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春室「透明扭蛋店」開張!10款玻璃扭蛋重現氣球狗、石頭等意象,為工藝注入趣味

新竹春室「透明扭蛋店」限期開張!10款玻璃扭蛋重現氣球狗、石頭等意象

轉到什麼不知道,拆開都是驚喜,對許多人來說,扭蛋就是趣味和創意的集合體!春池玻璃與無氏製作共同策劃《透明扭蛋店 GLASS GACHA》特展,將玻璃工藝與扭蛋結合,邀集8位工藝師將天馬行空的點子收進其中,用有趣又好玩的方式傳達工藝,展覽即日起至1020日於新竹春室登場。

新竹春室「透明扭蛋店」限期開張!10款玻璃扭蛋重現氣球狗、石頭等意象
(圖片提供:春室 The POOL/攝影:林祐任)
新竹春室「透明扭蛋店」限期開張!10款玻璃扭蛋重現氣球狗、石頭等意象
(圖片提供:春室 The POOL)

主視覺以「圓」呼應扭蛋與玻璃製程

「透明扭蛋店」主視覺由無氏製作操刀,以「圓」作為所有符號的基礎,表現扭蛋滾動與玻璃燒融成型的樣貌。畫面中隨機錯落如玻璃相接的圓、向外擴張如熱氣發散的圓,都表現出扭蛋的俏皮,及其中驚喜帶給玩家的期待感。

新竹春室「透明扭蛋店」限期開張!10款玻璃扭蛋重現氣球狗、石頭等意象
(圖片提供:春室 The POOL/攝影:林祐任)

「透明扭蛋店」10款扭蛋一次看

▍張惠琪《玻璃表情包》

18歲便展開玻璃創作之路的張惠琪,這次帶來《玻璃表情包》,將人們每一刻都在變化的表情,對應至玻璃製作時時刻變換的有機狀態,透過療癒人心的作品,告訴你們:「你就是你,沒有任何人可以取代,好好享受此時此刻的自己。」

新竹春室「透明扭蛋店」限期開張!10款玻璃扭蛋重現氣球狗、石頭等意象
(圖片提供:春室 The POOL/攝影:林祐任)

▍羅升鴻《熔化了》&《堆久逃》

剛接觸玻璃工藝一年的羅升鴻,在作品《熔化了》中以「溫度」為題貫穿,透過玻璃呈現冰塊融化的意象,不僅呼應玻璃膏與冰塊的相似之處——玻璃膏柔軟如水,水結冰後透明如玻璃,更藉玻璃冰塊的結冰、融化、流逝等狀態,傳達全球暖化導致冰層融化帶來的危機。

新竹春室「透明扭蛋店」限期開張!10款玻璃扭蛋重現氣球狗、石頭等意象
(圖片提供:春室 The POOL/攝影:林祐任)

羅升鴻另一件作品《堆久逃》則取自臺語「堆石頭」的諧音,以玻璃製成一顆顆大小不一、成色不同的通透石頭,每顆都是獨立分件、3種顏色可集滿一套,讓扭蛋體驗更富趣味。

新竹春室「透明扭蛋店」限期開張!10款玻璃扭蛋重現氣球狗、石頭等意象
(圖片提供:春室 The POOL/攝影:林祐任)

▍黃韶苓《神秘宇宙的汪汪》&《菇菇忍者》

常以童真風格具象化創作想法的黃韶苓,這次帶來兩件作品,其中《神秘宇宙的汪汪》跳脫既有生物的輪廓,透過如單細胞生物的簡單輪廓,搭配誇張的五官和牙齒,以玻璃創造出充滿無限可能的神秘生物;另一件作品《菇菇忍者》,靈感來自人們烹飪香菇時總會在其表面畫上十字刀裝飾,這讓黃韶苓聯想到忍者與手裡劍,於是將兩者融合為可愛又帶點殺氣的作品形象。

新竹春室「透明扭蛋店」限期開張!10款玻璃扭蛋重現氣球狗、石頭等意象
(圖片提供:春室 The POOL/攝影:林祐任)
新竹春室「透明扭蛋店」限期開張!10款玻璃扭蛋重現氣球狗、石頭等意象
(圖片提供:春室 The POOL/攝影:林祐任)

▍葉芯妤《來折氣球吧》&《小熊玻璃糖》

擅長以玻璃工藝凝鍊微小日常的葉芯妤,作品色彩繽紛、風格爛漫,這次她從吹製玻璃的過程如吹氣球為發想,帶來《來折氣球吧》一作,以塑型的方式做出一隻隻療癒的氣球小狗;另也汲取玻璃經高溫燃燒時如麥芽糖、冷卻後又如繽紛水果糖的意象,以噴砂玻璃呈現童趣的《小熊玻璃糖》。

新竹春室「透明扭蛋店」限期開張!10款玻璃扭蛋重現氣球狗、石頭等意象
(圖片提供:春室 The POOL/攝影:林祐任)
新竹春室「透明扭蛋店」限期開張!10款玻璃扭蛋重現氣球狗、石頭等意象
(圖片提供:春室 The POOL/攝影:林祐任)

▍江憶柔《餘料新生香座》

喜愛以玻璃製作杯、罐等日常容器的江憶柔,為「透明扭蛋店」帶來《餘料新生香座》,她考量製作玻璃時常會剩下餘料,這些材料雖顏色繽紛,但因形狀不規則、難以利用而常被丟棄,為了減少浪費,她取用夾口技法產生的餘料,對其口徑進行微調,製作出精美線香座,賦予邊角料新生。

新竹春室「透明扭蛋店」限期開張!10款玻璃扭蛋重現氣球狗、石頭等意象
(圖片提供:春室 The POOL/攝影:林祐任)
新竹春室「透明扭蛋店」限期開張!10款玻璃扭蛋重現氣球狗、石頭等意象
(圖片提供:春室 The POOL/攝影:林祐任)

▍林祐民 + 邱繼緯《透明水果系列》

《透明水果系列》則由林祐民、邱繼緯兩位工藝師合作,利用玻璃可回收再製的循環特性,以玻璃呈現多種帶祝福寓意的水果,如蘋果代表平平安安、柿子表示事事如意,邀請訪客將透明的祝福帶回家。

新竹春室「透明扭蛋店」限期開張!10款玻璃扭蛋重現氣球狗、石頭等意象
(圖片提供:春室 The POOL/攝影:林祐任)
新竹春室「透明扭蛋店」限期開張!10款玻璃扭蛋重現氣球狗、石頭等意象
(圖片提供:春室 The POOL/攝影:林祐任)

▍周亮瑜《糕怪》

工藝師周亮瑜創作的《糕怪》靈感源自年糕,她說:「世界上有多少塊年糕,就有多少種年糕膨脹的形狀,偶爾出現像狗狗一般的造型也不是不可能吧!」透過童趣想像讓玻璃工藝更貼近日常。

新竹春室「透明扭蛋店」限期開張!10款玻璃扭蛋重現氣球狗、石頭等意象
(圖片提供:春室 The POOL/攝影:林祐任)

展覽限定!可以吃的「扭蛋茶凍」

春室每場展覽必備的限定甜點,這次輪到「圓又圓茶香果凍」,其外型以扭蛋殼為概念呈現阿里山烏龍茶凍,透明的茶凍中包裹著新鮮水果丁,視覺上帶有放大鏡的效果,訪客能從這顆「可以吃的扭蛋」外透視內部水果的紋理;配上香醇奶酪、糖漬櫻桃,還有一球蜷尾家海鹽焦糖冰淇淋一起入口,茶與奶香在口中化開,滋味豐富,像是扭蛋層層都有驚喜!

新竹春室「透明扭蛋店」限期開張!10款玻璃扭蛋重現氣球狗、石頭等意象
(圖片提供:春室 The POOL/攝影:林祐任)

同場加映|春池 X 無氏《透明之前》識別再造計畫進行中

2017年,春池玻璃啟動「W春池計畫」,以循環為核心,並導入設計與美學概念,翻轉玻璃工藝限於傳統的意象,拉近人們與工藝的距離。從新竹市玻璃藝術節《透明大百科 GLASS PEDIA》、串連全台各地的《透明祭_Galas》,到如今「透明扭蛋店」所屬的《透明之前|春池 Original》計畫,春池都與無氏製作攜手合作。

新竹春室「透明扭蛋店」限期開張!10款玻璃扭蛋重現氣球狗、石頭等意象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W春池計畫)
新竹春室「透明扭蛋店」限期開張!10款玻璃扭蛋重現氣球狗、石頭等意象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W春池計畫)

這次除了以扭蛋為題策展,春池與無氏更將一同回首台灣玻璃工藝全盛的19601980年代,探索「新型態工藝」及傳統產業的商業創新,從春池循環玻璃本業出發,延伸至傳統製造工廠的開放轉型等,打開潛在銷售通路,同時號召更多年輕工藝師加入,在一同書寫新故事之餘,也回溯玻璃工業之於地方文化的深遠影響。《透明之前|春池 Original》包括玻璃工廠識別系統再造在內的多重工事正進行中,值得期待。

新竹春室「透明扭蛋店」限期開張!10款玻璃扭蛋重現氣球狗、石頭等意象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W春池計畫)

《透明之前|春池 Original》透明扭蛋店 GLASS GACHA

展覽期間|2024.09.1410.20

展覽地點|春室 Glass Studio + The POOL(新竹市東區東大路一段2號)

營業時間|每日10 : 0017 : 30開放,週一公休

【編輯帶逛】整座城市都是藝文現場!「2025台北藝術週」從美術館、藝廊到街頭據點9選

「2025台北藝術週」9個據點精選!北美館、畫廊及戶外數位藝術放映計畫

「台北藝術週 Taipei Art Week」即日起至11/2登場,串聯城中上百個藝術單位,包含北美館、台北當代等17座美術館,及畫廊、藝術家工作室等多元場域,打造全城藝文盛典。本篇由La Vie編輯精選9個據點帶逛!

📍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

無論我們望向何處,皆充滿渴望:在面臨假訊息時尋求真相,在破碎的社群中尋找歸屬,在分歧的時代渴求連結。本展以「地平線上的低吟」為題,從台灣錯綜複雜的歷史背景出發,邀集來自全球35個城市、共52位藝術家,透過影像、表演、雕塑和沈浸式場景等載體,具象化這股「思慕」之情存於現實和想望之間的張力,引領觀眾走入一個個「介於之間」的空間,聆聽世界各地因思慕而生的低吟。

「2025台北藝術週」9個據點精選!北美館、畫廊及戶外數位藝術放映計畫
卓永俊《愛你潔淨雙腳的週四》,2023,首爾Atelier Hermès展覽現場。(圖片提供:卓永俊/攝影:Sangtae Kim, Fondation d’entreprise Hermès)
「2025台北藝術週」9個據點精選!北美館、畫廊及戶外數位藝術放映計畫
赫拉・比于塔詹《摧毀你家,造一艘船,拯救生命》,2015。地毯印刷,尺寸依空間而定。(圖片提供:赫拉・比于塔詹、Green Art Gallery Dubai and EVA International – Ireland’s Biennial/攝影:Miriam O’Connor)

📍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

✹Thierry Feuz個展《天堂遺落的浪漫》

現代生活雜訊多,漸漸吞噬人們對生活的感知。其實浪漫從未死去,只是因人們鈍化的感知而暫時凋零,就讓瑞士藝術家Thierry Feuz的作品為你注入生機。Feuz的畫作主題總不離自然,他用繽紛色彩描繪漫天飛舞的花朵、隨山丘蔓生的花叢,唯美卻不造作、清麗而富靈氣,喚起人們藏於內心的浪漫主義,在漂浮色彩間尋回心中那片失落的天堂。

「2025台北藝術週」9個據點精選!北美館、畫廊及戶外數位藝術放映計畫
Thierry Feuz個展《天堂遺落的浪漫》展覽現場。(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2025台北藝術週」9個據點精選!北美館、畫廊及戶外數位藝術放映計畫
Thierry Feuz〈Silent Winds Solaris〉160 x 130 cm, 2025。(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Hiro Hiro Art Space

✹ 泉啓司個展《風景悄然成形》

一座木雕,一組人格,一個世界。泉啓司的木雕是「建構式」的,以人的形象為起點,利用繽紛色彩、奇形怪狀的木件、纏繞的金屬支架等,讓主角的性格和思想不再抽象,成為可被觀看的形體。木雕中看似奇異、超現實的元素,其實都是再真實不過的人格縮影。有人在作品中看見雨幕、火光和樹林,可泉啓司說:「那不是傳統的山與海,而是一種從人物內心長出來的精神地景。」那是某個人的勇敢、好奇或熱情。

「2025台北藝術週」9個據點精選!北美館、畫廊及戶外數位藝術放映計畫
泉啓司〈Somehow, someway〉,2025。(圖片提供:Hiro Hiro Art Space、Keiji Izumi/攝影:Naoki Morita)
「2025台北藝術週」9個據點精選!北美館、畫廊及戶外數位藝術放映計畫
泉啓司〈Rainy day〉,2025/泉啓司〈Rolling thoughts〉,2025。(圖片提供:Hiro Hiro Art Space、Keiji Izumi/攝影:Naoki Morita)

📍Artemin Gallery

✹ Mirza Cizmic個展《Confessions of the Beautiful Mind and the Echoes Forgotten Tomorrows

這場荒謬默劇無聲無息,但絕無冷場。Mirza Cizmic童年曾經歷戰事,但成熟後的他,不以受害者姿態創作,也不激進批判社會,而是透過曖昧、溫柔雜揉幽默的敘事,包裹自身及社會的矛盾。東歐上世紀末期的生活意象常出現在他的畫作,從布料紋理、牆紙花樣到色調,都透著懷舊感,甚至有份異樣的溫馨。他用畫筆描繪小日子,看似從從容容、游刃有餘,實則偷渡了對性別權力、英雄崇拜等主題的反思。

「2025台北藝術週」9個據點精選!北美館、畫廊及戶外數位藝術放映計畫
Mirza Cizmic個展《Confessions of the Beautiful Mind and the Echoes Forgotten Tomorrows》展覽現場。(圖片提供:Artemin Gallery)
「2025台北藝術週」9個據點精選!北美館、畫廊及戶外數位藝術放映計畫
Mirza Cizmic〈We Don’t Need Another Hero〉,2025。(圖片提供:Artemin Gallery)
「2025台北藝術週」9個據點精選!北美館、畫廊及戶外數位藝術放映計畫
Mirza Cizmic〈The Alibi〉,2025。(圖片提供:Artemin Gallery)

📍慕舍酒店

✹ 林靖格個展《繆思之竹》

以美酒為經、藝術為緯交織出歐式典雅風格的慕舍酒店,與台灣竹編藝術家林靖格一同響應台北藝術週,以竹藝點綴酒店各處,邀旅人與自然、工藝和藝術不期而遇。林靖格此次帶來《流形》系列新作,透過竹篾的線性延展與疊旋結構,展現金色陽光、漣漪、薄霧、晨曦等意象,用雙手「編織自然」。

「2025台北藝術週」9個據點精選!北美館、畫廊及戶外數位藝術放映計畫
林靖格個展《繆思之竹》展覽現場。(圖片提供:慕舍酒店)
「2025台北藝術週」9個據點精選!北美館、畫廊及戶外數位藝術放映計畫
林靖格個展《繆思之竹》展覽現場。(圖片提供:慕舍酒店)

📍敦南之森

✹ 數位藝術放映計畫

台北藝術週不僅在藝文場館發生,也走入城市街頭。數位藝術放映計畫將於「敦南之森」登場,呈現王新仁(阿亂)、陳普、王經堯和陳依純的創作。每段放映約3分鐘,每隔約20分鐘輪播一次,邀人們駐足觀賞,讓當代藝術的湧動能量流入日常。

📍就在藝術空間

✹ AKI INOMATA個展《Life at the Threshold

對日本藝術家AKI INOMATA來說,「製作」這行為並非人類獨有,因此她透過與昆蟲等生物合作,藉「跨物種共創」的過程,邀你重新感受生命與生命之間的連結。他以日本民間習俗為靈感,將絞染布料碎片給予蓑蛾揀選材料為自己築巢,再將巢穴小心蒐集,保留昆蟲與染布匠人間共創的手藝;也透過冰雕重現現只存於歷史檔案中的遠古日本馬種「南部馬」,透過12格連續影像重現馬兒在雪原上奔馳的身影,喚起古時當地人與馬共居一屋的生活記憶。

「2025台北藝術週」9個據點精選!北美館、畫廊及戶外數位藝術放映計畫
AKI INOMATA〈Passing her a piece of cloth Ver2〉,2022,4K單頻道錄像、彩色、無聲。(圖片提供:就在藝術空間)
「2025台北藝術週」9個據點精選!北美館、畫廊及戶外數位藝術放映計畫
AKI INOMATA〈Galloping Nambu breed horse〉,2019,4K單頻道錄像、黑白、無聲,Loop循環播放。(圖片提供:就在藝術空間)

📍亞紀畫廊

✹《藝術家伴侶:彼此為鏡》

展覽聚焦4對藝術家伴侶的互動關係,他們雖非一同創作、風格也各自獨立,卻透過日常生活的交疊、感知的默契,形成了微妙而深層的相互影響。這場展覽提供了兩種觀看視角:一面看8位藝術家各自在繪畫、詩歌、音樂與影像領域的創作實踐;一面看4對伴侶相互影響的線索,展品呈現的不是愛情的描繪、藝術的模仿,而是映現了「共處的軌跡」。

「2025台北藝術週」9個據點精選!北美館、畫廊及戶外數位藝術放映計畫
Egan Frantz〈啟蒙者 Pedagogical Toy〉,2025。(圖片提供:Egan Frantz、Each Modern)
「2025台北藝術週」9個據點精選!北美館、畫廊及戶外數位藝術放映計畫
Christopher Le Brun〈金色森林 Goldengrov〉,2016。(圖片提供:Christopher Le Brun、Lisson Gallery、Each Modern)

📍臺北國際會議中心

✹ 國際論壇

論壇聚焦國際館舍如何以亞洲藝術為策展核心,建構出跨國藝術對話、研究方法與文化策略。講者陣容相當華麗,包含深耕當代亞洲藝術的古根漢美術館全球藝術顧問Alexandra Munroe、剛卸下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總監身份的獨立策展人Emily Pethick,以及致力於亞洲藝術交流和研究的皮力,他曾擔任香港M+「希克藏品」資深策展人,為全球最全面的中國當代藝術收藏擘劃展覽。

「2025台北藝術週」9個據點精選!北美館、畫廊及戶外數位藝術放映計畫
(圖片提供:台北藝術週)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克林姆真跡來台展出!維也納美景宮 ✕ 國立歷史博物館《綻放》大展帶你走進經典名畫中的夢幻花海

克林姆真跡首度來台!維也納美景宮X國立歷史博物館《綻放》大展12/5登場

克林姆真跡將來台展出!即將於12/5揭幕的《綻放 維也納美景宮百年花繪名作展——從瓦爾德米勒到克林姆》,由維也納美景宮(Belvedere)與國立歷史博物館、時藝多媒體合作推出,集結美景宮館藏中超過60幅以「花卉」為主題的經典畫作,呈現18世紀至20世紀初,從巴洛克、浪漫主義到美好年代風華的藝術流變。展覽又以克林姆名畫〈After the Rain〉首度登台為最大亮點!

克林姆真跡首度來台!維也納美景宮X國立歷史博物館《綻放》大展12/5登場
維也納美景宮 X 國立歷史博物館《綻放》大展將於2025年12月5日登場。(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美景宮:克林姆世界名畫〈吻〉的長居之地

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美景宮,最初在18世紀落成時為哈布斯堡王朝王室宮殿,如今則是美景宮美術館的所在地,其壯麗的巴洛克風格建築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大作,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克林姆真跡首度來台!維也納美景宮X國立歷史博物館《綻放》大展12/5登場
維也納美景宮。(圖片提供:美景宮)

作為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美術館之一,美景宮聚焦於中世紀至今的奧地利藝術流變,收藏克林姆、席勒等經典大師作品,其中又以克林姆的世界名畫〈吻(The Kiss)〉最具代表性,畫中以金箔點綴油畫之上勾勒一對深情相擁的戀人,從創作手法到畫面表現性都極具藝術價值。

克林姆真跡首度來台!維也納美景宮X國立歷史博物館《綻放》大展12/5登場
古斯塔夫・克林姆〈吻〉。(圖片提供:美景宮)

克林姆真跡首度來台!美景宮60+國寶級館藏齊登場

《綻放》大展聚焦於「花卉」這一象徵美感與生命力的題材,呈現兩百年時間長河中,歐洲藝術家們描繪花卉的演變——18世紀巴洛克的繁麗、浪漫主義的抒情,到19世紀美好年代的華麗氛圍,進而走向印象派的光影探索、維也納分離派的革新,再到現代趨勢的自由表現,引領觀者花卉在藝術史中的演進脈絡。

克林姆真跡首度來台!維也納美景宮X國立歷史博物館《綻放》大展12/5登場
法蘭茲・維爾納・ 塔姆 〈花卉、兔子與果實靜物〉。(圖片提供:美景宮)
克林姆真跡首度來台!維也納美景宮X國立歷史博物館《綻放》大展12/5登場
埃貢・席勒〈向日葵〉。(圖片提供:美景宮)

美景宮多件珍貴館藏將首度在台灣亮相,克林姆描繪雨後綠地的詩意畫作〈After the Rain即是其一,且這次在台灣展出後,未來十年內將不再外借出境,藝術迷想朝聖要把握這次機會。

克林姆真跡首度來台!維也納美景宮X國立歷史博物館《綻放》大展12/5登場
古斯塔夫・克林姆〈After the Rain〉。(圖片提供:美景宮)

走進大師筆下的夢幻花海

為了讓觀者更沈浸徜徉於大師畫中世界,展區內設置以數位投影打造的沈浸式體驗空間,邀人們走進〈克林姆花園〉感受畫中光影、色彩與線條交織而成的夢幻花海,與大師一同凝視永恆的美。

克林姆真跡首度來台!維也納美景宮X國立歷史博物館《綻放》大展12/5登場
歐嘉・威辛格─弗洛里安〈盛開的罌粟花〉。(圖片提供:美景宮)
克林姆真跡首度來台!維也納美景宮X國立歷史博物館《綻放》大展12/5登場
約瑟夫・尼格〈花束〉。(圖片提供:美景宮)

《綻放 維也納美景宮百年花繪名作展——從瓦爾德米勒到克林姆》

展期|2025.12.052026.03.22

地點|國立歷史博物館(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票價資訊|

・早鳥票 $299(即日開賣至11.02

・預售票 $40011.0312.04販售)

・單人票 $500/優待票 $450/敬老票 $250(開展後價格)

延伸閱讀

RECOMMEND