐廳「Allen & Dickson」,是間風格粗獷的美式廚房;「光一敘集」接續其後,2016年於中山揭幕,氣質與前者大相徑庭,憑藉著當時正紅的清新、文藝感而紅極一時,陸續拓點至台北其他區域;而今年開幕的「Sweet & Sour Life」,雖和光一坐落同址,卻為老屋帶來截然不同的個性,更摩登時髦、也更有個性,在這裡品牌企圖以飲食為媒介,結合空間設計、微型策展,映照出當代都會生活中苦甜交織的日常情景。

台北咖啡廳Sweet & Sour Life
(圖片提供:Sweet & Sour Life)

回憶創業歷程,Allen深刻感受到「時間」對餐廳形貌的影響,「隨著歷練和生活經驗越來越豐富,想做的東西更多,也更精緻、細膩。像是光一從咖啡做到甜點、餐酒,又延伸到現在的Sweet & Sour Life。」不過,這段橫跨十數年的歷程卻有個始終如一的元素,那就是3個品牌都與中山脫不了關係,Allen邊笑說「跟這條街很有緣」,邊分享租下這棟老屋的有趣故事——原來緣分是「盯」出來的。

台北咖啡廳Sweet & Sour Life
(圖片提供:Sweet & Sour Life)

幾年前,Allen在Sweet & Sour Life現址對面的房子開咖啡廳,某年房東卻說不租了,只好物色新址。那時他常從店裡向外看,看著看著,總覺得「對面那棟很有眼緣」;一段時間過去,竟發現屋主進出的次數少了很多;直到某天有個西裝筆挺的人前來,才鼓起勇氣前去搭訕,表達想租房的心意,自此透過房仲與老房東結緣,也與這條巷子再續緣分。搬到對街後,有段時間房東的孫女在對面開了間音樂教室教琴;而現在那位音樂老師的妹妹,是Sweet & Sour Life的一員。一段因咖啡廳而發展出的生活故事,平凡卻令人會心一笑,隱隱將人們牽在一塊。

台北咖啡廳Sweet & Sour Life
(圖片提供:Sweet & Sour Life)

Sweet & Sour Life咖啡與餐食亮點!

01 咖啡大師鄭超人獨家配方

有了多次開店經驗,Allen對Sweet & Sour Life的規劃也更明確,針對店內靈魂要角——咖啡,攜手知名咖啡師鄭超人,調配出口為平和、沈穩的獨家阿拉比卡配方豆。品牌首推White Flat與西西里,就看平時喝咖啡偏愛帶點奶香的濃郁風味,或追求酸甜苦味交織的清涼滋味。

台北咖啡廳Sweet & Sour Life
White Flat/西西里咖啡。(圖片提供:Sweet & Sour Life)

02 高湯、醬料都自己來!蝦醬、手工肉醬值得一嚐

雖定位為咖啡廳,但Sweet & Sour Life對餐食並不馬虎,找來主廚賴學翰Rock共同研製菜色,借用他曾於金普頓大安酒店餐廳「The Tavernist」服務的經驗,創造難以複製的美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主廚即便面對高湯、醬汁等製程繁瑣的成分,仍堅持在店內廚房製作,不使用半成品,足見其用心。

台北咖啡廳Sweet & Sour Life
費豊曼先生招牌漢堡/牛肝菌黑松露燉飯。(圖片提供:Sweet & Sour Life)

這邊特別提幾道Sweet & Sour Life最有信心的菜色。首先是「蝦醬海鮮麵」,其高湯以新鮮蝦頭、番茄熬燉而成;均勻沾附醬汁的扁麵與鮮蝦、干貝一同入口,飽滿鮮味在嘴中逐步綻放。喜歡重口味適合點這道,味濃、不易膩,吃起來算過癮。

台北咖啡廳Sweet & Sour Life
蝦醬海鮮麵。(圖片提供:Sweet & Sour Life)

接著是做工複雜的「千層麵」。料理剛上桌就是一記視覺爆擊,入口後最先嚐到每天新鮮熬煮的番茄肉醬,接著菠菜青醬、巴沙米可老醋、帕達諾乳酪等風味逐步顯現,層層麵體包裹著豐富滋味。

台北咖啡廳Sweet & Sour Life
經典手工肉醬千層麵。(圖片提供:Sweet & Sour Life)

03 蘊藏品牌精神的必點輕食

那哪道菜最能彰顯Sweet & Sour Life的品牌精神?答案是「塔丁 Tartine」!這是一種以歐式麵包片為基底,搭配各式甜、鹹配料而成的麵包美食。在這裡,塔丁以手作酸種麵包搭配生菜、玫瑰酒醋醬呈現,想嚐清新口味選「無花果與義大利生火腿」;想吃到更多層次的風味挑「義大利蒜味蕃茄洋蔥」。

台北咖啡廳Sweet & Sour Life
塔丁|義大利蒜味蕃茄洋蔥/無花果與義大利生火腿。(圖片提供:Sweet & Sour Life)

Sweet & Sour Life認為,塔丁就像是認真生活的人們——白麵包因放上各種配料而表現出新的口感和味道,就如每個人生來本是片空白畫布,卻因為嚐過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而有如今內在豐富的形貌。品牌藉著這道菜傳遞祝福,期許來店品嚐塔丁的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生活中的最佳主角。

台北咖啡廳Sweet & Sour Life
(圖片提供:Sweet & Sour Life)

Sweet & Sour Life

店面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20巷2-2號

營業時間|每日上午 10 點至晚上 10 點

訂位電話|02-2511-7828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旭集微風店:料理不只是味道,而是一場與場域的共感提案

一段用餐經驗之所以被記得,往往不只是因為味道,而是當下的環境、動作與感受彼此契合光線剛好、空間舒展、一道料理以適切節奏登場。在那樣的瞬間,味覺才真正被打開。「旭集 和食集錦」微風店從這些細節出發,讓設計與料理交織出溫柔而明確的節奏,使人願意放下慣性,專注在所感受到的每一刻。

旭集微風店

從精品櫥窗的視覺語彙出發,轉化為一道道可被品味的餐桌風景,旭集微風店嘗試重新安排「用餐」的節奏:將人從匆忙中抽離,投入一場由視覺、動線、材質與味道構成的日式款待劇場;透過職人刀工、炭火原味,或願意為甜點多停幾秒的驚喜,讓「吃」成為與環境共振的體驗。

旭集微風店

從櫥窗到餐桌的浸濡體驗

「我們希望來到這裡的人,能在每一個被設計過的感官細節裡,重新感受到一頓飯的深度。」饗賓集團形象策略部資深經理黃韻綺說:延續品牌為場域量身打造的精神,旭集微風店跳脫台灣常見的 buffet 格局,從「國際精品櫥窗」汲取靈感,回應微風廣場的整體氛圍。設計團隊提煉時裝語言中的皺褶、剪裁、材質結構,建構空間起伏與層次:天花板垂降的立體造型吊燈、牆面紋理設計與光影交錯的動線安排,彷彿從服裝延伸至建築的敘事演出。背後的美學觀點亦可追溯至日本藝伎文化對造型細節的講究紙傘、摺扇與髮髻,從裝飾轉為風格語言;如今它們不再具象,而是成為空間裡若隱若現的符碼。

旭集微風店
旭集微風店

設計不是復刻,而是讓文化語感在當代被重新閱讀,回應場域氣質,也引導人進入感官開展的前奏;旭集的空間不是場景布置,而是策劃過的展覽體驗;每一道視覺轉場與風格過渡,都是劇場的一部分。人在其中,不只是用餐者,更是參與者。

旭集微風店

與場景對話的味道

這場由空間語彙引導的用餐體驗中,料理不只是味覺主角,更是與場域互動的語言。旭集微風店推出五道專屬料理,並非刻意炫技,而是讓每一道風味回應空間氣質;從擺盤到層次設計,都與現場的感官語境呼應。「我們不急著創造標誌性料理,而是先讀懂空間的語言,再決定讓哪些味道加入對話。」研發主廚陳炎銘說。〈旭・珠寶盒海鮮丼〉以精品展示邏輯呈現九種海味,搭配金桔醋而非醬油,保留原味也增添清爽節奏;〈和牛起士漢堡排〉則以濃郁中帶明快的風味節奏呈現;另外,甜點也走向柔和,〈初戀香草蘇打涼菓〉取材自昭和汽水的懷舊記憶,帶出通透慕斯與氣泡果凍的清爽感;〈榛濃可可千層蛋糕〉以榛果與可可層層堆疊,節奏溫柔;〈桃縷氣泡特調〉則以柔粉氣泡與果香氣息劃下明亮句點。這些料理不刻意搶眼,卻能讓整體經驗自然流動,在細節處悄悄建立記憶點。「我們想讓客人吃到某一道菜時,會覺得:它就是該出現在這裡的味道。」研發主廚陳炎銘說。

旭集微風店
旭集微風店

旭集微風店不只是新據點,更像是一場用餐體驗的再定義。當空間與料理彼此呼應,味覺不再只是被動接受的刺激,而是被喚起的深層感受。那一餐,不只是視覺與味覺的堆疊,而是一種讓人願意反覆回想的體驗風味的觸動,從來不只發生在舌尖,而是在整個感官準備就緒的那一刻,悄然展開。

 

*旭集微風店限定料理供應餐期依現場為準

 

文 | 邵瀠萱 攝影 | 李明宜

開在火車倉庫裡的中餐廳!台東「機關車庫」改建自百年工業建築,主打烤鴨三吃、米其林三星頤宮甜品

台東「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改建自台鐵火車倉庫!主打烤鴨三吃、米其林三星頤宮甜品

台東市區迎來老屋新生餐飲空間「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其由建於20世紀初的火車維修基地改建而成,建築獨特木造結構及過去維修現場的修車溝、工作檯等都被留存,無處不是珍貴的時代印記。餐廳主打烤鴨三吃、港式點心等,也以台東的驕傲「紅烏龍」為基底推出特色茶飲,更吸引人的是,雲品特別引進旗下米其林三星「頤宮中餐廳」招牌甜點,將米其林星級滋味帶到東台灣。

台東「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改建自台鐵火車倉庫!主打烤鴨三吃、米其林三星頤宮甜品
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圖片提供:雲品國際)

台東舊站機關車庫:擁有百年歷史的工業建築

台東舊站機關車庫建於1910年代末,是東部鐵道三大機關車庫中,唯一留存至今的日式半木造越屋頂建築;2001年隨台東舊站廢站後,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台東「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改建自台鐵火車倉庫!主打烤鴨三吃、米其林三星頤宮甜品
台東舊站機關車庫。(圖片來源:台東縣政府文化處、國家文化記憶庫)

這裡曾是火車維修基地,車庫被磚牆圍繞,一樓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營造挑高空間,搭配無門的山形牆,好讓火車頭出入;木造兩坡屋頂上設太子樓、兩側開窗,下則是梯形桁架,以利通風和蒸汽排放;空間內部挖深,並以水泥柱支撐鐵軌,方便工作人員檢修。如今,鐵軌雖已被拆除,但修車溝、水泥柱與工作檯仍完整保留,化為造型獨特而富故事感的餐飲空間。

台東「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改建自台鐵火車倉庫!主打烤鴨三吃、米其林三星頤宮甜品
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圖片提供:雲品國際)

主打「櫻桃片皮鴨三吃」及港式料理

「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菜單聚焦中餐,主打「烤鴨三吃」,將櫻桃片皮鴨細嫩、油脂分佈均勻的肉質烤至外皮油亮酥脆,以「片皮鴨捲 X 特製醬香鴨腿 X 雪菜鴨湯滾米粉」的銷魂組合上桌。「港味」也是菜單一大關鍵字,除了有燒賣、牛肉丸、流沙包等平價經典港點,也有港式湯品、燒臘滷味等,從開胃菜到飯麵主食都包辦。

台東「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改建自台鐵火車倉庫!主打烤鴨三吃、米其林三星頤宮甜品
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餐點。(圖片提供:雲品國際)
台東「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改建自台鐵火車倉庫!主打烤鴨三吃、米其林三星頤宮甜品
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餐點。(圖片提供:雲品國際)

吃得到米其林三星「頤宮」招牌甜點

甜點更是店內一大亮點,雲品國際特別將旗下米其林三星「頤宮中餐廳」的招牌甜點引進,包含「腐竹薏仁糖水」及「炸豆腐奶」等,東台灣也能嚐到星級美味。佐餐飲品方面,除了有港式飲茶經典鹹檸七、凍檸茶等,也從在地風土出發,選用台東紅烏龍調製9款特色飲品,邀訪客邊品嚐港點、邊感受在地茶韻。

台東「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改建自台鐵火車倉庫!主打烤鴨三吃、米其林三星頤宮甜品
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餐點。(圖片提供:雲品國際)

雲品花東餐旅版圖成型,下一步是?

雲品國際近年積極佈局花東餐旅市場,陸續接手多間日式歷史建物,將其改造為餐飲場域:在花蓮,日治時代曾為「南日本漁業統制株式會社」所在的建築,新生為海鮮丼飯專賣店「米崙丼飯屋」;在台東,坐落市區的1940年代日式町屋群,則被改造為文創青旅「寶桑町屋」。除了老屋新生空間之外,亦在紅葉少棒隊的故鄉規劃「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復興當地因八八風災而重創的溫泉資源。

台東「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改建自台鐵火車倉庫!主打烤鴨三吃、米其林三星頤宮甜品
花蓮米崙丼飯屋。(圖片提供:雲品國際)

隨著花東版圖逐漸成型,雲品未來將瞄準入境(inbound)旅遊市場,與旅行業者推出三~六日以高鐵、台鐵串連的包套行程,期待再為國際旅客打開一扇深度認識台灣東岸的窗口。

台東「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改建自台鐵火車倉庫!主打烤鴨三吃、米其林三星頤宮甜品
機關車庫Tea House 1917。(圖片提供:雲品國際)

機關車庫 Tea House 1917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桂林北路298

營業時段|11:00-19:30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