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溪工藝週」開跑!30組台日職人齊聚市集、尋訪在地工坊、手作體驗、木家具展覽等活動

2024「大溪工藝週」開跑!30組台日職人齊聚市集、尋訪在地工坊、手作體驗、木作展覽等活動

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主辦的「大溪工藝週」邁入第三屆,將於2024年11月8日至11月17日登場,包含工藝市集、打開工場、體驗工作坊、木作特展等一系列多元活動。本次除了邀請來自全台與日本的工藝品牌交流、共創限定商品,還有在地16座職人工坊開放導覽等精彩亮點。

大溪從早期城區開創、河運時期商號林立、到經濟起飛時期木器神桌揚名全國,累積了大溪獨有的工藝能量。近年,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也積極推廣在地工藝文化特色,提出「工藝之城」的共好願景,並開啟每年舉辦一次的「大溪工藝週」,以國際交流、工藝展售、打開工場為三大主軸,帶動地方職人投入,開啟與使用者的對話契機,邀請喜愛工藝與生活手感的大家來到大溪。

2024「大溪工藝週」開跑!30組台日職人齊聚市集、尋訪在地工坊、手作體驗、木作展覽等活動
大溪崖線上的日式警察宿舍群。(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2024大溪工藝週 系列活動亮點

01 工藝市集|齊聚30組台日職人品牌

匯聚各界工藝職人的「工藝市集Craft Market」,將於11/9、11/10在博物館園區的工藝基地登場,共有來自大溪、全台及日本的30組工藝職人品牌,包含木器、陶皿、織物及飲食等多元類型。

2024「大溪工藝週」開跑!30組台日職人齊聚市集、尋訪在地工坊、手作體驗、木作展覽等活動
本次工藝市集共有來自大溪、全台及日本的30組工藝職人品牌。(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延續每年皆與一座國際的工藝城市交朋友的傳統,本屆大溪工藝週邀請以桐木器皿聞名的福島縣會津市、手作陶器產業興盛的枥木縣益子町,以及精於挽物漆器技藝的石川縣加賀市共襄盛舉,以主題館形式進駐工藝市集、在國際座談會分享當地工藝與城市發展經驗,更與大溪地方職人攜手合作,打造雙層弁當盒、木與陶匙和桌上小櫃等限量商品。

工藝市集參與品牌:

甘物 Aftertaste、獨木設計、誠十製物所、even、麥嵐綺麵包店、茶衫、大溪味、溪木器、木夫、洲宇木業、三和木藝工作坊、新玉清木器、笑班、柴苑花屋、未了、青嶼、鹿港建成工具、手土日 陶製所、時萃堂、木宇工作室、晶晶傾心、Remus、木子到森、鳥光物作、山日製作、水咖 私廚、原生植物的藝想世界、櫓榪竹工作室、香腸世家、合陶木以及來自日本福島縣會津市、枥木縣益子町、石川縣加賀市的主題館。

2024「大溪工藝週」開跑!30組台日職人齊聚市集、尋訪在地工坊、手作體驗、木作展覽等活動
由日本益子的陶藝家鈴木稔,運用傳統釉色燒製的湯匙頭;湯匙手柄則是大溪「溪木器」運用神桌的餘料製成。(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2024「大溪工藝週」開跑!30組台日職人齊聚市集、尋訪在地工坊、手作體驗、木作展覽等活動
以大溪時令食材為題的「工藝家宴」,使用台日職人共創的工藝食器,由會津特製桐木盒,再由大溪「漆藝研修所」師生拭漆而成。(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02 打開工場|走入16家在地職人工坊

「打開工場」透過期間限定的開放與導覽,帶領大家走進真實工藝生活現場。今年更加著重體驗動線與內容設計,並擴大邀請到16家職人工坊參與,從製材、木家具、小木器、板材家具、漆藝、木棺材、木雕,到世界級鋼琴製造廠、培育專業的木工科高中等。其中像是北台灣大型剖木廠「添富木業社」不僅將展示木產業上游的製材流程,巨大的原木和特殊機具更是一大看頭,而「永興禮儀社」的師傅則總是嚷嚷著要退休了、棺木廠恐也將會跟著消失。

打開工場參與品牌:

大易藝術、大溪漆藝研修所、木匠先生、永興禮儀棺木、堂和神桌、添富木業、隆達家具行、鮪魚DO工作室、森平房家具工作室、和峰木創、溪房子手作坊、東和樂器、至善高中木工科、削磨時光木藝工作室、溪木器

2024「大溪工藝週」開跑!30組台日職人齊聚市集、尋訪在地工坊、手作體驗、木作展覽等活動
走進「添富木業社」,可看見木產業上游的製材流程、巨大的原木和特殊機具。(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2024「大溪工藝週」開跑!30組台日職人齊聚市集、尋訪在地工坊、手作體驗、木作展覽等活動
特別加長的鋸木槽,是為因應日本造屋大木需求而生。(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03 體驗課程|5種手作體驗帶走專屬紀念品

除了遊逛活動外,大溪工藝週也與五間工場合作推出木花器、貓盤、寵物石頭等五種體驗課程,邀請大家走進工場,感受手作的溫度與魅力。而木博館也將長期推動的「木藝教育扎根計畫」轉化為工藝週版本,推出「BUBU跳恰恰」手作木飛車體驗,從抓握小動物車到動力小跑車,共計四種木玩具車課程。

2024「大溪工藝週」開跑!30組台日職人齊聚市集、尋訪在地工坊、手作體驗、木作展覽等活動
除了遊逛活動外,大溪工藝週也與五間工場合作推出體驗課程。(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2024「大溪工藝週」開跑!30組台日職人齊聚市集、尋訪在地工坊、手作體驗、木作展覽等活動
大溪工藝週共有木花器、貓盤、寵物石頭等體驗課程,透過手作、體驗工藝的溫度與魅力。(圖片提供:大溪工藝週)

04 木作特展|親身感受經典細膩工藝

響應大溪工藝週活動,還有兩大特展「剖木成材─大溪製材特展」以及「好木成森系列展覽:坐的二十四式」同步開幕,前者探索製材廠的原木到木材的轉變過程,後者則帶來世界的二十四張經典坐具,每一張都能親身體驗感受木家具細膩工藝。

2024大溪工藝週

活動日期|2024.11.08–2024.11.17
活動地點|桃園大溪
活動官網|https://www.daxi-craftweek.com/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從庶民小物到工藝細節,用設計打開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2025臺中文創設計聯合展:七種日常描繪城市的幸福感

「幸福,可以被設計嗎?」幸福感向來難以定義,它是種心理狀態,也常藏在最不經意的地方。曾被 CNN 評為「臺灣最宜居城市」、拿下《2024年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第1名的臺中,這回以「臺中幸福感ing」為題,策劃 2025 臺中文創設計聯合展,邀集 19 個局處與在地設計能量,從七大面向切入,於 912日至21日在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登場,邀請觀眾在展場裡拼湊屬於自己的幸福模樣。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幸福有時像個難以捕捉的影子,並非是有儀式感的大事件,而可能是茄芷袋顏色想起總是怕你餓的阿嬤;是在賽車模型中看見自己的F1夢,抑或是陪孩子玩棋時的笑鬧。將這些幸福場景一一捕捉!2025 臺中文創設計聯合展以「食衣住行育樂與永續」七大面向規劃,每一區域都以色彩作為隱喻,串起不同的城市故事。觀眾能在展場中循著色彩移動,體驗臺中設計如何與生活連結。

策展人北歐設計顧問執行總監廖佳玲說:「幸福其實就在身邊的習以為常裡。我希望透過展覽,把看似平凡的日常,轉化為能被看見、能被體驗的感受。」

七大主題,七種幸福風景

 • 食衣|在庶民記憶裡尋找溫度

一只小小的零錢包就能喚起熟悉的生活感,「Show秀手創」設計師陳秀玉以茄芷袋條紋為靈感,創作《島民日用阿嬤的茄芷袋》系列,讓藍紅綠的庶民配色化作日常隨身物件。茄芷袋元素的應用並非單純的懷舊,而是將庶民美學轉化為當代質感的生活用品。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島民日用・阿嬤的茄芷袋

住行|速度與技術的城市表情

由「台華精技」設計的《臺中號T1賽車模型》,是住行展區最吸睛的作品之一。車體透過雷射切割與精密板金工藝打造,圖紋蘊含「翅」與「火」的意象,象徵速度與力量。它不只是賽車模型,更是臺中在精密產業上的驕傲縮影。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台中號T1賽車模型-金

 • 育樂|玩心與學習的交會

「木匠兄妹」推出的《立體象棋》,以松木與櫸木製成,把平面的字形立體化,既能下棋,也能作為居家陳列。這件作品呈現了學習與遊戲之間的美學張力,提醒人們「學習本身,也可以是件好玩的事」。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立體象棋》木匠兄妹

永續|回收即設計

綠色代表的是生命與環境和諧的共存,在本區看見循環設計、低碳生活與智慧城市等創新實踐。由「自行車文化探索館」打造的《ReTube Bag Series》以回收單車內胎再製,保留胎皮獨特的紋理與騎行痕跡。每一件包袋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讓永續設計真正落實到日常使用中。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ReTube Bag Series單車內胎環保包》自行車文化探索館

不只是觀看展覽,而是親身感受城市的設計能量

除了靜態展覽,現場還規劃了互動與體驗活動。期間限定的 「走讀計劃」 將帶領參與者從展場大墩文化中心延伸到日常場域審計新村,在城市空間中尋找裝置藝術並留下互動的身影。除此之外 「溪泉-藺編小森林」工作坊,帶領大家體驗藺編的細膩工藝,製作好運及福氣寓意的實用小物,將工藝手感延伸至日常配件當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溪泉藺草編織工作坊

2025 臺中文創設計聯合展是一次城市設計力的總體呈現,從傳統工藝到精密技術,從庶民生活到未來永續,無論是設計專業者,抑或是想找尋生活靈感的市民,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鳴。每一個作品都在提醒我們:幸福可以被設計、被體驗,幸福不必遙遠,它往往就在身邊,只需要被拾起發覺。

  展覽名稱|2025 臺中文創設計聯合展「臺中幸福感ing

  展覽時間|2025912()921() 9:00~21:00 (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1樓大廳(臺中市西區英才路600號)

  參觀方式|免費入場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廣告

圖文提供 /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2025大阪世博閉幕前必訪!Chaumet藝術展登入法國館:3大展區以和紙玩轉光影之美,從古董珠寶回溯與日本200年淵源

2025大阪世博閉幕前必訪!Chaumet藝術展登入法國館:3大展區以和紙玩轉光影之美,從古董珠寶回溯與日本200年淵源

時序來到9月,意味著大阪世博已然進入倒數階段。接下來準備啟程的各位,將能親賞「法國館」開幕之初LVMH集團即預告於展期最末壓軸登場的珠寶藝術展《自然之美的頌歌》。乘麥穗、三色堇、羽翼3大象徵,讓我們一同回顧18世紀至今Chaumet與日本的深厚淵源,綜覽品牌何以發揚雙方在「自然」靈感上的共通性、捕捉其中靈動之美,進而開創多系列非凡作品。

2025大阪世博法國館會合LVMH集團旗下大牌Louis Vuitton、Dior、Celine及Chaumet共築夢幻空間,始終屹立此次世博會最熱門海外展館之列。且除常設展日日為各國旅客備足豐富內容外,個別品牌的快閃特展亦不失為一大看頭;由Celine特展於開幕時打頭陣,如今全展期邁近尾聲,精彩收束則將落於奢華珠寶品牌Chaumet即日起至2025年10月13日閉幕前帶來的《自然之美的頌歌(An Ode to Living Nature)》特展

法國館以「愛之讚歌」為題,由Louis Vuitton、Dior、Celine、Chaumet等LVMH集團旗下品牌共同打造。(圖片提供:Chaumet)
法國館以「愛之讚歌」為題,由Louis Vuitton、Dior、Celine、Chaumet等LVMH集團旗下品牌共同打造。(圖片提供:Chaumet)

展覽與母集團LVMH合作,以獨到方式詮釋「愛之讚歌」大題,再度呼應法國館所欲傳達「各種形式之愛」的整體氛圍,同時兼展Chaumet與地主日本之間有形、無形的牽繫。一切可追溯至品牌創始人尼鐸(Marie-Étienne Nitot)245年前所確立的「自然主義珠寶商」定位——受其啟發,Chaumet選擇對日本的熱愛、對精湛工藝的熱愛,當然還選擇了對大自然萬物多樣性的熱愛。承前述脈絡,《自然之美的頌歌》亦擷取之於品牌而言別富意義的自然元素為節奏,向大自然獻上頌歌。

開幕之初即預告將有Chaumet珠寶藝術展壓軸登場。(圖片提供:Chaumet)
開幕之初即預告將有Chaumet珠寶藝術展壓軸登場。(圖片提供:Chaumet)

《自然之美的頌歌》3大展區簡介

可謂一首關於生命和律動的頌歌,此次特展通過結合當代和古董珠寶作品的沉浸式體驗,深深致意被定格的自然。旅程始於探索Chaumet歷史、其自然主義特色,以及與日本長年來的多重連結。循「自然」為共同主線,第二個空間展示隨風搖曳的麥穗三色堇羽翼3個Chaumet世家標誌性主題。最後,拿破崙親選的皇室象徵「蜜蜂」,將陪伴觀者直抵終點;Bee de Chaumet系列經典的蜂巢圖騰亦被以和紙無限延展,既玩轉光影之美,更致敬日本傳統工藝。

《自然之美的頌歌》展覽現場。(圖片提供:Chaumet)
《自然之美的頌歌》展覽現場。(圖片提供:Chaumet)
3大展區場景設計致敬日本傳統工藝。(圖片提供:Chaumet)
3大展區場景設計致敬日本傳統工藝。(圖片提供:Chaumet)
同時以無限延伸的成串和紙裝飾玩轉光影之美。(圖片提供:Chaumet)
同時以無限延伸的成串和紙裝飾玩轉光影之美。(圖片提供:Chaumet)
打造一場結合當代和古董珠寶作品的沉浸式體驗。(圖片提供:Chaumet)
打造一場結合當代和古董珠寶作品的沉浸式體驗。(圖片提供:Chaumet)
場內隨處可見Bee de Chaumet系列蜂巢圖騰,右為Bee de Chaumet 18K黃金戒指,鑲嵌品牌獨創六角形切割鑽石及明亮式切割鑽石。(圖片提供:Chaumet)
場內隨處可見Bee de Chaumet系列蜂巢圖騰,右為Bee de Chaumet 18K黃金戒指,鑲嵌品牌獨創六角形切割鑽石及明亮式切割鑽石。(圖片提供:Chaumet)

► 3件重量級展品搶先看

約1811年,拿破崙皇帝為妻子約瑟芬皇后訂製的麥穗冠冕。(圖片提供:Chaumet)
約1811年,拿破崙皇帝為妻子約瑟芬皇后訂製的麥穗冠冕。(圖片提供:Chaumet)
(圖片提供:Chaumet)
(圖片提供:Chaumet)
約1850年,三色堇冠冕。(圖片提供:Chaumet)
約1850年,三色堇冠冕。(圖片提供:Chaumet)
(圖片提供:Chaumet)
(圖片提供:Chaumet)
約1908年,佩尼惠特尼夫人的羽翼頭飾。(圖片提供:Chaumet)
約1908年,佩尼惠特尼夫人的羽翼頭飾。(圖片提供:Chaumet)
(圖片提供:Chaumet)
(圖片提供:Chaumet)

3階段回顧Chaumet與日本逾200年歷史故事

▍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瑪麗皇后的漆器收藏

自創立初期,Chaumet便與日本保持著特殊關係,這一淵源在世家檔案中不斷被提及。故事打18世紀末寫起,法國君主制覆滅後,品牌創始人尼鐸受命清點最後一位皇后瑪麗安東尼(Marie-Antoinette)的日本漆器和中國瓷器收藏。隨後跨入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Chaumet在接任尼鐸之子的品牌總監弗森(Jean-Baptiste Fossin)帶領下,從日本極為重視的四季更迭和來自其他地區的植物物種中,發想出許多自然主義作品,雙方關係由此前推。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瀰漫裝飾藝術的日本主義

接續迎來歐洲美好年代、咆哮的二十年代,Chaumet擁抱了瀰漫於所有裝飾藝術中的日本主義(Japonisme),並自著名雜誌《日本藝術(Japon Artistique)》汲取靈感。眾多訪問巴黎的日本顯赫客戶也紛紛光顧芳登廣場的Chaumet旗艦店,包括購買了髮帶式頭飾的侯爵夫人前田菊子,以及20世紀初出現在客戶名冊中的皇太子裕仁。

前田菊子所購買的Chaumet髮帶式頭飾亦可轉換為胸針使用。(圖片提供:Chaumet)
前田菊子所購買的Chaumet髮帶式頭飾亦可轉換為胸針使用。(圖片提供:Chaumet)

▍20世紀下半葉至21世紀今日:開展跨文化對話的盛大展覽

時間快轉到1970、80年代,Chaumet仍傾心探索日本主題,並依舊對遙遠而豐饒的植物群著迷,這無疑促成了1977年令人驚豔的銀杏項鍊和珠寶設計大師René Morin的鍔系列誕生。

銀杏項鍊質材結合黃金、銅和鑽石。(圖片提供:Chaumet)
銀杏項鍊質材結合黃金、銅和鑽石。(圖片提供:Chaumet)

2018年,Chaumet在東京的三菱一號館美術館舉辦《Les Mondes de Chaumet:1780 年以來的珠寶藝術》展覽。珍貴展品包括拿破崙皇帝約於1804-1805年間委託尼鐸製作、現為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珍寶館所收藏的教皇庇護七世(Pope Pius VII)著名冠冕;由聖座特別出借、Chaumet頂級珠寶工坊加以修復展出。同年,Chaumet推出獨具裝飾藝術風格的高級珠寶膠囊系列Les Mondes de Chaumet,其一項鍊作品Chant du Printemps正是基於日本櫻花和傳統民家房屋意象創作而成。

Les Mondes de Chaumet高級珠寶系列Chant du Printemps項鍊。(圖片提供:Chaumet)
Les Mondes de Chaumet高級珠寶系列Chant du Printemps項鍊。(圖片提供:Chaumet)

2025年,跨文化對話透過《The Art of Colour》展覽持續延伸,Chaumet不僅藉該活動與當地主要的當代藝術畫廊建立合作關係,亦精心挑選當地藝術家作品,聯繫起色彩、工藝和日本文化,使之與頂級珠寶作品巧妙共鳴。場景設計方面同樣帶入充滿活力的色彩和光影互動,多面向綻放世家迷人光芒。

《The Art of Colour》展覽持續延伸Chaumet於當代藝術領域的跨文化對話。(圖片提供:Chaumet)
《The Art of Colour》展覽持續延伸Chaumet於當代藝術領域的跨文化對話。(圖片提供:Chaumet)
展場一隅。(圖片提供:Chaumet)
展場一隅。(圖片提供:Chaumet)

如今,Chaumet對大阪世博的投入,和最後在法國館呈獻的藝術展《自然之美的頌歌》,皆實踐品牌對日本的承諾及其國際影響力,同時再次向自然在日本文化與精神中無可替代的核心位置致上崇高敬意。

Chaumet藝術展《自然之美的頌歌》即日起至2025年10月13日於大阪世博法國館壓軸登場。(圖片提供:Chaumet)
Chaumet藝術展《自然之美的頌歌》即日起至2025年10月13日於大阪世博法國館壓軸登場。(圖片提供:Chaumet)

同場加映:在日發展半世紀,再闢都內高檔地段新店鋪

最初立足法國之時,Chaumet便憑前瞻視野積極開拓全球市場,成為最早一批走向國際的頂級珠寶品牌。且早在1974年即以先驅之姿在日本拓展業務,從1983年與三越百貨簽署首份合約,確保珠寶作品得以璀璨亮相日本全國各地;1990年代初開設首家直營店,於專屬空間內構建獨特的品牌世界;乃至目前於整個日本列島包括東京、大阪、神戶、福岡等地已擁有10多家精品店,並選址東京銀座和表參道開設最新店鋪。

Chaumet東京銀座店外觀。(圖片提供:Chaumet)
Chaumet東京銀座店外觀。(圖片提供:Chaumet)
Chaumet東京表參道店內裝。(圖片提供:Chaumet)
Chaumet東京表參道店內裝。(圖片提供:Chaumet)

Chaumet《自然之美的頌歌》特展

  • 時間:即日起至2025年10月13日9:00-21:00
  • 地點:大阪世博共創賦能區(Empowering Zone)法國館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